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地產有哪些盈利模式
根據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的多年實踐經驗,我們認為中國養老地產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
1長期持有2出售3出售與持有相結合
養老地產的開發不能像住宅產品以銷售為主要利潤來源,物業服務僅為輔。養老地產開發需要社區的可持續性,盈利模式就需要產品銷售和物業服務二者並重。如:北京太陽城國際老年公寓、上海親和源都是採取得「銷售+持有運營」並舉的模式。
大型綜合性養老社區住宅建設與養老社區服務管理,分屬兩個不同類型經營類型與模式,養老社區的管理專業要求較高。最好與專業養老經營機構合作、引進專業機構或專業人員管理,通過專業機構,進行各種老人服務資源的整合,提供專業的醫療護理、健康飲食、老年課堂、娛樂、旅遊服務等。在養老地產持有運營階段,目前主要形式是採取會員制發售,購買居住權,如:北京暮馨國際敬老園,入住這里要繳納20萬~40萬元不等的會員費,不同標准享受不同檔次服務。而這還只是固定的入園費,每個月還要繳納4000~5000元的住園費,此外,護理費等其他費用另算。這使得專業化服務管理顯得更加重要,也是決定養老社區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因素。
大型綜合性養老社區的成功建設與後期運營,亦為項目立體開發提供了支撐,包括住宅、購物中心、酒店、度假旅遊、醫院、康體娛樂等。據了解,廣州一高端養老社區外側的星級酒店入住率非常高。
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認為:養老地產的開發,特別是大盤項目切入養老地產,需要建立綜合性的盈利模式,即:「居家養老住宅銷售+養老地產持有經營+綜合性商業租售運營」,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
此外您還可以參考:
《山合水易談新興養老養生地產》
《未來旅遊養老地產發展前景見好》
《銀發經濟與養老地產》
參考資料: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
B. 養老地產有哪些開發模式
中國步入老齡化的一個地段,現代的養老地產的建設也越來越多了。養老建設的設計模式有很多種!我們遠景設計研究院在針對現代養老地產的建設開發過程中問題,提出了15種開發模式。分為5大類!
第一類:與社區共同建設
模式1:專門建設綜合型養老社區
綜合型養老社區是指為老年人提供的,包含養老住宅、養老公寓、養老設施等多種居住類型的居住社區。社區中除了有為老人提供的居住建築之外,還會有老年活動中心、康體中心、醫療服務中心、老年大學等各類配套設施。其開發主體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是民營企業,也可以是由政府投資進行建設。
模式2:新建大型社區的同時開發養老組團
一些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開發大型居住區樓盤時,會考慮劃分出一部分區域專門建設養老組團。這種開發模式有利於帶動企業轉向新的客戶群,走產品差異化路線。養老組團與社區其他組團能夠共享配套服務資源,降低配套設施的建設量。
模式3:普通社區中配建各類養老產品
據調研,許多六七十歲、身體較為健康的老人都會輔助子女照顧下一代,老人需要與子女住的近一些。而為了避免由於生活習慣差異而產生矛盾,老人和子女更願意選擇分開但鄰近居住。因此普通社區中配建一些養老居住產品,可滿足老人與子女在同一社區就近居住的需求。這種「全齡社區」的居住理念能夠較好的符合我國現階段國情,將會是較受歡迎的一種養老居住模式。
模式4:成熟社區周邊插建多功能老年服務設施
在幾個社區之間插建養老設施將會是一種較為有效的開發模式。
第二類:與相關設施並設
模式5:與醫療機構結合,就近設置養老設施
目前國內一些養老機構希望與醫療機構建立合作關系,使養老設施或養老社區與醫院就近設置、共同建設。這種「醫養結合」模式的特點在於,能夠將優質的醫療資源引入養老項目,從而提升項目的核心競爭力,使老人感到居住在其中較有安全保障。
模式6:養老設施與幼兒園並設
養老設施與幼兒園共同設置是一種較好的模式。這種模式既能迎合老人願意與兒童共同在一起的心理,又能夠將養老設施與幼兒園進行統一建設和管理,節約建造和人力成本。
第三類:與旅遊或商業地產相結合
模式7:與教育設施結合,建設養老公寓
與大學等教育設施相結合的養老社區也是很受歡迎的。目前有很多「高知老人」在退休後希望能夠繼續學習、發揮余熱。養老社區、老年公寓若能靠近大學設置,並讓老人享受一部分教育資源,則會與他們的需求更加吻合。
模式8:在旅遊風景區中開發養老居住產品
養老地產與旅遊、休閑、養生產業相結合是較為合適的一種模式。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一些開發商嘗試在開發旅遊地產的同時,加入養老養生、康復保健、長壽文化等理念。這類養老項目一般會選在具有較好的風景資源或特色文化資源的地區,例如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模式9:與商業地產結合,開發老年公寓
在城市中心區等繁華地段進行商業地產開發時,搭配建設老年公寓,也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模式。對於一些居住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的老年人而言,他們希望能享受城區中便利的商業、休閑配套資源,而當他們需要護理時,往往更不願放棄城區的優質醫療資源。
第四類:與國際品牌接軌
模式10——引入外資,建世界型連鎖老年設施
目前一些國際養老機構或投資企業試圖開拓中國市場,建設連鎖型老年設施,以緩解其國內的養老壓力。例如歐洲一些國家的養老服務成本非常高,他們希望能在勞動力相對低廉的國家拓展市場,選擇地域和氣候條件較好的地區建立養老設施,讓老人在比較健康的年齡段到這里養老。
模式11——與國際知名養老品牌共同開發,引進管理模式
最近的養老地產開發熱潮促使很多開發商、投資者或政府人員都到國外參觀考察,從中看到了很多先進的管理模式,並希望能夠將其在國內推行和實現,例如引進國外老年運營管理團隊,或與國外知名養老品牌共同開發等。這種模式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要注意將其「本土化」。
第五類:其他方式轉型
模式12——與保險業結合,利用險資投資養老地產
目前保險資金介入養老地產的情況已經開始出現。從險資的特徵來看,由於其資金規模較大,回報要求低而周期又長,相比來說更為適合投資養老地產,也有利於養老地產的靈活經營。未來保險業可能會成為養老產業重要的投資主體之一。
模式13——與護理服務業結合,將原有優勢注入養老地產
在對日本養老產業的研究中發現,一些企業從為老年人提供上門洗浴、上門護理等服務開始,逐步向養老地產方向轉型,並最終獲得成功。這些企業最初在護理服務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客戶群是其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
模式14——利用自身獨特資源轉型開發養老地產
在我們所接觸到的項目中,曾碰到過酒店管理公司希望轉向投資養老地產的情況。這類公司具有自身獨特的資源優勢,一方面酒店的服務管理形式與養老設施有相通之處,很多經驗都能夠應用於養老設施的管理服務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嘗試利用舊酒店改造為養老公寓,或在酒店中提供養老服務等。
模式15——將舊的國有資產盤活,改造為老年設施
可將一些閑置的國有資產盤活,改造為老年設施,例如城裡的舊醫院、辦公樓、小學、幼兒園、私人物業用房等。這些國有資產所在區位較好,在城市中的分布相對均勻,比較適合進行改建。
以上我們遠景設計研究院(四零零-零二三-二二零六)總結出來的養老地產的模式。但在這些模式中不是很適應中國國情,所以參考時請注意。樓上所說的三種是最為常規的三種。
C. 現在國內高端的養老地產項目有哪些
在我國養老地產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各類房企的養老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與傳統的出售產權房方式基本一致,提供養老住宅,出售適老化住宅產品快速回籠資金。但同時也會提供一些配套服務,獲取服務費。
比如綠城的烏鎮雅園,在售產品有多層、高層公寓和小獨棟的70年產權。其次還提供基礎的物業、健康管理服務,以及頤樂學院相關課程及內部設施使用,分別收取費用。據悉項目2013年7月首次開盤,雅園前期2000多套養老公寓和別墅產品全面售罄,售價還上漲了50%,其中小高層,均價在24000元/平方米,而其物業費3.5元/平方米/月。
採用這種模式資金回籠快,可以全國復制這類產品,但同時這類開發前期佔用資金多,後期的去化很關鍵。而目前我國有個現狀:有錢的人還沒退休,沒錢的人已經老了。所以某種程度上這類盈利模式對於房企的產品打造和銷售能力存在考驗。
一種是掙租金,房企不出售物業,而是持有並長期租賃,擔當其運營商角色,採取按月收取租賃費和服務費的盈利模式。
比如龍湖在重慶布局的首個養老項目新壹城,全部自持運營,專注「賣」服務。
又如中大房地產集團參與創建的朗和杭州國際醫養中心,集朗和護理院和頤和長者公寓於一體。分別出租護理院的床位和公寓中的房間。
▲上圖為親和源會員卡費用明細下圖為護理費明細數據來源:CIA
這種模式有點像自持型長租公寓和聯合辦公的盈利模式,運營商持有物業,可以獲得租賃費用和服務費,還可享受物業增值的收益,但是回收周期長,會員費過高,受眾有限。
這類與持有型不動產的開發策略,跟房企經營商業地產的思路很像。賣一部分回籠資產,降低資金壓力,留一部分通過運營提升物業價值。國內大部分開發商都使用的這種開發模式,適用於普通養老公寓和大型混合式養老社區的開發。
比如萬科幸福匯就採用租售並舉的方式,分為兩種業態:一是利用商業配套設施建設的」活躍長者之家」,萬科作為產權持有者,由上海親和源負責經營管理,主要用於出租;二是配建於住宅部分的」活躍長者住宅」,直接由面向市場銷售。這種模式能夠降低資金風險,並進行更為靈活的管理。
益養老認為,三種盈利模式都有彼此的優劣勢,自持需要有強大的資金流和一定的產品開發能力,能夠很好的把握老年人群的關鍵需求;租賃、會員制需要擁有嫻熟的運營能力和優質的服務能力。基於各種要求,房企需要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開發模式。
D. 養老地產到底是什麼
養老地抄產主要針對老人居住的房產,它結合了養老這一社會主題和地產的商業概念,針對老年人的特點,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所打造的一種全新房產模式。
養老地產要具備三種功能,即為老年人長期生活提供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養老地產應該具備醫院和社區醫療單位。
考慮到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變差,疾病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不便,尤其是突發性的疾病需要得到及時治療,所以養老地產的周圍要有相應的大中型醫療機構,以便能夠使患病老人得到及時的搶救和治療。
一個好的養老地產還應該具有優雅的環境
在購買養老地產時,周圍有沒有公園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如果養老地產周圍有大型的公園,茂密的綠色植物可以起到凈化空氣、隔離噪音的作用,還能為老年人提供寬松、自然、休閑的活動場所。
益養老認為,養老地產由於具有了養老與地產投資的雙重價值,所以受到很多老年人及子女的青睞。
E. 什麼是養老地產
關於養老地產我們現在多叫做養老養生地產。目前市場上定位養老內養生型的樓盤,主打的容依然是產品,僅是在產品的市場細分上傾向於老年人居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養老養生地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僅僅是簡單的"空氣清新、居住成本較低"的概念上,不少近郊產品或旅遊度假產品成為此類概念的主力承載者。但遠景設計研究院了解到,此類產品往往遠離購物、醫療、大眾娛樂等基本配套,對於年老的購房者來說,根本無法實現"老有所養"的目標。
從市場環境上來看,發展養生養老地產正當時。不過,養生養老地產不同於普通住宅項目的開發,當前還有一些不利因素在制約著養老養生地產的開發。事實上,對房地產開發商和投資者來說,養生養老地產不僅需要考慮gov的導向,還需要把控經濟和市場的發展方向和規律,並結合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方式,這樣才能給市場提供合適的產品。希望這個解釋可以得到你的認同。
F. 什麼是養老地產,它的內涵主體是什麼
目前養老地產最主要的一些產品形態是:
由於一般都是人壽保險公司推內出養老地產,容所以養老地產是由保險公司推出升級版的養老機構,這個升級的養老機構可以是一個高標準的養老院,然後把建造的養老地產當作是商業地產項目來進行長期經營;
而另外一種方式就是由開發商推出的養老地產項目,這種養老地產項目跟保險資金推出的不同,開發商所推出的養老地產項目一般都是在自己所開發的房地產項目中推出專門針對老年人的一些房屋,比如一些無障礙的住宅,方便老年人養老作用,這種養老地產一般是以出售為目的的。
益養老認為,養老地產作為一種新潮流,正在火熱橫行。
究其原因:
一是傳統的住宅地產和商業地產已經進入新的階段,盡管一線城市消化系統尚可,但盲目上馬導致的供給過剩,在未來是可以預見的;
二是中國已經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地產,一個堪比學區房的概念,彷彿為市場提供了無限的遐想。
隨著新政、限購等一系列條文的出台,地產轉型,紛紛找尋新的發展方向更是必然趨勢。
G. 養老地產是什麼有哪些優勢
你可以把養老地產簡單的理解為高級版的養老院。這個概念就像回我們平時在外地住酒店答,有三星級的,四星級的,五星級的。養老地產是規劃整合了功能不完善的養老院。其中包括了為老人提供住宿,健康醫療。保健康復。娛樂項目。等綜合的大型養老機構。讓老人可以在一個舒適的范圍之內度過他們的晚年生活。養老地產的服務是非常人性化,也非常全面的。可以顧及到每一位老人他們的需求。快速的做出應對的方案。去幫助老人完成他們自己的心願。所以養老地產必然是以後養老的主要趨勢。
H. 養老地產項目開發的模式包括哪些
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認為,養老地產項目是以「養老+地產」為開發模式的一種復合型內地產產品。容復合型地產產品往往具有鮮明的主題,以及圍繞主題所產生的服務價值鏈條。對於養老地產來說,就要以居住地產產品為載體,結合醫療、康復、休閑等等養老服務。
養老居住地產產品是指可以使老年人獲得經濟供養、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等基本內容的居住場所。養老地產項目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以下幾類:老年社區、老年公寓、老年住宅、養老院、托老所等。而一個成功的養老居住地產項目,除了滿足基本的居住功能,即提供公寓、套房等產品外,還需要滿足生活服務功能、文化娛樂功能、醫療護理功能、商業功能等等,向老年人提供公園、健身區、棋牌室、醫療室、緊急呼叫、日常護理、超市、洗衣理發服務等等配套產品。
相關推薦閱讀:
《新型城鎮化與旅遊房地產開發》
I. 什麼是養老地產,它和普通地產有什麼區別
養老地產與普通住宅有著很大的區別,它是結合養老這一社會主題和地產的商業概念所形成的一種概念,產品是針對於老年人的特點,建造符合老年人居住需求的居住建築。這個建築需具備三種功能,即為老年人長期生活提供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它主要包括老年住宅、老年社區、養老院、托老所等。 有種觀點認為,傳統的房地產大概還有一5-二0年的時間可以開發,這個階段買房的主力是漆0後和吧0後,但是當到了90後成長起來,很多夫妻雙方家裡都有房子,他們並不需要買房,需求量也就要少了很多,住宅市場會萎縮,房地產行業面臨一個長遠發展的問題,現階段有效拓展新的業務領域,是謀求自身長遠發展的基點。所以,房地產商、投資人關注養老地產也是在關注房地產行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的高峰期,現階段老年人口已達到了一.漆四億,超過全國人口總量的一0%,養老地產空間巨大。二0一0年我國老年市場需求達到一萬億,但每年為老年人提供的產品還不足500億元,尤其在養老住宅市場的供應方面,全國才剛剛起步。 我們國家制訂的以居家養老為主的政策,根據「90陸四」的比例來計算,90%的老人居家養老,陸%依託社區養老,四%進養老機構養老,因此,養老住宅的開發與建設十分中國需
J. 養老地產和普通地產有什麼區別
養老地產,從建築設計、園林規劃到裝飾標准,這類老年地產的建築產品開發版接近於高端住宅產品開權
發的規律,創新核心在於適老化設計。養老地產實現了品質地產和優良健管家服務的有機結合,從護
理、醫療、康復、健康管理、文體活動、餐飲服務到日常起居呵護,增加設施設備和精心打造專業管
理團隊。相比與普通地產,養老地產有特定客戶人群、特有的配套服務以及獨有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