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區屬國企退出房地產 南京進展如何
南京市發布《關於市、區屬國有獨資、控股(參股)企業從一般商品房地產領域退出的實施意見》,明確國有企業應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基礎支撐、戰略引導以及公共服務功能,科學合理、規范有序、積極穩妥地退出一般商品房開發領域工作,以推動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
長期以來,國有企業投資一般商品房(除從事保障房、科技文化地產外)開發為城市建設籌措資金,實施項目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從目前情況看,全市一般商品房開發市場制度已經建立,放開市場條件已經成熟,政府考慮到能夠交給市場的應交給市場,能放開市場應放開市場。
目前,已有10家市屬國有全資及控股房地產企業基本完成退出工作,12項市屬國有參股房地產企業股權已啟動轉讓程序或前期工作。此次《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了18家市屬國有全資及控股房地產企業、15項市屬國有參股房地產企業股權須於2013年底前完成退出的時間節點要求。
此次《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市屬國有全資、控股房地產企業和國有參股房地產企業股權通過關閉清算、股權轉讓和業務轉型和劃轉安居集團四種方式實施退出,保障國有資本規范有序退出。
按照南京市委市政府文件要求,各區和功能板塊的國資房地產退出工作應參照市屬國資房地產退出工作執行,退出時間在2014年6月30日前完成。
為了保證退出工作順利完成,南京市各職能部門強化了工作措施,加強了行政審批事項源頭管理,對市屬全資及控股國資房地產企業(除從事保障房、科技文化地產外)的在手的老項目和開發地塊依法辦理退出過程中的變更、收回、注銷等相關手續,停止所有新的一般商品房開發的土地供應和項目審批等相關手續。
2. 國有企業全部退出房地產業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可以秀一秀,可以喜一喜,然後FJ升一升。
3. 退出房地產業的78家央企名單
來源: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
序號 企業(集團)名稱 序號 企業(集團)名稱
1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65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2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66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3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67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
4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68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5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69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
6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70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7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71 中國工藝(集團)公司
8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72 中國鹽業總公司
9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73 華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10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74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
11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75 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12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76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
13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77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14 國家電網公司 78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15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79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16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80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17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81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18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82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19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83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20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84 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21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85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22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86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23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87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24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88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5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89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26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90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27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91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
28 東風汽車公司 92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29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93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30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94 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
31 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 95 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
32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96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33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97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34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98 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
35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99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36 中國鋁業公司 100 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
37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101 珠海振戎公司
38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102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39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10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40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104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41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105 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
42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106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43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107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44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108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
45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109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46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110 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
47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111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48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112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49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113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50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114 中國印刷集團公司
51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115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52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116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53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117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54 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118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55 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 119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56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120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57 中商企業集團公司 121 彩虹集團公司
58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 122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59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23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60 中國華星集團公司 124 華僑城集團公司
61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125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62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126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63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127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64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128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4. 央企退出房地產業務的78家名單
昨天(其實是指18日)下午,國資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央企地產業務的具體情況。國資委表示,除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外,還有78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
的中央企業正在加快進行調整重組,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後要退出房地產業務。
可以肯定的是,國資委下屬的127家央企中,除掉以「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為主業的16家,尚有大約70%的企業涉足房地產市場,也就是上述被國
資委「勒令退出」的那78家央企。大量央企從去年後半年開始大舉進入房地產市場、爭當「地王」,進而推高地價、樓價是不爭的事實。
據可查的資料顯示,2009年,中央企業房地產業務銷售收入為2209億元,約佔全國商品房銷售收入的5%;房屋銷售面積為2807萬平方米,
約佔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的3%。5%和3%的比例雖小,造成的影響卻不容小看。一是央企爭地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反面導向。在土地拍賣中,央企憑借雄厚實力爭
奪稀缺土地資源,屢當「地王」,既有錢又大膽,令其他企業「望塵莫及」,造成的結果是一再推高地價,以致推高房價。在爭奪過程中,最終出現的土地價格往往
是背離市場規律的,也是非理性的。央企在房地產市場中的利潤和銷售面積,看似比例很小,潛在的負面引導作用卻是巨大的。
其次,無論是2209億元的銷售收入,還是約5%的銷售面積比例,份額雖然不大,但這個數字的「含金量」卻很高。因為,央企出擊「搶」到的土
地,大量位於核心城市、一線城市,而大量民企在央企的「拿地擠壓」之下,已被迫退居二三線城市。因此,不排除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地價房價的飆升,與央企
大量介入和爭奪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國資委及時出台調控手段,「禁止」78家央企進入房地產市場,無疑是符合民意的,也是符合當前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決策方向
的。隨著大量央企從房地產市場「淡出」,被熱炒的房地產市場有望「降溫」,不合理的漲價勢頭有望得到遏制。當然,最終能否真正實現對房價的有效調控,讓房
價平穩下來,還取決於國家有關方面的決心,更取決於有沒有過硬的調控手段。不僅要打好針對「央企地王」的第一拳,還要打好稅收、金融等多方面的「組合拳」。
5. 一虎一席談國企該不該退出房地產
不知道你想問什麼?
鳳凰衛視這個節目,感覺就像一個辯論賽,對社會很多回問題,從專業領域答和社會多層次面提出不同的看法。具體結論是什麼,可能也只有未來真的走到這一步的時候才知道。
看這個節目的,大多是文化水平高的,有想法的,對社會問題比較關注的 ,當然還有我這種憤青。我覺得,不要太注重結果,應該學習的是人思考問題時候的方式方法。其他都是浮雲。
國企該不該退出房地產---這種可能性很低。如果要退出,也應該說是所有的國企該不該存在。除了國企開發商,還有央企開發商,其實際意義都是一樣的。
6. 為什麼國企要退出房地產
老百姓的偏激揣抄測……國企退出襲對房價有沒有直接影響呢?1 國企的錢是母親的,花的痛快,用的舒心,「地王」生出來管他屁事,他只管花。估計也就是前兩天北京的新「地王」被生出來了,祖國母親一怒,就把部分孩子給結扎了.2 有15家國企是以房地產為生的,不退出房產市場,國家的錢左手倒到右手,不是自己人和自己人斗,地價抬高了不是還是苦了弱勢群體,罵了祖國母親嗎,這不是有病嗎,反正中國就這么大,就這么多塊地皮,在自己家窮折騰什麼呢?3 能不能實施呢??還是只在討論階段呢? 過去爹媽時代——分房子,領導家的子孫都能分到,為了分房子打的頭破血流的到處都是,有權利就有腐敗了。現在爹媽孩子一塊買房子,買完房子大家集體蹲著喝稀飯,連家裡的小板凳都賣了。租房子誰和你結婚啊???真是有病!我們怎麼辦呢?要是房子不那麼貴,戶型再小點,住宅周圍的生活交通設施都能跟上,那麼大家都能買的起了,而且是一家二口就能買得起,就不用買了爹媽的房子跟自己一塊擠了。
7. 現在國家要求非專門建築類國企退出房地產建築市場是真的嗎那以後能真正實施起來嗎
是真的,但是具體會不會退出,真的不好說。牽扯到太多的利益了!!!
8. 從長期看,壟斷競爭企業經濟利潤為0,那麼意味著
從長期看,壟斷競爭企業經濟利潤為0,那麼意味著a賺取正常利潤。
進行壟斷性回競爭的企業在短期具答有壟斷性質,而在長期則是零利潤和生產過剩的。
值得注意的是,壟斷性競爭雖然一直是微觀經濟學中研究市場與競爭的話題,但是越來越被宏觀經濟學家所運用,特別是在1970年代以後注重微觀基礎的建模風潮下。
在壟斷競爭的生產集團中,各廠商的產品是有差別的,廠商們互相之間的成本曲線和需求曲線未必相同。但在壟斷競爭的市場模型中,西方學者總是假定生產集團內所有廠商都具有相同的成本和需求曲線,並以代表性廠商進行分析。這一假定能使分析簡化,而又不影響結論的實質。
(8)國企退出房地產是什麼擴展閱讀:
壟斷地區不僅在制度供給數量和層次的選擇上有較大的權利,而且還具有非壟斷地區所不具有的制度創新、制度探索、制度設計和制度收益的分配上的各種權利。
壟斷地區由於可以自主的設計和安排自己所需求的各項制度,只有制度設計和安排成本,失敗了可以得到中央政府的補償或者其他的減免。
而非壟斷地區除了要承擔本身就具有制度設計、實施成本外,還要承擔制度創新的各種政治、經濟風險,如果制度創新失敗,不僅要承擔經濟失敗成本,而且還要承擔政治上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