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產開發 > 房地產為什麼不會崩盤

房地產為什麼不會崩盤

發布時間:2021-01-14 19:30:22

❶ 王健林:中國房地產有泡沫 但不會崩盤

11月29日,十六屆福布斯全球CEO會議在印尼雅加達舉行,大會頒布馬爾科姆· 福布斯終身成就獎,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獲獎。福布斯傳媒集團總裁史蒂夫· 福布斯為王健林頒獎,雙方圍繞「迎接挑戰」的大會主題展開了一場精彩對話。

福布斯:您為什麼退伍經商?這可是個很大的轉變。

王健林:為了賺錢吧。因為當時中國提出一個口號叫「追求萬元戶」,就是差不多1500美金吧,那個時候就是許多人的一個夢想。再加上那個時候鄧小平先生提出一個口號叫「裁軍一百萬」,軍隊也面臨縮減,所以兩方面的原因吧,我就選擇經商去了。

福布斯:作為商業地產商,能否分享一下商業地產模式為什麼那麼成功?

王健林:其實就是我們享受了中國改革開放或者城市化進程的紅利,我們剛從事地產的時候中國城市化率只有13%,現在是55%,增長了40個百分點。這個當中產生了巨大的對住房、特別是商業中心的需求,我們就是比別人早了幾年而已。在中國只要從事房地產行業,或者從事不動產行業的絕大部分企業應該說都賺了錢。只不過是我們比別人早幾年,再加上執行力強一點,現在不動產規模做到了全球的第一名。說穿了,就是行動早了幾年。

福布斯:地產風生水起,為什麼決定加入雖然風光但風險很大、很容易賠錢的電影業和娛樂業?

王健林:我進入電影行業、娛樂業其實要感謝你們美國人。我們是在2003年,那個時候購物中心裡需要有電影院,找了一家美國公司答應來幫我們管理電影院,可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也可能是中國政策的原因,也可能是他們自己的判斷力不對,他們就放棄了跟我們合作。後來我們又跟中國的一個國有企業簽了協議,後來這個公司也放棄了合作,什麼原因?因為那時整個中國電影行業票房一年只有1億美元多一點,8億人民幣,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這個行業不可能賺錢,所以沒人願意管。但是我們那時候已經有十幾個電影院建起來了,所以我是被逼進入這個行業。進來的前三年也是虧損的,但是從第四年開始,中國電影迎來了「黃金十年」,十年平均每年都在35%的增長,一下子迎來了高速增長,所以我就算蒙對了,也算是被動的進入娛樂業。但是進來以後,發現這個行業利潤很高,而且PE倍數也很高。所以我們又從被動的不自覺的轉為了主動的自覺的做大娛樂業。從單純的放電影變成了製作電影、發行電影,然後又產生了要做一個國際電影連鎖公司的願望。所以收購了美國的一家公司,今年又收購了歐洲電影院線,現在我們一個公司在全世界佔有電影票房份額超過10%。我們有一個目標,四年之內我們要佔全球五分之一的電影票房市場份額。

福布斯:您怎樣能讓你的電影不賠錢?

王健林:電影其實是高風險,單講一部電影不好說,誰也沒有把握。但是如果你把它看成一個規模投資,十部電影一起來做,也許你就會賺到錢了。所以很多人還沒有了解這個規律,就以為每部電影都賺錢,其實中國電影即使增長這么快,50%到70%的電影公司還是虧損的,賺錢的始終是少數。我相信在任何行業都是這樣,真正能賺錢或者賺大錢的都是少數,這就是經濟學的二八定律,永遠是少數人賺錢,多數人不賺錢,甚至賠錢。

福布斯:這很像風險投資,您用了很多成功的方法能讓它賺錢,但是怎樣評價成功和失敗?

王健林:是的。人們一般都是只記住成功者,會忽略一些失敗者。其實在所有的創業道路上,或者說是企業發展的道路上失敗的是多數的,成功的是少數的。正因為少數才顯得格外的珍貴或者說是榮譽,但是一般人們都只是記住成功者。

福布斯:您也投資了體育,如鐵人三項。為什麼您看好這個領域?

王健林:我們體育產業發展主要靠並購,並購歐洲的公司、美國的公司,還有法國的公司等等。然後通過並購,得到一些IP,或者說跟一些國際體育組織建立合作關系,然後再把優秀的體育賽事放到中國去,產生利潤,獲得發展。那為什麼熱衷體育呢?首先我自己就是一個體育迷。我是一個瘋狂的足球迷,特別熱衷足球。差不多每一次世界盃,除了有一屆在亞洲日本和韓國辦的時候我可以不用導時差,剩下的都是半夜必須爬起來看。

我現在也是運動迷,每天都有運動,每天都堅持,每天上健身房。因為我個人的愛好,然後我就對體育產生了興趣。後來又領悟到中國消費和全世界的消費規律是一樣的,都是先滿足生活需求,經濟得到發展,然後進入到娛樂產業,娛樂產業再往上才是旅遊,再往上最頂端的消費才是體育消費。體育消費用我們中國有句話叫做花錢買罪受,既要花錢,自己還要遭罪,但是人們樂此不疲。什麼原因呢?它是精神肉體都能同時得到滿足,所以我覺得這個行業在中國非常好。

可能像你說的我們有前瞻性,算我們蒙對了,中國的體育最近三年呈現爆發式增長,每年不是百分之幾十、而是百分之幾百的增長,我覺得中國下一個風口就是旅遊和體育產業了。

福布斯:您最喜歡的體育運動是什麼?您提到了足球。

王健林:足球,對。所以我們(也許我個人愛好的原因)是國際足聯6家贊助公司之一,也是國際足聯在亞洲區的代理公司,而且我們在中國還經營了很多足球賽事。

福布斯:您有沒有想過要把美國的橄欖球引入中國?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05,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❷ 中國房地產為什麼一直堅挺不崩盤

最重要原因就是中復國的中央和制地方政府都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著嚴格地管控。政府掌握著新建設用地的供給、開發建造的資金,以及貸款政策、稅率制度,並使用房產購買限制這樣的手段措施給房地產市場升溫或者降溫,以起到溫度調節器的作用。

❸ 如果房地產崩盤,人民幣會怎麼樣會不會崩盤

房地產是08年危機復後中國制出台4萬億的產物,當時為了挽救經濟,國家向市場釋放了4萬億貨幣,以拉動內需,但這些貨幣流入實體經濟很少,大部分進入了房地產行業,從而房地產近幾年風風火火,而國家默許態度,房地產聚集了多方資金(銀行就是其中之一)發展速度更是迅速,一棟棟大樓不斷立起來,加上民間投機者屯房,房價不斷上升,人們越來越買不起房,房產只能空置下來。目前房產過剩,其供給遠遠高於需求,只能導致崩盤。
房地產崩盤,資金鏈條斷裂,房產商沒錢還貸款,銀行貸款收不回來,存在大量壞賬,銀行資金緊張,貨幣流動性趨緊,人民幣升值。
不管怎樣,國家都不會允許人民幣崩盤的,中國不會出現建國初期那種一麻袋錢買一盒火柴的情況

❹ 房地產崩盤會有什麼後果

我給你舉個例子吧
沒有房地產之前
中國的物價水平基本持平
米皮就是一塊五一碗
大米1塊一斤
中國人民銀行造的錢基本等於中國的商品價格
後來有人發現蓋房子可以掙錢
可是地皮錢
建造錢需要好多
從哪來
就從銀行貸款吧
本來流通的貨幣量正好等於商品價格
這樣的話
就迫使銀行不得不多印一部分錢來滿足開放商貸款
這樣的話
多印刷的錢就等於中國樓市價格
崩盤的前提是有泡沫
所謂的泡沫是
中國樓市的價格不斷的上漲
比如原來這套房子只值100W
但是有了房價泡沫
這套房子就漲到了150W
多出來的50W就是泡沫
後來參與的開放商本來造一模一樣的房子只需要100W
可是漲價後
就不得不像銀行貸款到150W
這樣銀行就要多印刷50W的紙幣
這就是崩盤前夕
紙幣的購買力嚴重小於商品的通脹力
國家不得不通過多印製紙幣來縫補窟窿
這是個惡性循環
崩盤後
我這套150W的房子降價到50W了
我賠本賣出去
還欠銀行100W呢
那這個銀行的壞賬就轉嫁到了老百姓身上
在崩盤前150W等於這套房子錢
但是房子降到50W了
就說明原來150W的紙幣一下貶值到50W了
你想想這多麼恐怖
多出來的那麼多錢
就會形成一個很龐大的銀行呆壞賬
多出來的錢就會導致空前的通貨膨脹
這是崩盤最怕人的地方
至於崩盤是怎麼產生的
這個也好理解
中國老百姓都有買房安置的傾向
房價太高
就會抑制消費
消費
貿易和投資是經濟發展的三大馬車
老百姓為了買房攢錢(因為他要存錢啊)
就抑制了國內消費
國內消費低迷
就會導致很多工廠關門
工人失業
繼而使得老百姓的收入普遍降低
這時候房子就不得不降價了
房子降價後
開放商即便賣出去了也是割肉
這時候就會形成銀行呆壞賬
銀行為了補窟窿
就要將呆壞賬轉嫁出去
比如這次經濟危機中的次貸危機
就是銀行將呆壞賬變成了債券
賣給了其他投行
個人意見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❺ 房價崩盤是什麼意思

房價崩盤又稱復樓市崩制盤,指房產市場價格,突然出現急劇下跌。崩盤最初是股市裡的用語,現今被樓市廣泛引用。樓市的崩盤,主要表現就是地區房價出現30%、甚至50%以上的下跌,房地產開發和銷售陷入兩難的地步,購房行為大大減少,房地產業進入階段性的蕭條。

而一旦樓市崩盤,則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讓該地區的房地產業甚至國民經濟出現停滯。

(5)房地產為什麼不會崩盤擴展閱讀:

判斷樓市崩盤的科學標準是以下幾點:

1、本地客觀供應量超過本地自住需求並有購買力的一倍及以上。因為異地消費占相當比例,但還不至於充斥整個本地市場。因此,只要客觀供應量嚴格超過本地自住需求形成買方的可選擇性,讓人們能夠在比較中買房,並且政策以打擊捂盤迅速有效,則房價通過市場逼迫而下行才有可能。

2、現售房源中的中高檔盤出現嚴重滯銷並且屬客觀性滯銷而不是捂盤或銷售可提供開發回款要求,一個硬性標准就是讓其持有成本超過現售可以獲得的利潤。

3、所有的投機投資性消費均通過一定的調控政策被抑制,並且土地供應按政府規劃正常放量。

4、行政管制,對高房價課以重稅,並且此增加稅負無法轉嫁。實際上除非政府控制房價,不然無法做到這一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樓市崩盤

❻ 現在還能買房嗎,房地產會不會突然崩盤了,崩盤了會有什麼後果

自住無所謂,沒有那種突然崩盤到一塌糊塗的情況,即便有那一天,普通人也已經經濟崩潰了,你還是供不起房。
港台國外歷史上,樓市崩潰,從來是大老闆抄底,沒聽說過窮人購房

❼ 中國房地產泡沫為什麼不會破裂

說不會崩盤的無非以下幾種論據:第一:政府是最大開發商,但是可以告訴你,政府只是最大受益人,並非開發商,收手只是時間問題,一旦找到新經濟增長點(比如IT一樣的新興行業),放棄房屋這種敏感的民生話題只是時間問題,09年末的緊急中經會議已經強烈釋放了這個信號,7.5萬億甚至投入到新興發動機的尋找工作中。之所以還是暫時不放棄房地產行業,很明顯,還沒有找到新出路。沒有任何一個政府會傻到冒著拉美化的風險搞經濟。山西煤炭收回國有就是先例,時機到了,放倒幾個商人不是大問題。第二:銀行是最大的受害者(所謂跌了不還貸怎麼)。持這種觀點的人士無非是寄望於,銀行提供了個人支付首付外的其他房屋價款。這完全是種誤區。除了那些零首付的人士,基本可以放棄這個愚蠢的想法。因為不論多少,30%也好,40%也好,個人是支付了自己的鈔票在先才有可能從銀行貸到差額款項,但是銀行和房屋銷售方之間是100%支付嗎?回答是否定的,只是「轉賬」,錢款還控制在銀行手中,銷售方不可能扛著100%的鈔票滿街跑,被放倒拋棄的那天,銀行非但一分錢不會損失,作為第一債權人,不但可以控制這個風險,還可以從拒絕還貸的人士手裡收回房屋第二,第三次出售,賬面虧空總是可以補足的。抵押貸款這個事物到今天已經700多年的歷史了,並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因為不還貸而倒閉,美國那些因為貸款出了問題的銀行是信用貸款,給融資造成了杠桿泡沫,跟抵押貸款2回事哦。同時,也正因為這30%或者N%,證明了另外一個問題,實際安全房價就是現在的30%,只要收回30%,銀行是保本不虧的。第三,購房人不接受,鬧事。怎麼可能,誤區太大了。在城市裡,房改房,政策房的持有者是大多數,商品房的持有者是小比例的,很多商品房持有者也是變賣了前者加了很少的錢轉換的商品房。真正虧損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人,興不起風浪,反而在「民意」的借口下很容易淪為窮人的斗爭目標,被再利用一把。現在分房,集資建房並沒有停止,你買比如1萬一米,很多人買幾千塊而已,不會有損失。只是名義價格下降而已。第四,官員的利益受損。更是無稽之談,上千萬的別墅你買那是上千萬一分錢不能少,很多官員,紅頂商人,相關利益人購買幾十萬足矣,跌去一半又如何,錢財無損,還能騙個好名聲,何樂不為。第五,地方政府土地財政,這是真正的和中央在博弈,不過好在中央集權的國家,真動起手來,換人就是了。反正那些錢又不能直接揣到任何一個地方官的口袋裡,想別的法子就是了。第六,造成經濟連鎖反應。那你可以反過來想想,沒有貨幣化房屋的時候,經濟有沒有崩潰,只要工農業沒有收到本質的打擊,經濟維持向好是沒有問題的,而繼續維持房屋業的價格,正是摧毀這些國本的做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肯長期這么幹下去。第七,城市化進程的誤區。認為城市化是把中國建設成北京,上海,廣州幾個城市,把人都弄來。恰恰相反,政府說的城市化是把現在落後的地區建設成新興村鎮,或許存在短期的房屋炒作抬價行為,但是長期看來,這張餅攤薄後,緩跌的趨勢非常明顯。第八,地王頻出,怎麼可能崩盤。正是因為這個「頻出」,才預示了政府的英明,先看看地王都是什麼企業拿到吧,國企吧,那就是建立了所謂的安全緩沖帶。跌與漲的主動權被收到政府手裡去了。如果都是私企,民企拿到地王那才是要暴漲的前兆。政府這么做2手准備,如果可以繼續高價賣,就高價出售,何樂不為,如果不可以延續或者找到了新出路,就打壓,國企的後門反正通著銀行的前門,無所謂債務問題的。這倒是只有我國可以使用的利器。做平帳目就是了,不會少什麼,兩邊的利益都占盡了。其他比如游資,外資什麼的都不值一哂,扔在中國經濟這條大船里,一個角落而已。另外,中國人的收入儲蓄比較高,雖然錢不多,抗風險能力還是不差的,這點比美國,歐洲人強一些,只是後續保障差一些,自己給自己保障就是了。說了很多,是作為有房者的看法而已,其實對於每個個人,實際對於任何經濟事務的態度,建議你都應該持有多少錢多少事的態度,不要把所有的財富放倒一個籃子里,你可以考慮多種方式減少經濟變化對自己生活的影響,比如增加儲蓄,余錢才拿出來買房,買股票,賣古董什麼的。而且,儲蓄外第一理財方式是投資實業,絕不是投資磚頭瓦塊。希望你多考慮這方面。

❽ 房地產為什麼要崩盤

首先跟你解釋一下房地產泡沫的概念,你買房,首付付了,貸款70%,這回70%不會通過現金流通,是答以數字的形式通過銀行給予了開發商,開發商用這筆數字繼續開發其它項目,又賣給普通人,這個數字越滾越大,銀行只能通過印錢來平衡這個差額,這就是泡沫的概念。然後關於熱錢的事,這個是已經進入了,只有小的開發商才在國內融資,大開發商一般都是國外融資,成本低。熱錢的流入很難組織,畢竟在國內上市的地產開發商很少。樓主的這個擔心不無道理,全國來看,住房空置率大概在30%左右,隨著不動產登記制度的實施,是有可能發生大規模拋售現象的。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❾ 房地產會不會崩盤

人們住的房子,來都是自白天製造影子,夜裡製造光亮。

經濟態勢好,房價漲得快,人們就感覺到房地產投射在生活中的巨大陰影,即房價上漲帶來的巨大壓力;經濟態勢趨緩的時候,房地產本身就成為一盞燈,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推手,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希望。

閱讀全文

與房地產為什麼不會崩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產培訓機構有哪些 瀏覽:243
十年期房貨利率 瀏覽:239
天津小戶型中單怎麼裝修 瀏覽:506
怎麼賣個人二手房 瀏覽:888
房地產投資長期看什麼短期看什麼 瀏覽:168
柬埔寨期房 瀏覽:603
大型開發商維權 瀏覽:224
南通開發區新開苑房價多少 瀏覽:801
房產達人怎麼買錘子手機版 瀏覽:70
沙烏地阿拉伯需要什麼樣地產地證 瀏覽:442
商品住宅房產證 瀏覽:733
農村房產證沒有怎麼辦理 瀏覽:587
外灘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639
青島最貴房價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519
二手房比喻什麼 瀏覽:135
樓盤派籌是什麼意思 瀏覽:319
鎮江楓苑二手房怎麼買 瀏覽:230
衡陽市有哪些好樓盤 瀏覽:459
房地產模型設計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619
晶福園最新房價是多少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