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房地產企業營改增後企業怎麼交稅
按國稅局核定的增來值稅源稅率交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和原來都一樣。
❷ 營改增後房地產行業怎麼做到納稅籌劃
一、多要增值稅發票
「營改增」時代,房企將面臨新舊稅制銜接、稅收政策變化、具體業務處理和稅務核算轉化等難題。劉福元認為,稅制改革前企業就應該及時做好應對措施,諸如對會計賬簿的科目進行調整,提前做好對財務人員的培訓,以便改革後可以進行正確的會計處理。「營改增」之後,企業的稅負水平很大程度上由企業的進項稅額決定,增值稅專用發票在增值稅抵扣環節扮演重要角色,房企應加強票據管理水平。
為避免稅負加重,房企在購進貨物或者接受勞務時,一定要非常審慎。
首先,必須要求供貨方具備正規的銷售資質,一旦無法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就無法實現抵扣;其次,與施工企業進行工程決算時還應當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否則在申請稅項抵扣時就會遇到困難;第三,應加強對虛假發票的識別和防範,仔細比對;最後,不能出於節稅的目的,就虛開增值稅發票給子公司或關聯方,這么做稅務風險極大。
二、擴大精裝房比例
房地產業「營改增」之後,房企為了降低稅負,會更多地考慮增加進項稅額來進行抵扣,各家企業都有可能在企業既定的戰略框架內進行稅收籌劃。
其中,房企大幅提高精裝修房比例將會是一種比較流行的方式,此舉有利於取得更多的固定資產和物料的增值稅發票,從而增加可抵扣數額。
在「營改增」之後,房企開發精裝房的所有進項全部可以抵扣,因此企業肯定會傾向於開發進項稅額較多的樓盤類型。
這樣來看,那些現階段就以精裝房為主要開發類型的開發商將會佔得先機。
對中小房企來說,由於開發的多為毛坯房,如果因稅負加重而不得不調整開發重點,企業極有可能面臨一些轉型壓力,畢竟精裝房對企業實力有更高的要求,精裝房的高價也要求中小房企加快去化速度。
三、剝離建築業務
對房企而言,進行稅收籌劃的一個主要方式是增加進項稅額抵扣,而上游建築安裝業務正是進項稅額最主要的來源,因此,剝離建築業務將是企業不得不進行的戰略調整。
建築業納入「營改增」行業,只要建築安裝企業可以提供正規增值稅專用發票,就可以實現抵扣。當前的房企業務模式主要分三類:第一類,開發商自身只負責拿地開發銷售,建築施工業務全部外包;第二類是以中南建設等為代表的控股集團,下設建築公司和房地產公司兩個子公司;第三類則是建築和開發業務並舉,這類企業多以建築業為主營業務,同時具備房地產開發資質。
❸ 營改增後房地產開發企業要繳哪些稅
一、房地產立項階段:
1
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書費
二、房地產辦理用地階段:
2
征地管理費
3
土地權屬登記費
4
土地出讓金
5
土地使用稅
6
耕地佔用稅
7
土地增值稅
8
地產交易手續費
9
土地評估費
10
地下管網、市政路網圖費
11
用地放(定)線費
三、房地產房屋拆遷階段:
12
房屋拆遷管理費
13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費
14
房屋拆遷費
四、房地產勘察設計階段:
15
工程監理費
16
工程地質勘察費
17
建築工程設計費
18
二次精裝修設計費
19
室外園林綠化設計費
20
鋁合金門窗幕牆設計費
21
專業鋼結構工程設計費
22
設計合同監證費
23
設計合同印花稅
24
設計營業稅
25
設計合同審核費
26
勘察合同審核費
27
設計方案評審費
五、房地產項目報驗階段:
28
工程報建手續費
29
市政公用設施配套費
30
建築工程質量監督費
31
建築工程安全監督費
32
人防方案審核費
33
人防工程異地建設費
34
施工臨時用電佔用費
35
永久供電設施安裝費
36
供水管徑基本費
37
供水管道施工安裝費
38
消防方案審核費
39
消防驗收檢測費
40
編制環保評估報告書費
41
環保方案評估審核費
42
環保檢測費
43
園林綠化方案評審費
44
園林竣工現場檢測費
45
氣象防雷方案審核費
47
技術質量監督方案審核費
48
竣工技術質量檢測費
49
節水方案審核費
50
安全監控方案審核費
51
工程竣工安全監控檢測費
52
施工圖紙審核費
53
民工工資保證金
以上便是房地產開發到建設要繳納的費用,僅供參考。
❹ 營改增後房地產業繳納的稅種有哪些
一、營改增後,房地產開發由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其他稅種不變,涉及到的稅種主要有增值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所得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其中增值稅、土地增值稅、所得稅是房企的3大稅種,房地產開發的收費項目有幾十種。
稅率由原來的營業稅5%改為增值稅11%,單從稅率方面看,稅率有較大提高,但是由於增值稅存在抵扣鏈條,只對增值額征稅,而營業稅是對全部營業額征稅,所以從理論上講,最終會降低整體稅負。不過,如果房地產開發無法取得足夠的增值稅專用的話,則可能會導致整體的稅負增加。因此,能否取得增值稅專用以及今後的土地出讓金能否可以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將是稅負增減的重要因素。
二、會計處理的變化
營改增之前,房地產開發按照「銷售不動產」稅目徵收營業稅,稅率為5%。
假設銷售商品房取得銷售收入1000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的稅率分別為7%、3%、2%。則相關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1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50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50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6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3.5
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1.5
應交稅費——應交地方教育附加1
營改增後,房地產開發適用11%的增值稅稅率。同樣的條件,相關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1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900.9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99.10
不考慮當月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情況下: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11.89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6.94
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2.97
應交稅費——應交地方教育附加1.98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❺ 房地產企業營改增後企業怎麼交稅
按國稅局核定的增值稅稅率交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和原來都一樣。
❻ 營改增後房地產企業要繳納的稅有哪些
[摘要]房地產開發和其他行業不同,是涉及稅種最多的一個行業,因此如何管理和控制企業的稅收成本成為財務人員工作中的重要任務。隨著營改增全面推開,房地產企業開始繳納增值稅,鑒於目前房地產價格的大幅上漲,土地增值稅以及銷售開發房產的增值稅數額都比較大。因此營改增之後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稅收籌劃就成了迫在眉睫的財務管理問題。根據銷售不動產增值稅的納稅原理,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在稅基、抵扣金額、適應稅率等角度展開納稅籌劃,最關鍵的是計算不同情況下的臨界點。
[關鍵詞]稅收籌劃 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
1、房地產開發企業納稅籌劃的必要性
我國自1998年實現住房市場貨幣化後,房地產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據調查在1998年之後房地產業每年對GDP增長所做的貢獻都在一個百分點以上,由其帶動上下游產業的發展更是不可估量。近年來,在全國政府財政收入中,房地產相關的各種稅收(房地產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契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等)加上土地出讓金收入佔比高達45%,2016年仍在30%以上(由於營改增的影響,該比例存在低估),可見房地產對政府財政收入構成了重要支撐。
房地產企業同生產型和流通型企業不同,其財稅管理的核心在項目管理上,從收入確認、成本歸集、項目劃分均離不開項目開發。項目開發一般分為項目前期
❼ 營改增後,房地產開發企業交什麼稅
您好!目前房地產企業是不會改變的,因為增值稅根據增值額來交(一般情況下稅負率會降低),而目前國家在宏觀調控中,不希望降低房地產企業的稅負,所以房地產企業還是交納營業稅……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