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选用铜线的电流密度,在不同电压下
铜线的电流密度只跟铜线的大小,以及铜线的铜含量有关。至于电压高低,只跟铜线外面包的那一层有关,因为电压高会击穿绝缘层。
B. 国标铜导线每平方毫米的电流密度是多少
6A/mm^2
电流密度单位:安培每平方米,记作A/㎡。 它在物理中一般用J表示版。
公式:J=I/S
I和J都是描写电流的物理量权,I是标量,描写一个面的电流情况,J是矢量场,描写每点的电流情况,
电流密度时常可以近似为与电场成正比,以方程表达为
J=σE ;其中,E 是电场,J 是电流密度,σ是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欧姆定律示意图
电阻公式阐明,一个均匀截面的物体的电阻与电阻率和导体长度成正比,与截面面积成反比。以方程表达
R=ρL/S ;其中,R 是电阻,L是物体长度,S是物体的截面面积,ρ是电阻率 。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 V等于电流 I乘以电阻:V=IR
所以,
V=I*ρL/S 。
注意到在物体内,电场与电压的关系为E=Z*V/L
其中,Z是电流方向。
所以,E=Z*ρI/S=ρJ
电导率为电阻率的倒数, σ=1/ρ 。电流密度与电场的关系为
J=σE 。
C. 铜导线电流密度如何计算
一般电磁线选5A/MM2 ,直径越大电流密度越小
D. 电流密度计算,负载是10安,那么需求多小平方的电线,计算方式
1.铜线电流密度按5A/mm^2选取,负载10A则应该选择2平方的电缆。
3.铝线电流密度按3A/mm^2选取,负载10A则应该选择,至少3平方的电缆。
E. 电线的最大电流密度
不是电工,不好意思~~!~~!
网上搜索下自己找找看了~~!~~
F. 铜线电流密度,短时间工作的只有80米左右长1.7平方,可以承受15安电流吧
电缆选择的原则是【简单算法】:
10mm2(含10mm2)以下的线以导线截面积乘以5就是该截专面积导线的载流量属
相应的截面积100mm2以上乘以乘以2
16mm2、25mm2乘以4
35mm2、50mm2乘以3
70mm2、95mm2乘以2.5
如果导线穿管乘以系数0.8(穿管导线总截面积不超过管截面积的百分之四十)
高温场所使用乘以系数0.9(85摄氏度以内)
裸线(如架空裸线)截面积乘以相应倍率后再乘以2(如16mm2导线:16*4*2)
以上是按铝线截面积计算
铜线升级算是指1.5mm2铜线载流量等于2.5mm2铝线载流量,依次类推。
15安电流短时间工作没有问题!
G. 电磁线铜线和铝线的电流密度表
除了铜线和铝线的截流量和材质不同以外的区别: 铝线相对较便宜。
铝线质量更轻。
铝线的机械强度较差。
铝线在接驳线端极容易氧化,接驳线端氧化后会出现温度升高、接触不良,是引起故障(断电或断线)的多发点。
H. 一般情况下,铜线的电流密度是多少
如果是自冷电源变压器电流密度取2或2.5A,强制风冷的取3-3.5A。焊接变取5-8A。
I. 1平方的铜线能过多大的电流
导线能通过多大电流并不是一个固定数值,在专业上称为电流密度,它随着允许温升、线回路压降而定。一答般来说,较短且散热良好的导线主要从温升这方面考虑,可选较高的电流密度。较长的线(上百米)先要考虑压降,往往选较低的电流密度,如果用到最大允许电流,先不说温升,末端的电压已经不够了。
国标1平方毫米BV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环境温度35℃,线芯温度80℃),单根架空17A,两根穿管15A,三根穿管12A,四根穿管10A。但实际中很少用到这么大的电流密度,而5A~10A是常用的选择。
J. 电机圆铜线的电流密度是多少
电机圆铜线的电流密度,受电流的趋肤效应影响,即使电流向导体的表面集中,导致实效载流专面积减小属,导体上的电流密度,电阻和损耗增加;趋肤效应对载流导体的影响与电流的频率和导体的截面形状有关。具体需计算,较复杂,可参照经验。电流密度的大小,取决于电流通过时,铜线的发热程度及冷却条件(风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