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果投資性房地產是企業的主營業務,那麼收入計入主營業務收入還是其他業務收入
1、如果投資性房地產是企業的主營業務,那麼收入應該計入主營業務收入科目;
2、具體會回計分錄如下答: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3、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經常性的、主要業務所產生的基本收入,如製造業的銷售產品、非成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作業的收入;商品流通企業的銷售商品收入;旅遊服務業的門票收入、客戶收入、餐飲收入等。主營業務收入發生時是在貸方,每到月末要在從借方轉入本年利潤的貸方,結轉後,主營業務收入在月末沒有餘額,所以就沒有借貸差。累計欄填寫本會計年度截止到本期的累計發生額。具體情況可以具體對待。主營業務收入可以記錄本月發生額也可以設置累計發生額欄。
❷ 投資性房地產都涉及哪些稅種
房地產開發企業主要涉及的稅種有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印花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以及契稅等。
一、營業稅:是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取得的營業收入徵收的一種稅。計稅依據:為納稅人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應稅勞務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⑴轉讓土地使用權,應按「轉讓無形資產」稅目中的「轉讓土地使用權」子目征稅;⑵銷售不動產,稅率為5%;⑶包銷商承銷,應按「服務業―代理業」征稅。⑷土地使用權出租以及房地產建成後出租的,按「服務業―租賃業」征稅。計算公式=營業額×適用稅率
二、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以營業稅等流轉稅為計稅依據,依所在地區分別適用7%、5%、1%征城市建設維護稅,依3%計征教育費附加。
三、土地增值稅:是對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土地增值稅按照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增值額和規定的適用稅率計算徵收,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收入減除《條例》規定的扣除項目金額後的余額,為增值額。它採用四級超率累進稅率,應納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額×速算扣除率。其中:土地增值額=轉讓房地產總收入-扣除項目金額。計算扣除項目有: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開發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設施的成本;開發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設施的費用;舊房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加計扣除。
四、房產稅:是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對擁有房屋產權的內資單位和個人按照房產稅原值或租金收入徵收的一種稅。它以房產原值(評估值)為計稅依據,稅率為1.2%。年應納稅額=房產原值(評估值)×(1-30%)×1.2%。
五、城鎮土地使用稅:是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范圍內,對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按規定稅額、按年計算、分期繳納的一種稅。年應納稅額=∑(各級土地面積×相應稅額)。 房地產開發企業自用、出租、出借本企業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計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
六、城市房地產稅、三資企業土地使用費:城市房地產稅是對擁有房屋產權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及外籍個人、港澳台胞,按照房產原值徵收的一稅種。城市房地產稅依房產原值計稅,稅率為1.2%。年應納稅額=房產原值×稅率×(1-30%)。三資企業土地使用費是對本市行政區域內使用土地的外資企業,按企業所處地理位置和偏遠程度、地段的繁華程度、基礎設施完善程度等,徵收的一項費用。依外資企業的實際佔用土地面積以及所適用的土地使用費的單位標准確定。應納土地使用費額=佔用土地面積×適用的單位標准。
七、印花稅:是對在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印花稅暫行條例所列舉的各種憑證所徵收的一種兼有行為性質的憑證稅。分為從價計稅和從量計稅兩種。應納稅額=計稅金額×稅率,應納稅額=憑證數量×單位稅額。
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書立的憑證(合同)暫不徵收印花稅,但在土地開發建設,房產出售、出租活動中所書立的合同、書據等,應繳納印花稅。凡進行房屋買賣的,簽定的購房合同應按產權轉移書據所載金額0.05%繳納印花稅,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在辦理買賣過戶手續時,應監督買賣雙方在轉讓合同或協議上貼花注銷完稅後,再辦理立契過戶手續。在辦理房地產權屬證件時,應按權利許可證照,按件交納印花稅五元,房地產權屬管理部門應監督領受人在房地產權屬證上按件貼花注銷完稅後,再辦理發證手續。
八、契稅:契稅是對在我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時向承受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單位徵收的一種稅。徵收范圍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房屋贈與和房屋交換。計稅依據主要是成交價格、核定價格、交換價格差額和「補繳的土地使用權出 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等。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
九、耕地佔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大部分地區,目前已經停止徵收。
十、企業所得稅、外資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或組織,在一定期間內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應納稅額=(全部應稅收入-准予扣除項目)×適用稅率。
十一、個人所得稅 :是對個人的勞務和非勞務所得徵收的一種稅。房地產業所涉及最多的是「工資、薪金」所得。其適用5%-45%的超額累進稅率。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交下列稅種:
1、營業稅5%、城建稅、營業稅的0。7%、教育費附加0。3%、地方教育附加0。1%。2、契稅4%;3、印花稅0.03%;4、土地增值稅0.5%;5、土地使用稅按當地實際情況計稅;6、車輛購置稅10%;7、房產稅;8、車船使用稅;9、企業所得稅等。
❸ 什麼是投資性房地產
投資性房地產,是指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房地產買賣的差價),或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應當能夠單獨計量和出售。投資性房地產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和已出租的建築物。
特徵范圍
根據投資性房地產准則的規定,投資性房地產的范圍限定為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已出租的建築物。
定義及特徵
投資性房地產指的是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有而持有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應當能夠單獨計量及出售。
范圍
投資性房地產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和已出租的建築物。
(一)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是指企業經營租賃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權,包括自行開發完成後用於出租的土地使用權。用於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是指企業通過出讓或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企業計劃用於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土地使用權,不屬於此類。
已出租的投資性房地產租賃期屆滿,因暫時空置但繼續用於出租的,仍作為投資性房地產。
企業以經營方式租入建築物或土地使用權再轉租給其他單位或個人的,不屬於投資性房地產,也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母公司以經營租賃的方式向子公司租出房地產的,該項房地產應確認為母公司的投資性房地產。
(二)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是指企業取得的、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認定的閑置土地,不屬於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
(三)已出租的建築物
已出租的建築物是指企業擁有產權的、以經營租賃方式出租的建築物,包括自行建造或開發活動完成後用於出租的建築物。企業在判斷和確認已出租的建築物時,應當把握以下要點:
1.用於出租的建築物是指企業擁有產權的建築物。企業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再轉租的建築物不屬於投資性房地產。
2.已出租的建築物是企業已經與其他方簽訂了租賃協議,約定以經營租賃方式出租的建築物。一般應自租賃協議規定的租賃期開始日起,經營租出的建築物才屬於已出租的建築物。通常情況下,對企業持有以備經營出租的空置建築物,如董事會或類似機構作出書面決議,明確表明將其用於經營租出且持有意圖短期內不再發生變化的,即使尚未簽定租賃協議,也應視為投資性房地產。
3.企業將建築物出租,按租賃協議向承租人提供的相關輔助服務在整個協議中不重大的,應當將該建築物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什麼是投資性房地產?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❹ 投資性房地產的主要范圍包括哪些
根據投資性房地產准則的規定,投資性房地產的范圍限定為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已出租的建築物。以下為大家介紹下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之投資性房地產的范圍包括哪些的內容。
投資性房地產的范圍
(一)屬於投資性房地產的范圍
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是指企業通過出讓或轉讓方式取得的、以經營租賃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權。
2、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
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是指企業通過出讓或轉讓方式取得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
3、已出租的建築物
已出租的建築物,是指企業擁有產權並以經營租賃方式出租的房屋等建築物,包括自行建造或開發活動完成後用於出租的建築物。
企業在判斷和確認已出租的建築物時,應當把握以下要點:
(1)用於出租的建築物是指企業擁有產權的建築物,企業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再轉租的建築物不屬於投資性房地產。
(2)已出租的建築物是企業已經與其他方簽訂了租賃協議,約定以經營租賃方式出租的建築物。一蝦應自租賃協議規定的租賃期開始日起,經營租出的建築物才屬於已出租的建築物。
(3)企業將建築物出租,按租賃協議向承租人提供的相關輔助服務在整個協議中不重大的,應當將該建築物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例如,企業將其辦公樓出租,同時向承租人提供維護、保安等日常輔助服務,企業應當將其確認為授資性房地產。
(二)不屬於投資性房地產的范圍
下列房地產不屬於投資性房地產:
1、自用房地產,即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房地產,包括自用建築物(固定資產)和自用土地使用權(無形資產)。
2、作為存貨的房地產,通常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在正常經營過程中銷售的或為銷售而正在開發的商品房和土地。
如果某項房地產部分用於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部分自用(即用於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經營管理),能夠單獨計量和出售的、用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的部分,應當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不能夠單獨計量和出售的、用於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的部分,不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該項房地產自用的部分,以及不能夠單獨計量和出售的、用於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的部分,應當確認為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
❺ 投資性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企業,房地產企業中的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行業的區別
看來投資性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企業,都要倒閉
❻ 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的上市公司
16家在香港上市的房地產公司。其中:10家總資產排名靠前的香港本土房地產公司,分別為新專鴻基地產、長江屬實業、太古股份公司A、會德豐、恆基地產、新世界發展、恆隆集團、TST PROPERTIES(尖沙咀置業)、嘉里建設、希慎興業(總資產排不到第10位,因其是典型出租股入選);6家總資產排名靠前的內地在香港上市的房地產公司,分別是中國海外發展、富力地產、合生創展集團、華潤置地、GUANGZHOUINV(越秀投資)、世茂房地產。
中國大陸
000001 S深發展A
000055 方大A
000407 勝利股份
000522 白雲山A
000665 武漢塑料
000897 津濱發展
600168 武漢控股
600702 沱牌曲酒
601988 中國銀行
❼ 下列屬於企業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有
下列屬於企業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有:
B企業自行建造後用於出租的房地產
D企業經營租賃方式出租的廠房
E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建築物
投資性房地產,是指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應當能夠單獨計量和出售。投資性房地產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和已出租的建築物。下列各項不屬於投資性房地產:(1)自用房地產,即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房地產,(2)作為存貨的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屬於正常經常性活動,形成的租金收入或轉讓增值收益確認為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但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是與經營性活動相關的其他經營活動。
A企業經營租賃方式出租的生產線——不是房地產
投資性房地產的范圍
1.投資性房地產的范圍
(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
(2)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
(3)已出租的建築物。
2.不屬於投資性房地產的內容
(1)自用房地產,是指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房地產,如企業的廠房和辦公樓,企業生產經營用的土地使用權等。
(2)作為存貨的房地產,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的或為銷售而正在開發的商品房和土地,屬於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存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