1. 怎麼才能查到當地房產庫存量啊!
屬於政府信息公開范圍,依法進入住房局、統計局官網申請
2. 房地產企業,如何區分庫存商品和開發產品呢不知道應把資產(存貨,商品房什麼的)歸到哪一類啊
「開發產品」科目是《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中的專用科目,「庫存商品」科目是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後所有企業均可使用通用會計科目。如果執行的是《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就用「開發產品」科目,否則,就用「庫存商品」科目。
「存貨」是報表項目,不是會計科目。建成待售商品房在《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中屬於開發產品,在《企業會計制度》屬於庫存商品。
1、產成品:各種已完成開發建設全過程並已驗收合格,可以按合同規定交付使用或對外銷售的各種開發產品,包括已開發完成的土地、房屋、配套設施、代建工程及分期收款開發產品、出租開發產品和周轉房等。
2、開發用品:企業在進行房地產開發經營活動中所必需的各種用品,包括低值易耗品及其他用品等。
3、原材料:用於開發土地、房屋、建築物等開發產品的各種材料物資,如鋼材、木材、砂石、水泥等。
4、未形成固定資產的設備:企業購入的用於房地產開發經營的各種設備,如電氣設備、衛生設備、通風設備等。
5、在產品:尚未完工的各種土地、房屋等開發產品(即在建工程)。
第一,存貨項目,主要是企業期末庫存、在途和加工中的各項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包括各種材料、商品、在產品、半成品、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委託代銷商品、受託代銷商品等。本項目應根據物資采購、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自製半成品、庫存商品、包裝物、分期收款發出商品、委託加工物資、委託代銷商品、受託代銷商品、生產成本、代銷商品款等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減去存貨跌價准備科目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以及庫存商品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企業,還應按加或減材料成本差異、商品進銷差價後的金額填列。
第二,庫存商品包含在存貨項目中的。
3. 房地產庫存到底有多少
房地產庫存具體到每個省會和城市的數量都不同,不過參照近期公布的一些數據,大概庫存房有5億套?不曉得准確不準備咯
要看更多房地產的相關資訊信息數據,可以到郴州百房網上去看咯
4. 房地產庫存量哪裡可以看到
一般大的城市(比如北上廣)的房地產交易網會有明細的,小的城市或二線城市不太好找,一般可以查閱政府的工作報告試試
5. 怎樣查詢一個城市房產庫存
「化解房地產庫存這個任務是比較艱巨的,要有耐心,要因地制宜地施策。」內發改委主任徐紹史3月容6日答記者問時明確表示,要因地制宜地調控施策區別應對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對房價漲速快、漲幅高的城市,政府要採取相應行政手段,調整經濟政策,抑制不合理的投機性需求。
6. 房產怎麼去庫存
房產「去庫存復」之首要在於制「抑新增」,否則將徒勞無果。
當「去庫存」成為當務之急的「基本國策」,政府未來勢必推出一連串與金融、財稅、戶籍有關的優惠舉措,以有利於進一步加快「去庫存」,但如同我這幾年所一再呼籲的:在不考慮「抑制新增」的措施面前,一切「去庫存」的手段都未必能奏效。
以上海(樓盤)為例,2016年4、5月樓市開始回暖,整體預估全年去化面積應可達1000萬平方米,存銷周期大降至8個月,惟令人感到遺憾不足,去年買氣低迷時期,房屋庫存量為1200萬平方米,經過三個季度的高速去化,其庫存仍維持在1200萬平方米上下,充分說明「去庫存」之首要務在於「抑新增」,否則將徒勞無動。
房產「去庫存」具體包括:
1.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房價;
2.對帶頭落實國家政策降低房價的,各市、縣要給予獎勵,協調金融機構在融資和相關金融服務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改進規劃設計、完善配套設施、使用綠色環保節能材料,在不提高房價的情況下提升產品附加值。
3.政府和開發商補貼購房。
4.開發商的各種促銷活動。
7. 房地產如何去庫存
房地產行業進入「去庫存時期」是指房地產行業已經不能很快消化過剩產能,說通俗點就是說房地產商們不能很快地把房子賣出去了,供大於求了!
8. 房地產如何去庫存
去庫存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對於某個固定的樓盤,肯定賣一套少一套。現在的主要問回題是平衡答新增住房數量和賣出住房數量,一方面從長遠看人口流動趨勢,另一方面也要看貨幣寬松程度,對於前景還行的城市,去庫存很容易,單純控制新建住房速度就行了,但是對於衰退型城市,除了新房不好賣,還有大量二手房入市。
9. 什麼叫房地產庫存
庫存的意思是產品已經做好了,但沒有賣出去
房產庫存,就是指房子建好了,但沒有賣出去
一般是用平方米或者是套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