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购买高层住宅那些消防安全问题,你注意了吗
1
一些城市较高的消防云梯只有100米,而且数目较少,救援过程中还有可能拥堵在路上,为了以防万一,住在超高层的居民一定要知道
避难层
在哪里,火灾来临时要懂得保护自己。
按照我国的消防规定,100米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每15层就应建一个避难层。因为一旦有火灾,电梯停止使用,住在高层的人不能马上下楼,设置避难层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得高层的人们遇到危险时,能够得以疏散,安全逃生。
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避难层与上下两层都相互错开,给逃生者一个缓冲地带,同时避难层里有高温防火门、排烟百叶窗和应急照明系统,人们可以将此作为避难场所,也可以作为消防营救的前沿阵地。
开发商为了稀释成本,可能没有在超高层建筑里设置避难层,购房者在购买的时候需要详细问清楚。
2
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一般从外部开始的救援工作进度缓慢,所以内部楼梯间、消防电梯等消防安全建设以及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为了防止火灾造成断电,必须要准备好
固定的备用电源
以供消防设备正常运行,且备用电源的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低于20分钟,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住宅中,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应该在30分钟及以上。
所以高层建筑的公共部位消防设施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走道、电梯厅、防烟前室、楼梯间等公共部位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接入室内消火栓系统;
(2)楼梯间、防烟前室(合用前室)应设置应急照明;
(3)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应设疏散指示标志;
(4) 除设室内消火栓系统外,还应设消防卷盘。
3
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防烟楼梯间应设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其外墙上设置的窗应为
固定窗
。
楼梯间不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直接开向前室(合用前室)的户门不应超过3户,且应符合下列之一条件:
(1) 楼梯间的前室均为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合用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
(2) 楼梯间的外墙上设有每五层面积不小于2㎡、并在顶层设有不小于0.8㎡、沿火灾烟气方向倾斜的固定百叶窗,且其独立前室设有可开启外窗或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Ⅱ 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都包括什么
一般来讲,有以下这些
1、室内室外消火栓系统
2、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
3、消防广播内
4、防火容门、防火卷帘系统
5、防烟和排烟系统
6、自动灭火系统(一般是喷淋,有的也有气体)
7、自动报警系统
8、消防电梯
9、消防切非系统
10、其他
Ⅲ 高层住宅怎样消防逃生
火灾逃生要点
住酒店逃生门的开启有讲究
符合规范要求的酒店建筑,房间门距离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都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比如高层酒店建筑(高度超过24米),房间门到最近楼梯间的最大距离是30米(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和15米(位于袋形走廊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在此疏散途中的门和楼梯间的门都是开向逃生疏散方向的,只要向外用力,就可以方便打开而不至于浪费时间。有一种疏散用的门,设计上更加周到,它加上了一种特殊五金件,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推、撞就可以轻易打开,避免了慌忙之中找扶手的麻烦。
楼梯着火楼上的人如何脱险
楼梯上着火,人们往往会惊慌失措。尤其是在楼上的人,更是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一旦发生这种火灾要临危不惧,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想办法就地灭火。如用水浇、用湿棉被覆盖等,如果不能马上扑灭,火势就会越烧越旺,人就有被火围困的危险,这时应该设法脱险。有时楼房内着火,楼梯未着火,但浓烟往往朝楼梯间灌,楼上的人容易产生错觉,认为楼梯已被切断,没有退路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楼梯并未着火,完全可以设法夺路而出。如果被烟呛得透不过气来,可用湿毛巾捂住嘴鼻,贴近楼板或干脆跑走。即使楼梯被火焰封住了,在别无出路时,也可用湿棉被等物作掩护及早迅速冲出去。如果楼梯确已被火烧断,似乎身临绝境,也应冷静地想一想,是否还有别的楼梯可走,是否可以从屋顶或阳台上转移,是否可以借用水管、竹竿或绳子等滑下来,可不可以进行逐级跳越而下等等。只要多动脑筋,一般还是可以解救的如果有小孩、老人、病人等被围困在楼上,更应及早抢救,如用被子、毛毯、棉袄等物包扎好。有绳子用绳子,没有绳子用撕裂的被单结起沿绳子滑下,或掷于阳台、屋面上等等,争取尽快脱险。呼救,也是一种主要的解救办法,被火围困的人没有办法出来,周围群众听到呼救,也会设法抢救,或报告消防队来抢救。
居民住宅火灾的逃生
近年来,居民住宅火灾形势严峻,并呈上升势头,导致巨额财产损失和巨大人员伤亡。据统计,江苏省2002年全省发生居民住宅火灾共2431起,伤亡221人,直接财产损失756.4万元,火灾起数、伤亡人数分别占火灾总数的40.2%、53.1%。2003年发生居民住宅火灾共2450起,伤亡220人,直接财产损失778.9万元,火灾起数、伤亡人数分别占全省调查火灾总数的41.7%、50.1%,居各类场所之首。
现代的居民住宅居民通常都是单元式的,主要由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储藏室、阳台等组成部分。单元式居民住宅的火灾特点为:火灾温度高,空气压力大;局部空间内火势猛烈,可然物多,蔓延快;受困人员复杂,自救能力弱,疏散速度慢,疏散困难;易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因此,单元式居民住宅火灾的逃生显得尤为重要。
一.利用楼梯道走廊逃生。在火灾初期,楼道、走廊没有被大火完全封住时,把被子、毛毯或褥子用水淋湿裹住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身冲出受困区。
二.利用窗户逃生。在火场受困时,大多数人可采用这个办法。利用窗户逃生的前提条件是火势不大,还没有蔓延到整个单元住宅,同时是受困在较熟悉的室内的情况下进行的,具体做法是:将绳索(无绳索可用床单或窗帘撕成布条代替)一端系于窗户横框(或室内其他固定构件)上,另一端系于小孩或老人的两腋和腹部,将其沿窗放至地面或下层的窗口,然后破窗入室从通道疏散,其他人可沿绳索滑下。
三.利用阳台逃生。在火场中由于火势较大,楼道走廊已被浓烟充满无法通过时,可利用阳台逃生。紧闭与阳台相通的门窗,站在阳台上避难,等待消防人员到来。高层单元住宅建筑从第七层开始每层相邻单元的阳台相互连通,在此类楼层中受困,可拆破阳台间的分隔物,从阳台进入另一单元,再进入疏散通道逃生。
四.利用空间逃生。在室内空间较大而火情不严重时可利用这个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室内(卫生间、厨房都可以,室内有水源最佳)的可燃物清除干净,同时清除与此室相连室内的可燃物,消除明火对门窗的威胁,然后紧闭与燃烧区相通的门窗,并用淋湿被子、毛毯封堵防止烟和有毒气体的进入,等待火势熄灭或消防人员的救援。
五.利用管道逃生。房间外墙壁上有落水或供水管道时,有能力的人,可以利用管道逃生,这种方法一般不适用于妇女、老人和小孩。
总之,在火场逃生中一定要保持沉着冷静,正确估计火势发展和蔓延势态,不得盲目采取行动,先要考虑安全及可行性后,方可采取行动。尽量减少所携带物品的体积和重量。逃生、报警、呼救要同时并进,防止只顾逃生而不顾报警与呼救。
发生火灾尽量用建筑内设施逃生
高层建筑是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住在高层中的您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逃生知识,以应对各种可能突发的火灾事故呢?
一旦发生火灾,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更不要盲目行动。火灾现场,能见度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消防部门给您支几招儿:
一、应尽量利用建筑物内设施逃生。
1.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但着火时普通电梯千万不能乘坐;
2.利用室内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3.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4.利用观光楼梯避难逃生;
5.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二、应积极开展逃生的自救和互救。
1.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如干粉、泡沫灭火器或水枪扑灭初期火灾是最积极的逃生方法。
2.互相帮助,共同逃生。对老、弱、病、孕妇、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帮助逃生。
3.自救逃生。发生火灾时,要积极行动,不能坐以待毙,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利于逃生的东西,如把床单、窗帘、地毯等接成绳,进行滑绳自救,或用洗手间的水淋湿墙壁和门,阻止火势蔓延等。
阳台逃生的中转站
我国建造的居民住宅楼大多建有阳台,有的还建有前后阳台。阳台的作用,夏天供人们纳凉消暑,冬天可沐浴阳光;清早起来可呼吸新鲜空气,闲暇时还可凭栏远眺;样式新颖,别致的阳台,还可起到点缀和美化建筑物外观的作用。爱好养花的人在阳台上种几盆花,还可为建筑物凭添几分“姿色”。
其实,阳台的作用还不止这些,它与消防也有密切的关系。
从防火方面来讲,当位于下面一层房间起火,火焰从窗口窜出往上蔓延的火势;当房门、楼梯或过道被浓烟烈火封锁、人被围困在房间里无法逃生时,人们只要攀缘阳台边的落水管就有望脱离险境。如果距邻居的阳台较近,可借助木板或竹竿等逃往邻居的阳台。能找到结实的绳索时,将绳系牢在阳台上,还可顺绳而下;即使自己无力逃生,躲避到阳台上的人,也可赢得一些时间来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1974年2月1日,巴西圣保罗乔欠马大楼了生大火时,有41人就是因躲在阳台或挑檐上,被消防人员用云梯车解救下来幸免于难的。
从灭火方面来看,阳台不仅是消防人员向楼房燃烧区发起进攻的“战壕”,也是用来抢救人命、疏散物资的重要渠道。消防人员利用阳台做掩护,既便于进攻又便于撤退,而且还便于攀高消防车伸展到阳台上进行灭火和救生。
当然,从当前人们利用阳台的情况来看,对消防也有一些弊端,这主要是,居住在楼房里的人们,有的还受着“破家值万贯”的旧观念影响,将家里已经破烂不堪的东西,仍习惯于放在阳台上,从而使阳台成了家庭的“废理物资仓库”,这样,万一遇到外来的飞火(如点燃的烟花爆竹,楼上扔下来的香烟头、火柴杆或其他辐射热源等),阳台上放置的可燃物就有可能被引燃,进而引发火灾,并威胁室内和左邻右舍的安全。其危害是可想而知的。有的家庭为了防盗,还别出心裁地用钢筋将阳全部罩住。这样做从防盗的角度看是有利的,但从消防角度看是不利。因为遇火灾时被用钢筋栏罩住的住宅里的人便无法逃生;消防人员的灭火救生行动,也会受到影响。
楼梯着火楼上的人如何脱险
楼梯上着火,人们往往会惊慌失措。尤其是在楼上的人,更是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一旦发生这种火灾,要临危不惧,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想办法就地灭火。如用水浇、用湿棉被覆盖等,如果不能马上扑灭,火势就会越烧越旺,人就有被火围困的危险,这时应该设法脱险。有时楼房内着火,楼梯未着火,但浓烟往往朝楼梯间灌,楼上的人容易产生错觉,认为楼梯已被切断,没有退路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楼梯并未着火,完全可以设法夺路而出。如果被烟呛得透不过气来,可用湿毛巾捂住嘴鼻,贴近楼板或干脆跑走。即使楼梯被火焰封住了,在别无出路时,也可用湿棉被等物作掩护及早迅速冲出去。如果楼梯确已被火烧断,似乎身临绝境,也应冷静地想一想,是否还有别的楼梯可走,是否可以从屋顶或阳台上转移,是否可以借用水管、竹竿或绳子等滑下来,可不可以进行逐级跳越而下等等。只要多动脑筋,一般还是可以解救的。
如果有小孩、老人、病人等被围困在楼上,更应及早抢救,如用被子、毛毯、棉袄等物包扎好。有绳子用绳子,没有绳子用撕裂的被单结起,沿绳子滑下,或掷于阳台、屋面上等等,争取尽快脱险。
呼救,也是一种主要的解救办法,被火围困的人没有办法出来,周围群众听到呼救,也会设法抢救,或报告消防队来抢救
Ⅳ 高层住宅楼消防通道的设置规范谁知道想要详细内容。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车道
4.3.1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高层建筑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距离不宜超过80m。
4.3.2 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4.3.3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消防车道。
4.3.4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00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4.00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3.5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
4.3.6 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0m。
4.3.7 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
(4)高层住宅消防扩展阅读:
消防通道就是生命通道,它是迅速扑救火灾、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减少火灾损失的重要前提,不能随便占用,必须时刻保持畅通。如果消防通道被占,将给小区业主生命财产带来重大隐患。
我国《新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如有违反本规定,根据《新消防法》第六十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个人违反本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Ⅳ 高层住宅消防安全有哪些措施
消防安全组织措施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健全消防管理网络
2)、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3)、组织一支由管理干部和职工组成的义务消防队。
4)、消防设施布置合理,重点部位多配,并配置在不易碰撞又使用方便位置。
5)、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消防安全教育管理
A、进入本工地的所有管理人员及生产职工,均必须接受消防安全教育。
B、对新来的职工再上岗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否则不能上岗。
C、熟悉本工程的消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消防安全生产责任制。
D、坚持管理生产必须管消防安全的原则,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进修同时评比消防安全工作。
E、对工程的各分部分项工程在签定工程合同时候,同时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纳入本工程消防安全管理。
F、加强消防安全的宣传力度,现场除布置好七图一牌外出入中区悬挂各种禁止,警告、警令和提示标志。
G、加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和现场管理,建立消防安全值日制度和各班组自检活动,在检查中发现存在消防隐患的及时指定专人整改限期完成。
H、每月进行一次班组职工学习消防安全知识,通报近期本行业的消防安全形势,组织宣传消防安全图报,提高职工防火意识和技术素质。
现场消防安全事故应急
现场出现火灾或火险时,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扑救,救火方法要得当。油料起火不宜用水扑灭。可用泡沫灭火器或隔离法压灭火源。电气设备起火时,应尽快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千万不要向电气设备上泼水,这样容易造成触电、断路爆炸等迸发事故。如果化学材料起火,更要慎重,要根据起火物性质选择灭火方法,同时注意救火人员的安全,防止中毒。现场出现火险时,工长要判断准确,当即不能救的要及时报警,请消防部门协助灭火。在消防队到达现场以后,工长要及时、准确地向消防人员提供电器、易燃、易爆物的情况。火灾区内如有人时,要尽快组织力量,设法先将人救出,然后再全面组织灭火。灭火以后,要保护火灾现场,并设专人巡视,以防死灰复燃。
Ⅵ 高层民用住宅需要消防验收吗
第十一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内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容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对审核的结果负责。,
特殊建设工程指的是体育场、展览馆、图书馆、市民文化中心、科技馆等在特定的时间或者环境内才投入负荷使用的,其他时间是基本停顿的工程
32层民用住宅属于1类民用建筑工程,因为高度超过50m一般都有地下室,32层的住宅一般设计后都是属于1类的
不管属于几类的建设工程都需要消防验收合格才能交付使用的,未经消防验收合格的,按照国家规定办理不了房产证的
Ⅶ 高层住宅消防验收规范 17层以上和一下的有区别吗
住宅建筑17层以上与17层以下的防火设计、消防验收等要求是有明显区别的。
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国家现行标准,编号为GB 50016—2014,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 年版),同时废止。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合并了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 年版),调整了两项标准不协调的要求。
将住宅建筑统一按照建筑高度进行分类:
1)一类 建筑高度大于54m 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
2)二类 建筑高度不大27m. 但不大于54m(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
3)单、多层民用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 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
二、建筑高度和层数的计算规定
1 建筑高度的计算规定:
1)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2)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3)局部突出屋顶的晾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 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4)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 5m 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2 建筑层数应按建筑的自然层数计算,下列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
1)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 5m 的地下或半地下室;
2)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 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
3)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Ⅷ 高层住宅消防间距标准是多少米
您是说防火间距的问题吗:
高层与多层一二级是9m三级是11m四级是14m
高层与高层是13m
Ⅸ 高层住宅楼层内消防通道是多高和多宽
最小净宽度不小于1.4m。超过一万平米的通道不得小于2.4M。 不小于3.5米 因为所有建筑都要有安全的消防通道。公共场所消防通道宽度:不小于1.2m。
娱乐和老幼场所消防通道宽度:不小于1.4m宽度。电梯前室与电梯厅的区别电梯前室是消防上的概念,只有消防电梯需要有电梯前室,普通电梯不需要。消防电梯前室需要用防火墙、防火门封闭起来,通过防火门与疏散通道连接。普通电梯门外的空间叫电梯厅,最小深度要1.8米(无障碍规范要求),另有其他最小深度的要求,可自行查规范。
(9)高层住宅消防扩展阅读
《消防法》第六十条第三款规定,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强制执行,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2 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
消防电梯前室面积前室的面积应当由建筑物的性质来确定,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当消防电梯和防烟楼梯合用一个前室时,前室里人员交叉或停留较多,所以面积要增大,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平方米,而且前室的短边长度不宜小于2.5米。
Ⅹ 有没有规定高层住宅层数达到多少层才需要设置消防通道
高层住宅(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需要设置消防通道。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总则1.0.3.1规定: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应符合防火设计规范。
建筑消防车道设计要求: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的居住区内宜设有消防车道,其转弯半径不就应小于6m。高层住宅的周围应设有环形车道,其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m。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通道。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80m。
(10)高层住宅消防扩展阅读:
高层住宅的消防体系:
1、独立设置的消防水泵房,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在高层建筑内设置消防水泵房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甲级防火门。
2、 当消防水泵房设在首层时,其出口宜直通室外。当设在地下室或其它楼层时,其出口应直通安全出口。
3、 消防给水系统应设置备用消防水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其中最大一台消防工作泵。
4、 一组消防水泵,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水量。消防水泵房应设不少于两条的供水管与环状管网连接。消防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其吸水管应设阀门。供水管上应装设试验和检查用压力表和65mm的放水阀门。
5、当市政给水环形干管允许直接吸水时,消防水泵应直接从室外给水管网吸水。直接吸水时,水泵扬程计算应考虑室外给水管网的最低水压,并以室外给水管网的最高水压校核水泵的工作情况。
6、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应采取防超压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