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目前國內商業地產市場發展,投資前景如何
對這個問題還算比較了解,所以主要從以下方面來說一下吧!
首先是國內商業地產現狀:
根據全球最佳房地產咨詢公司仲量聯行的數據來看,與住宅市場相比,中國商業地產市場的發展則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受到經濟的影響。同樣地,商業地產市場需要根據不同城市分別考慮。一線城市的商業地產市場同樣存在巨大的需求,而二、三線城市則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之中,當然,也有部分城市的商業地產市場狀況較好,仲量聯行更傾向於稱它們為1.5線城市,例如杭州、南京和武漢等。
然後是國內商業地產發展趨勢:
國家經濟和z f 政策在商業地產市場發展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中國z f正在推動經濟由第一、二製造產業向第三服務產業轉型,並大力推動企業個體發展。這一轉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商業地產市場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私企與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就會激發一、二線城市對辦公樓市場的巨大需求。
以上海為例進行分析,仲量聯行的研究表明:
在十多年前,上海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外企,但是現在經濟發展的重心已經逐漸轉移到國內的企業,依靠國內企業帶動經濟發展和維護市場穩定。上海近幾年以來的寫字樓租賃市場凈吸納量已經達到約150萬平方米,比倫敦與紐約兩個城市的總量還要高。
一點拙見,歡迎討論。
⑵ 商業地產的前景比不上住宅
「商業地產是城市繁榮發達的核心,沒有商業地產的住宅,也賣不上回價格。」地產資答深人士曾言,如果把一座城市比如成一個人,那麼商業就是血液,能為其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商業地產是中國新型經濟的載體,市場經濟鏈條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正處在轉型中的中國經濟產業結構有很大的貢獻性。國家一直在鼓勵商業地產,商業公寓是商業地產的一部分,也是風險率較低的商業地產。好地段、低總價、,可自住可商用……公平來講,商業公寓發展更大,更值得出手。
⑶ 商業地產招商能學到什麼有沒有前途
招商顧問其實也是在做市場銷售。商業地產相對普通房地產更具挑戰性,普通房地產銷售後基版本發展權商可以撤離,商業在招商及運營時需要針對不同客戶進行調整確保商業氛圍,商業不只是賣出去,還有的是租出去,為保證可持續發展需要專業的包裝策劃。現在的市場商業地產有可為。招商顧問與銷售那個掙錢就要看你個人了,腦瓜靈活顧問也可以銷售上得到分成。
⑷ 2020年中國商業地產前景樂觀嗎
以前是: 市區6個盤,賣2W, 郊區1個盤,賣1W。
均價:18500
現在:市區開了回1個盤,賣3W,郊答區開了6個盤,賣1W5。
均價:17100
得出結論:房價下跌了 8%。
你觀察到的現象: 房價漲了50%。
你細品!
⑸ 商業地產的發展前景如何
商業地產是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一個熱點領域,國內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房地產開發水內平不容斷提高、近年來住宅市場頻遭調控,使得商業地產的發展備受關注。從當前發展情況看,商業地產的發展具有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總量上供大於求,考慮到人均商業面積的承受范圍這個約束條件,預計未來商業地產在總量上難有大的跳躍式發展;但另一方面,商業地產的環境會明顯優化。一個標志是。越來越多的大型房企加入到商業地產領域,不僅出現了萬達、中糧置業、SOHO中國等專注於商業地產開發的房企,華潤、世茂、中海、保利等知名企業也持續提升商業地產比例,乃至萬科、龍湖等原來集中住宅的房企也開始試水商業地產,並且隨著商業地產比例上升,未來商業地產開發水平肯定會提高,運營水平也會相應提升,商業地產的融資-開發-招商-運營的產業鏈趨於完善,各個環節上將形成專業分工,從而改變當前商業地產的無序發展和重開發輕經營的現狀。以質取勝將成為成功之道。
⑹ 有誰知道做純商業地產的經紀公司怎麼樣發展前景如何做商業地產經紀人怎麼樣
商業地產經紀人非常有前途,主要從事城市核心商圈、次級商圈商鋪、寫字內樓等商業地產的交易容、租賃中介,可以結交品牌商業拓展行業人員,從事品牌開店選址有償服務,純商業地產經紀公司已經存在,需要有好的宣傳和業務平台,初期創立時投入較大,對信息來源不妨可以考慮兩塊,一個是團隊掃街搜索,二是和各大房產開發公司合作,具體操作不一,僅屬個人意見
⑺ 商業地產招商和銷售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利於個人發展
打個形象的比喻吧,銷售是吃青春飯,趁年輕多賺點,招商是老中醫,越老越吃香!至於說哪個更利於個人發展,那要看自身的條件和能力,不能一概而論
⑻ 當下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趨勢怎麼樣
商業地產已過投資高峰期
商業地產中的商業營業用房、辦公樓已過了投資高峰期,2018年商業地產開發投資額為20173.42億元,增速下滑嚴重,同比下降9.95%。
《2018中國商業地產發展白皮書》指出,過去多年我國商辦用地供給規模較大,存量去化有限,部分城市亦面臨較大的商辦庫存壓力。加之電商交易模式的快速下沉,對零售商業的沖擊愈發強烈,商業地產行業變革壓力愈發迫切。
從2019年擬開業購物中心城市分布看,新一線城市重慶2019年擬開業購物中心以44個,體量386萬㎡排名全國第一。上海以316萬平方米排第二位,廣州第三位,杭州、成都緊隨其後。此外,佛山、蘇州、西安均有超200萬㎡體量,躋身前十。合肥、昆明、貴陽、石家莊擬開業體量均在100萬㎡以上,大部分為省會城市。菏澤、東莞等城市開業量大幅增長,購物中心在下沉市場相當活躍。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商業地產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⑼ 商業地產投資前景如何
個人覺得,投資看預算。預算可以的話,選地段。
個人感覺,投資先瞄準大城市,畢竟升值回快、升答值空間也大一點。比如上海,深圳,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至於說能不能賺到錢,要你選擇的地段,和地段整體的發展前景。
如果僅僅是因為商業地產或者房產別人賺到錢了,你就一頭扎進來。那樣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還是要全面考慮。畢竟錢是自己的,投資當然是掙得越多越好了。
⑽ 房產將如何發展 中國商業地產未來前景樂觀
商業地產市場的前景雖然看好,但在包括「地鐵經濟」等效應有待發酵的情況下,商業地產市場還有一段坎坷路要走,看來已是「命中註定」。
上期關於商業地產市場的探討,部分業內人士有不同意見,遂以公開場合與私下溝通的方式進行意見交換,筆者認為是相當好的事,雖然最終很有可能是各說各話、各自陳述觀點,誰也沒有改變誰的判斷,至少是值得鼓勵的思想碰撞。
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其中有幾個問題筆者印象比較深刻,特將之提供出來,並表達筆者的觀點,以就教於讀者與諸先進。
問題一:對比美國拉斯維加斯或法國里昂動輒破千萬平方米的辦公樓總量,中國商業地產市場空間仍大,根本不必擔心產量過剩。
但筆者並不這么看,必須要知道的是,拉斯維加斯早已從純粹的國際知名賭場群,蛻變成為舉世聞名的國際重量級會展中心,當地雲集來自世界各地的關聯性產業商人;而里昂則位於歐洲心臟位置,是法國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巴黎),辦公室的供需當然旺盛,但放眼全中國,現狀具備類似條件的,一線城市就算全部上榜,也只有四個。換言之,中國的絕大多數城市與拉斯維加斯或里昂,因差距太大而不具可比性。
這看起來的確令人困惑,善於精算的各大房企如:萬科、保利、金地等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商業地產市場快速地趨於飽和,甚至「樓滿為患」,關鍵是有沒有別的選擇。住宅正飽受限購、限貸、限價、限售之苦,加上地方政府批地更多的向包括寫字樓在內之商業用地靠攏,別說是大型房企了,一般中小型開發商除了硬著頭皮拿商業用地之外,還能怎麼辦呢(黯然退出房地產行業者另當別論)?非但如此,大多數地產大鱷還得硬著頭皮,自信滿滿、信誓旦旦地對外宣稱:年底業績與獲利,商業地產要佔到3成,真不知他們的依據為何?
確實如此,尤其中央基於拉動投資、刺激消費的需要,對申請興建地鐵的審核規定,由原來的400萬人口以上之中大型城市,放寬至200萬人口之中型城市,顯示未來中國將出現大量地鐵城市,而其所帶來的改變,是交通可及區域的大幅延伸——這不只適用在居住,對商辦市場也有重大之革命性意義,此亦為辦公樓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的關鍵要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地鐵沿線所穿越的,若非已經成熟的都市核心區,便是原本不適人居的偏郊地帶,透過地鐵的串連,確實使土地可利用價值大幅提升。惟住宅通常可因土地條件的優越,具有「身份識別平台」的特殊意思,在預售階段便相當有機會取得好的銷售成績,而商業樓則因為是使用性質單純的經營性地產,往往需要待完工啟用後,才真正具有實用價值,除非該城市投資、投機買氣仍重,透過「溢出效應」使部分購買力轉移,但目前來看,這樣的時機已經過去。
更何況,多數城市的地鐵建設,要麼在規劃中,要麼在中央審批中,要麼正在動工興建,距真正的投入運營尚需相當時日(有的長達5年以上),且地鐵欲形成具一定規模的經濟效應,需俟其環形線完成之後,才能效益最大化,這幾乎已成不可撼動的地鐵運營之「定律」。而在此之前,地鐵充其量只是「塞人不塞車」的交通運輸工具罷了。
凡此種種,均顯示商業地產市場的前景雖然看好,但在包括「地鐵經濟」等效應有待發酵的情況下,商業地產市場還有一段坎坷路要走,看來已是「命中註定」。(來源:中原網資訊頻道)(本文來源:網易房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