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选楼层三楼和二楼有什么区别
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都属于低层。
选择一楼至三楼的利与弊
利:当发生意外时内,比如地震、倒容塌、火灾等事故,一层至三层当属最安全的楼层了。尤其是对那些有小孩的家庭而言,更是如此。综合各方面因素,如果是普通老式的五、六层楼高的住宅,三层是最理想的。
弊:一层至三层,在居住方面可能会很不安静,如果临街,受路上的汽车尾气、扬尘污染最重。在一些老小区,地下室还会返上来潮气,而且更易受到蚊虫的侵扰。此外,一楼还最易遭盗窃。
⑵ 楼房负一楼和负二楼的区别
1、底下深度不一样
楼房负一楼的底下深度比负二楼要浅;
2、隔音效果不一样
楼房负一楼的隔音效果比负二楼的隔音效果要差一些;
3、一栋楼房地下有两层,最底下的那层是负一楼
楼层构造组成
面层
面层又称为楼面,是楼层的上表面部分。其作用是保护楼板、承受并传递荷载,同时对室内有很重要的装饰作用。
结构层
结构层即楼板,是楼层的承重部分。主要功能是承受楼层上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梁)或柱;同时还对墙身起水平支撑作用,以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
楼层按所用材料不同可分为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等多种类型,如下图所示。
(1)木楼板,是在木隔栅上下铺钉木板,并在隔栅之间设置剪力撑以加强整体性和稳定性。这种楼板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自重轻,但因防火及耐久性差,且木材消耗量大,目前已极少采用。
(2)砖拱楼板,是用砖砌成拱形结构来承受楼板层的荷载。这种楼板节约木材、钢筋和水泥,但自重大、抗震性能差,施工较复杂,现已趋于不用。
(3)钢筋混凝土楼板,强度高、整体性好,有较强的耐火、耐久和可塑性能,便于机械化施工和工业化生产,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
(4)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是利用压型钢板作为衬板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而成的组合楼板。用钢衬板作为楼板的承重构件和底模,既提高了楼板的强度和刚度,又加快了施工进度,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楼板
⑶ 结构图上楼层是怎么划分的
建筑楼层标高一般表示在本层楼地面或上层楼地面面层。
屋面层的标高一般表示在屋面结构层上表面最低点。
结构图是指以模块的调用关系为线索,用自上而下的连线表示调用关系并注明参数传递的方向和内容,从宏观上反映软件层次结构的图形,结构图分建筑图和组织结构图。
(3)住宅楼一楼和二楼的楼层区域划分扩展阅读:
基础平面图
1、绘出定位轴线、基础构件(包括承台,基础梁等)的位置、尺寸、 底标高 、构件编号,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绘出放坡示意。
2、标明结构承重墙与墙垛、柱的位置与尺寸、编号,当为混凝土结构时,此项可另绘平面图,并注明断面变化关系尺寸。
3、标明地沟,地坑和已定设备基础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无地下室时±0.000标高以下的预留孔与埋件的位置、尺寸、标高。
4、提出沉降观测要求及测点布置(宜附测点构造详图)。
5、说明中应包括基础持力层及基础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基底及基槽回填土的处理措施与要求,以及对施工的有关要求等。
6、桩基应绘出桩位平面位置及定位尺寸,说明桩的类型和桩顶标高、入土深度、桩端持力层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成桩的施工要求、试桩要求和桩基的检测要求(若先做试桩时,应单独先绘制试桩定位平面图),注明单桩的允许极限承载力值。
⑷ 小高层一楼二楼区别
看你的描述,你的选择范围就是一楼和二楼。这两个楼层个人觉得二层更好些内,一楼人多个人隐私方面没二楼容好,一楼出门就是坝子,如果脏了打扫主要还是一楼的人。一楼特别是厕所只要楼上随便一层堵住最容易向外冒废水。只是给你建议,最后决定希望你仔细考虑再作出自己的选择。
⑸ 房屋的高度一般是多少一楼是多少高二楼及以上是多少高
差不多都是2.8米,普通住房楼层高度一样。一层如果是店面的话会稍微高一点,2.8-3.0米左右。
合理的住房净高:
1.普通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0 m。
2.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 m,局
部净高不应低于2.10 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3.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其一半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10 m。
4.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0 m。
5.厕所、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距不得低于1.90 m,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关。
(5)住宅楼一楼和二楼的楼层区域划分扩展阅读:
住宅的高度计量除了用“米”,还可以用“层”来计算,每一层的高度在设计上有一定要求,称为层高,层高通常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
《住宅设计规范》中关于层高的规定:
5.5 层高和室内净高
5.5.1 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0m。
5.5.2 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5.5.3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其1/2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m。
5.5.4 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0m。
5.5.5 厨房、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距不应低于1.90m,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