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住宅楼避难间窗扇是向外打开吗
有避难间的,一般的是超过100米了,这样的房子窗扇是不可以向外打开的,应该是内开或内倒,有的还要加防附链。目的是防止窗扇高坠。
『贰』 次卧为什么叫避难间
为什么每户设有避难间?火灾事故常有发生,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特别作为高层建筑,因为逃生通道相对来说较少,有时由于消防 装备达不到施救的高度,甚至会造成救援困难,因此高层住宅发生火灾主要依靠避难间自救。我们一起来看看避难间的相关知识吧。
一、为什么每户设有避难间
避难间,指的是在房屋建筑中,居住人员碰到突发状况暂时躲避火灾及烟气危害等待救援的场所,也可以作为行动有障碍的人员暂时避难。一般来说设置避难层的建筑包括: 100米以上高度的建筑:或者病房楼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等等。为什么每户设有避难间?因为这类建筑使用的人员较多,容易造成人员的疏散时间长。
二、避难间高度要求
从首层到避难层之间的高度在50米左右,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发生火灾时,不易及时疏散而要停留在避难层的人员,可直接采用消防云梯车进行救援,为了配合国内主战举高消防车,高度以50米左右为宜。
三、避难间分三种类型:
(1) 敞开式避难间
适合建筑顶层或者平屋顶层上,四周不设围护构件,这类避难层特点最大的特色是结构简单,费用较小,但是防护能力相对来说较差,不能完全保障不受烟气侵入,适合用于温暖地区。
(2) 半敞开式避难间
四周防护墙高度不低于 1. 2米,上部设计窗户和金属百页窗。可以有效防止烟气侵入,同时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可有效自然排烟。但是不适用于用于寒冷地区。
(3) 封闭式避难间
四周及隔墙运用耐火防护墙,室内设计了独立的空调系统和防排烟系统,一般来说,外墙及隔墙不设计门窗;若开门窗,则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封闭式避难层可有效防止烟气和火焰的的侵害以及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
『叁』 如何正确选择高层住宅建筑避难间防火窗
应设置直接外启窗口或独立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或耐火极限低于1.00hC类防火窗
具体见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如何正确选择高层住宅建筑避难间防火窗?
『肆』 如何正确选择高层住宅建筑避难间防火窗
应设抄置直接外启窗口或独立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或耐火极限低于1.00hC类防火窗
具体见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如何正确选择高层住宅建筑避难间防火窗?
这样的提问感觉没有意义
『伍』 高层住宅次卧设成避难室而窗户又不能开启,合乎消防规范吗
根据描述这应该属于开发商的一种省成本的做法,可能仅满足消防强条要求,回而且固定答防火窗和可开启能自动闭合的防火窗相比,价格会差不少。
建议这类问题找规划部门反应,虽然满足了消防,但是违背了建筑规范的基本要求,卧室窗户是要有开窗通风基本作用的。
『陆』 超高层建筑中避难间指的是避难层吗如果不是那指的是什么呢
就是避难层!!!有时候会和设备层结合。我国是规定建筑超过100m都需要设置避难层,且间距不超过15层。
『柒』 54米至100米每户住宅应有一避难房间是否必须设乙级防火门
没有,但要求设消防电梯出口。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0人/㎡计算。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00h,照度不应低于1.00lx。
(7)住宅避难间扩展阅读:
避难房间设置要求规定:
1、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2、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3、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捌』 高层住宅每一户有一个房间要安装防火门和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h的窗,具体是哪本规范哪一条的规定
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32条规定。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32条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户应有一间房间符合下列规定:应靠外墙设置,并应设置可开启外窗;内、外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该房间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宜低于1.00h。
住宅建筑的户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经计算确定,且户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和首层疏散外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建筑高度不大于18m的住宅中一边设置栏杆的疏散楼梯,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8)住宅避难间扩展阅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规定:
1、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
2、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
3、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0.60m计算,且不应小于1.0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0m。
『玖』 高差住宅设置避难间是什么时候规定的
1995年11月1日起,批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1.13条,要求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
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0人/㎡计算。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
(9)住宅避难间扩展阅读:
避难间的类型
1、敞开式避难层。敞开式避难层是指四周不设围护构件的避难层,一般设于建筑顶层或平屋顶上。这种避难层结构简单,投资小,但防护能力较差,不能绝对保证不受烟气侵入,也不能阻挡雨雪风霜,比较适合于温暖地区。
2、半敞开式避难层。四周设有高度不低于 1. 2m的防护墙,上部开设窗户和固定的金属百页窗。这种避难层既能防止烟气侵入,又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进行自然排烟。但它仍具有敞开式避难层的缺点,不适用于寒冷地区。
3、封闭式避难层(间)。封闭式避难层(间)四周及隔墙采用耐火防护墙,室内设有独立的空调系统和防排烟系统,外墙及隔墙一般不开门窗;如开门窗,则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封闭式避难层可防止烟气和火焰的的侵害以及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
『拾』 新防火规范的避难间门交房时必须安吗
需要。抄
开发商交房袭的条件:
法定条件:
1、开发商应当提供《建筑工程竣工备案表》、分户验收表、面积报告实测报告及室内环境检验报告:
房地产开发企业交付预售商品房,应当取得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取得商品房面积实测技术报告书;符合预售合同约定的其他交付条件。
2、开发商应当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开发商在交付销售的新建商品住宅时,必须提供上述两书。若开发商不能提供上述任何一份材料,业主有权拒绝收房。
约定条件:
1、依据购房合同,开产商在交房时,应当实现对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的交付承诺,否则,业主有权拒绝收房。
2、房合同约定的其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