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產開發 > 香港為什麼不多開發房地產

香港為什麼不多開發房地產

發布時間:2021-01-22 01:45:39

⑴ 香港的房價為什麼那麼貴

香港的房價貴的原因:

1、收入跟房價沒同步上漲。:人們覺得香港房價高,是因為香港人平均收入的增加並沒有與房價的上漲同步。在香港這種城市,房價不必反映大部分居民的購買力,它對應的是「用家」。

2、供應量超少,供需比例不到1%。

從市場供需來看,香港房子的買家也不可能是所有居民。香港每年的新房供應量只有約20000套。這個數字在曾蔭權年代更低,年均10000套左右,最低曾至8000套。但香港有250萬個家庭,供需比率還不到1%,或者說,只要不到1%、甚至0.8%的家庭買得起,也就可以了。即便按照這個比率,也會有20萬到30萬個家庭買房,但只有2萬套的供應量。

3、香港的房子是賣給投資者的。

或許應該這樣說,現在的房價的確很多人買不起,但這個「很多人」之外的人數,也絕對可以把新增供應量給消化掉。更何況,現在香港的房子,很多甚至也不是賣給「用家」,而是賣給投資者的。所以,現在香港的房價反映的其實是投資者的偏好和實力。投資者考慮最多的,不是房子的實際用途,甚至不是運營用途,而是值不值得進行資金配置。如果投資者現時的偏好是房產,那就會有大量資金湧入。

4、各投資產品中,香港房產回報率最高。

從歷史經驗上看,在黃金、債券、股票和房產之中,投向香港房產的資金回報率是最亮麗的。得手後的投資者們覺得自己是高手,會有成功的路徑依賴,於是會再加碼。

5、高收入人群足以吞掉新房供應

另外一個誤區,是人們總將房價與收入增長掛鉤。房產是投資性商品,而不是消耗性商品。消耗性商品當然要看新增收入的情況,收入增加,大家會吃好用好一點,否則就節儉一點。房子有投資功能,房價反映的是人們積累財富之後,再進行配置和轉換的結果。

⑵ 香港房地產產權年限是多少年 和大陸是一樣么

香港回歸以後,土地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土地的產權年限也發生了變化,現在和大陸的土地性質是一樣的,也是長70年的產權年限。

香港回歸前,土地契約都將期滿,為了保持香港在過渡期內政治和經濟的穩定,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規定,港英時期的土地批租制度將繼續實行下去。

1997年7月1日以前期滿的土地契約可以續約;1997年7月1日到期的土地契約可以自動延長至2047年;租賃期限超過1997年7月1日的土地契約依然有效,目前,港府仍以拍賣、招標或協議的方式批租土地,但新租約的期限長只能到2047年。

(2)香港為什麼不多開發房地產擴展閱讀:

我國現行的法律規定了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期限,居住用地是70年,工業用地50年,商業用地40年,綜合用地50年,而房屋的使用壽命通常長於這個年限。

《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許可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

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自動續期,這使得住宅業主感到安心,自動續期解決了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在期限上的沖突問題,消除了二手房購買者對土地使用權年限的後顧之憂,將促進二手房的流轉,有利於提高房屋和土地的利用效率。

雖然《物權法》沒有提及續期後的費用及相關問題,對商業和綜合建設用地如何處理,能否自動續期也沒有具體規定,不過,隨著後續法律法規的完善,配套法律、法規將對《物權法》相關部分進行補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房屋產權年限



⑶ 香港住房那麼緊張,可為什麼不大規模填海造陸呢

土地使用權這個概念不是中國大陸發明的,是引進自港英政府時代的。土地使用權與所有權分開,使用權期限到期,土地重新回歸政府(因為土地所有權一直在政府手裡)。只不過香港的土地使用權不像中國大陸那樣,只有70年。

人家好像是上百年吧。而且香港很多山地林地都在政府手裡。所以說香港政府沒地是不對的。但問題是開發成本較低,已經成熟的土地平地,一直被香港開發商囤著。加之開發商買通政客,打著環保的旗號阻撓港府開發山地林地。開發商也買通政客,導致囤地的懲罰法律政策隔靴搔癢。所以開發商堂而皇之地囤地。所以說港府沒地,土地都在開發商里,也說得過去。

大資本家完全略去自己操控社會的惡劣動機,把責任全部推到大陸身上,再加上西方勢力的摻乎,於是香港就爆發了。這就是香港房地產商和輿論的高明之處了唄,把底層剝削得毛都不剩,還要告訴香港人我們跟你們是一樣的,我們都有責任保護香港的青山綠水,愛護環境。

於是香港人寧願租一輩子房或者一家五口窩在三四十平米的小房間裡面,也不願意香港的環境收到一絲一毫的污染。同時還為了空泛泛的所謂敏珠抵制大陸。屬於典型的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數錢的同時心裡還覺得自己特高尚特滿足!

⑷ 為什麼香港房地產商囤地沒人敢查

錢權交易,黑幕連天.

⑸ 為什麼地產股多在港股

地產股復多在港股的原制因是香港的房地產十分繁榮,上市限制較少,內地房地產公司上市有受限制因素。港股是比較開放的市場,兼容來自國際市場各方面的投資者。起先國內資本不是很充足的時候,更多的需要藉助外資發展。
港股是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國內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如果國內的股票有同時在國內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⑹ 為什麼內地房產商不去香港開發樓盤

香港地太貴了

⑺ > 請教為什麼香港房地產公司在中國內地的投資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沒什麼,本人就在一著名的香港房地產公司工作,他們與內地開發商相比最大的優勢是資金,還有中央上層的關系,他們有條件拿到比較大的地盤。但他們的致命弱點之一是機構龐大,運作效率低得你不會相信,屁大一點事兒就要無數人的審批簽字,等他們都簽完了,黃瓜菜都冷了,很多黃金地塊就是這么跑掉了,拿到手裡的地呢,開發起來也是一樣的低效。比如新世界與長江悄無聲的在天竺鎮拿了一塊210公傾的地,從拿地到現在已經8年多了,房子還連一毛都沒蓋呢,目前還在報規劃階段,要是內地的開發商就算他想拿上八年,也沒這個經濟能力,哪個不急著收回資金啊。而且地皮放上幾年,成本得增加多少,都得攤在成本上。 弱點之二是不了解北京的市場,產品的定位可以說是找不著北,你看新世界的一系列產品就是個例子,尤其那個新景家園,戶型設計、環境設計,真拿北京人當傻X呢。他們在戶型上一般不注重細節。他們在產品定位及方案設計上也往往會拖拖拉拉,老闆們天天在改主意,一旦想出一個主意就立馬要出東西,你說能顧得上細節嗎?本人作為一個設計部的成員,天天在我的手裡把他們愚蠢的設想變成圖紙,真覺得是對自已職業道德的一種背叛。 香港公司不會出好房子,但買他們的房子,盡管是期房也可以放心的買,資金絕不會有風險。

⑻ 香港和內地投資房地產有什麼區別

差別很大吧.

香港的所有樓宇都是透明的. 在網上就可以查到每個房子以往的各項資料,例如歷專屆戶主屬,以往成交價等等.

隨便找一個銀行,都可以給出一個房子的市場現值.

買賣雙方都必須各自委託一名律師代理辦理產權交接事項.

不同的地方太多了,不一一列舉了.

⑼ 香港的房子為什麼不會崩盤

最佳答案簡直是閉著眼回答。不知道誰採納了!!!本人研究樓市和金融長達數年專業人士解答。
1997年香港回歸時候,英資財團大量拋售房產,然後XX為了穩住,慫恿一大票房奴和接盤黨接盤,當時各大媒體都報道,香港回歸,大陸一定會接盤哈哈。然後首富5%就可以拿。
2013年就崩過一次。多少二貨自殺了,只是新聞沒爆料。大一點的資產公司靠著巨額貸款維持,房奴除了自殺,五路可走。下房子。
其中一個香港本地人士打工仔
某人770萬 1997年買的,2003年跌到200萬。被銀行要求一次性補繳330萬,否則直接拍賣房子,這貨最後無力償還330萬,房子也被銀行賣了,最後還欠銀行200多萬,想想自己五年打工,積蓄全部還房貸,到頭來一場空,然後就自殺了。

給所有房奴忠告,國內這邊房價崩盤就快了,尤其是一線城市房價,坐穩了。如今是現金為王時代,不要為了一個破房子,讓你們三代為奴。房子住哪裡都是住,別再蠢了。
目前郭嘉暫時穩住泡沫不是為了拯救你們,而是讓經濟緩慢落地,但是這場泡沫爆炸的犧牲接盤俠們,等著看熱鬧了噢

⑽ 為什麼美國的超級富翁很少是搞房地產的

產業結構不一樣,美國不靠剝削百姓賺錢,99年政府一次減免房屋稅務,就相當於中國當年總產值的二分之一。美國主要靠第三產業賺錢,電子、科技、文化。
香港和大陸房產還不同,香港是金融中心,之所以房子貴就因為要留住注入香港的金融資本,香港地產商賺的是來外資本,比如李嘉誠的維多利亞港,原來不值錢,但是國際資本注入以後翻了幾十倍,富商可以在香港買億萬豪宅,錢也多數來自香港以外。香港一共才200萬人口,靠平民買房子,香港根本不可能出那麼多富商。
中國大陸的地產商和政府賺的是老百姓的錢,就是實行當年蘇聯的5年計劃,把百姓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來拉動經濟,也叫再投資。本來的房屋價格應該是收入五分之一,其他的錢就可以買更好的衣服、車子、食物,「也可以不花」。但是如果這樣就流出了政府管轄以外,政府為了強制百姓消費,就需要拉高房價。政府賣地,然後高額貸款給買地的地產商,恆大、萬達每年給銀行的利息都要幾十億,政府再收稅。然後政府再拉高房價,繼續貸款給地產商,政府自娛自樂,爽了地產商,就是百姓活的累。
美國本身是一個高速、高效、高額的消費市場,不需要政府拉動,而富商們世界聚攏財富讓後繼續在美國消費、上稅、投資。美國聚集了世界37%的富豪,順便提一下第二是日本27%。這些富豪都是軟體,微軟、GOOGLE、甲骨文、亞馬遜·····,金融,摩根大通、運通、花旗·····,化工,保潔、科氏,文化,迪士尼、電影、歌曲,雖然歌星收入只有幾千萬,但是連續的產業鏈帶來上百億的收入。
地產商在美國只不過是眾多資本家之一,如果地產商想和政府靠拉高房價賺錢,其實也可以,但是就會壓低了軟體、化工、金融產業。其他人肯定不同意啊,老百姓也不同意,民選政府,敢這么干當時就彈劾了。「老子就喜歡換車,幹嘛全花在買房上!」

閱讀全文

與香港為什麼不多開發房地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