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定“划拨地”性质的住宅在取得房产证后五年内不能交易。一些交易受限制的房屋性质有可能是划拨地,如经济适用房,但不表示所有划拨地性质的房屋交易都受限制。
划拨地:指该宗土地建造房屋时,土地使用权是由国家行政划拨的,划拨地在发生交易时每交易一次都需要向国土部门支付土地收益金,也叫土地出让金。
与之对应的是出让地,出让地指该宗土地建造房屋时已经向国土局交纳土地出让金,出让地一般有出让终止年限,一般为50-70年,年限到期前发生交易,不交纳土地收益金,年限到期可以续交土地出让金。除此之外没有差别。
(1)住宅房交易扩展阅读:
划拨地是指国家对某些主要涉及国防、公益等用地单位给予土地的一种方式,它与出让地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需要交纳土地出让金。划拨地转为出让地,必须经有审批权的机关批准。
划拨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但要依法报批并按市场价补缴土地出让金。
对未经批准擅自转让、出租、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应依法处理。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或者无偿取得而且没有使用期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国家设立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现实社会因素就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其立法本意是对纯公益性而非营利性的建设项目采用无偿方式供地,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
此外,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家重点建设用地,客观上需要采用划拨方式。为了公共利益使用土地是国家划拨行为的合法依据。
行政法规
根据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一般是无偿的或者说是仅缴纳了土地补偿、安置等较低的费用后取得的,相对国家来说也是无偿的。
为此,不论是从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无偿性,还是划拨土地用途的公益性考虑,划拨土地使用权是不能进入市场的。
从立法的意图上看,土地使用者不能擅自处分划拨土地使用权,即不能转让、抵押和出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存量的划拨土地不能进入市场。
划拨土地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转为出让土地。在法律上,这属于原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消失和新的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取得。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划拨土地使用权是可以依法有偿转让的,但要按规定程序和条件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办理相关的手续,并补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所有者的收益。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和处分,都必须依法进行,擅自转让、出租、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上期案例中提到的未经政府主管部门许可,随意有偿转让或承包划拨土地使用权,就属非法转让行为。
对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行为,应按《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处理。本案中的非法转让、出租行为,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管理主管部门责令违法单位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Ⅱ 在房屋交易中 住宅和非住宅有何不同
在房屋交易中,人们常常会听到住宅和非住宅这两个词语,但二者究竟有何区别?小编今天就为你介绍。
一、住宅与非住宅定义及界定标准有何不同?
1、住宅与非住宅的定义区别
住宅是指供居住的房屋。其中包括别墅、宿舍,但是不包括住宅楼中作为人防使用、不住人的地下室,不包括托儿所、病房、疗养院、旅馆等有专门用途的房屋;层高限制:住宅标准层高不小于2.7米。
非住宅是指除了住宅以外的非居住用房屋。其中包括办公用房、商业服务用房、工业用房、仓库用房等;
(1)办公用房
主要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办公用房屋。其中还包括档次较高的、设备较齐全的为高标准写字楼,以及条件一般的为普通办公用房。
(2)商业服务用房
商业服务用房主要包括各类商店、门市部、饮食店、粮油店、菜场、理发店、照相馆、浴室、旅社、招待所等与从事商业和为居民生活服务相关的房屋。
(3)工业用房
工业用房顾名思义就是是直接用于生产或为生产配套的各种房屋,主要包括主要车间、辅助用房及附属设施用房。凡是工业、交通运输、商业、建筑业以及科研、学校等单位中的厂房都应包括在内。
(4)仓库用房
仓库用房是指用于工业、交通运输、商业、供销、外贸、物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建造的成品库、半成品库、货物仓库、物资储备库以及粮油库等。
2、住宅与非住宅的界定标准
界定住宅与非住宅的标准,以所核发的产权证为准,“设计用途”一栏记载“住宅”还是“非住宅”,新《不动产权证书》“用途”一栏记载“住宅”还是“非住宅”。
二、住宅与非住宅在房屋交易方面区别?
1、购房的条件不同
购买住宅类房屋时,在大部分城市,家庭名下已经拥有的非住宅类房屋,不会影响买房资质审核时的套数计算;
2、交易的税费不同
(1)住宅可分为新房和二手房,新房交易涉及的税费包括:契税和房屋维修基金等,其中税费可享受一定的优惠。二手房交易涉及的税费包括:增值税及附加、契税、个人所得税等。
(2)如果是非住宅首次交易,契税按照3%或4%的标准缴纳,无法享受税费优惠。而非住宅的二次交易涉及的税费包括:增值税及附加、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等。
三、住宅与非住宅在房屋产权上的区别
住宅是70年产权,产权证上使用性质一栏写的是住宅,水电煤气暖气都是民用收取标准。非住宅是40或50年产权,产权证上使用性质一栏写的是非住宅,水电气比住宅贵,按照商用标准收取。
四、住宅与非住宅在落户上的区别
非住宅是不能落户的,只有房屋性质是住宅的可以落户。
Ⅲ 房产交易要交哪些税
您好,根据您描述的情况,名下有两套房,要出售其中一套,因为房回产证过五年可答以免征增值税,出售时只需缴纳个税,个税可以按全额1%或提供购房发票差额20%计征。出售后再买房,算二套房,如果您购买的新房,只需缴纳契税,二套房契税的税率为3%。
Ⅳ 公寓式住宅在房产交易方面跟普通住宅有哪些区别
一、区别:
1、公寓式住宅如果产权证上注明是“住宅”的话,就和普通住宅是一样的。如果注明“非住宅”的话,就要按写字楼、门面一样上税,税费是比较高的,所以签合同之前,一定要看清产权证。
2、普通住宅首套90平方以下契税是1%,90平方以上是1.5%,公寓是3%.使用年限也不同,公寓是40年的使用年限,普通住宅有70年,其他没太大区别。
3、公寓一般房型比较单一,多为一室一厅的房子,面积在40多平方,带有,适合于单身或小夫妻居住。一般用于投资居多,自住的较少。一些年轻人喜欢用酒店式住房当做婚房,只要你觉得合适就可以,但是需要了解的是,酒店式公寓物业费、水、电、煤价格较高,产权证一般为40年或者50年有特殊地块也有70年,不可以放户口,贷款的话首付5成贷款5成。
二、公寓式住宅优缺点
1、公寓式房子的优点:可以注册公司。40年产权属于商住,可以居住也可以注册公司。面积小总价低。公寓面积一般都小,相对而言总价格低。位置比较好。商住地块一般交通位置都比较好一些。
2、公寓式产权房子的缺点:产权年限较短。住宅一般是70年产权,公寓40年产权。使用成本高。公寓的水电费是翻倍的,商业标准,且不通煤气。持有成本高。公寓物业费较贵,通透性较差,拥挤。 不能作为学区,不能落户。
三、大多数公寓没有天然气,水费电费都是工业用水用电性质,购买公寓式房屋最需要注意的是: 开发商五证是否齐全。
四、40-50年产权的商业写字楼土地性质和70年产权的普通住宅土地性质。不同使用年限的产品在诸如购买或转让房源时所缴纳的费用、首付金额及贷款的政策、户口的限制、水电为商用还是民用的定性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影响生活的便利性,因此购房者在置业前应仔细咨询清楚。
(4)住宅房交易扩展阅读
公寓式住宅最早是“舶来品”,相对于独院独户的别墅,更为经济实用。早期大城市的公寓式住宅都是高层大楼,每一层内有若干单户独用的套房,包括卧室、起居室、客厅、浴室、厕所、厨房等等。其集户型小、总价低、投资回报率高、配套设施完善等特点于一身的公寓式住宅受到购房者的追捧。
公寓式住宅的共性是建在城市且多为高层或中高层,每一套房内有若干空间,包括客厅、餐厅、厨房、卧室、卫生间、阳台等。公寓式住宅可以说是中短期独租或合租房,其特点是一个单元内通常有 3 至 5 个房间,房间的面积普遍较大,共用厨卫阳台
Ⅳ 商品房的交易和普通住宅有区别吗
您好,这是两类问题。
普通住宅,一般是按照所在地区,民用住宅的建筑标准来版建造的居权住用房。一般为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因各地对多层和高层的定义不一致,划分标准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确定。
商品房,指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由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开发的,建成后用于市场出售、出租的房屋,包括住宅、商业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自建、参建、委托建造的自用住宅或其他建筑物不属于商品房范围。
Ⅵ 房屋买卖有哪些税费
1、一手房屋交易:
契税:买新房子要缴纳的契税为购房总价的3-5%(不同的省市自治区税率不同),普通商品住宅减半,即1.5-2.5%。
维修基金:按建筑面积乘一定金额收取。
物业管理费:房屋交房后支付,具体档次费率按各地物价部门规定执行。
二手房房屋交易:
非普通住宅契税要加倍。无论取得产权满不满两年。
房本不满五年,要按规定缴纳营业税:房屋产权取得满两年的免征,未超过两年的按房价5.5%缴纳。营业税:普通住宅不满5年(含)转让的,按销售价减去房屋成本价缴纳营业税,满5年免缴。
所得税:房屋产权取得满五年的免征,未超过五年的按房价1%或房屋原值—房屋现值差额20%缴纳。(房屋原值一般按上道契税完税额计算)
万分之十的印花税。
房屋交易手续费按房价1.9%交纳。
(6)住宅房交易扩展阅读:
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规定:
第三条契税税率为3-5%。
契税的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
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印花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
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