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较短,但房产本身价值高,登记费是550元/套。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是70年,但土地每平方米的价值没非住宅那么高,登记费是80元/套。
2. 什么叫做非住宅
指除了住宅以外的非居住用房屋。它包括办公用房、商业用房和厂房仓库等。
3. 如何确定我的房子是合法经营的非住宅
看房产证,房屋性质如注明为住宅,则不是合法的经营用房,其余的均为合法的经营用非住宅
4. 十八年自己房屋做生意,属非住宅吗一直没有办理营业执照!
房子是不是住宅跟你做不生意没关系,的看你得房租建筑类型房产证写着的,非住宅,普通住宅,公建,使用权,军产,民宅
5. 非住宅的定义是什么哪些属于非住宅房屋
非住宅是指除了住宅以外的非居住用房屋。它包括办公用房、商业用房和厂房仓库等。
1.办公用房
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办公用房屋。其中,档次较高的、设备较齐全的为高标准写字楼,条件一般的为普通办公用房。
2.商业服务用房
包括各类商店、门市部、饮食店、粮油店、菜场、理发店、照相馆、浴室、旅社、招待所等从事商业和为居民生活服务所用的房屋。
3.工业用房
直接用于生产或为生产配套的各种房屋,包括主要车间、辅助用房及附属设施用房。凡工业、交通运输、商业、建筑业以及科研、学校等单位中的厂房都应包括在内。
4. 仓库用房
指工业、交通运输、商业、供销、外贸、物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建造的成品库、半成品库、原材料库、货物仓库、物资储备库以及粮油库等。
界定住宅与非住宅的标准,是根据所核发的产权证为准,是在“设计用途”一栏记载“住宅”还是“非住宅”,而新的《不动产权证书》是在“用途”一栏记载“住宅”还是“非住宅”。
住宅是指提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别墅、公寓、职工家属宿舍和集体宿舍(包括职工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等,但不包括住宅楼中作为人防用、不住人的地下室等。住宅性质以外的为非住宅,而且非住宅是不能落户的,只有房屋性质是住宅的可以落户。
住宅是70年产权,产权证上使用性质一栏写着住宅,水电煤气暖气都是民用收取标准;非住宅是40或50年产权,产权证上使用性质一栏写着非住宅,水电气比住宅贵,按照商用标准收取。
6. 在房屋交易中 住宅和非住宅有何不同
在房屋交易中,人们常常会听到住宅和非住宅这两个词语,但二者究竟有何区别?小编今天就为你介绍。
一、住宅与非住宅定义及界定标准有何不同?
1、住宅与非住宅的定义区别
住宅是指供居住的房屋。其中包括别墅、宿舍,但是不包括住宅楼中作为人防使用、不住人的地下室,不包括托儿所、病房、疗养院、旅馆等有专门用途的房屋;层高限制:住宅标准层高不小于2.7米。
非住宅是指除了住宅以外的非居住用房屋。其中包括办公用房、商业服务用房、工业用房、仓库用房等;
(1)办公用房
主要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办公用房屋。其中还包括档次较高的、设备较齐全的为高标准写字楼,以及条件一般的为普通办公用房。
(2)商业服务用房
商业服务用房主要包括各类商店、门市部、饮食店、粮油店、菜场、理发店、照相馆、浴室、旅社、招待所等与从事商业和为居民生活服务相关的房屋。
(3)工业用房
工业用房顾名思义就是是直接用于生产或为生产配套的各种房屋,主要包括主要车间、辅助用房及附属设施用房。凡是工业、交通运输、商业、建筑业以及科研、学校等单位中的厂房都应包括在内。
(4)仓库用房
仓库用房是指用于工业、交通运输、商业、供销、外贸、物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建造的成品库、半成品库、货物仓库、物资储备库以及粮油库等。
2、住宅与非住宅的界定标准
界定住宅与非住宅的标准,以所核发的产权证为准,“设计用途”一栏记载“住宅”还是“非住宅”,新《不动产权证书》“用途”一栏记载“住宅”还是“非住宅”。
二、住宅与非住宅在房屋交易方面区别?
1、购房的条件不同
购买住宅类房屋时,在大部分城市,家庭名下已经拥有的非住宅类房屋,不会影响买房资质审核时的套数计算;
2、交易的税费不同
(1)住宅可分为新房和二手房,新房交易涉及的税费包括:契税和房屋维修基金等,其中税费可享受一定的优惠。二手房交易涉及的税费包括:增值税及附加、契税、个人所得税等。
(2)如果是非住宅首次交易,契税按照3%或4%的标准缴纳,无法享受税费优惠。而非住宅的二次交易涉及的税费包括:增值税及附加、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等。
三、住宅与非住宅在房屋产权上的区别
住宅是70年产权,产权证上使用性质一栏写的是住宅,水电煤气暖气都是民用收取标准。非住宅是40或50年产权,产权证上使用性质一栏写的是非住宅,水电气比住宅贵,按照商用标准收取。
四、住宅与非住宅在落户上的区别
非住宅是不能落户的,只有房屋性质是住宅的可以落户。
7. 如何证明房屋是非住宅,没有房产证和土地证。
没有房产证和土地证,按规定有建设许证的话也可以用建设许可证(证上面有设计专规划用途)属来证明啊,到建设规划部门出具一份复印件即可;但办理登记证不用那么麻烦、直接让社区出具一份“该房用途属于非住宿性质”的证明即可!
8. 非住宅类业主资格如何认定
(一)对“业”的理解
对“业”理解可以有这样不同的认识:
(
1)宽泛意义上的理解“业”是泛指所有的产业,可等同于财产来理解,是一个与人身相对的概念,既包括了物,又包括智力成果;
(
2)特指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是权利主体人身之外的、为人力所支配、并且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物质资料,除此之外的其他事物如行为、智力成果等均不包含在内;
(
3)指不动产,即土地、自然资源以及建筑物等土地定着物、附着物。从我国目前对业主概念使有的生活习惯和法律运用的倾向上来看,“业”的内涵所指主要是第三种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在土地整体规划开发使用的条件下,“业”的范围会延伸到以土地整幅使用权共享为基础的建筑物区划之内的房屋相关物,如绿地、树木、空间、道路、标识等。
(二)业主的界定
字面上看,“业主”即“业”的所有者。03年建设部出台的《物业管理条例》第6条中规定“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业主”,把业主界定为房屋所有权人;如将“业主”定位于“房屋所有权人”,那么,《物权法(草案)》第6章“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这一称谓,表明立法者意图中的“业主”范围包括“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内涵,并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列为业主所有权的一种特别形态。
其实未必如此。笔者认为,在建筑物区划范围之外的“业主”的内涵,可以按照上述观点作出判断,即只有房屋的所有人才能称之为“业主”,但就建筑物区划内的房屋及相关物的权利享有和维护而言,只要对房屋及相关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或处分中的部分权能与利益,即可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业主”。依这一判断,建筑物区划内的“业主”是指对房屋及其相关物有直接支配权并享有其利益的物的所有人、使用人以及收益人、处分人。只要符合以下几个规定性,就应当在区域范围内正当地行使权利而成为建立于房屋及其相关物之上的权利主体----业主。这些规定性包括:在以土地整幅利用为基础的建筑区划范围为内;区域范围内客体应为房屋及其相关物;享有对房屋及其相关物直接进行全部或部分支配的权利;直接享受房屋及其相关物的占有、使用、收益或处分利益;对房屋及其相关物的权利具有排他性。
在建筑物区划范围内,房屋的居住权人、典权人,由于能够直接享有房屋及相关物的支配权和利益,即对房屋及其相关物享有占有、使用和部分的收益、处分权利,因此,居住权人和典权人可以称为“业主”;在房屋及相关物之上的特别债权人如承租权人,因为其对房屋能够享有支配权、排他权等“物权性”因素,享有对房屋及相关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排他效力,亦具备了“业主”的构成要素,所以,享有对房屋及其相关物的权利的承租权人也可以成为业主。根据“业主”的这一规定性,由于担保物权是对物的交换价值进行支配并享受物的交换利益,它并不直接与房屋及相关物的占有、使用等权利义务发生关系,所以担保物权人不能成为业主。只有当担保物权人通过优先受偿权而获得了房屋及其相关物的直接支配权之后,才可能成为业主。
综上所言,我们所称谓的“业主”,事实上表达在两种语境之中,在建筑物区划之外的“业主”仅为房屋的所有权人;在建筑物区划之内,则可以包括房屋及其相关物的所有权人、居住权人、承租人和典权人。
(三)业主权的内涵
从法律调整角度而言,建筑物区划之外的“业主”权利,只需依据一般的不动产所有权的规定即可;建筑物区划之内的“业主”权利则需要专门的规则予以确认和保护。众所周知,随着人口增涨、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日趋紧张,使得以土地整幅使用权共享为基础的高层建筑或复合型建筑越来越普遍。建筑物区域之内(通常称为小区)众多业主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具有很强公共性的社会关系。在此社会生活条件下,势必要重新定位“业主权”概念。为此,笔者设想:《物权法》中所确立的“业主权”,仅调整建筑物区划之内的“业主”相关事务,不触及建筑物区划之外的“业主”权益问题。
可见,本文所称的“业主权”实为小区内复合物权形态,特指在以土地整幅使用权共享为基础的建筑物区划(小区)内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居住权人、承租人、典权人对房屋及相关物所享有的权利义务的总称。权利的主体为业主,即房屋的区分所有人、居住权人、承租人和典权人等;客体为以土地整幅使用权共享为基础的建筑物区划内的房屋及其相关物,可以延伸到小区规划之内开发商建设的公共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至于小区范围内的公共空间等多重区域;业主权的内容具有多重权利内容,包括了主体专用部分的专有权、公用部分的共有权和成员权,以及由上述权利所形成社区权利。
9. 住宅和非住宅用地的区别是什么
综合用地总结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使用年限
商业配套40年,办公50年,比住宅的70年缩水严重;
产权时间我理解应该是土地使用权时间,不是房屋产权时间。因为房屋购买后,房屋产权就属于你了,但土地你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土地所有权属于国有。国家规定纯住宅的土地使用权年出让年限限最高为70年,商业用地最高出让年限为40年。所以,住房只有40年的土地使用权时间也有可能出现。40年后,国家有权收回土地及地上附着物。50年和70年听起来好象对现业主影响不大,但因为《物权法》对综合用地上的房产使用权是否能够自动续期规定并不明确,因此,购买综合用地上的商住住宅还是有一定风险。《物权法》第149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最可能的方案是:到期后,你再次向国家交纳土地出让金,国家再次出让土地使用权。所以,你不会赔30年,但会多缴一些土地出让金,因为40年后的土地出让金肯定会比现在的贵!
2、交易税费 初次购买或者转让时的契税按照3%收取,而住宅为1.5%; 如果国家开征物业税、土地增值税,商业用房的标准也会比住宅高 3、按揭方式
大多不能申请公积金贷款,但是也有少数项目在开发商的努力下能够办到。另50年产权或者40年产权的住宅,如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只能得到五成或六成按揭,最长贷款年限10年
4、日常生活成本
如按公建用途规定,其水、电、暖等使用费用都将采取商用价格。所以,对于购房者应该在购房时询问清楚。目前,开发商大多在前期开发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能按民用价格缴纳。
如水费:3.7(住宅)/5.6(工业商业)/6.1(宾馆、饭店、餐饮业) 5、设计标准
设计导向不同。公建物业受朝向、采光、进深等限制较少,而普通住宅的要求较高。 6、落户问题 无法迁入户口
10. 有非住宅屋指的是什么
你问的是房产立项吧,有住宅 商业 酒店式公寓 别墅 商住两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