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开发商泄露业主信息可以起诉吗
有确凿的证据起诉有效,否则败诉,业主明知不是开发商就是物业泄露业主个人隐私谋私利,苦于无证据,泄露隐私案不是反向举证,官司很难打赢。
记者电话采访了其中一家装修公司--济南金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其工作人员马先生解释,业主信息并不是开发商直接卖给装修公司电话。现在社会上有的公司专门搜集客户信息,然后“贩卖”给装修公司。”对于频发打电话推销产品的问题,该装修公司工作人员称:“我们也只是想提供服务。”
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王律师,王律师说:“这是典型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如果业主搜集好证据,可以向法院诉讼装修公司和泄露方,要求得到相应的赔偿。其中,手机短信和通话记录都可以作为证据。”
② 开发商泄露购房者的个人信息属于违法吗
2013.3.15就出来了这方面的法律,以下是源这个法律详情,是属于违法的,在未经过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
【新法】《消法》第29条规定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或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或丢失的情况下,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解读】新消法规定很明确,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信息,必须正当、必须有必要、必须明示、必须经本人同意、必须严格保密、必须承担法律后果,规定得非常严格,这应当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大突破。在购房、租赁过程中,如果发生电话号码、邮箱等个人信息泄露,购房人、业主、租房人可以要求经营者采取补救措施。
消费者在买房过程中,个人信息被泄露的事情屡屡发生,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正常生活。如在房地产市场中,经常有开发商将购房者的个人信息透露给一些推销商,尤其是家装建材商。房子刚刚交付,业主便不停地收到家装建材的“优惠”信息。以后,业主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用新法讨个说法。
谢谢,求采纳
③ 如何收集开发商贩卖业主信息的证据
很简单,你自己假扮是装修公司的去找开发商要业主信息,看看他们给不给
④ 行为,业主可以追究开发商哪些法律责任
1、缺证延期
交楼是问题出现比较多的环节。法律规定,交楼时建筑部门必须出具《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如果开发商在交楼时不能出具上述两表两书的话,购房者有权要求退房;同时,延期交楼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一般来说这样是开发商违约在先。这时候应当仔细看一下合同,看看当中是否约定了装修质量问题的处理方式。一般来说,开发商在合同中都不会把装修质量作为交房条件,所以就此引发的争议只能按合同中约定的赔偿差价的双倍的方式处理。您要是起诉的话,就一定要将合同分析清楚,不要让开发商钻了空子,而无法实现自己的要求。法院在判决时主要依据合同约定。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合同中约定了某项装修,但是开发商没有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与以以次充好达不到标准是不同的,此时可以房屋没有达到合同约定为由起诉,开发商会因此承担延期交房的违约责任。
2、约定不符
还有很多的纠纷是因为购房人收楼后发现房屋的品质与当初合同约定的不相符。具体情况有很多种,比如面积有出入(大于3%)、窗户的弧型窗变成平面窗、水电气未能到户等等,这都属于开发商的违约。但有时因为一些细小的质量瑕疵导致与合同约定的交楼标准不符,则不应当看成是开发商的违约。
3、不合理收费
购房人关注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收费,哪些费用该收而哪些费用不该收。比如不能收取一年以上的物业管理费,不能收取超出公摊部分的费用,不能强行收取办理房产证的手续费(业主也可自行办理)等等。如果开发商单方面发生这些行为,则属于开发商违约。
4、交楼后发生质量问题开发商推委责任
房屋作为一种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是难免的,但关键是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比如地下车库漏水、墙皮开裂等等。在购房之初,购房人都已经交纳了一笔维修基金以及物业管理费,解决这些问题是开发商或者物业责无旁贷的。如果遇上开发商违约,购房者怎么办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做、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⑤ 开发商泄露购房者的个人信息属于违法吗
属于违法行为,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 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5)开发商泄露业主信息扩展阅读:
依法保护的个人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
二、正确适用法律,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是新型犯罪,各级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要从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借鉴以往的成功判例,综合考虑出售、非法提供或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次数、数量、手段和牟利数额、造成的损害后果等因素,依法加大打击力度,确保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主体,除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单位的工作人员之外,还包括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公民个人信息的商业、房地产业等服务业中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公民的姓名、年龄、有效证件号码、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学历、履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或者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数据资料。
⑥ 物业和开发商透露业主信息到哪里投诉
可以到房管部门投诉,但最有效是到媒体曝光.
还有,要想清楚,最后你的诉求是什么,因为已泄露了,不可能要求让别人删除,只能要求补偿或赔偿。
⑦ 开发商把客户的信息透露给装修公司属于违法行为吗
是违法的,但客户都没有去维护自己的权利,这主要是没有切身利益的损害,只是相当于电话骚扰罢了。
⑧ 房地产开发商泄露业主信息给装修公司有什么法律责任吗
侵害业主的隐私权,可以被治安处罚!
⑨ 开发商把业主的身份证号码及电话号码公开暴漏在公众场合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市住建委和市工商局正式公布新修订的《北京市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专和《北京市物业服务合属同》示范文本。示范文本中,增加了开发商和物业不得擅自泄露业主信息的条款。
擅自泄露业主信息需赔偿
此前,两个合同的示范文本曾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过意见。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昨天说,在征求意见期间,收到来自业主、物业公司、开发商等各方面上百条意见。示范文本根据合理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不少业主都曾遭遇过这样的苦恼,从刚入住开始,就经常会接到中介公司等打来的骚扰电话,询问自己的房子是否出租出售。
为了避免开发商或物业公司擅自泄露业主的信息,昨天公布的2个示范文本最终版中,均增加了相关条款,开发商和物业公司不得擅自将业主信息用于物业管理活动之外,如果违反合同,应按约定的标准向业主支付违约金。
开发商不得经营公共部分
这位负责人表示,示范文本中明确建设单位不得向业主收取物业服务费。对于社会各界关注的物业共用部分经营收益问题,在物业服务合同中,则预留了专门的合同附件供双方就相关内容协商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