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居住小区沥青道路做法
小区的道路一般用水泥砼的多,很少用沥青的。因为小区中重车少,用水泥砼的使用寿命要专长许多,属一般可用30到40年,沥青的,一般也就12年左右。
结构一般都是18CM(垫层)+20CM水泥稳定基层+5CM沥青面层。
㈡ 小区内硬化路面离住宅楼应该是多少米
一般的消防通道规范距离,离高层建筑须有5米。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你
㈢ 环保法允许居住小区路面辅沥青路面吗
这个是可以的,不要什么都往环保上扯。小区内硬化路面可以选混凝土或者沥青路面。如果有害大家都不要走公路或者上高速了。
㈣ 住宅小区内的沥青路面比水泥路面好吗
不正确。
沥青路面弹性好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噪音和振动比较小,但是低速就没有这个优点了。
小区内不能快速行车,水泥路面寿命长并且夏天温度不是很高。
㈤ 居住区道路分级及其宽度
居住区道路一般可以分为三级或四级:第一级:居住区级道路,第二级:居住小区级道路,第三级:住宅组团级道路,第四级:宅前小路。
1、居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车行道一般为9米,如果考虑通行公交时应增加至10-14米,人行道宽度一般在2-4米左右。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多采用——块板的形式,居住区道路用以划分并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
2、居住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米(根据敷设管线的要求,采暖地区建筑控制线不宜小于14m,非采暖地区建筑控制线不宜小于10m),车行道一般为7-9米,人行道宽度在1.5-2.5米左右。居住区的次要道路是居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
3、居住组团级道路
起着联系居住小区范围内各个住宅群落的作用,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5-7米,大部分情况下居住组团级道路不需要设置专门的人行道。
4、宅间小路
是指直通到住宅单元入口或住户的道路,它起着连接住宅单元与单元、连接住宅单元与居住组团级道路或其它等级道路的作用。平时主要是自行车和人行交通,但要满足垃圾清运、救护、消防、搬运等需求。路面宽度大于等于2.5m。(一般2.5-3m)。
(5)住宅区路面扩展阅读:
设计原则
1、道路——通而不畅的原则。
2、根据实际情况,实现人车分流,车行道与步行道各成系统。
3、分清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及宅旁小道的等级关系。
4、在道路形式上有:内环式、环通式、半环式、尽端式、混合式几种。
㈥ 小区内道路宽度一般取多大
(1)居住区来级道路自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车行道一般为9米,如果考虑通行公交时应增加至10-14米,人行道宽度一般在2-4米左右.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多采用一块板的形式.
(2)居住小区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米(根据敷设管线的要求,采暖地区建筑控制线不宜小于14m,非采暖地区建筑控制线不宜小于10m),车行道一般为7-9米,人行道宽度在1.5-2.5米左右.
(3)居住组团级道路起着联系居住小区范围内各个住宅群落的作用,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5-7米,大部分情况下居住组团级道路不需要设置专门的人行道.
(4)宅间小路是指直通到住宅单元入口或住户的道路,它起着连接住宅单元与单元、连接住宅单元与居住组团级道路或其它等级道路的作用.平时主要是自行车和人行交通,但要满足垃圾清运、救护、消防、搬运等需求.路面宽度大于等于2.5m.(一般2.5-3m).
(6)住宅区路面扩展阅读:
设计原则
1、道路——通而不畅的原则
2、分清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及宅旁小道的等级关系
3、根据实际情况,实现人车分流,车行道与步行道各成系统
4、在道路形式上有:内环式、环通式、半环式、尽端式、混合式几种.
网络-居住区道路
㈦ 住宅区内有可能通小车的步行道采用c25混凝土路面的最小厚度是多少
一般C25的材料消耗量各地都有统计 仅供参考,, 建筑消耗定额的混凝内土消耗量的表格!你容可以参考一下! 现浇混凝土配合比表 定额编号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现浇混凝土配合比表) 水泥砂浆 12 13 14 15 16 项目 C15 C20 C25 C30 C35 名称 单位 数量 材。
㈧ 住宅小区沥青路面要做多厚一平方造价多少
住宅小区沥青路大概400多一平米吧,具体厚度不算塘渣大概30-50cm左右 浙江地区
㈨ 一般住宅小区内用哪种沥青路面,人行道用哪种沥青路面,如果人行道采用二级路面,有什么标准
70#沥青一般用这个,去金欧特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