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装配式装修发展前景如何
装配式建筑装修与传统装修相比优势明显
传统装修的痛点一直存在于工期不确定、质量难保证等方面,而装配式装修却恰好能规避这些痛点。比如在传统装修的施工中,无法避免的装修垃圾、躲避不开的装修灰尘是工地留给人们的装修印象之一,装配式装修将组件移至工厂精细化生产,在工地现场只进行后期组装,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地污染的产生。
据悉,室内装配式装修的建造方式具有五个方面优势:
一是内装部品在工厂制作,现场采用干式作业,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
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大量人工和管理费用,大大缩短建设周期、综合效益明显,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节能环保,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施工现场大部分为干式工法,减少噪声粉尘和建筑垃圾等污染;
四是便于维护,降低了后期的运营维护难度,为内装部品更换创造了可能;
五是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施工生产的尺寸误差和模数接口问题。
政策持续推动,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中国人口红利在减少,用工成本不断上涨,用技术减少人力成为趋势,所以国家重新提出了发展装配式建筑装修。2017年住建部发布《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2020年城镇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达三成,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四成,绿色建筑占比重达五成。
自此各地频繁出台全装修、装配式建筑装修的相关政策,“毛坯房”将逐步从房地产的历史舞台上退出。未来房地产市场“全装修”覆盖如此大的市场,开发商纷纷进入装修领域。
事实上装配式建筑装修在国外早已被证明是行业趋势,美国住宅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装修,日本作为地震多发国家,装配式建筑装修也占到宅建筑的约八成。装配式建筑装修已经被验证是可靠和值得信赖的。
② 大家对装配式住宅前景有什么看法
中国目前正在大力的推广装配式建筑/住宅的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业回发展的必答然趋势,传统的住宅设计模式有诸多缺点:建筑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这一系列问题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住宅的需求。因此,要使建筑工业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就得开创新路,废除秦砖汉瓦,采用新型建材,用新技术建房。所以装配式住宅前景大好,上海、江苏等地都在发展,河北雪龙企业做的不错,他们还有自己的装配式建筑园区和pc构件生产线工厂,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实地参观考察下,更好的了解装配式建筑。
③ 未来在住宅领域,装配式技术的应用有哪些趋势
目前,装配式建筑在缩短项目工期与降低工程造价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受到各国的推崇。而钢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流之一,相较于预制混凝土结构(PC)有“轻、快、好、省”诸多优势,有望在国内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推广,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装配式建筑优势突出,成本劣势有望不断缩小
装配式建筑指的是通过工业化方法在工厂制造工业产品(构件、配件、部件),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化、信息化等工程技术手段,按要求组合和装配而成的特定建筑产品。装配式建筑具有明显优势:
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缩短工期。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由工厂生产线生产,构件就是标准化的产品,质量比在现场生产更有保证,而运到现场就可以直接进行安装,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缩短项目建造工期。以美国为例,目前美国有66%的项目在运用了预制/模块化的建造方式后实现了工期的缩短;其中,工期缩短4周以上的项目占比高达35%。而我国目前的钢结构建筑可较传统现浇结构减少1/3的工期。
但是,相对于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建筑具有“轻、快、好、省”的优点,而更受市场欢迎。具体体现在:钢结构构件轻巧,便于吊装;钢结构构件为工厂化生产,结构装配率更高,现场施工周期更短;抗震性能优异,得房率较高;结构自重较轻,节省材料与基础工程造价,构件设计标准化情况下造价更低。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④ 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近年来来,
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自有望实现阶段性发展目标,即2017年住建部《“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确定的“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按照住建部标定司的统计数据,2017年装配式建筑为1.8亿平方米,2018年为2.9亿平方米。“装配式建筑从起步到规模化发展,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化跟进,正呈现出全国、全产业链全面发展的发展态势。”
⑤ 装配式建筑前景如何投资前景怎么样
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技术研究逐渐改善、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国家政策层面上的扶持,我国正迎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阶段,根据住建部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房屋面积达到2.9亿平米,占全国新建房屋总面积的13.9%。
从产品结构来看,现阶段市场上生产的产品以PC结构为主,钢结构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未搭上行业高速增长的顺风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渗透率方面仍需大步追赶。
1、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历程分析:迎来发展新阶段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是从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开始,逐渐形成一系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人民居住需求的快速释放,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达到全盛时期。
90年代中期,由于对抗震的整体性和设计施工管理的专业化研究不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逐渐被全现浇混凝土建筑体系取代,造成预制结构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但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技术研究逐渐改善、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对绿色建筑的呼声日益增强,我国正迎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历程分析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分析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深度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⑥ 装配式建筑会是未来的趋势吗
装配式建筑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内,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容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因为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是一种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环境效益上来说都具有相当优势的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方式,也是我国城市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先行的即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⑦ 装配式发展的前景如何
目前,我国建筑建设正面临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及人工、建设等成本大版幅上涨压力,同时产权业链集成和整合较为有限,越来越难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在此背景下,装配式建筑逐渐兴起,给传统建筑行业带来新方向,且有望重构建筑业生态。
目前,全国已有56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11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正如火如荼。参考前瞻研究院《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深度分析报告》数据来看,2016年,全国装配式建筑行业面积达到11000万平方米,比2014年的1200万平方米实现大幅度跨越式发展。在政策大力推动下,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得以迅猛扩张。据统计,2016年,装配式建筑规模约2100亿元,相关配套产业产值规模约1068亿元,总产值达到3168亿元左右。
预计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采取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60%以上;全面普及成品住宅,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比率50%以上,保障性住房的全装修成品房面积比率达到70%以上。
⑧ 请问装配式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装配式建筑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专建造速度快,受属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因为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是一种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环境效益上来说都具有相当优势的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方式,也是我国城市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先行的即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⑨ 装配式建筑行业前景怎么样
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技术研究逐渐改善、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国家政策层面上的扶持,我国正迎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阶段,根据住建部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房屋面积达到2.9亿平米,占全国新建房屋总面积的13.9%。
从产品结构来看,现阶段市场上生产的产品以PC结构为主,钢结构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未搭上行业高速增长的顺风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渗透率方面仍需大步追赶。
1、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历程分析:迎来发展新阶段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是从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开始,逐渐形成一系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人民居住需求的快速释放,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达到全盛时期。
90年代中期,由于对抗震的整体性和设计施工管理的专业化研究不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逐渐被全现浇混凝土建筑体系取代,造成预制结构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但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技术研究逐渐改善、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对绿色建筑的呼声日益增强,我国正迎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历程分析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分析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深度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