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們公司要注銷,稅局老師查賬說我們沒有交房產稅,我想問:房產稅是不是我們每月繳納的物業費該如何繳納
房產稅不是物業復費,只要屬於以制下兩種情況就要繳納房產稅:
1.你將自有房產出租
2.你將自有房產用於自己生產經營
如果你將自有房產出租,房產稅公式:租金收入*12%
如果你將自有房產用於自己經營,房產稅公式:會計賬薄上記載的房產原值*(1-扣除率)*1.2%
其中,扣除率的范圍是10%至30%,各地規定不一樣,要咨詢當地房管部門或稅局。
根據以上情況和公式,你可以自行計算房產稅稅額,就知道要補多少了。
至於補少一點,好像不太可能,你要跟稅務官多多協商,看能不能大事化小。
Ⅱ 查賬徵收的房地產企業所取得的售房預收賬款需交所得稅嗎
需要 的
Ⅲ 房地產企業採用核定徵收和查賬徵收哪個好
《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辦法》(國稅發[2009]31號)文件第四條規定:企業出現《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的情形,稅務機關可對其以往應繳的企業所得稅按核定徵收方式進行徵收管理,並逐步規范,同時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等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進行處理,但不得事先確定企業的所得稅按核定徵收方式進行徵收、管理。
詳細解答如下:
這是一項嚴肅房地產業稅收征管紀律的規定,稅務機關和房地產企業雙方都必須嚴格遵守。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徵收:
(1)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不設賬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置但未設置賬薄的;
(3)擅自銷毀賬簿的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
(4)雖設置賬簿,但賬目混亂或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齊,難以查賬的;
(5)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6)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
《征管法》六項規定中除了第(1)項之外,都是違規或違法的,也就是說只有當房地產開發企業違反征管法時,稅務機關才有權核定徵收,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所得稅納稅行為不違規不違法,稅務機關不得採取核定徵收的方式征稅,如果已經採用核定徵收的辦法,應當立即糾正。
(二)如果稅務機關發現房地產企業違反了《征管法》的有關規定,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徵收,但是,只是對企業以往應交企業所得稅按核定徵收方式徵收,並且要予以輔導,逐步規范企業的納稅行為;而不是對房地產企業當年和今後的所得稅採用核定徵收的方式徵收。
(三)稅務機關不得事先確定房地產企業的所得稅按核定徵收方式進行徵收。此項規定是對那些熱衷於核定徵收,「以核定為主、一核了之」、「求快圖省」的作法的一種限制。
關於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的法律規定,《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辦法(試行)》(國稅發[2008]30號)規定,居民企業納稅人具有《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
(一)核定徵收的辦法
稅務機關應根據納稅人具體情況,對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核定應稅所得率或者核定應納所得稅額。
1.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是指稅務機關按照一定的標准、程序和方法,預先核定納稅人的應稅所得率,由納稅人根據納稅年度內的收入總額或成本費用等項目的實際發生額,按預先核定的應稅所得率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方法。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其應稅所得率:
(1)能正確核算(查實)收入總額,但不能正確核算(查實)成本費用總額的;
(2)能正確核算(查實)成本費用總額,但不能正確核算(查實)收入總額的;
(3)通過合理方法,能計算和推定納稅人收入總額或成本費用總額的。
採用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的,應納所得稅額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應稅收入額×應稅所得率
或:
應納稅所得額=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應稅所得率
上述「應稅收入額」等於收入總額減去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後的余額。用公式表示為:
應稅收入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
其中,收入總額為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
實行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經營多業的,無論其經營項目是否單獨核算,均由稅務機關根據其主營項目確定適用的應稅所得率。主營項目應為納稅人所有經營項目中,收入總額或者成本(費用)支出額或者耗用原材料、燃料、動力數量所佔比重最大的項目。應稅所得率按下表規定的幅度標准確定(見表8—2):
表8-2 應稅所得率幅度標准
行業
應稅所得率(%)
農、林、牧、漁業
3~10
製造業
5~15
批發和零售貿易業
4~15
交通運輸業
7~15
建築業
8~20
飲食業
8~25
娛樂業
15~30
其他行業
10~30
2.核定應納所得稅額徵收。是指稅務機關按照一定的標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納稅人納稅年度應納所得稅額,由納稅人按規定申報的方法。
稅務機關採用下列方法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
(1)參照當地同類行業或者類似行業中經營規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納稅人的稅負水平核定;
(2)按照應稅收入額或成本費用支出額定率核定;
(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動力等推算或測算核定;
(4)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採用上述所列一種方法不足以正確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或應納稅額的,可以同時採用兩種以上的方法核定。採用兩種以上方法測算的應納稅額不一致時,可按測算的應納稅額從高核定。
3.納稅人的生產經營范圍、主營業務發生重大變化,或者應納稅所得額或應納稅額增減變化達到20%的,應及時向稅務機關申報調整已確定的應納稅額或應稅所得率。
(二)核定鑒定程序
主管稅務機關應及時向納稅人送達《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鑒定表》,及時完成對其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的鑒定工作。具體程序如下:
1.納稅人應在收到《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鑒定表》後10個工作日內,填好該表並報送主管稅務機關。《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鑒定表》一式三聯,主管稅務機關和縣稅務機關各執一聯,另一聯送達納稅人執行。主管稅務機關還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適當增加聯次備用。
2.主管稅務機關應在受理《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鑒定表》後20個工作日內,分類逐戶審查核實,提出鑒定意見,並報縣稅務機關復核、認定。
3.縣稅務機關應在收到《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鑒定表》後30個工作日內,完成復核、認定工作。
納稅人收到《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鑒定表》後,未在規定期限內填列、報送的,稅務機關視同納稅人已經報送,按上述程序進行復核認定。
4.稅務機關應在每年6月底前對上年度實行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進行重新鑒定。重新鑒定工作完成前,納稅人可暫按上年度的核定徵收方式預繳企業所得稅;重新鑒定工作完成後,按重新鑒定的結果進行調整。
(三)實行核定徵收的納稅申報方法
1.納稅人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方式的,按下列規定申報納稅:
(1)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確定納稅人按月或者按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預繳方法一經確定,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得改變。
(2)納稅人應依照確定的應稅所得率計算納稅期間實際應繳納的稅額,進行預繳。按實際數額預繳有困難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同意,可按上一年度應納稅額的1/12或1/4預繳,或者按經主管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
(3)納稅人預繳稅款或年終進行匯算清繳時,應按規定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B類)》,在規定的納稅申報時限內報送主管稅務機關。
2.納稅人實行核定應納所得稅額方式的,按下列規定申報納稅:
(1)納稅人在應納所得稅額尚未確定之前,可暫按上年度應納所得稅額的1/12或1/4預繳,或者按經主管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按月或按季分期預繳。
(2)在應納所得稅額確定以後,減除當年已預繳的所得稅額,余額按剩餘月份或季度均分,以此確定以後各月或各季的應納稅額,由納稅人按月或按季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B類)》,在規定的納稅申報期限內進行納稅申報。
(3)納稅人年度終了後,在規定的時限內按照實際經營額或實際應納稅額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申報額超過核定經營額或應納稅額的,按申報額繳納稅款;申報額低於核定經營額或應納稅額的,按核定經營額或應納稅額繳納稅款。
Ⅳ 請問,房地產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現在是核定徵收,國地稅合並以後,必須是查賬徵收嗎
會的,要查賬徵收,所以要把賬理清楚。
Ⅳ 房地產開發公司企業所得稅徵收方式是核定徵收和查賬徵收的賬務處理有什麼區別嗎
所得稅的徵收方式有兩種:查賬徵收、核定徵收;所得稅是實行按月或季度預交,年終匯算清繳的管理辦法。
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是指在1樓列舉的那些情況下,稅務機關可以核定企業應當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核定方式有2種:一是直接核定所得稅稅額;二是核定應稅所得率。前者簡單,就是稅務機關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直接核定每月(年)應交多少企業所得稅;後者稍微復雜一點,稅務機關根據企業所屬的行業,先核定企業應稅所得率(就是應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營業收入比例,各行業的比率不盡相同),企業再按照稅務機關核定的所得率計算、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
核定徵收計算公式:本月(季度)應納企業所得稅=本月(季度)銷售收入*核定的應稅所得率*25% 。
舉例:假如某企業核定的應稅所得率是5%,若某月的收入是100萬元,那麼企業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是100*5%*25%=1.25萬元。
賬徵收概念簡單,獨立核算的企業如果財務制度健全,能准確核算收入、成本、費用的,稅務機關認定後,可採取查賬方式徵收企業所得稅。企業按月或季申報預繳,年終後5個月內匯算清繳。
查賬徵收計算公式:本月(季度)應納企業所得稅=本年累計利潤*25%-本年度以前月(季度)已納所得稅。
Ⅵ 從事房地產開發的企業,其企業所得稅徵收方式一定是查賬徵收。對嗎
企業所得稅一般分為核定徵收和查賬徵收,房地產企業兩種徵收方式均可以選擇,就看企業的賬務實際情況或與稅務的關系了。
Ⅶ 房地產企業所得稅由查賬徵收變更為核定徵收,未彌補完的以前年度虧損能繼續彌補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八條的規定: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版,准予向以後權年度結轉,用以後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彌補虧損僅適用於查賬徵收企業所得稅的企業。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就因為你企業賬冊不健全,所以才會採用核定徵收,而根據《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辦法(試行)》是沒有任何關於彌補虧損的內容的,也即不允許彌補。
Ⅷ 房地產中介行業注冊個體工商戶是屬於查帳徵收嗎需不需要像注冊公司那樣做帳和買社保
是查賬徵收還是定額徵收,這是由稅務機關定的,如果定你為查賬徵收,必須設賬,按會計制度核算,隨時接受稅務機關檢查。如果是定額徵收,每月你就按稅務規定的數額交稅即可。
Ⅸ 你好請問房地產公司所得稅徵收方式核定徵收與查賬徵收那種對企業有利
現在只有查賬徵收了吧,你辦不出核定來的。核定分兩種,一種是按成本核定,一種是按照收入核定,具體可以結合你們公司實際情況來定
Ⅹ 查賬徵收單位,是房地產經紀公司,目前還沒有傭金收入,如何幫個人避免個人所得稅謝謝大俠指教
個人所得稅的避稅思路是
1、把一部分工資福利化
即員工可以在公司報銷一部分費用版,實際操作中權要注意員工報銷的費用要和公司經營相關,不然會被稅務局納稅調整,常見的做法是找些汽油票,辦公用品發票報銷抵一些工資。這種方法的弊端是找票很麻煩,避稅的空間不大。
2、利用關聯公司和離岸公司避個人所得稅
操作比較復雜,適合年薪50萬以上高收入人群避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