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住宅小区的容积率指的什么
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但必须是正负0标高以上的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地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容积率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地上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的值。
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值得注意的是,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1)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扩展阅读:
容积率表达的是具体“宗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允许的建筑容量。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地球表面一块有确定边界、有确定权属的土地,其面积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公共绿地、大型市政及公共设施用地等。容积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积率的情况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体利用强度,宗地间才具有可比性。
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在一般情况下,提高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筑容量的增大,会带来建筑环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适度。为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城市规划中的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
『贰』 "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含)"中容积率什么意思
容积率对抄你买房没有袭什么直接的关系,密度跟你买房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密度越大房子就越密,那么公共绿地面积就越少,通风采光等条件相对就差了。。。。
容积率是控制地域中建筑总容量的指标,一般是由政府根据城市用地规划控制的;如果你的小区在市中心区,多半容积率会大于3,如果在乡村一般都低于1。容积率是直观描述建筑平均层数的,即容积率越高通常建筑层数也越高,容积率大于3一般都是高层为主了。
『叁』 如何计算住宅小区建筑的容积率
所谓住宅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住房容积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居住舒适度。这也是我们为何关注容积率的一个原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计算住宅小区建筑的容积率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如何进行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计算吧!
一、净容积率的计算
1、已有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应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的净容积率执行。
2、尚无经批准的控制详细规划,且小于等于3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地,在核定净容积率时,首先应根据本规定所述建筑基地划分的规定,细分建筑基地;再根据《技术规定》表二规定的指标,经按《技术规定》表三的折减率折减后,核定净容积率。
3、审核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时,商住综合楼建设项目中,按不同性质的建筑面积比例换算合成后的容积率,不得大于所在建筑基地核定的综合净容积率。
二、核定建筑面积的计算
核定建筑面积计算公式为:
核定建筑面积=建筑基地面积×净容积率。
三、可建建筑面积的计算
1、可建建筑面积计算公式为:
可建建筑面积=核定建筑面积+奖励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计算的其它建筑面积。
2、奖励建筑面积按以下规则计算:
(1)实施绿地奖励面积:由开发单位实施的沿城市道路设置的公共绿地,该公共绿地面积的50%乘以净容积率的值,计为实施绿地奖励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的20%。
(2)实施道路奖励面积:中心城范围内,由建设单位负责拆迁并无偿提供作城市道路用地的,该段道路用地面积的50%乘以净容积率的值,计为实施道路奖励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的20%。
(3)同时实施绿地和道路的,奖励面积的二项累计总和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的20%。
3、建筑基地内的以下建筑面积,不计入该基地核定建筑面积,但须计入可建建筑面积:
(1)高度在2.2米以下(含2.2米)的设备层,可不计核定建筑面积;对设备层兼作避难层的,其高度可适当放宽。
(2)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不计;半地下室在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不超过1米的不计。
半地下室在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超过1米的,按下式折算建筑面积:A’=KA
式中:A’―折算的建筑面积,K―半地下室地面以上的高度与其层高之比,A―半地下室建筑面积。
(3)屋顶层建筑面积不超过标准层建筑面积1/8的部分可不计入核定建筑面积。
(4)高、多层住宅建筑底层设架空层用作通道、停车、绿化布置、或居民休闲设施等公共用途的,可不计入建筑面积。
(5)市政设施用地选址确有困难的,可在建筑基地内,设置为地区服务的市政公用设施(如变电站、电话局等)。设置在拟建建筑物内的,在计算容积率时,可不计该设施的建筑面积;单独设置的,在计算容积率时,可不计该设施的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但在计算建筑密度时,必须计入该设施占地面积。
4、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已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建设基地,如因规划道路红线调整造成建设基地面积缩小的,其已批准的核定建筑面积允许不变。
我们了解了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后,是不是更加明白其数值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啦!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住宅容积率该如何计算的相关知识,这些是我们购房选房时需要了解和知道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9-25,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肆』 住宅容积率的要求
容积率一般是由政府规定的。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下编制的各类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
独立别墅为0.2~0.5
联排别墅为0.4~0.7
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
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
18层高层住宅为1.8~2.5
19层以上住宅为2.4~4.5
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的,为非普通住宅
计算公式为: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100%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绿地率也是如此。绿地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地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特性
(一)容积率表达的是具体“宗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允许的建筑容量。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地球表面一块有确定边界、有确定权属的土地,其面积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公共绿地、大型市政及公共设施用地等。容积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积率的情况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体利用强度,宗地间才具有可比性。
(二)容积率(R)、建筑密度(C)与层数(H)之间有一定关系。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当宗地内各房屋的层数相同,且对单个房屋来说各层建筑面积相等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R=C·H,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例关系。
(三)容积率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地价水平。人们购买土地使用权的目的是为了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房屋。 房屋的单方开发成本=房屋单方造价+楼面地价+税+费 楼面地价=宗地总价/宗地内允许总建筑面积=土地单价/容积率 因此,楼面地价比单位地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地价的高低。
楼面地价=土地总价÷规划建筑面积 =土地单价÷规划容积率
规划建筑面积=土地面积×容积率
(四)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在一般情况下,提高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筑容量的增大,会带来建筑环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适度。为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城市规划中的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