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国日本防雾霾纱窗有什么区别
进口防复雾霾纱窗主要是德国制的璀泰可和日本的空之净。
手里刚好有厂家送来的这两款产品的样品,简单比较一下,供参考。
产地:璀泰可-号称德国但没有进口手续,空之净-日本生产有进口手续。
原理:璀泰可-静电排斥,空之净-微孔过滤+静电吸附。
防霾率:璀泰可-低,空之净-高。
透气率:璀泰可-高,空之净-低。
透光性:璀泰可-高,空之净-低。
耐用性:璀泰可-低,空之净-高。
易安装:璀泰可-差,空之净-好。
易清洗:璀泰可-好,空之净-好。
价格:璀泰可-高,空之净-低。
『贰』 日本BSM breath防雾霾口罩3D是N95级别的吗
一般只要是防雾霾的就是n95的,另外这种口罩一般会在包装上注有N95字样的。
『叁』 日本防雾霾口罩GIKO1400怎么戴
日本的防雾霾口罩,只要你佩戴正确都有防雾霾的一个效果。
『肆』 过滤雾霾的住宅,你真的信吗
雾霾又来了!!!!!!!郑州,石家庄,北京这几个北方的大城市,都没能逃过雾霾的魔爪,郑州的雾霾更是达到了500!排行全国第二啊!!!昨天口罩都断销了。身为行走的绿萝的我们,一边要过滤PM2.5,一边要买房,我们容易吗!!!现在开发商更是打着自动过滤PM2.5的噱头宣传自己的项目。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我们在家里应该如何抗霾呢?
住宅抗霾误区
误区一: 3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内就能不被雾霾侵扰
多数情况下住得越高空气越好,但若出现逆温现象造成的雾霾,住得越高反而“吸尘”越多。一般天气状况下,市区范围内,近地面空气中的污染物(如汽车尾气所带来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浓度会随居住楼层升高而降低,重度雾霾持续来袭时,城市好比被罩上了一个“锅盖”。除非住在云端,否则300米高度以下的雾霾浓度几乎没有差别。因此,高层、多层住宅都需要抵御雾霾。
误区二:用活性炭吸收室内PM2.5
借着空气污染,一些产品大作宣传,误导消费者,活性炭就是一个“被夸大”的典型。其实,活性炭只能被动吸附一些水分及部分化学成分,另外,活性炭只能用于小面积空间,诸如放在衣柜或抽屉中。它对于整体环境的清洁没有效果,也不具备吸附PM2.5的能力。
误区三:安装了新风系统就可以抗霾
通常所说的PM2.5指的是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实际上,PM10也就是直径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都是可吸入的。其中,PM2.5,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一些。
由此可知,采用物理过滤的新风系统,如果可以过滤细颗粒物的直径越小就越有效。而市场上有些过滤新风系统,则主要针对PM10以上微粒。购房者在选择新风系统时,要留心该新风系统过滤颗粒物的最小直径。
新风系统对于屏蔽雾霾确实“可以做到有效”,但是更换滤网很重要,特别是在严重污染的天气情况下。更换滤网的成本目前相对还是比较高的,所以能否有效屏蔽雾霾污染,一要看设备是否先进,二是要看开发商以及后期物业的具体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滤网的使用都是有时效性的,在天气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滤网的有效使用寿命也随之缩短。如不及时更换的话,这些未及时清理更换的滤网很可能会成为新的室内污染源。所以滤网的更换频率也决定了新风系统净化空气的实际效果。
抗霾住宅的挑选
要了解清楚自己所买房子采用的是哪种抗霾方法,如果是常规或者粗效的过滤器,净化效果比较一般,如果是中效或高效的过滤器,一般能达90%以上。
关键还要关注净化的容量,即能去除多少克颗粒物,容量大的话,不但净化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更换和清洗过滤网的周期也会更长。
所选房子如果门窗气密性好,脏空气不易从门窗缝隙中进来,一定程度上阻隔空气污染。因此,购房者在购房时,除了要看门窗建材、开关方式,最好再关注一下开发商提供的门窗实验报告,正规开发企业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都会对所使用的外窗气密性进行复检,建筑外窗气密性分级及其检测方法国标里有相关等级的评定,最好的等级是8级。
绿化率高的楼盘社区内,植物会提供更多的氧气,如果再加上有水系的设计,一定程度会增加社区的湿度和居住舒适度。
在选择社区环境时,主要看一下几个指标,一是绿化率,绿化率越高越好;二是容积率,容积率越低越好,又高又密的建筑会影响空气流动,在雾霾频发的季节也会加重雾霾;三是看开发商所承诺的社区内树木的树龄,树龄越大越好。
新风系统可保证室内空气环境质量,但只有对社区整体的新风系统进行良好的维护管理,才能保证新风系统起到应有的作用,最直接的就是物业对新风系统过滤网的定期清洁与更换,直接影响到室内空气质量。另外,物业管理对社区园林的长效维护也很重要。
无防霾技术的住宅即时可行的方法
理由:有新风系统的家化身成为会呼吸的房子,在置换空气的同时,室外空气经滤网进入室内,滤网就过滤掉了污染成分,包括PM2.5。
理由:室外天气恶劣时,微小颗粒通过密封性差的窗户进入室内,是产生室内PM2.5的一个很重要途径。因此使用密闭性更高的窗户有利于室内污染值的降低。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2-2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
『伍』 日本隐形防花粉过敏防尘雾霾喷雾什么味道吗
日本隐形防发粉,过敏防尘雾霾喷雾的味道,那个东西好像没有什么味道,就是有一点那个类似于薄荷的那种味道,具体的话你买一个,然后他好像还有其他味道可以选择。
『陆』 韩国LG防雾霾口罩和日本三次元口罩那个好
每个品复牌的防雾霾口罩制都是有各自的优缺点,防雾霾口罩只要符合国家检测标准而且属于正规产品都是可以预防雾霾的。
防雾霾专业口罩防雾霾效果还是不错的,能有效防护户外雾霾中细小粉尘颗粒物。真正的防雾霾口罩对PM0.1-PM0.5以上的颗粒都有防护作用.
防范这种细微颗粒的防雾霾口罩,目前可以参照的标准只有国标GB2626的工业防护标准,标准制定的对Pm0.07到Pm5之间的细微颗粒都能达到90%以上的防护效果。选购防雾霾口罩必须要看是否有质量安全标志QS标志或者安全防护认证LA。
『柒』 雾霾天选抗霾住宅 怎么买房能活得更久
最近大北方各个城市深陷雾霾环境,沈阳更是一度出现PM2.5值破1400的惊人数字,呼吸清新干净的空气竟变得非常奢侈。在雾霾天里,减少外出活动是易感人群的最佳选择,因此能过滤PM2.5,净化室内空气的住宅成为更多人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让我们一起看看哪些住宅真正可以做到使居住者无雾霾侵入的担忧,在家中能畅快的呼吸新鲜空气吧!
先看看同一角度下雾霾天和晴朗天的合成图,大家感受一下~
住宅抗霾误区
误区一: 3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内就能不被雾霾侵扰
多数情况下住得越高空气越好,但若出现逆温现象造成的雾霾,住得越高反而“吸尘”越多。一般天气状况下,市区范围内,近地面空气中的污染物(如汽车尾气所带来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浓度会随居住楼层升高而降低,重度雾霾持续来袭时,城市好比被罩上了一个“锅盖”。除非住在云端,否则300米高度以下的雾霾浓度几乎没有差别。因此,高层、多层住宅都需要抵御雾霾。
误区二:用活性炭吸收室内PM2.5
借着空气污染,一些产品大作宣传,误导消费者,活性炭就是一个“被夸大”的典型。其实,活性炭只能被动吸附一些水分及部分化学成分,另外,活性炭只能用于小面积空间,诸如放在衣柜或抽屉中。它对于整体环境的清洁没有效果,也不具备吸附PM2.5的能力。
误区三:安装了新风系统就可以抗霾
通常所说的PM2.5指的是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实际上,PM10也就是直径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都是可吸入的。其中,PM2.5,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一些。
由此可知,采用物理过滤的新风系统,如果可以过滤细颗粒物的直径越小就越有效。而市场上有些过滤新风系统,则主要针对PM10以上微粒。购房者在选择新风系统时,要留心该新风系统过滤颗粒物的最小直径。
新风系统对于屏蔽雾霾确实“可以做到有效”,但是更换滤网很重要,特别是在严重污染的天气情况下。更换滤网的成本目前相对还是比较高的,所以能否有效屏蔽雾霾污染,一要看设备是否先进,二是要看开发商以及后期物业的具体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滤网的使用都是有时效性的,在天气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滤网的有效使用寿命也随之缩短。如不及时更换的话,这些未及时清理更换的滤网很可能会成为新的室内污染源。所以滤网的更换频率也决定了新风系统净化空气的实际效果。
抗霾住宅的挑选
要了解清楚自己所买房子采用的是哪种抗霾方法,如果是常规或者粗效的过滤器,净化效果比较一般,如果是中效或高效的过滤器,一般能达90%以上。
关键还要关注净化的容量,即能去除多少克颗粒物,容量大的话,不但净化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更换和清洗过滤网的周期也会更长。
所选房子如果门窗气密性好,脏空气不易从门窗缝隙中进来,一定程度上阻隔空气污染。因此,购房者在购房时,除了要看门窗建材、开关方式,最好再关注一下开发商提供的门窗实验报告,正规开发企业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都会对所使用的外窗气密性进行复检,建筑外窗气密性分级及其检测方法国标里有相关等级的评定,最好的等级是8级。
绿化率高的楼盘社区内,植物会提供更多的氧气,如果再加上有水系的设计,一定程度会增加社区的湿度和居住舒适度。
在选择社区环境时,主要看一下几个指标,一是绿化率,绿化率越高越好;二是容积率,容积率越低越好,又高又密的建筑会影响空气流动,在雾霾频发的季节也会加重雾霾;三是看开发商所承诺的社区内树木的树龄,树龄越大越好。
新风系统可保证室内空气环境质量,但只有对社区整体的新风系统进行良好的维护管理,才能保证新风系统起到应有的作用,最直接的就是物业对新风系统过滤网的定期清洁与更换,直接影响到室内空气质量。另外,物业管理对社区园林的长效维护也很重要。
无防霾技术的住宅即时可行的方法
理由:有新风系统的家化身成为会呼吸的房子,在置换空气的同时,室外空气经滤网进入室内,滤网就过滤掉了污染成分,包括PM2.5。
理由:室外天气恶劣时,微小颗粒通过密封性差的窗户进入室内,是产生室内PM2.5的一个很重要途径。因此使用密闭性更高的窗户有利于室内污染值的降低。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1-17,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捌』 曾经的雾霾大国日本,几十年前是怎么战胜雾霾的
另一方面,在工业化大国之中,日本的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都名列世界前茅。其实在上世纪60、70年代左右,日本的环保问题也相当突出,60年代之后,日本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政策,在此催动下环保产业蓬勃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庞大体系和世界影响力的行业。
20世纪初,日本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以钢铁业和采矿业为甚。工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阪曾被称为“烟都”,深受空气污染影响。据大阪市立卫生试验所调查,1912年至1913年,大阪每年降落的煤尘量为每平方公里452吨,1924年至1925年上升至493吨。大阪市民即使在炎热夏天都不能开窗。但这仅仅是战前日本城市大气污染的一个缩影。
1944年,日本九州的八幡钢铁厂
20世纪50年代,修路建设一派热火朝天的东京
日本四日市工业区俯瞰
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1964年,四日市连续3天浓雾不散,严重的哮喘病患者开始死亡。1967年,一些哮喘病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到1970年,四日哮喘病患者达到500多人,其中有10多人在哮喘病的折磨中死去,实际患者超过2000人。1972年全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人。
空气污染最严重的60年代,日本社会对公害的关注空前增强。日本在1962年颁布《煤烟限制法》、1967年制定《公害对策基本法》、1968年出台《大气污染防止法》。遗憾的是,这些环保法案的执行并非一帆风顺,最初遭遇到多重阻力和抵制,在高增长的1960年代后半期,日本几乎所有的重要城市都未能依法达标。
从1960年代中后期开始,要求损害赔偿和禁止排污的一系列“公害诉讼”正式拉开帷幕。
70年代,日本确立了一些极重要的法律原则,如“预测污染物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是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和履行的义务,忽视这些义务等同于过失”、“只要污染危害超限的既成事实成立,即使无过失,也应承担赔偿责任”等。80年代,日本开始多渠道整治污染,对环境极为重视。
2000年,日本修订的《关于确保都民健康和安全的环境条例》明确规定了出现严重空气污染时应该采取的紧急措施,包括向居民通报有可能发生的严重污染,呼吁减少驾车出行等。
2002年10月29日,东京地方法院门前,律师举着横幅宣布他们的胜利
“公害诉讼”纷纷胜利。民间“环保”舆论日益高涨,全国的“反公害”市民运动席卷全国。自下而上的动力几乎成为日本治理污染出现转折的最关键因素。实际上,数十年来,日本民间的环保运动从未停止。图为2002年,东京地方法院判决政府和城市高速公路公共公司赔偿总计7920万日元给7名提出诉讼的哮喘病患者。
1985年,由空气污染导致哮喘的病人在川崎公共卫生诊所进行氧气治疗
通过这些公害诉讼,日本建立起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救济、补偿制度。比如《救济公害健康受害者特别措施法》和《公害健康损害补偿等相关法律》等。
通过数十年的努力,日本社会形成了一股合力对抗空气污染。如今大家去到日本旅行,春赏樱花秋见枫叶,空气已经非常干净。中国的治理雾霾之路还非常漫长,也许我们能从日本的经历中管中窥豹,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