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涨知识:住宅的开间和进深的黄金比例是多少
买房除了要了解小区的建筑密度、容积率、楼间距等,更要知道房子的开间和进深。开间和进深达到一定的比例才能住的舒服。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住宅的开间和进深的黄金比例是多少。
一、什么是住宅的进深和开间?
1、进深
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室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皮到后墙皮之间的实际长度。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都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
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I100-87)规定,住宅的进深采用下列常用参数: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5.7米、6.0米。
2、开间
开间指的是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的定位轴线到另一面墙的定位轴线之间的实际距离。
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又被称为开间。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0-3.9米,砖混结构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二、住宅进深与开间的黄金比例是多少?
买住宅时一定要学会挑选进深和面宽,拿一个单个功能房间来讲,进深和面宽是有一个黄金比例的为6:4,即进深如果是6米,面宽如果是4米,就是一个居住起来比较舒适、合理的房间了。
对一个面积确定了的房间,进深越大,面宽越小,反过来,进深越小,面宽越大。从居住的角度来讲,一个房间的进深越短,面宽越大,居住起来越舒适。而如果进深过大,开间偏小,则不利于房间的采光及通风。总体来说,对单个房间来讲,整体偏于正方体一点比较好。
三、不同房间的进深和开间多少合适?
1、卧室
卧室越大越好是个错误的理解。卧室过大给居住带来的安全感较少,私密体验也相对较低。主卧的开间在3.3—3.6米左右,进深在4.5—4.8米左右即可。房间的面积最多不要超过20平方米。
2、客厅
通常客厅和餐厅会连接在一起,它们两个合在一起的进深假如超过15米,中间部分就会出现“黑厅”,客厅中部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大大下降。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进深保持在12米左右,相对比较合理。
高层、小高层、多层客厅餐厅的进深也稍有差别,通常情况下,高层进深在12米以下较合理,多层或小高层进深在10.5米至12米之间比较舒适。
普通住宅的客厅,舒适型开间为3.6-4.2米,举个例子:购买80平米左右的住宅时,客厅的开间最大不超过3.9米;购买120平米的住宅时,客厅开间在3.9米至4.2米之间较为合理。
3、厨房卫生间
厨房舒适型开间为1.8-2.1米,进深区间为0.9-1.2米左右,因为厨房过于狭长使用时会很不方便。一般来讲,长与宽呈黄金分割时人的感觉最舒服,这方面人的容忍极限为1∶2。
卫生间的家庭使用,面积一般为3-5平方米,开间为1.5-2.1米,进深为1.2-1.8米。当然3平方米是卫生间面积最低要求,只能满足洗手台、坐便器、沐浴设备最基本的洁具配置。面积在4-5平方米左右会更加舒适一些。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11-14,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2. 房子进深比面宽深风水上有什么说法
意思就是房屋比较长?不够宽?一般来说通风换气不良,,阴气增加,反而不利家里人健康...
3. 标准一间房屋的长宽各多少米
1、卧室:长:3.5M,宽:3M
2、客厅:长:7M(带餐厅和过道)宽:4M
3、厨房:长:2.5M,宽:2M
4、厕所:长:2.35M,宽:2.35M
5、说的是最小值(一般),当然,更小的都能有,这个没有什么具体标准,只是使用起来就没有那么方便了。这个值在一般的商品房中小户型很常见。
(3)住宅深宽比扩展阅读
住宅建筑规范
总 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住宅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
1.0.3 住宅建设应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到适用、经济、美观,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
1.0.4 本规范的规定为对住宅的基本要求。当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抵触时,应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5 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基本规定
3.1 住宅基本要求:
3.1.1 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3.1.2 住宅选址时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
3.1.3 住宅应具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
3.1.4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
3.1.5 住宅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3.1.6 住宅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
3.1.7 住宅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人员从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
3.1.8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
3.1.9 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1.10 住宅必须进行节能设计,且住宅及其室内设备应能有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
3.1.11 住宅建设应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
3.1.12 住宅应采取防止外窗玻璃、外墙装饰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坠落或坠落伤人的措施。
4. 国家规定高层住宅拼接面宽不应超过多少米
不得大于80米。
以广州为例,一般建筑物的面宽,低、多层建筑的最大连续面宽不得大于100米;高层建筑塔楼单体面宽不得大于80米,且各单体累加面宽不得大于对应用地红线面宽的2/3。
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应当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建筑层数应当不超过3层,根据功能需要可以增设梯间,3层部分建筑高度应当不大于11米,设梯间的建筑高度应当不大于14米。鼓励采用坡屋顶。
托儿所、幼儿园生活用房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18米,学校教学楼长边与周边相邻建筑间距不得少于25米。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与周边相邻建筑间距不得小于24米,但该规定不适用于卫生服务中心等居住区公建配套项目以及旧城区内已建成的医院改造项目。
(4)住宅深宽比扩展阅读:
位于珠江两岸一线等城市重要景观控制地区或者具有城市标志性意义、影响城市生态景观的建筑物面宽,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组织进行城市设计研究,经公示并报规划委员会审议后,根据审议结果确定;
除文化、体育等城市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外,低、多层建筑或者高层建筑裙楼最大连续面宽不得大于80米,高层建筑塔楼最大连续面宽不大于60米。
业界人士表示,这将使得今后在拆迁房屋建路的征地范围扩大。比如说,在海珠区等旧城区中建高架路,需要在高架路两边多留5米的距离,可能就需要多拆掉路边的一排楼房。
5. 房屋户型的开间和进深一般是多少
住宅的开间就是住宅的宽度。在1987年颁布的《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中,对回住宅的开间在设计上有严格的答规定。砖混结构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
住宅的进深就是指住宅的实际长度。在1987年实施的《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砖混结构住宅建筑的进深常用参数: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5.7米、6.0米。为了保证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进深不宜过长。
6. 什么是建筑高宽比
室外地坪至主要屋复面高度除以制结构水平投影的较小边尺寸。可以按照所考虑方向的最小投影宽度计算,对于不宜采用最小宽度计算的给了结构设计人员很大的自由度,但是也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给最小投影宽度适当的增大。
对最大宽度适当的折减,如果两个数值相差比较大,在从宏观体形上观察适当对哪个指标进行再进一步的调整,最后确定一个数值来计算高宽比。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6)住宅深宽比扩展阅读:
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是指建筑物的高度与建筑平面的宽度(非长度)的比值。这里的建筑物的高度是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距离。高层混凝土结构建筑的高宽比的规范限制规定,是根据房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及结构的型式而不同的。见表3.3.2“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高宽比”
钢结构吊车吨位很大或跨度很大的工业厂房骨架和吊车梁,以及超高层建筑的房屋骨架等。钢结构材料质量均匀、强度高,构件截面小、重量轻,可焊性好。
制造工艺比较简单,便于工业化施工。缺点是钢材易锈蚀,耐火性较差,价格较贵。
7. 房建的高宽比的度是什么意思
高宽比是结抄构抗侧刚袭度,整体稳定,抗倾覆能力,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的宏观控制指标,以最小投影宽度,等效宽度等合理指标控制高宽比,对高层建筑突破高度比限值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我国现行的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中,并无高宽比限值,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对高层建筑规定: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规范中表4.2.3—1表中规定数值。
(7)住宅深宽比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用户应当注意防震缝的设计,必须留有足够的宽度。
2、平面形状或刚度不对称,会使建筑物产生显著的扭转,震害严重。
3、凸出屋面的塔楼受高振型的影响,会产生显著的鞭梢效应,导致破坏严重。
4、高层部分和低层部分之间的连接构造不合理。
5、框架柱截面太少,箍筋不足,柱子的延性和抗震能力不够而发生剪切破坏或柱头压碎。
6、由于沿竖向楼层质量与刚度变化太大,是楼层变形过分集中而产生破坏。
8. 住宅长宽有什么讲究
关于房屋风水尺寸大小有何讲究
大小适中选住宅
住房不是穿衣,没有绝对的标准尺码,而且还要视经济状况而定。总体原则是:大而不空、小而不塞、方便舒适、生活适宜。此外还有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仅供参考。
事实上,住宅面积是否适中,主要是根据居住人数的多少和不同的职业来决定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按人均面积来计算。我国南、北方气候条件悬殊,生活习惯各异,室内换气次数差别也较大。从卫生学的角度考虑,每人居住面积究竟多少才算合适,要视各地和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而定。我国城镇住宅居室面积的卫生标准为人均20立方米。若按居室净高2.8米计算,人均居室面积应不低于7平方米。农村住宅则不能按此标准计算。
(1)家人年龄总和乘以11平方米。如:男主人是35岁,女主人是32岁,小孩是8岁,年龄总和是75岁,75乘以11是825,也就是说适当的住宅面积是83平方米左右。
(2)三代计算法:夫妻合计为50平方米,学龄前的孩子是10平方米,小学至高中的孩子每人15平方米,大学生和老人每人20平方米。
忌:屋多人少似晨星有一种说法:“房子要大,汽车要小。”因此,有人一味追求豪华,甚至有人独居很大的豪宅这显然是不适宜的。
住宅而积太大和太小,都是不适当的。如果住宅太小,则容易造成空气浑浊,呼吸不畅,而导致精神不振。如果住宅太大,则阳不胜阴,人气难聚,所谓寥若晨星,精神容易涣散,思想难以集中,故两者均非所宜。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面积大一点的住宅,住得宽敞、舒服一些乃人之常情,但也应该有限度。宅书上说,室广多阴,意为房多而人少则阴气重。
风水学认为,住宅是要讲聚气的,面积过大而人口少,则人气过散,并不吉利,容易形成人不胜房——“房欺人”的格局。久而久之,人的气场散而不聚,阴气重而阳气衰,就会导致场态的失衡,这反而不如适当的人多房小比较吉利。
从现实角度来讲,住宅面积与人口比例适中,家人之间易有亲和感,容易增进家庭和睦,激励家人团结和奋发,而且每个房间都有用途,物尽其用,人得其宜,人宅相扶,家庭兴旺。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面积过大,家庭主妇打扫卫生就会负担过重。据专家说,一个主妇清洁的面积以60~100平方米为宜。
假如你现在的住宅太大,可以时常请朋友来聚会,或者邀请父母乃至兄弟姐妹来同住以增加人气。如果你现在的住宅太小,则应节衣缩食,尽量减少其他开支,力求改善。
9. 面宽进深比是什么意思
面宽进深比,装修用语,就是说面宽和进深的比值。
面宽:是指一套房子东西墙内之间的宽度。进容深:是指一套房子南北墙之间的距离。
判断一个户型的好坏,关键是看面宽和进深。进深是和面宽相对应的,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一个房间时,把有采光的一面叫面宽,是指房间的横向,把没有采光的一面叫进深,是纵深方向,对一套住宅来说,进深和面宽是影响房间有没有黑厅的主要因素,因而进深对一个房间的最大影响是采光。
(9)住宅深宽比扩展阅读
面宽进深比对户型的影响
进深和面宽是一种比例关系,从居住舒适度来说,面宽大更舒适,从空间布局来说,进深大空间利用率高。
1、面宽大于进深(面宽偏大)
面宽大的户型采光通风面会增加,采光通风理想,但面宽过大会造成户内走廊面积增加,不利于户内空间利用。
2、面宽小于进深(进深偏大)
一般来说,走廊大的户型走廊容易与客厅餐厅的动线重叠,提高了房屋的利用率,但进深过大容易导致采光通风面不足,造成有暗间。
10. 为什么很多房子的进深总要比开间要大
在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开间)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的定位轴线到另一面墙的定位轴线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住宅的开间在住宅设计上有严格的规定。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规定: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 4.2米。
先不管建筑学上对进深和开间的标准注释,在习惯上,我们把一个楼(或房间)的主采光面称为面宽(或开间),与其垂直的称为进深。
达标指数:为了保证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房间的进深在设计上一般被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对于板楼来说,进深以13米左右最为理想。
心肠测算:若进深过大,比如超过18米,就会使住房呈狭长型,影响采光和通风(也有开发商用加大面宽的办法来弥补,但造成户型总面积过大,但室内面积的功能性并未增多)。那么,为什么一些项目会对大进深感兴趣呢?其中的奥妙在于,加大进深一是可以节约建安成本,二是可以多出面积。
同样是100平方米的矩形,当进深为4米、面宽为25米时,矩形周长为58米;当进深拉长为10米、面宽为10米时,周长减为40米。对于住宅来说,墙体、窗材的成本在建安成本中占的比重较大,墙体面积减小,开窗减少,能省不少成本。
在一个长70米、宽30米的矩形地块中,楼间距要求为10米的话,可排列进深4米的板楼5座,若在同样面宽的情况下,进深10米的板楼可排4座,而此社区的总建筑面积增加了一倍!
当然,受地块形状、土地成本、项目定位影响,楼盘的进深不可能都尽量做“浅”,但明白进深对开发商的“深长”意味,对买房人来说还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