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住宅空间划分要符合哪些要求
一、安全原则:
1.、建筑结构安全目前,我国许多住宅楼都采用砖混结构体系,有的业主随意扩大门、窗,或为了把阳台作为室内的一部分,竟打掉室内和阳台之间的承重墙。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大多数阳台是悬臂结构,而连接居室和阳台的墙,也就是建筑物的外墙,正是承重墙。如果这道墙遭到破坏,整幢建筑的稳固性和抗震性都将大大削弱。即使是室内不承重的隔墙,也对建筑的整体性起到拉接作用,也是不应随便拆除的。因此,在进行住宅空间的设计之前,设计师应该搞清楚住宅建筑的结构,仔细询问物业管理人员,征得同意之后,方可改动墙体。
2.、楼板承重安全楼板是楼房的水平连接构件,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厚度一般在150mm左右。住宅空间的设计中,常常会出现人为增高地面的情况或者新建一些墙体,这就涉及到增加地面的承重负荷。因此在具体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整个地面的承受能力,尤其是某些楼板不是现浇而是预制板的建筑,要格外当心。因为预制板的两头放在墙体上,中间没有支点,承受的负荷就相当有限。如果要增加地面的承重负荷,应该首先请专业人士计算一下,或者采用保守的做法,地台可采用木龙骨,新建墙体采用轻钢龙骨等这些轻质材料。在进行地面铺砖时,往往要进行铲除原有面层、找平、铺装面材等三个步骤。在铲除原有面层的作业中,如果工人施工不小心,很容易凿掉混凝土保护层,露出钢筋。而钢筋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就会锈蚀,最后造成楼板的断裂。
3.、材料选用安全住宅空间的设计要注意防火、防水和防滑,这就涉及到材料的选用和施工的质量。
首先,在材料的选用上一定要考虑周到,不但要考虑现在,而且还要考虑将来。比如,现代家电设备的功率越来越大,用电量当然也会增加。在电路的设计上,以目前的用电量用2mm的铜线就够了,但为了保险、安全,应该考虑用2.5mm的铜线。
其次,不能使用劣质装修材料。目前装修市场上许多装饰材料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有毒物质,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劣质木工板和胶合剂,其中含有大量的甲醛。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刺激性气体,浓度较小时,刺激人的眼睛以至于流泪,浓度较高时则可引起呕吐、胸闷、气喘等症状;当空气中甲醛浓度达到30ml/㎡时可当即导致死亡。而人体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会引起各种慢性病变。
二、空间组织原则:
对于住宅环境人们要利用的首先是它的空间。住宅空间从形态上可以分为:封闭空间、动态空间、静态空间结构空间、开敞空间、悬浮空间、流动空间、虚拟空间、共享空间、子母空间、交错空间、凹入空间、凸出空间、地台空间13个类型,它们之间可以是单独也可以是相互结合构成特定的空间形式。
1.、衔接与过渡住宅空间中,两个敞开的空间之间如果直接连接,往往会给人以单薄和突然的感觉,但如果两个空间有一个过渡性的空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整个空间的层次就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增加了空间的节奏感。有些住宅空间由于自身的结构,空间与空间之间有一个过渡性的区域,比如过厅、楼梯、过道等;而有的则需要重新设计。过渡空间的设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并不是说凡是两个大空间之间都必须有一个过渡空间,如果过渡空间处理不好,不但起不到空间的衔接作用,而且还可能使人感到繁琐和累赘。
过渡空间自身并没有功能上的要求,主要是起到空间的衔接作用。在风格设计上应该轻松、简洁、随意一些。可利用楼梯的转角、房间之间的空隙,摆放一些形态优美的小型植物,或在墙上挂一两幅小小的油画等,都可以起到空间的过渡作用。
此外,住宅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之间也存在着一种衔接与过渡,尤其是别墅、豪宅等,室内和室外具有密切的关系,尤其应该注重室内外空间的处理,让人从室外到室内在心理上不觉得有一种分离的感觉。这种室内外空间的过渡有些是通过门廊的处理,让室内外有个缓冲的空间;有的则通过玻璃等因素把外景引入室内,并且通过室内植物的处理使之达到和谐。
2.、节奏感与有序性谈到审美,很多人都喜欢用音乐来做比喻,空间就如同一首凝固了的音乐。空间的节奏韵律感可以给人的视觉以美的享受,住宅空间设计就是要营造出一种空间的节奏韵律感,高低、大小不同的空间同家具、植物、灯具、装饰物等进行有机地结合,形成丰富的流动有序的点、线、面关系。这些点、线、面有聚有散,错落有致,变化丰富,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空间的节奏感与有序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不同空间之间的节奏与有序性;
二是同一空间不同物体组合之后实体与实体的节奏感与有序性。
不同空间的节奏和有序性在建筑上主要是通过空间的大小、高低、宽窄等几何因素使空间产生的一种变化。空间的变化、节奏有的时候能够在同一视点感觉到,而有的则要通过人的运动才能体会到其丰富多彩的变化。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住宅空间的设计是四维一体的,即平面、高度、深度和时间。所以设计时应该考虑人们在运动中对整个室内空间的印象,特别是沿着流线走完以后,能否给人留下既协调一致,又充满变化的空间美感。
3.、围与透住宅空间的划分,如果采用墙体,把空间的四周都封闭起来,这就是围;如果用隔断、陈设物品、绿化、灯具等装饰元素来进行功能上的分区,使空间处于一种敞开状态,这就是透。一个大的空间有时可能会因为功能的需要分为两到三个不同功能的小空间,如何把这些小空间有序而又整体地组织起来,这就关系到空间的围和透的处理。处理好空间围和透的关系可以赋予空间新的生命力,使得空间有虚有实,富于变化。
在住宅空间中,围与透都是相辅相成的。只围而不透的空间会给人闭塞、压抑的感觉,而只透不围的空间则给人开敞、零散的感觉。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同时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很好地做到围中有透,透中有围。
在设计中,空间围与透的处理其实就是解决室内空间的虚实关系。比如玄关就是一个典型的空间的围与透的处理。玄关单独同客厅或者单独同门厅都可以组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空间,但门厅同客厅之间又具有穿透关系。因此在门厅设计的时候不仅应该考虑玄关的造型、色彩和质地,还应该考虑到门厅空间与客厅空间的相互渗透、虚实关系,是选择半隔断玄关还是全隔断,高度多少等。又如开放式厨房同餐厅之间的关系,开放式餐厅同客厅之间的关系等等。因此,在处理空间的围与透的问题上,应该考虑周围的环境,同时还应该使用借景的手法。
三、造型原则:
住宅空间设计的造型主要就是如何设计空间各要素的形状、色彩以及进行材质的选择,当然这三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住宅空间的造型形态。
1、 形状物体的形状都是由点、线、面三个元素组成,这三个元素是对物体的抽象概括。一个物体可作为一个点,也可作为几个点的组合。因此,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住宅空间设计中最为基本的要素,是视觉的焦点,所以住宅空间中点的布局应该有一定的规律,给人一种秩序井然的感觉,否则室内各物体之间就可能会显得混乱。
住宅空间中,有了形体就会有线条的存在,比如墙体和墙体的交接处会出现直线,家具有它的边缘线。线对人的视觉刺激非常强烈,从形式上可以分为直线、曲线和自由曲线。不同的线条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直线给人庄重、有力的感觉;曲线给人以灵动、柔美的印象。大拿住宅空间中直线太多会显得单调呆板,曲线和自由线太多会给人凌乱无序的感觉,因此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可以通过重叠和分割的方式让线条变化更加丰富,也可以通过直线与曲线、曲线与曲线的相互呼应来有效地组织线条。
面是住宅空间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空间界面设计包含面,家具设计也包含面,因此,有效地组织各种面的关系可以深化空间的设计,赋予空间丰富多彩的变化。面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水平面、垂直面、斜面、螺旋面、自由面等等。水平面给人宁静、安定的感觉,垂直面给人挺拔、肃穆的感觉,自由面则给人柔和亲切的感觉。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把各种不同性质的面有机地组和起来,给室内空间带来不同的情趣。
2、尺度物体的大小主要是通过尺度来表现,在住宅空间中,绝大多数空间都非常规则,但由于空间长、宽、高的比例不同,因而形成了空间多种多样的变化,不同的空间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比如,水平方向的空间给人一种平易、亲切和宁静感;垂直空间给人以向上、庄重、肃穆的感觉;曲线空间给人以变化丰富、不易琢磨的感觉。由于不同的空间给人的内心感受完全不一样,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空间的比例与尺度,使之既符合室内的功能要求,又能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给人以某种感受。比如客厅过于宽敞而又空间低矮,就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利用采光或分隔空间的方式,在视觉上减少客厅的长、宽和高的比例,利用空间的几何特性,来达到一种平稳的视觉冲击,使人感觉客厅很宽敞,但又没有压抑感。
除了长方形的空间外,住宅空间还可能会出现错层空间,穹窿形状的空间等空间形式,这些空间由于造型的独特给人不同的感受,比如,错层空间让人有一种上升、扩散的感觉,而穹窿空间则给人一种向心、内聚和收敛的感觉。
总之,在具体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不同空间给人们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并且通过一定的艺术处理来设计空间,既要确保功能的合理性、实用性,还要给人们带来一种愉悦的心情。
3、材质造型原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材质,材质的利用不仅是住宅空间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营造居家氛围,体现现代审美的一个标志,材料应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其使用功能、形式表现及最后的效果等等。在住宅空间的造型中,应该充分重视材料本身的质感、色泽和纹理。下面从材料的装饰特性分析入手,围绕住宅空间设计中各种装饰效果的用材问题加以叙述。
(1)光泽度与透明度许多经过加工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光泽,如金属、抛光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瓷砖、镜面玻璃等。表面光泽的材料易于清洁,普遍应用于厨房和卫生间等容易产生污垢的地方。磨花玻璃、冰裂玻璃等材料透明度好,既可作为分隔室内外空间的围护材料,又是一种具有装饰效果的装饰材料。作隔断材料时,可以增加空间的广度和深度,使室内的空间感扩大。透明材料在空间中感觉是开放的、轻盈的,有时还能映出奇特的色彩,是丰富室内气氛的理想材料。
(2)质地质地一般指材料表面的触感特性,比如光滑、粗糙、柔软、坚硬等。质地不同的材料在室内的装饰效果不同。比如表面粗糙的石材、未经加工的原木、毛织物等用在室内可以给人一种粗犷、原始的美。而色彩靓丽、做工精致的台布、装饰小品则给人一种细腻、雅致的感觉。因此,住宅空间设计的风格与选用的材质有直接的关系。比如现代风格多用玻璃、不锈钢等,而田园风格则多用未经加工的石材、木材等材质。
(3)纹理材料本身具有的纹理,这些纹理有水平的、垂直的、斜纹的、交错的、曲折的等等。材料的天然纹理是人工很难模仿的图案。纹理组织十分明显的材料,拼装时需特别注意其相互关系及条纹在室内所起的作用,设计的时候应该更多地体现材质本身的纹理美,在运用一些有明显纹理的木质材料的时候,应该合理利用这些天然的纹理美。
② 住宅空间的功能属于对外的有哪些,对内有哪些
住宅共用电梯间、安全通道、楼梯 等属对外功能,室内悬挂名人字画、收藏金银珠宝等住宅对内情况信息。
③ 住宅的居住空间指哪些房间
“居住空间” 不是“居住面积” ,连提问者的问题都没看懂就来回答
④ 住宅功能空间使用面积14m2是什么意思
3.1.2 普通住宅套型分为一至四类,其居住空间个数和使用面积不宜小于表3.1.2的规定。
表3.1.2 套型分类
套 型 居住空间数(个) 使用面积(m2)
一类 2 34
二类 3 45
三类 3 56
四类 4 68
注:表内使用面积均未包括阳台面积。
3.2 卧室、起居室(厅)
3.2.1 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下列规定: 1 双人卧室为10m2;
2 单人卧室为6m2;
3 兼起居的卧室为12m2。
3.2.2 起居室(厅)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m2。
3.2.3 起居室(厅)内的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厅)的门的数量。起居室(厅)内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应大于3m。
3.2.4 无直接采光的餐厅、过厅等,其使用面积不宜大于10m2。
3.3 厨房
3.3.1 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一、一类和二类住宅为4m2;
二、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m2;
3.3.2 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并宜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
3.3.3 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按炊事操作流程排列,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0m2。
3.3.4 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0m;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
3.4 卫 生 间
3.4.1 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二个或二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生洁具,不同洁具组合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1、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m2;
2、设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0m2;
3、设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m2;
4、单设便器的为1.10m2。
⑤ 怎样设计室内的住宅空间
住宅空间室内设计是指私人居住空间的设计,包括别墅、公寓和样板房设计。
具体的回设计类答型有:门厅设计、客厅设计、餐厅设计、起居室设计、厨房设计、卧室设计、书房设计、卫生间设计、浴室设计和阳台设计等。同时也包括旧房改造,甚至为特殊人群的设计,如老人、儿童或残疾人的住房设计。
设计师应与客户密切合作,共同创造舒适、安全和个性化的居住环境。
⑥ 住宅空间体现特色和识别性
一、开敞与封闭空间
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是相对而言,开敞的程度取决于有无侧界面、侧界面的围合程度开洞的大小及启用的控制能力等。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也有程度上的区别,如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开敞和半封闭空间。它取决于房间的使用性质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视觉上和心理上的需要。
1 、开敞空间:开敞空间是外向型的,限定性和私密性较小,强调与空间环境的交流、渗透、讲究对景、借景、与大自然或周围空间的融合。它可提供更多的室内外景观和扩大视野。在使用时开敞空间灵活性较大,便于经常改变室内布置。在心理效果上开敞空间常表现为开朗、活跃。在对景观关系上和空间性格上,开敞空间是收纳性的和开放性的。
2 、封闭空间:用限定性较高的围护实体包围起来,在视觉、听觉等方面具有很强的隔离性。心理效果:领域感、安全感、私密性。
1 、动态空间:
动态空间或称为流动空间,具有空间的开敞性和视觉的导向性,界面组织具有连续性和节奏性,空间构成形式富有变化和多样性,使视线从一点转向另一点,引导人们从“动”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将人们带到一个有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第四空间”。开敞空间连续贯通之处,正是引导视觉流通之时,空间的运动感即在于塑造空间形象的运动性上,更在于组织空间的节律性上。
动态空间的特点:
⑴ 利用机械、电器、自动化的设施、人的活动等形成动势。
⑵ 组织引人流动的空间序列,方向性较明确
⑶ 空间组织灵活,人的活动线路为多向。
⑷ 利用对比强烈的团和动感线性
⑸ 光怪陆离的光影,生动的背景音乐
⑹ 引入自然景物。
⑺ 利用楼梯、壁画、家具等使人的活动时停、时动、时静。
⑻ 利用匾额、楹联等启发人们对动态的联想。
2 、静态空间
静态空间一般来说形式相对稳定,常采用对称式和垂直水平界面处理。空间比较封闭,构成比较单一,视觉多被引到在一个方位或一个点上,空间较为清晰,明确。
静态空间一般来说形式相对稳定,常采用对称式和垂直水平界面处理。
静态空间的特点:
⑴ 空间的限定度较强,趋于封闭型。
⑵ 多为尽端房间,序列至此结束,私密性较强。
⑶ 多为对称空间(四面对成或左右对称),除了向心、离心以外,较少其他倾向,达到一种静态的平衡。
⑷ 空间及陈设的比例、尺度协调。
⑸ 色彩淡雅和谐,光线柔和,装饰简洁。
⑹ 实现转换平和,避免强制性引导视线。
三、虚拟与虚幻空间
? 虚拟空间
虚拟空间是指在以界定的空间内通过界面的局部变化而再次限定的空间。由于缺乏较强的限定度,而是依靠“视觉实形”来划分空间,所以也称为“心理空间”。如局部升高获降低地坪和天棚,或以不同材质、色彩的平面变化来限定空间。
? 虚幻空间
虚幻空间是利用不同角度的镜面玻璃的折射及室内镜面反映的虚像,把人们的视线转向由镜面所形成的虚幻空间。在虚幻空间可产生空间扩大的视觉效果,有时通过几个镜面的折射,把原来平面的物件造成立体空间的幻觉,紧靠镜面的物体,还可把不完整的物件造成完整物件的假象。在室内特别狭窄的空间,常利用镜面来扩大空间感,并利用镜面的幻觉装饰来丰富室内景观。在空间感上使有限的空间产生了无限的、古怪的空间感。它所采用的现代工艺造成的奇异光彩和特殊肌理创造新奇、超现实的喜剧般的空间效果。
四、凹入与外凸空间
1 、凹入空间
凹入空间是在室内某一墙面或局部角落凹入的空间。是在室内局部退进的一种室内空间形式,特别在住宅建筑中运用比较普遍。由于凹入空间通常只有一面开敞,因此受到干扰较少,形成安静的一角。有时可将天棚降低,造成清静、安全、亲密感的特点。是空间中私密性较高的一种空间形式。根据凹进的深浅和面积的大小不同,可以作为多种用途的布置,如在住宅中利用凹入空间布置床位,创造出最理想的私密空间。在饭店等公共空间中,利用凹室可避免人流穿越的干扰,获得良好的休息空间。在餐厅、咖啡室等处可利用凹室布置雅座。在长内廊式的建筑,如办公楼、宿舍等可适当间隔布置凹室,作为休息等候场所,可以避免空间的单调感。
2 、外凸空间
凹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外凸空间对内部空间而言是凹室,对外部空间而言是凸室。大部分的外凸空间希望将建筑更好的伸向自然、水面,达到三面临空,饱览风光,使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或通过锯齿状的外凸空间,改变建筑朝向方位等。外凸式空间在西洋古典建筑中运用得较为普遍,如建筑中的挑阳台、阳光室等都属于这一类。
五、地台与下沉空间
1 、地台
室内地面局部抬高,抬高地面的边缘划分出的空间称为“地台空间”。由于地面升高形成一个台座,在和周围空间相比时十分醒目突出,为众目所向。因此其性格是外向的,具有收纳性和展示性,处于地台上的人们具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视线开阔,趣味盎然。适用于惹人瞩目的展示和陈列或眺望。如将加剧、汽车等产品以地台的方式展出,创造新颖、现代的空间展示风格。现代住宅的卧室或起居室可利用地面局部升高的地台布置床位,产生简洁而富有变化的室内空间形态。在设计过程中可降低台下空间用于储存、通风换气等功能,改善室内环境。一般情况下地台抬高高度为
40~50 厘米。
2 、下沉空间
下沉空间又称地坑,是将室内地面局部下沉,在统一的室内空间产生出一个界限明确,富于变化的独立空间。由于下沉地面标高比周围要低,因此具有一种隐蔽感、保护感和宁静感。,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小天地。同时随着视线的降低,空间感觉增大,对室内景观会产生不同凡俗的变化,适用于多种性质的空间。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可设计不同的下降高度,也可设计围栏保护,一般情况下,下降高度不宜过大,避免产生进入底层空间或地下室的感觉。
六、共享空间
共享空间是为了适应各种频繁、开放的公共社交活动和丰富多样的旅游生活的需要。共享空间由波特曼首创,在各国享有盛誉。它一起罕见的规模和内容、丰富多彩的环境,别出心裁的手法,将多层内院打扮得光怪陆离、五彩缤纷。从空间处理上,共享空间是一个具有运用多种空间处理手法的综合体系,它在空间处理上,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外中有内、内中有外,相互穿插,融会各种空间形态,变则动、不变则静,单一的空间类型往往是静止的感觉,多样变化的空间形态就会形成动感。
七、母子空间
人们在大空间一起工作,交流或进行其他活动,有时会感到彼此干扰,缺乏私密性,空旷而不苟亲切。而在封闭大小空间虽避免上述缺点,但又会产生工作中的不便和空间沉闷、闭塞的感觉。母子空间是对空间的二次限定,是在原空间中用实体性或象征性的手法在限定出小空间,将分币与开敞相结合,在许多空间被广泛采用。通过江大空间划分成不同的小区,增强了亲切感和私密感,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这种在强调共性中有个性的空间处理,强调心(人)、物 ( 空间) 的统一,是公共建筑设计的进步。由于母子空间具有一定的领域感和私密性,大空间相互沟通,闹中取静,较好的满足料群体和个体的需要。
八、交错穿插空间
利用两个相互穿插、叠合的空间所形成的空间,称为交错空间或穿插空间。城市中的立体交通,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显示出一个城市的活力。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已早已不满足于封闭的六面体和精致的空间形态,在创作中也常见室外空间的城市立交模式引入室内,在分散和组织人流上颇为相宜。在交错穿插空间,人们上下活动交错穿流,俯仰相望,静中有动,不但丰富了室内景观,也确实给室内空间增添了生气和活跃气氛。交错、穿插空间形成的水平、垂直方向空间流动,具有扩大空间的功效。空间活跃、富有动感,便于组织和疏散人流。在创作时,水平方向厂采用垂直护墙的交错配置,形成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穿插交错,左右逢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形成的空间相互界限模糊,空间关系密切。
九、灰空间
灰空间又称为模糊空间,它的界面模棱两可,具有多种功能的含义,空间充满复杂性和矛盾性。灰空间长介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空间之间,如室内、室外;开敞、封闭等。由于灰空间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灰色性,从而延伸出含蓄和耐人寻味的意境,多用于处理空间与空间的过渡、延伸等。对于灰空间的处理,应结合具体的空间形式与人的意识感受,灵活运用,创造出人们所喜爱的空间环境。
⑦ 如何提升住宅空间
方法如下:
首先,设计师们一致建议小户型的户主们在窗帘的选择上要尽量选用淡雅的色调,因为从视觉效果方面考虑深色窗帘容易形成空间的密闭感,不利于空间的延展。其次,设计师们认为小户型可以加以利用的小角落集中于玄关、区域划分点、楼梯下方等。玄关处的设计可以不仅仅局限于一个鞋柜和几个挂钩,定制的挂壁式小橱柜,将挂钩作为橱柜的门把手,橱柜用来存放雨衣、雨伞等出门需要携带的常见工具。小户型的区域划分一般都不是很明显,很多时候是开放性的厨房与客厅相连接,这样的情况下利用装饰性的壁画或挂件来做一个简单的区域划分能有很好的空间感,或者是打造一个小型的吧台,既能作为客厅的一个延伸,也能隔断两个不同的空间。同时利用好镜子也是一个扩大空间感的好选择。
电视墙可以用占据整个墙面的收纳柜,可收纳空间甚至可以延展到收纳柜上方,收纳柜上层收纳书籍杂志,柜子上方展示装饰画,功能与装饰两不误。 飘窗的利用是小户型的一个特色,是这个空间的延伸。可以改造成一个小沙发,或者是一个书桌。可以举一反三,挂壁式的小橱柜不仅仅可以应用在玄关,沙发旁、客厅、卧室,只要应用得当它都能成为一个带有储物功能的装饰品,有不同的外形和色彩,为家居装饰画龙点睛。
⑧ 怎样设计住宅空间的方案
方案初步设计阶抄段的主要工作有袭以下两点。
①收集和整理与本住宅空间设计项目有关的资料与信息,优化平面布置方案,构思整体设计方案,并绘制方案草图;
②优化方案草图,制作设计文件。设计文件主要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意向图、平面布局图、设计构思草图和主要空间的效果图。
⑨ 住宅三维空间是什么意思
无论何种住宅,都可以用特定的宽度、长度和高度指标来描述和测量。这三个指标构成住宅的三维空间,在建筑学中分别称为开间、进深和层高,并有统一的标准规定。
一、住宅的开间
在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的定位轴线到另一面墙的定位轴线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住宅的开间在住宅设计上有严格的规定。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规定: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
(我国目前大量建造的砖混住宅,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有效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虽然小开间住宅存在着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许多弊病。因为开间小,在住宅建筑面积中,承重墙、柱的结构面积相对较大,养活了有效使用面积;同时由于开间小,房间分割过小,不适应家庭居住行为变化的要求,而且住房很难自行改造。
为改变传统的小开间住宅设计格局,从80年代末期,国家开始了大开间住宅设计的技术攻关,并确定要大力推行开间在5米以上,进深在7米以上大开间的住宅建筑体系。这种住宅可为住户提供一个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间,与同样建筑面积的小开间住宅相比,承重墙减少一半,使用面积增加2%,具有构造配件规格小,便于工业化生产,便于住宅灵活隔断、装修改造的特点。例如,购房者可将住宅分割成较大的两室一厅,也可根据需要分割成三室一厅。这种可自由分割的大开间住宅在国外又叫做演进式住宅、空壳式住宅。在我国由于技术、造价、建材质量等原因,大开间住宅尚处在大力推广之中,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住宅的进深
住宅的长度和进深,在建筑学中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内从前墙的定位轴线到后墙的定位轴线之间的实际长度。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I100-87)规定,住宅的进深采用下列常用参数: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5.7米、6.0米。
(为了保证住宅具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从理论上进,住宅的进深不宜过大。在住宅的高度(层高)和宽度(开间)确定的前提下,住宅进深过大,就使住房成狭长型、距离门窗较远的室内空间自然光线不足;如果人为地将狭长空间分隔,则分隔出的一部分房间就成为无天然光的黑房间。黑房间当然不适于人们居住,补数的措施之一是将黑房间用于次要的生活功能和设施安置,如储藏室、走道等,用人工照明来弥补天然光的不足。
另一措施是在住宅内部建造内天井,将光线不足的房间布置于内天井四周,通过天井来解决采光、通风不足的问题。但内天井住宅也存在厨房串味、传声、干扰大、低层采光不足的问题。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而同样面积的土地,设计大进深的住宅比设计小进深的住宅可造出更大使用面积的房子。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我们不得不选择大进深住宅来满足不断对住宅数量的需求。这裨上是一个住宅面积数量与住宅使用质量的矛盾。在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建设大进深住宅仍有必要,并有很大需求市场。至于进深过大出现的采光、通风不足等系列问题,则可通过优化住宅设计和采用相关的技术手册及设备加以解决。
三、住宅的层高和净高
(住宅的高度可以用米或层来计算,每一层的高度称为层高。具体地说,层高是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上表面(或下表面)到相邻上层楼板上表面(或下表面)之间的竖向尺寸。《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I100-87)中规定,住宅的层高采用下列参数:2.6米、2.7米、2.8米。
⑩ 住宅群体的规划布局形式及特点
住宅群体的基本形式: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混合式。
1、行列式
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
2、周边式
这种形式组成的院落较完整,一般较适用于寒冷多风沙地区,可阻挡风沙及减少院内积雪。
3、点群式
布置灵活,便于利用地形,但在寒冷地区因外墙太多而对节能不利。
4、混合式
以行列式为主,结合周边式布置。
(10)住宅空间扩展阅读
对于住宅套型的大小,一般都是用面积指标来规定。根据1987年7月颁布的《城镇住宅设计规范》,住宅的面积标准分为:小套(每套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中套(每套使用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大套(每套使用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规定了不同住宅套型设计标准。但随着住房商品化的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育,除了安居房、公有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外,其它住房的住宅套型标准正趋市场化。
需要提到的是,在新的住宅设计规范未实行之前,住宅户型面积指标是以“室”来划分的,“室”一般是居住建筑中的居室和起居室。
通常来说,住宅中不少于12平方米的房间称为一个“一室”,6—12平方米房间称为半“室”,小于6平方米,一般不算“间”数或“室”数,因而,住宅户型又可分一室户、一室半户、二室户、二室半户、三室户、多室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