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住宅开发 > 古代住宅规

古代住宅规

发布时间:2021-01-18 19:47:33

『壹』 中国古代建筑的城市规划特征

上海市景观学会自成立以来,在学会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林业局、上海科协、上海科委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学霸作风,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指导思想,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研究理念,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明确了“景观”的学术定义和内涵,在行业内端正了科学发展的学科思想、增强了学科发展信心,坚定了景观行业科技人员的从业信心,为景观学科的研究确定了方向,为景观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贰』 中国古代有建筑规范吗!~

当然有了!

最早最重要的一本就是《周礼·考工记》(西周齐国官书)

宋代李诫《营造法式》

明代 《鲁班营造正式》(总结江浙一带经验)
《园冶》 (园林建筑群)

清代 《工部工程做法》 (雍正年间宫廷官书)

『叁』 古代的规是什么样子

规,象形,“外足走动即呈现圆周”。画圆的器具。如图,伏羲拿的就是规,女娲拿的是矩。

『肆』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概念或定义

1.中国复古代城市规划制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巧妙结合;以理性规划为最高原则;城市形象争取天时、地利、人和。使城市建设趋于对称、序列,追求整体与完美,秩序与规律,和谐与统一的特点,这种高度理性美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2.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家族聚居模式的底层院落式住宅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巨大。为分清主次尊卑,产生了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这种手法由住宅组合扩展到公共建筑再扩展到城市。儒家思想(社会等级秩序)深刻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严谨、中心轴线对称规划布局。
3.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之规划理念,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之观念;充分考虑自然特色,不拘形式。
4.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
我是学这个专业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伍』 古代都城的布局规制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中轴线布局是一大特色。随着历代都城建制的不断完善,中轴线的布局特点亦愈加明显,乃至成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一个重要标准。
天圆地方,“地方”也就是都城的设计“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匠人营建都城,九里见方,[都城的四边]每边三门。都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王宫的路门外]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王宫的路寝]前面是朝,[北宫的后面]是市。每市和每朝各百步见方。
古人很早就能运用平衡、和谐、对称、明暗轴线等设计手法,达到美观的效果。古代建筑重艺术装饰,但不复杂,只在主要部位作重点装饰,如窗檐、门楣、屋脊等,布局多为衡平方向发展,不重高层建筑,至佛教传入后,出现了楼阁佛塔,共建筑才得以盛行。建筑地一切艺术加工也都是对结构体系和构件的加工,如色彩、装饰与构件结合,构成了丰富绚丽的艺术成就,雕梁画栋,形体优美而色彩斑斓;楹联匾额,激发意趣而遐想无穷。
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
从秦朝开始,“宫”成为皇帝及皇族居住的地方,宫殿则成为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中国宫殿建筑的规模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加大,其典型特征是斗拱硕大,以金黄色的琉璃瓦铺顶,有绚丽的彩画、雕镂细腻的天花藻井、汉白玉台基、栏板、梁柱,以及周围的建筑小品。北京故宫太和殿就是典型的宫殿建筑。
为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表现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相对低小简单。由于中国的礼制思想里包含着崇敬祖先、提倡孝道和重五谷、祭土地神的内容,中国宫殿的左前方通常设祖庙(也称太庙)供帝王祭拜祖先,右前方则设社稷坛供帝王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社为土地,稷为粮食),这种格局被称为“左祖右社”。古代宫殿建筑物自身也被分为两部分,即“前朝后寝”:“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后寝”是皇帝与后妃们居住生活的所在。
中国宫殿建筑以北京的故宫为代表。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宫廷,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过。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有房屋9千多间,故宫周围是数米高的红色围墙,周长3400多米,墙外是护城河。故宫规模之大、风格之独特、陈设之华丽、建筑之辉煌,在世界宫殿建筑中极为罕见。
故宫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些建筑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建筑形象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三个大殿的内部均装饰得金碧辉煌。故宫的后一部分——“内廷”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等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建筑多包括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它们均自成院落。
由于朝代更迭及战乱,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留存下来的并不多,现存除北京故宫外,还有沈阳故宫,此外,西安尚存几处汉唐两代宫殿遗址。

『陆』 古代的规和矩是什么东西

“规”就是画圆的圆规;“矩”就是折成直角的曲尺。尺上有刻度。古人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就是这个意思。“规”和“矩”发明于中国,是古人用来测量、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作为测量与制图的工具,“规”和“矩”在中国很早就得到了应用。规矩发明的确切年代已无法查清,但在公元前十五世纪的甲骨文中,已有规、矩二字了。汉朝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的《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夏禹治水的时候,是“左准绳,右规矩”,这意思是说,夏禹是左手拿着水准绳,右手拿规和矩进行测量,规划出治水方案的。

说明在夏禹治水的年代(约公元前2000年)就有了规和矩这两种几何工具了。山东嘉祥县汉武梁祠的石室造像里就有“伏羲氏手执矩,女娲氏手执规”的石刻。规,就是圆规;矩,是由长短两尺垂直组成的方尺,依然是现代木工常用的工具。女娲氏是伏羲氏的妹妹。

规矩的使用,对于我国古代几何学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周代数学家商高曾对“用矩之道”作过理论总结:“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这一段话,精炼地概括了矩的广泛而灵活的用途。“平矩以正绳”,是指把矩的一边放置水平,另一边靠在一条竖立的线上,可以判定绳子是否垂直。

“偃矩以望高”是指把矩的一边仰着另一边放平,可以测量高度。“覆矩以测深”是把上述测高的矩颠倒过来,就能测量深度“卧矩以知远”是指上述深高的矩平躺在地面上,就可以测出远处两地间的距离。

(6)古代住宅规扩展阅读:

规矩的应用

《周髀算经》中叙述了周公与商高的一段对话,周公问商高:“大哉言数,请问用矩之道?”商高说:“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

翻译为现在的语言就是周公说:“数学真是了不起呵!请问怎样使用‘矩’呢?”商高答道:“把矩放平了,可以测定水平和铅直方向;把矩立起来,可以测量高度;把矩反过来倒置,可以测量深度;把矩卧于地面,可以测定水平距离;将矩环转一周,可以得到圆形;将两矩合起来,可以得到长方形.……”

“平矩以正绳”,是指把矩的一边放置水平,另一边靠在一条铅垂线上,可以定绳子的铅直。“偃矩以望高”,是指把矩的一边仰着放平,可以测量高度。“覆矩以测深”,是把上述测高的矩颠倒过来,就能测量深度。“卧矩以知远”,是指上述测高的矩平躺在地面上,就可以测出远处两地间的距离。

“合矩以为方” 意思是:把两个“矩”对起来就是正方形;“环矩以为圆” 意思是:在平面上先钉上两个钉子把直角三角形的“矩”倒扣在上面,直角三角形顶点的轨迹就是圆。

『柒』 为什么古代盖房子也要讲究规矩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如果人们不小心逾矩了,那是要受到朝廷处罚的,轻则杖责罚款,重则脑袋搬家。

其实,在古代不仅人与人之间有等级,就连建筑也要按照其所有者的身份和地位建造。一般来说,我们把这种制度称为“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它最晚出现在周朝,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期,共存在了两千多年,是古代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其实,中国的古建筑就像一幅长卷画,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开,不可能全部看到。当你走进一座中国古建筑时,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而北京的故宫,就是其中最杰出的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使得故宫的建筑风格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之中。

『捌』 古代房屋是怎么分等级的

宫: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庙,前者如:故宫,后者如:雍和宫。
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前者如:大雄宝殿,后者如:太和殿。
室:房屋或内室。前者仲长统《昌言·理乱》有句:豪人之室,连栋数百。后者《礼记·问丧》有句:入室又弗见也。
府:旧指大官、贵族的住宅,今指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前者如:贾府,后者如:总统府。
邸:高级官员的住所,如:官邸。
宅:居住地方。《韩非子·诡使》有句:无宅容身。
厢:正房两侧房屋,如:西厢房。
宇:屋檐,后泛指房屋。《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句:各安其宇。
院:院子,如:四合院儿。
牌坊:上刻题字宣扬忠孝节义,标榜功德的门洞式建筑。如:贞节牌坊。
阙:宫庙、墓门前记官爵、功绩和装饰之用的双柱楼观,如:宫阙。
塔:用来藏舍利和经卷的建筑,以方形、八角形为多,如:大雁塔。
刹:佛塔和佛寺的统称,即佛教的寺庙,如:古刹。
寺:僧众供佛的处所,如:少林寺。
庙: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处所,如家庙、土地庙、孔庙。
祠:比庙规模小一些的建筑,如:宗祠。
观:道教的庙宇,如:白云观。
庵:尼姑住的佛寺,如:尼姑庵。
陵:帝王的墓地,如:明十三陵。
城:都邑四周防御的城垣,如长城。
堡:围有土墙的城镇或乡村,如吴堡,读“补”音。
亭: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如:醉翁亭。
坛: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台,如:天坛。
楼:二层以上的房屋,如:岳阳楼。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如:水榭。
阁:四周设栏杆回廊的楼,如:滕王阁。
廊:屋檐之下的过道,如:九曲回廊。
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室,如:惜抱轩

『玖』 古代的宫规

1.多向别人介绍.宣传此国,可晋升

2.若多来可晋升,不常来,或多或少会减一点.

3.不准发动内乱.

4.多发帖可晋升.

基本礼仪:

1.每日早晨若能上,应到皇后和皇太后那请安.

2.每日中午和黄昏若能上,可以到皇后居所去用膳.

其它晋升方法:

1.若大家开了两个店可晋升一级

2.若大家一天发了5个帖子,晋升一级

3.若大家一天就使得页面多了一页.晋升三级.

4.若大家发的3个帖都被 皇上或皇后封为精品者可升级.
册封:
每位新秀女来报名,都只能封为嫔.随后,若她对各妃嫔都不错,则可晋升.
但每位妃嫔不可封完了,就不管了.一定要记住若待人好.就晋升.若按以上的做可晋级. 二:恭帝国人员文件
名 奉禄/黄金/月/两 丫环数/个 居所/宫
皇太后(1) 两千万两黄金 2000 中宫坤宁宫
皇太妃(2) 一千五百万两黄金 2000 中宫坤宁宫
正皇后(1) 一千万两黄金 2000 中宫坤宁宫

贵妃(无限) 三百万两黄金 1500 南宫馥香宫

妃(无限) 一百五十万两黄金 1400 南宫馥香宫

贵人(18) 四十万两黄金 1200 北宫永祥宫
格格(20) 一千万两黄金 2000 (自定)
公主(20)一千万两黄金 2000 (自定)
阿哥(25)一千万两黄金 2000 (自定)
御妹(2) 一千万两黄金 2000 (自定)
三:册封须知

每位秀女来,都是封为淑媛.若得到了大家或朕的满意,可晋升.

皇太后,太妃,都可以册封和晋升或降级尊皇贵妃以下妃嫔。(包括尊皇贵妃)

正皇后可以册封,晋升,降级一切人.

侧尊皇后可以册封,晋升,降级尊皇贵妃以下妃嫔

侧皇后可以册封,晋升,降级尊皇贵妃以下妃嫔。

贵妃可以册封,晋升,降级尊妃以下妃嫔。(包括尊妃)

妃可以册封,晋升,降级嫔以下(包括嫔)

若是妃以下(包括妃)中有人介绍来了两位,则她也可以册封别人,但是嫔以下的(包括嫔)

注:每位新秀女来报名,都只能封为淑仪或淑媛.随后,若她对各妃嫔都不错,则可晋升.
但每位妃嫔不可封完了,就不管了.一定要记住若待人好.就晋升.
四:妃嫔等级

皇后(1)
——尊贵等级 → ★★★★★★★★★★

贵妃(无定数)
——尊贵等级 →★★★★★★

妃18
——尊贵等级 →★★★★
嫔4
——尊贵等级 →★★★
阿哥:
一品阿哥(皇后,尊侧皇后,侧皇后所生)
二品阿哥(尊皇贵妃,皇贵妃所生)
三品阿哥(尊贵妃,贵妃所生)
四品阿哥(尊妃,妃,嫔所生)
五品阿哥(昭仪,淑仪,淑媛,贵人所生)
以上为阿哥晋级封号.

公主:
固伦公主(皇后,尊侧皇后,侧皇后所生)
和硕公主(尊皇贵妃,皇贵妃所生)
格格:
固伦格格(皇太后所生)
和硕格格(皇太妃所生)
宁和格格(福晋所生)
昭和格格(皇上义妹)
以上为晋级格格封号.

六.我国国法.
1.文明礼貌,不得口出污言秽语
2.不得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
3.凡从册封日起4天不来者被废除封号(特殊情况除外)
4.要申请吧主要征得大家的同意,不得擅自做主
5.在我国有职位者,在别国也可担任职位
6.要尽忠爱国,不可卖主求荣
7. 在后宫要和平相处,不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8. 要人人尊敬,亲如一家.
9. 在此吧的妃子要多为本国效力,多为本国着想.
10. 在本吧的妃子没经过删除,也可去其他吧当妃子.
11. 要安分首己,不能总出离本吧。
12. 每周起码上两次,每次上起码留两次言,如果真有事,要在请假馆里请假,不请假是会受惩罚或降级.
13. 只要为本国立下功劳或经常上就能晋级.
七.法典.
1.文明礼貌,不得口出污言秽语
2.不得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
3.在我国有职位者,在别国也可担任职位
4.要尽忠爱国,不可卖主求荣
5.册封之后,要到典籍处登名,到户部记录在册
6.暂时离开到告假处告假
7.永久离开须到典籍处削名,到户部删除记录

『拾』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古代城市规划

考古发掘证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中国已经有城市。这些城市的规划情况正在探索。对春秋战国时代的古城遗址研究证明,当时中国城市的规模已经很大,城市功能已很复杂。从三国开始,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有明确的意图,有整体综合的观念,有处理大尺度空间的丰富艺术手法,也有修建大型古代城市的高超技术水平,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城市的类型从秦始皇起,中国就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城市的职能很大程度上同行政管辖权限相关。如有全国政治中心的首都,如隋大兴城(见长安城)、北宋开封城、明清北京城等;也有地区性的中心城市如州郡的治所。元明以后,行政区划逐渐形成“省”的建制,省会就是地区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如太原、济南、南昌等。还有省以下地区性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或称府,或称州,如南阳、大同(图1)、潮州、泉州等。再下面,是数量很多的县城。各级政治中心城市的规模不等,但都是不同官府、衙门在其中占居主要地位,并建有寺庙和文化机构如孔庙、学宫等。都城规模较大,一般每边设三个城门,干道正对城门,有内城、宫城等几重城墙。府城州城,一般每边两个城门,道路骨架成井字形,城中有的也有王城或衙城(或称子城)。县城规模较小,通常是每边一门,道路成十字形。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图册
中国古代还有一些边防、海防城市。明代沿长城内侧,按一定的距离和防御建制,建立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城和堡,如宣化、榆林、左云、右玉等;在沿海要冲也建造了一些防卫性的城镇,如威海卫、金山卫、镇海卫等。这些防御城堡如无经济上的作用,当政治形势变化而失去防御作用时,就衰落下去。中国古代在一些交通要津(如江河交汇处),出现一些商业城市,如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扬州,嘉陵江汇入长江处的重庆,汉水与长江交汇处的汉口等。这些城市,人口稠密,商业繁荣,城市布局有自发发展的倾向。城市生活中心靠近河道码头。中国古代还有少数以手工业为主要职能的城镇,如陶瓷业中心景德镇,盐业中心自贡等,这些城市布局形态也不规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简况中国古代城市有一部分是按照规划意图,平地建造起来的,如一些新建的王朝都城──隋大兴、元大都城等。它们功能分区明确,平面严整规则。另一部分城市是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有雄厚的经济基础,逐渐发展或经重建、扩建而成的,如南京、成都、苏州等。有些城市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整个城市平面不甚规整,但内城(子城或宫城)部分则是按规划建造的,比较方正规则(图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图册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从遗址看,有王城和外郭的区分,曲阜鲁国故城城和郭呈“回”字形;燕下都遗址、邯郸赵国故城、郑韩故城是城和郭并列;临淄齐国故城则王城位于外郭内西南角。汉长安城是先建长乐宫、未央宫,然后修建城墙的,所以城市平面不甚规整。三国时期曹魏的都城邺城,虽然规模不大,但根据文献绘制的城市平面复原想象图,表明它是一个有整体规划,分区明确,以主要干道和宫殿建筑群形成中轴线布局的城市,对以后中国城市的布局影响较大。南北朝时的北魏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对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在原来东汉洛阳城的东、南、西三面扩建居住里坊和市,形成王城居中偏北的布局。隋唐长安城的规划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城市规划成就之一,公元582年由城市规划家宇文恺制定,并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城市平面为矩形,宫城居中偏北,采取严格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影响深远。位于松花江一带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日本的平安京和平城京都仿效隋唐长安城布局。开封城原为汴河连接黄河的漕运重镇。五代后周世宗柴荣和宋初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形成宫城居中的三套城墙的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影响了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规制。元大都也是完全按照规划建设起来的都城,由城市规划家刘秉忠主持规划,采用汉民族传统的都城规划原则,布局严整对称,南北轴线与东西轴线相交于城市的几何中心。明代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成的,清代继续作为都城。它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杰出典范,受到举世称赞。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城市,特别是都城和地方行政中心,往往是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建设的。《考工记》中对周代的城市建设制度有明确的记载。城的大小因受封者的等级而异,城内道路的宽度、城墙的高度和建筑物的颜色都有等级区分。《考工记》关于王城的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图3)这些关于城市规划的原则,一般认为有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据,虽然在南北朝以前的都城规划中尚未充分体现,但对于隋唐以后都城的规划布局发生很大影响。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可以说是严格遵循上述原则的。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图册
中国古代城市一般都重视城市的选址。《管子》一书中就反对商周以来用占卜确定营邑的方法,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的原则,主张建设城市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形,以免受旱涝之害,节省开渠引水和筑堤防涝的费用。中国一些著名的城市如西安、洛阳、开封、苏州、杭州、北京、南京等的选址,都经过周密的考虑。千百年来它们虽遭受不少天灾战祸,但经过重建、改建或扩建,仍保存至今。中国古代城市的道路网多为方格形,这种街道便于交通,街坊内便于布置建筑。汉长安城中即有集中的市,设官吏管理。唐长安城集中设置的东市、西市规模很大,按行业设肆。北宋开封城则将道路和商业结合起来,沿街设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汉长安城中就有作为居住区单位的里;唐长安的里坊有坊墙坊门,严格管制。宋以后的城市虽有里坊名称,但已无坊墙坊门。中国古代按规划建造的城市所体现的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既统一又富于变化的空间处理手法等,是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传统特征。这种布局的渊源有二:一为中国传统的内向庭院式低层建筑群所具有的主次分明,以中轴线突出主要建筑物的布局手法;二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反映封建统治阶级意图的不正不威的等级观念和秩序感。中国古代城市规划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北方城市如唐长安、宋开封和元大都,都因地制宜地把水流引入城内,在总体布局上把城市建筑和水面、绿地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满足了生活用水的需要,也美化和改善了环境。不少南方城市的规划更注意利用河流的舟楫之便,有的还在城中因势开辟一套与街道相辅的河道网,供交通和排水之用,形成独特的城市布局结构。古代城市的建设与园林绿化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帝王苑圃和私家园林虽为宫廷和私人所独占,但对美化城市面貌和改善城市小气候都有一定的作用。

阅读全文

与古代住宅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产培训机构有哪些 浏览:243
十年期房货利率 浏览:239
天津小户型中单怎么装修 浏览:506
怎么卖个人二手房 浏览:888
房地产投资长期看什么短期看什么 浏览:168
柬埔寨期房 浏览:603
大型开发商维权 浏览:224
南通开发区新开苑房价多少 浏览:801
房产达人怎么买锤子手机版 浏览:70
沙特阿拉伯需要什么样地产地证 浏览:442
商品住宅房产证 浏览:733
农村房产证没有怎么办理 浏览:587
外滩的房价多少钱一平 浏览:639
青岛最贵房价是多少钱一平米 浏览:519
二手房比喻什么 浏览:135
楼盘派筹是什么意思 浏览:319
镇江枫苑二手房怎么买 浏览:230
衡阳市有哪些好楼盘 浏览:459
房地产模型设计费入什么科目 浏览:619
晶福园最新房价是多少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