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层的楼能抗几级地震
自唐抄山地震后,建设部规定,所有房屋(包括民用楼房)抗震要求不得低于8级(烈度)。
说明一下,烈度和震级是是两个概念,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震级:是指地震源所释放的能量。分1~9级。
烈度:是指在目一个地点地面受到的影响大小和产生的破坏程度。与震级和地震源距地面的距离以及离震中的距离直接相关。地震源越深,对地面的影响越小,距离越远影响也越小。
所以不能说楼房能抗几级地震,只能说抗震能达到几级烈度。
㈡ 六级地震会不会房屋倒塌
楼主你好!
这个需要看房屋的防震等级了,如果可以抗6级及以上,问题不大;如果不是则有可能
㈢ 中国的高层建筑抗几级地震
我国高层建筑的抗震级别如下:
砖混结构一般为5级,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框架结构一般为7级以上。
首先,这取决于结构。目前常见的住宅结构有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是抗震。国际上对地震震级采用里氏震级指数,震级分为1-8.9级、1-3级,对建筑物无损伤、4级轻微损伤、5级以上损伤。因此,在m≥5级地震区的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考虑抗震问题。
抗震设防等级是指设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建筑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按照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建筑高度四个因素,采用不同抗震设防等级的具体设计。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将其抗震等级分为四级,即一级至四级,表示其非常严重、严重、相对严重和一般四级。在我国建筑业中,这一等级标准得到了严格执行。
(3)高层住宅6级地震扩展阅读:
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根据结构类型、建筑高度和设防烈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满足相应的计算和结构要求。
1、对于设防烈度为6度的建筑物(除在四级场地上建造的高层建筑外),可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满足本章有关抗震构造要求;
2、框剪结构中,当剪力墙部分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应根据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采用框架部分;
3、有框架支撑层的剪力墙结构,除楼层剪力墙底部的配筋区外,可根据一般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选用;
4、房屋高度为室外至檐口高度;
5、常规民用框架结构(不含体育馆、剧院)及类似工业框架结构,设防烈度8度,房屋高度不大于12m,抗震等级为三级;
6、设防烈度为6度和7度的地区,采用框架支撑层剪力墙结构时,建筑高度分别不超过120m和100m。
7、本表所列结构除铰排架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现浇剪力墙。
㈣ 一般楼房可以防几级地震
抗震等级的标准是根据楼房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以及房屋高度这四内个因素决定的。通常容情况下,住宅的抗震标准都在七级以上,设防烈度都在6-9度之间。
由于我国地形较为复杂,各地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程度不同,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出住房等级的标准级数,而是根据楼房具体情况中四个因素,和设定好的抗震等级来进行设计的。
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称为弱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称为中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称为强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称为巨大地震。
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里克特和宾诺·古登堡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震级。里氏震级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
㈤ 5级以上的地震,震多久房屋会塌6级的地震一般会有多久的余震
要看房复子结构。。五级地震一般制的土基房几分钟就塌了。砖混的房子如果建筑质量好的话不会塌的。。但是会有很多裂纹。。高层和小高层五级地震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大的破坏。。因为结构是钢混。。6级地震要看它的地质构造。一般都有余震。。因地震构造而论
㈥ 发生6级以上地震时,住几楼的人最安全
发生六级地震时,一楼是最安全的。
一层
优点:当发生意外时,比如地震、倒塌、火灾等事故,一层当属最安全的楼层了。
应该是越低的越好.因为离地面越近,地震时可以较快逃离到空旷时.
同一楼层倒是有相对安全的地方,一般核心筒楼梯间和主要承重构件,剪力墙、柱子附近受破坏情况好一点,普通填充墙会有倒塌伤人的风险。
综上所述,发生6级以上地震时,住一楼的人最安全。
㈦ 楼房的抗震级数为6度,那是相对于能抵抗几级地震啊
你好!
相当于5级地震。属于低抗震设防标准,基本一个浅源5级左右地震就差不多倒了。
打字不易,采纳哦!
㈧ 普通的六层居民楼房通常能抗几级地震这方面国家有规定吗
不知道 你说的好普通的楼房!
中国各个地区的检查房屋合格的指标:一般是6.5
㈨ 高层住宅的抗震是多少
抗震是房屋建筑乃至一切土木工程最困难的课题,抗震房屋的地基一般打在坚固岩石深处,可以随震动一起移动。2楼到5楼之间,用20组四角柱来支撑大楼。坚固的底层楼。白色石英护墙板以钢管加固,这一设计可承受左右的摇动。金字塔型的重心较低,所以能承受摇晃。紧急逃生梯设在西翼,升降梯则设在东翼。所有设备都锁在墙上固定,而且全部都能承受上下和左右的移动。整栋采用防震材料。较高楼层有弹性。
从1974年原国家建委发布全国第一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起,中国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对“74规范”进行修改,颁发了“78规范”;1989年,又发布“89规范”,6度区的建筑工程正式纳入抗震设防范围;2001年,对“89规范”进行修订,从2002年1月起实施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抗震设防烈度分6~9度,度数越高要求越严,根据2002年起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要求做到: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50年一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475年一遇)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1641~2475年一遇)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一般来说,全国大部分地震不活跃带抗震设防烈度是6至7度,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
国家在建筑抗震设计上要求,一般的民用建筑是要抗7度,及可抗6级地震,对一些超高层的建筑,必须要做地震安全性的评价,通过安全评价性去测试标准,以保证建筑达到基本抗震地区的要求。除了设计达标以外,施工的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要有合规的设计,合乎要求的标准,合格的施工质量,几个方面做好了,才可以达到抗震的标准。
㈩ 一般的高层建筑能抗几级地震
我国高层建筑的抗震级别如下:
砖混结构一般为级,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框架结构一般为7级以上。
首先,这取决于结构。目前常见的住宅结构有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是抗震。国际上对地震震级采用里氏震级指数,震级分为1-8.9级、1-3级,对建筑物无损伤、4级轻微损伤、5级以上损伤。因此,在m≥5级地震区的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考虑抗震问题。
抗震设防等级是指设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建筑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按照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建筑高度四个因素,采用不同抗震设防等级的具体设计。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将其抗震等级分为四级,即一级至四级,表示其非常严重、严重、相对严重和一般四级。在我国建筑业中,这一等级标准得到了严格执行。
(10)高层住宅6级地震扩展阅读
建筑结构抗震规范实际上是各国建筑抗震经验带有权威性的总结,是指导建筑抗震设计(包括结构动力计算,结构抗震措施以及地基抗震分析等主要内容)的法定性文件它既反映了各个国家经济与建设的时代水平,又反映了各个国家的具体抗震实践经验。它虽然受抗震有关科学理论的引导,向技术经济合理性的方向发展,但它更要有坚定的工程实践基础,把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容不得半点冒险和不实。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现代规范中的条文有的被列为强制性条文,有的条文中用了“严禁,不得,不许,不宜”等体现不同程度限制性和“必须,应该,宜于,可以”等体现不同程度灵活性的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