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住宅开发 > 清朝时期房价

清朝时期房价

发布时间:2021-01-22 21:21:16

㈠ 为什么明朝,清朝时期北京的房价这么便宜

据记载,明朝中后期的物价,除了李自成起义那些年外,一直相对稳定回,像大米,从嘉靖初年到崇答祯初年,零售价一直稳定每石0.5两上下。那时候,一石大米重80公斤,按现在大米每公斤4元--10元,取平均价7元计,共计560元左右,由此估算,当时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人民币1100余元,几十两银子也就是几万块钱。
在整个明朝,劳动力都不值钱,清官海瑞在江南做官时,雇佣民工兴修水利,努力往高里发工资,每人每天也不过0.02两银子,月薪只有0.6两;万历时北京地区工价高一些,“每日每人工食银五分”,即日薪0.05两,月薪是1.5两。我们可以简单地概算为,明朝体力劳动者月薪在1两左右。那么几十两银子也就是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几年薪水。
从上述两个方面分析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明朝买一套普通户型房产,只需要几万块钱存款,或者一个普通工人几年的收入即可。
读过海瑞年谱,可知他41岁当县教育局副局长(南平教谕),46岁当县长(淳安知县),52岁进财政部当副处长(户部云南司主事),57岁当监察部副部长(右佥都御史)兼江苏省省长(应天巡抚),到58岁那年提前退休,才去海南老家买了一套房子。

㈡ 明朝社会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明亡清兴是中国历史的倒退,是华夏文明的倒退,这是无数铁的事实所证明的。就清朝和明朝的区别做一个比较的意义就在于能使我们对这种倒退看得更清楚,从而吸取历史教训。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在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清朝时期的中国这样评价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那里笼罩着不安全与恐怖。它的统治只能靠大棒才能维持……”而明朝呢?在其中后期,似乎已经“人在曹营心在汉”一般,在与专制渐渐拉开了若干距离。

有的网友曾在我的博客上留下评论,大意是说:现实问题这么多,为什么要谈历史而不谈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呢?历史谈得再那个,不也是在逃避吗?这样的质疑当然不无道理,那我就在这里做个回应,叨咕几句现实问题吧。

我以为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还是应该尽早与西方民主国家接轨才对,毕竟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官员都是围绕着老百姓(选民)在转悠,而中国的情形却是所有的老百姓都围绕着当官的转。这显然是很多社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给予解决的原因所在。如果当官的都要看多数老百姓的眼色行事,都要时刻追踪民意并以此作为自己行政的驱动力,那许多问题就很自然地迎刃而解了。 又比如大多数人对房价被操控得过高很有意见,我以为这也正是民意的真实体现,过高的房价只能使社会财富不合理地向少数人过度集中,只能严重损伤广大居民的综合消费能力,甚至会加剧贫富差距的两极化趋势,总之是弊端较多,所以我以为房价应该通过较大幅度的下降回到合理的价位,这样,对全社会来说应该都是福音。 好,有关现实问题的叨咕我姑且打住,现在言归正传还是来谈历史问题吧。有些人比如阎崇年、袁腾飞等先生认为明朝很糟糕而清朝很不错,我个人以为这样的判断恐怕与历史的真实是相悖逆的,所以就鼓足勇气和干劲,姑且试着在这里谈谈明朝比清朝究竟强在哪些方面吧。应该说,做关于明朝与清朝的比较,肯定与所谓的民族问题不相干(我个人对现实生活中的满族毫无成见,甚至印象很好,在此我只是纯粹地谈谈历史而已,而这两个朝代都与历史上的满族有关),但肯定与文明和制度的话题密切相关。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满族人建立的清朝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满人入关以后并没有毁掉前朝留下的的许多建筑,比如今天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十三陵等等;比如满人没有彻底毁灭中华文化,而是以皇帝为首的满洲贵族(也包括满族老百姓在内)为提高执政能力与个人素养,无不认真学习和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康熙皇帝能尊重历史,先后五次祭拜明孝陵并以“治隆唐宋”的题词高度肯定朱元璋及其创建的大明王朝;又比如满清吸取明朝的教训对皇帝继位制度稍稍做了一些改进,不再坚持实行嫡长子继位制,而是从皇子中择优传位;又比如清朝皇帝在将要倒台时不再像特别注重气节的明朝那样坚决抵抗到底,而是顺势而行选择了主动退位。

但以上所例举的这些,却远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明亡清兴是中国文明大倒退的这一事实。明朝究竟比清朝强在哪些方面?为什么满清入主中原后,其统治竟然使中国文明进步与发展的进程戛然而止乃至大步退后使得中国在19世纪才发现自己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这一切,根子当然主要是出在制度问题上。而通过对明朝与清朝作具体的对比分析的努力,显然能使我们更全面、更透彻地看清楚这一切。下面我就从三个大的方面来叨咕叨咕。
生活幸福指数相当高。清朝老百姓则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明代经济繁荣,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相关的各个行业如农业、渔业、商业、餐饮、贸易、交通、航运、纺织、陶瓷、出版、娱乐、演艺、家具、建筑等等无不都具有强劲的生产能力。在明代的非战乱时期,农村社会怡然自得,市民阶层日益壮大,老百姓的生活可谓富足安康、愉悦幸福,对社会和生活的满意度和认可度都比较高。这从当时一些西方传教士撰写的书籍中就可以得到印证,
比如明朝时居留中国达22年之久的耶稣会士曾德昭,当他于1636年返回欧洲时,就满怀深情地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一书,他在书中写道:
“这个国家的财富值得称羡,从上述可以看出,除盛产各种谷物以及一切生活所需东西以外,他们还把所有东方最好最贵重的商品售卖给外国人。”
“所有的省都不乏长寿和愉快的人,可以看见许多精力旺盛和健壮的老人”。
“中国人爽快的赞颂邻国的任何德行,勇敢的自承不如,而其他国家的人,除了自己国家的东西以外,不喜欢别的东西。中国人看见来自欧洲的产品,即使并不精巧,仍然发出一声赞叹。……这种谦逊态度真值得称羡,特别表现在一个才能超越他人的民族上,对于那些有眼无珠、故意贬低所见东西的人物,这是一个羞辱。”
又如西班牙人门多萨所著的在西方影响很大的出版于1585年的《中华大帝国史》一书中也曾这样写道:
“这个国家的男女都有很好的体质,匀称而且是漂亮的人,略高;他们大都脸宽,小眼睛,扁鼻子,胡子稀少,但也有人有大眼睛和大胡子的,脸孔很均匀。”
“他们第一是极其清洁,不仅在他们的屋内,也在街上。”
“在这个大国……,人们食品丰富,讲究穿着,家里陈设华丽,尤其是,他们努力工作劳动,是大商人和买卖人,所有这些人,连同上述国土的肥沃,使它可以正当地被称做全世界最富饶的国家”

“那里生产的绒、绸、缎及别的织品,价钱那样贱,说来令人惊异。特别跟已知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价钱相比。他们在那里不是按照尺码出售丝绸以及其他任何织品,哪怕是麻布,而是按照重量,因此没有欺诈。”

㈢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吗

自古以来,每个王朝的覆灭,主要原因是王朝的中后期,最高执政者的无能。各种自然灾害暴发,农作物大量减产和绝收,民以食为天,如果食不果腹,必然会引起社会暴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每个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执政者首先要做的事情,调控天地之间阴阳变化,调节天地之间阴阳循环系统,调节天地之间阴阳平衡,风调雨顺,减少各种瘟疫流行疾病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㈣ 清朝帝都房价到底有多高

清朝房价是多少,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有几个例子或许能说明问题:

例一:乾隆十六年(1751年),天津丁予范在刘家胡同二道街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处四合院,这四合院占地近一亩,盖了10间房,连买地带盖房,花了180两银子,平均每间18两。

例二:道光十八年(1838年),天津任秀坡花200两银子,把丁予范在刘家胡同二道街开发的这套四合院接了下来,加盖一间客房、一间门楼、三间书房、三间板房,总共投资了350两,最后卖了600两,平均每间33两左右。

例三:乾隆十二年,北京内城西北角太平湖东(新街口),七间半85两,平均每间11两左右。

例四:乾隆十三年,北京内城新帘子胡同(长安街南,新华门与和平门之间),四间瓦房70两,平均每间17.5两。

例五:康熙五十七年(1718),北京大兴县北城日南坊(坊名“日南”,相当于某某街道)有一所楼房出售,该房临街,下面两间开店,上面两间住人,楼后加盖厢房一间,合计5间房,卖了210两(参见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汇编考释》),平均每间42两。

从以上几个例子来看,清朝房价也分高中低三档:高档房的价格每间在35两左右,中档房每间在18两左右,低档房每间在11两左右。一个房间20平米计算,在清朝,高、中、低三档的房价每平米大约分别是:1.75两、0.9两、0.55两。

按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约合人民币185元(有资料说是150-220元之间,我们去中间值)左右算,清朝高、中、低三档房价每平米大约相当于人民币:323.75元、166.5元、101.75元。按每套房子一百平米算,分别是:32375元、16650元、10175元。

《大清会典》卷二一“文职官之俸”条:“一品岁支银180两,二品150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两有奇,从九品、未入流31两有奇”。此为基本工资,称“正俸”;而“京员(中央机关和京城地方官员)例支双俸”,即在基本工资之外加发同样数目的津贴,称“恩俸”;此外“每正俸银一两兼支米一斛,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加倍支给”,称“俸米”;三者相加,就是清朝公务员的工资了。

一个七品知县工资45两加45斛米,年收入约合56两银,相当56×185=10360元。(1斛相当100升)

清五品郎中何刚德《春明梦录》云:“余初到京,皆雇车而坐,数年后始以24金买一骡,雇一仆月需六金;后因公事较忙,添买一跟骡,月亦只费十金而已。”一个仆人月工资6两×185=1110元,年收入是13320元左右,这个工资比现今的标准略低,但即使是普通人用一两年工资买一套房子却是不成问题的。

㈤ 清朝房价与现在房价相比贵吗

清朝房价是多少,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有几个例子或许能说明问题: 例一:乾隆十六年(1751年),天津丁予范在刘家胡同二道街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处四合院,这四合院占地近一亩,盖了10间房,连买地带盖房,花了180两银子,平均每间18两

阅读全文

与清朝时期房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产培训机构有哪些 浏览:243
十年期房货利率 浏览:239
天津小户型中单怎么装修 浏览:506
怎么卖个人二手房 浏览:888
房地产投资长期看什么短期看什么 浏览:168
柬埔寨期房 浏览:603
大型开发商维权 浏览:224
南通开发区新开苑房价多少 浏览:801
房产达人怎么买锤子手机版 浏览:70
沙特阿拉伯需要什么样地产地证 浏览:442
商品住宅房产证 浏览:733
农村房产证没有怎么办理 浏览:587
外滩的房价多少钱一平 浏览:639
青岛最贵房价是多少钱一平米 浏览:519
二手房比喻什么 浏览:135
楼盘派筹是什么意思 浏览:319
镇江枫苑二手房怎么买 浏览:230
衡阳市有哪些好楼盘 浏览:459
房地产模型设计费入什么科目 浏览:619
晶福园最新房价是多少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