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层建筑核心筒是什么
核心筒就是在建筑的中央部分,由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缆井、公共卫生间、部分设备间围护形成中央核心筒,与外围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浇筑。如下图:
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的建筑视为高层建筑。中国《高规》(JGJ 3-2010)1.0.2条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米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为高层建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建造了高100多米的亚历山大港灯塔。523年在中国河南登封县建成高40米嵩岳寺塔。现代高层建筑兴起于美国,1883年在芝加哥建起第一幢高11层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1931年在纽约建成高102层的帝国大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世界范围的高层建筑繁荣时期。1970~1974年建成的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约443米高。
在中国,旧规范规定:8层以上的建筑都被称为多层建筑,而目前,接近20层的称为中高层,30层左右接近100m称为高层建筑,而50层左右200m以上称为超高层。在新《高规》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里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超高层建筑。
资料来源:网络-高层建筑
② 高层建筑核心筒和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不同
高层的结构形式比较多,住宅一般是板墙的(剪力墙结构),商业一般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超高层一般有纯钢结构的,也有混凝土的,主要是核心筒结构。
③ 什么是建筑中的“核心筒”有什么优点
核心筒(Core-Tube) 结构:
就是在建筑的中央部分,由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回缆井、公共卫生间、部分设备间答围护形成中央核心筒,与外围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浇筑。此种结构十分有利于结构受力,并具有极优的抗震性。是国际上超高层建筑广泛采用的主流结构形式。同时,这种结构的优越性还在于可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使各种辅助服务性空间向平面 的中央集中,使主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并达到视线良好、内部交通便捷的效果。
④ 高层住宅核心筒中的管道井都有哪几种
高层建筑常见管道包括:垃圾管道、烟道、通风道、空调管道、给水排水管道、煤气管道、电缆管道、物品输送井道等,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垃圾管道:多层和高层建筑中输送生活垃圾的垂直管道,多设置在建筑物的楼梯间、走廊、厨房、服务阳台等隐蔽处的墙内或专用的管道间内。垃圾管道由垃圾斗、垃圾井筒和垃圾箱(或垃圾间)构成。垃圾井筒底部集中垃圾的垃圾箱,设有清除垃圾的出灰口,并装有开闭式除灰门。贮量大的垃圾间常设有机械传输装置,把垃圾输入垃圾运输车。垃圾管道用不燃材料制成;垃圾斗常用钢板焊制;垃圾井筒常用砖砌或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内壁要光滑。为防止堵塞,井筒内径应大于350~400 毫米。井筒顶部应伸出屋面,并设通气孔排除污气。高层建筑垃圾管道还应有冲洗和消防设备。这种垃圾管道属于冷式(干式),此外还有热式(焚烧式)和湿式(冲刷式),但不常用。
烟道:建筑物内炉灶的排烟通道。烟道超出屋面的部分,称为烟囱。以煤炭柴薪为燃料的各种炉灶,如厨房、水房、锅炉房的炉灶都需设置烟道。一般烟道靠空气温差产生的上升运动自然排烟。烟道截面积依排烟量而定。烟道常设于厨房的内墙。在寒冷地区烟道不宜设于外墙,以免因烟道臂保温不足,致使烟气温度和烟道的抽力下降而影响排烟。烟道多用砖砌筑,也可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或陶土管,截面可为方形、矩形、圆形或椭圆形等。高寒地区烟囱出屋面的排烟口部位,由于冻融风化,剥蚀现象严重,常在烟囱内壁衬砌上釉的缸瓦陶管。烟道壁内表面要求光平严密,不透风,不漏烟,少挂灰。低层建筑常按炉灶各自设独立烟道,多层或高层建筑则多用子母烟道。在母烟道的底部须设除灰口,以便清除烟灰。
通风道:建筑物中利用自然通风进行排风的管道。在卫生间、浴室、厨房等散发水气、油烟或有害气体的房间,人多的房间以及寒冷地区冬季门窗关闭的房间,都应设置通风道,以调节空气。通风道应设于远离外墙窗口的内墙中,其断面应根据房间容积、居住人数、空气污浊程度确定。通风道由带有通风篦子的进风口、通风管道和带有风帽的排风口三部分构成。进风口设在顶棚下300~400毫米处,通风篦子常用薄钢板和塑料制成。通风管道要求内壁光滑,常用砌墙材料和墙体同时砌成或用钢筋混凝土、石膏、玻璃钢等预制管道砌于墙内或贴附于墙侧。高出屋面的排风口和风帽常用与风道或墙体相同的材料砌成,也可用金属制品。砖砌、石膏和玻璃钢通风管道多用矩形断面,而预制钢筋混凝土风道则多用圆形或椭圆形断面。在多层建筑中,通风道多用子母风道。
空调管道:空气调节系统中输送空气的管道,又称风管。空调管道的设置方式因空调系统不同而异。一般设有送风道和回风道;但对诱导器系统,大多只设送风道。空调管道的室内终端分别同送风口和回风口相连。大型风管多用容易加工的矩形断面;小型风管则多取圆形断面。由于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不同,送风口回风口的位置和形式也不同。空调管道的布设,既要保证空调系统的技术经济要求,又要满足建筑空间处理的要求。最好利用内墙和顶棚内的空间敷设风管。根据具体条件,风管可以单独贴附于墙侧和悬挂于走廊楼板下,也可设置集中的竖向管道间和横向管道夹层,还可将横向风管安置于阁楼层内。风管的材料根据需要可选用混凝土、砖、钢筋混凝土、薄钢板、塑料板、木屑板、玻璃纤维板等。为了减少空调管道在输送空气过程中的冷、热量损耗,以及防止内表面结露,风管要保温。常用软木、泡沫塑料、玻璃棉和蛭石板等作保温材料。风管外表面要结合室内装修作相应处理。风管内壁应光滑,严密不漏风。
给水排水管道:包括由室外给水管网、供水至室内的给水管道和由室内排出污水、通入室外排水管网的排水管道(见室内给水排水系统)。室内给水管多用镀锌钢管,也有用塑料管的。排水管主要用浸过沥青的铸铁管,也有采用塑料管或局部钢管。房屋中给水和排水管道有以下几种布置形式:
①明管散装,给水和排水管道布置在墙角、柱边和楼板下沿墙处等较为隐蔽的地方。这种方式常用于用水设备分散和要求不高的建筑中。
②暗管散装,给水排水管道布置在壁槽或吊顶棚内,室内不外露,常用于用水设备分散但要求室内整齐美观的建筑中。
③集中管道井,在上下各层用水设备集中的房间,常设置集中管道井,把垂直管道集中在管道井和管道夹层内,便于检修,又较整齐美观。这种方式常用于旅馆等建筑。
④集中管道块,在装配式住宅中,有把给水和排水管道集中在混凝土预制块中,卫生间和厨房的用水设备可以直接同预制块中的管道相接。
⑤盒式卫生间,在预制工厂中把卫生器具和管道安装在一个预制的盒子内,运到工地,只要接通管网,即可使用。这种方式多用于住宅或旅馆建筑中。
煤气管道:煤气竖管一般敷设在室外,少数也有敷设在楼梯间和厨房内(但必须有良好的通风),不允许敷设在居室、浴室和卫生间内。如果煤气管道通过走廊,走廊必须有自然通风设备和防爆的电气照明设备,走廊的顶棚必须是防火的。室内煤气管道用无缝钢管制成,用焊接或螺丝扣连接,也可用塑料管材。穿墙穿楼板的煤气管道应放在钢套管中通过。
电缆管道:电缆管道既可明装,也可暗敷。为了用电安全和室内美观,应尽量暗敷。竖向管线常埋设壁槽内,横向管线可借助于空心板孔洞、板间缝或地面垫层、敷设层敷设。电缆套管需选用金属管或绝缘性能可靠的塑料管。暗装电缆要注意保证检修和更换电缆的方便。明装电缆穿墙或穿过楼板处,要用套管绝缘。电缆经过处要保持干燥和防止因绝缘损坏而导致漏电。
物品输送井道:为输送特定的物品而在建筑物中设置的专用井道。井道的设备根据所输送物品而定。如餐厅的食品、医院的药物、图书馆的图书等垂直运输,多采用手动或电动的吊柜,用升降机输送。旅馆和大型医院病房常设有污衣井道输送污衣秽物。其他量大体重的物品则以运货电梯输送。输送物品的专用升降机井道同普通电梯井道形状构造相似,只是一般较小,设备和构造都较简单,常用砖或钢筋混凝土砌筑井壁。污衣井道和垃圾井道在每层楼设投送口,井底设集中间。物品的水平运输则多采用封闭或敞开的传送带输送。某些轻薄散小物品,例如图书馆的卡片、电信局的电报底稿等常用封闭的管道,以压缩空气为输送动。
⑤ 高层建筑核心筒里面有柱子吗
高层建筑核心筒里面没有柱子,核心筒是柱子构成的束筒。核心筒就是在建筑的中央部分,由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缆井、公共卫生间、部分设备间围护形成中央核心筒,与外围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浇筑。此种结构十分有利于结构受力,并具有极优的抗震性。是国际上超高层建筑广泛采用的主流结构形式。
同时,这种结构的优越性还在于可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使各种辅助服务性空间向平面 的中央集中,使主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并达到视线良好、内部交通便捷效果。
(5)高层住宅核心筒扩展阅读
核心筒结构,属于高层建筑结构。简单的来讲就是,外围是由梁柱构成的框架受力体系,而中间是筒体(比如电梯井),因为筒体在中间,所以称为核心筒,又名“框架—核心筒结构”。
结构区别
1、从定义上来讲,他们两者都是框剪结构体系,因而结构受力上都是框架与剪力墙变形协调的结果;
2、从细分的角度,可以这样说,对于一个框剪结构,如果我们把剪力墙布置成了筒体,我们可以称之为框架-核心筒,通常来讲,如果结构高度小于60米,我们可以按框架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及构造措施来处理这个所谓的“框架-核心筒”,而当结构高度大于60米时,通常以高规中“框筒”的抗震等级及结构措施来处理;
3、在SATWE中,根据试算和比较,发现在选择结构类型的时候,选择框剪和框筒对计算结果毫无影响(仅针对某一个很典型的框架-核心筒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核心筒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核心筒
⑥ 房屋建筑核心区什么叫核心筒
核心筒就是在建筑的中央部分。由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缆井、公共卫生间、部分设备间围护形成中央核心筒,与外围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浇筑。高层建筑抵抗水平作用力的效果比较差,核心筒结构能有效的抵抗水平作用力。
⑦ 什么是核心筒,在建筑里是怎样设置的
核心筒(Core tube)就是在建筑的中央部分,由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缆井、公共卫生间、部分设备间围护形成中央核心筒,与外围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浇筑。核心筒是国际上超高层建筑广泛采用的主流结构形式。随着楼层增加,核心筒承担作用于建筑物上的水平荷载比重越大。抗震设计时,核心筒的连梁,宜通过配置交叉暗撑、设水平缝或减小梁截面的高宽比等措施来提高连梁的延性。
一、基本介绍
核心筒有钢筋混凝土密柱组成的束筒空腹式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式的实腹式核心筒。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结构中,混凝土芯筒主要用于抵抗水平侧力。由于材料特点造成两种构件截面差异较大,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抗侧向刚度远远大于钢框架,随着楼层增加,核心筒承担作用于建筑物上的水平荷载比重越大。钢框架部分主要是承担竖向荷载及少部分水平荷载,随着楼层增加,钢框架承担作用于建筑物上的水平荷载比重越小,由于钢材强度高,可以有效减少柱体截面,增加建筑使用面积。
过于增强核心筒刚度而形成弱钢框架结构体系,会造成在强震作用下,混凝土墙体开裂,结构整体抗侧向刚度迅速下降,而钢框架结构部分承担水平荷载的比重迅速增加,超越钢框架承载能力,脱离结构设计人员设计预想,其破坏是很严重的甚至倒塌。
二、结构介绍
1、 核心筒宜贯通建筑物全高。核心筒的宽度不宜小于筒体总高的1/12,当筒体结构设置角筒、剪力墙或增强结构整体刚度的构件时,核心筒的宽度可适当减小。
2、核心筒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并满足下列要求:
(1)墙肢宜均匀、对称布置;
(2)筒体角部附近不宜开洞,当不可避免时,筒角内壁至洞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和开洞墙的截面厚度;
(3)核心筒外墙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层高的1/20及200mm,对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层高的1/16及200mm,不满足时,应按本规程附录D计算墙体稳定,必要时可增设扶壁柱或扶壁墙;在满足承载力要求以及轴压比限值(仅对抗震设计)时,核心筒内墙可适当减薄,但不应小于160mm;
(4)筒体墙的水平、竖向配筋不应少于两排;
(5)抗震设计时,核心筒的连梁,宜通过配置交叉暗撑、设水平缝或减小梁截面的高宽比等措施来提高连梁的延性。
3、抗震设计时,各层框架柱的地震剪力应参照本规程第8.1.4条的规定予以调整。
4、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周边柱间必须设置框架梁。
5、核心筒连梁的受剪截面应符合本规程第9.3.6条的要求,其构造设计应符合本规程第9.3.7~9.3.8条的规定。
三、抗震设计
在美国这种结构体系被认为是不适宜用于地震区高层建筑的,因为已有工程曾经发生过在地震中倒塌的实例;日本整个国家处于高烈度地区,这种结构体系受到很大限制,若建造45米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结构,需严格审批做针对性研究,谨慎实施。从两国的态度上来看,在高烈度地震区采用这种形式需三思。
抛开地震影响,如果建筑物的水平作用主要是风荷载的话,由于混凝土剪力墙的存在,该结构体系可以有效地控制风荷载作用下的顺风向和横风向最大加速度,较纯钢框架结构容易满足层间位移限制要求,在结构造价上也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回到抗震设计上,我国高层规范里要求: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各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地震剪力最大值的1.8倍二者的较小值。与之对应的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要求:各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剪力的20%和框架部分地震剪力最大值的1.5倍二者的较小值。在我们国家抗震设计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多地方强制提高抗震等级,例如北京大部分地区本属于七度设防,从政治需要定为八度设防,所以我国的规范从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还是对这种结构给予支持态度的,不过作为设计人员要了解这种结构的特点,根据所在地区的情况针对设计。我国规范属于强制性文件,其中很多条款也是社会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从公开的文件和言论来看,即使是高钢规、高层规、抗震规的主编人员对这种结构体系也存在一定分歧。
如果外围钢架柱采用密柱方案,即采用内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钢框架密柱筒中筒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加钢框架抗侧向刚度,大幅减少芯筒承担地震倾覆力矩,有效降低混凝土墙体受压区高度和压应力,减少混凝土发生剪压脆性破坏,提高混凝土延性指标,避免在地震作用下引起刚度退化。
除此以外,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结构方案,可以有效地设计框架梁与核心筒连接为铰接,这是混凝土框架难以做到的,设计时可以根据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铰接节点,减少建筑物整体抗侧向刚度,合理分配芯筒和框架之间的抗侧力刚度比;也可以设置弱刚接节点,即在正常适用状态下和风荷载控制状态下,节点为刚性连接,保持整体抗侧向刚度;当强震来临时,使该节点主动形成铰节点,放松结构刚度,降低地震作用。当然做到这一点需要对结构进行多次设计,满足各种工况需要,只怕很多情况下甲方容不得你做这些。
⑧ 建筑中什么叫核心筒,作用又是什么
核心筒就是在建筑的中央部分,由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缆专井、公共卫生间、部分设备间属围护形成中央核心筒,与外围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浇筑。此种结构十分有利于结构受力,并具有极优的抗震性。
是国际上超高层建筑广泛采用的主流结构形式。同时,这种结构的优越性还在于可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使各种辅助服务性空间向平面 的中央集中,使主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并达到视线良好、内部交通便捷效果。
⑨ 高层建筑核心筒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核心筒是集中解决建筑交通、公共用房、机电用房及管线的一个区域。
它有回利于高层建筑的结构答受力,抗震性能好。此外,由于集中解决了附属功能,使得办公使用空间很好用。
一般核心筒内有电梯、楼梯、卫生间、吸烟室、风井、电井、水井、各种设备机房。
差不多长这样吧。
⑩ 建筑结构中核心筒指什么
核心筒结构,属于高层建筑结构。简单的来讲就是,外围是由梁柱构成的框架受力体系,而中间是筒体(比如电梯井),因为筒体在中间,所以称为核心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