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层住宅标准房层高是多少米
按《国家住宅设计规范》,普通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米,卧室、起居室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回2.4米。
2.8米是这一层的地答面到上一层的地面.这个尺寸是含楼板厚度的,普通住宅层高2.8米,可以在保证居住舒适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住宅的高度计量除了用“米”,还可用“层”来计算,每一层的高度在设计上有一定要求,称为层高。
层高通常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层高减去楼板的厚度的差,叫做净高。出于降低成本、节约建材、节约土地等考虑,目前一般住宅层高都在2.8米左右。
(1)住宅高楼扩展阅读:
层高为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就是一层房屋的高度。在1987年发布的《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砖混结构住宅建筑层高采用的参数为:2.6米、2.7米、2.8米。
住宅的高度计量除了用“米”,还可用“层”来计算,每一层的高度在设计上有一定要求,称为层高。层高通常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层高减去楼板的厚度的差,叫做净高。出于降低成本、节约建材、节约土地等考虑,目前一般住宅层高都在2.8米左右。
㈡ 楼房多少层以上算是高层建筑
一般房子1~来7层就是多层自,可以不带电梯的,8~12层为小高层,13层以上则为高层,建筑高度超过24m2为超过100m的为高层办公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m就是超高层办公建筑了,也就是说13层以上就是属于高层建筑物的房子了。
世界各城市的生产和消费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莫不积极致力于提高城市建筑的层数。实践证明,高层建筑可以带来社会经济效益。
使人口集中,可利用建筑内部的竖向和横向交通缩短部门之间的联系距离,从而提高效率;其次能使大面积建筑的用地大幅度缩小,有可能在城市中心地段选址,可以减少市政建设投资和缩短建筑工期。
施工监测
1、从基坑开挖至基坑回填完成期间软土地区尚应延长个月应对影响区范围内的邻近建筑物和管线垂直与水平变形进行监测。
2、实施降水和回灌方案时应进行降水观测井和回灌观测井的水位测试以及邻近建筑物管线的沉陷与水平位移观测
3、采用护坡桩系统时,应对挡土桩的变形桩的内力变化进行监测。
4、当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时,应监测墙体位移、平面变形、结构整体稳定、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土体位移和地下水位等项目。
㈢ 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有什么区别
多层住宅与高层住宅的区别 多层住宅一般是指六七层高的楼房,高层住宅是指六七层以上的住房。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各有特点,不能简单地说哪种好,应从结构、成本、面积、质量、房型、物业管理收费等多方面考虑。 从建筑质量上讲,一般情况下,高层住宅的建造标准、建造质量要高于多层住宅。普通多层住宅一般为砖混结构,而高层住宅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地基深而结实,墙体厚实,不渗水,抗震性能好于多层住宅,整幢大楼不会下沉变形。 高层住宅视野较开阔,空气质量较好,噪音也小;由于楼高,自然风较大,有的房间不需要装空调还可节约电费。 但从房屋实际使用面积看,高层住宅的得房率比多层住宅低,即购买相同建筑面积的住房,高层的套内建筑面积低于多层的套内建筑面积。住宅的面积既包括使用面积,也包括住宅的公共部位,如楼梯间等公共面积的分摊。高层住宅由于有电梯、电梯等候间、地下室等,需分摊的公用面积较多层的要多,因而实际得房率要低一些。 大多数高层住宅物业管理比较完善,小区环境一般比较优美、舒适,停放自行车、汽车等管理都较好,电梯、大门入口都有专人值勤,小区比较安全;但高层住宅的物业管理费比多层住宅的物业管理费要高。 高层住宅上下楼有电梯可代步,出入方便,老人、残疾人和病人可以免去爬楼登高之苦;但如果电梯的维修保养不到位,一旦电梯发生故障,居民上下楼比较困难。 然而,从房型构造格局上看,多层住宅要好于高层住宅。由于构造上的原因,一般多层住宅坐北朝南,南北通风,室内使用面积大,房型合理,大开间容易隔开装修。而高层住宅一般采用框架结构,加上又要考虑几部电梯的位置,因而户型设计稍难一点。
㈣ 什么是高层住宅 怎样的房子才算高层
按高层民用建筑抄防火袭规范,住宅建筑10层以上是高层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他非单层民用建筑均为高层。
按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住宅建筑10层以上是高层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他非单层民用建筑均为高层。
住宅建筑层高界定: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及以上为高层。
建筑物按其高度和层数可分为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具体划分如下:
(1)住宅建筑:一般把1-3层称为低层建筑4-6层称为多层建筑7-9层称为中高层建筑;10层以上称为高层建筑。
(2)公共建筑及综合建筑:我国建设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把总高度超过24 m的公共建筑和综合建筑称为高层建筑(不包括高度超过24 m的单层主体建筑)。
(3)超高层建筑:按我国《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 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4)工业建筑:分为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层数的厂房。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9-13,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㈤ 在中国这么多的住宅中,多少层算是高层建筑
一般房抄子1~7层就是多层可以不带电梯的,8~12层为小高层,13层以上则为高层,建筑高度超过24m2为超过100m的为高层办公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m就是超高层办公建筑了,也就是说13层以上就是属于高层建筑物的房子了。
㈥ 高层住宅是指高度大于多少米的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超过层或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0世纪初,纽约的“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大楼”(METROPOLITAN LIFE TOWER,50 层,206 M,1909年建成)是世界上第一幢高度超过200 M的摩天大楼。
世界十大超高层建筑排名依次是:[2011年度] 迪拜塔(哈利法塔迪拜 828米);
东京晴空塔 (日本,634米);
平安大厦(中国深圳,600米);
迪拜塔828米;
广州东塔(中国,530米);
台北101大厦(中国、508米);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国、492米、101层)
吉隆坡国家石油双塔(马来西亚、452米);
南京紫峰大厦(中国、450米)
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美国、442米);
上海金茂大厦(中国、421米);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2期(中国、415米);
广州中信广场(中国、391米);
广州东塔(在建);
深圳地王大厦(中国、384米);
纽约帝国大厦(美国、381米);
其中,8座在亚洲,7座在中国大陆及港台。
目前中国在建的超高层建筑有: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约668米)、上海中心(约632米)、武汉绿地中心(约606米)、广州东塔(约530米)、长沙国金中心(约432米)、长沙天空城市(约838米)。
㈦ 住宅多少层称为超高层
市中心土地越来越少,地面价越来越贵。为了节约成本,很多新建的住宅,楼层也是越建越高,这样才能容纳更多的人居住。买房时,最常见的就是超高层住宅了。在我国,住宅层数超高多少层可以称之为超高层住宅呢?不少买房者最关心的还是超高层住宅会不会倒了,安全不?购买超高层到底好不好?超高层住宅有哪些优点和利弊?看完了下文,你再决定.
一、 多少层的住宅称为超高层住宅?
建筑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00米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30层以上的住宅就可以称为超高层住宅了。
二、超高层住宅的特点
超高层住宅的地面价格比较低,但其房价却不低。这是因为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建筑的设计方法、理念和施工工艺较普通高层住宅和中、低层住宅会有很大的不同,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会更多。例如,电梯的数量、消防设施、通风排烟设备和人员安全疏散设施会更加的复杂,而且结构本身的抗震和荷载也会大大加强。
另外,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突出,有些勘称区域地标性建筑,因此在外墙面的装修上档次也较高,加大了成本。
三、超高层住宅的优缺点和弊端
(一) 优点
1、 视野效果好,无遮挡。站得高看得远,由于周边的建筑物较矮小,住在高层,可以一览无余。
2、 私密性好,隐私可以得到保护,受到噪音的污染小,比较安静。
3、 采光和通风、日照效果好。
4、 房子质量安全有一定的保障。国家规定,民用住宅类的高度达80至120米需由市一级地震局审批;120至200米则需要省一级审批;如果超过200米,则需要国家地震局审批。
(二) 弊端
1、建筑成本高昂,建筑必须使用先进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成本很高。建筑成本高,日常管理成本也不低,一些空置率较高的高楼因此不堪重负。
2、 上下班的人流高峰,将造成楼层拥挤,等电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同时,一旦电梯发生故障不能使用,将更麻烦。3、 一些高层住宅晚上设有灯光,容易造成光污染以及各种环境问题。4、 超高建筑装修中使用了大量可燃性材料,建筑内部还分布着大量电线电缆,一旦火灾形成,火势会非常迅猛。消防部门的云梯只有100米左右,如果300米的高楼出现火灾,根本无法进行救援。此外,还有地震、人为破坏等不可预见性灾难。
以上就是关于超高层住宅的优点以及弊端,超高层住宅由于视野效果好和私密性强等特点,迎合了不少年轻人的喜爱,但在购买时,存在的一些弊端也不得不考虑。尤其家里如果有老人或者小孩子的,不建议购买高楼层。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2-2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
㈧ 高层住宅是指多少层
GB50096-1999(2003年版)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十层及以上住宅为高层住宅。
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按它的外部体形可分为塔式、板式和墙式;按它的内部空间组合可分为单元式和走廊式。
优缺点:
高层住宅的优点有:
1、可以节约土地,增加住房和居住人口,如同样的地基建六层住宅与建12层住宅,土地利用率、住房和居住人口可以提高一倍。
2、尤其是在我国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较高的地区,拆迁的费用很高,动员人口外迁的工作难度很大,但通过建设高层住宅就能较好地处理各方面的矛盾。
不足之处:
1、投资大,高层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于多层建筑,加上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一次性投入很大,另外使用后,还要为电梯、泵站修缮养护付出一笔经常性费用。
2、上下不便,电梯服务虽很方便,但遇到停电、修理就很麻烦。
3、安全性差,高层住宅留置多个互相连通的疏散口和楼梯,往往为入户偷盗和其他犯罪提供作案条件。
4、高层住宅还应注意防火,因为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扑救。
5、在高层生活的家庭有一种孤独和封闭感,老人和孩子因上下不便,双职工要日日上班,很难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和邻里关系。
6、多幢点式高层住宅建在一起,会产生不规则的高空风,影响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根据上述情况,国家1985年对高层住宅建设作了明确地规定:“在大城市的特定地点,当建造高层住宅节约用地效果显著,而且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设备条件和经济条件时,可以建造适量的高层住宅。”
㈨ 多少层才算超高层超高层住宅的优缺点是什么
1972年8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伯利恒市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专门讨论并提出高层建筑的分类和定义。
第一类高层建筑:9-16层(高度到50米);
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层(高度到75米);
第三类高层建筑:26-40层(最高到100米);
超高层建筑: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
20世纪初,纽约的“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大楼”(METROPOLITAN LIFE TOWER,50 层,206 M,1909年建成)是世界上第一幢高度超过200 M的摩天大楼。
在我国,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2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3 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住宅的优缺点
超高层住宅的优点是可以节约土地,增加住房和居住人口,如同样的地基建六层住宅与建12层住宅,土地利用率、住房和居住人口可以提高一倍。尤其是在我国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较高的地区,拆迁的费用很高,动员人口外迁的工作难度很大,但通过建设高层住宅就能较好地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同时,建造和使用高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如:投资大,高层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于多层建筑,加上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一次性投入很大,另外使用后,还要为电梯、泵站修缮养护付出一笔经常性费用;上下不便,电梯服务虽很方便,但遇到停电、修理就很麻烦;安全性差,高层住宅留置多个互相连通的疏散口和楼梯,往往为入户偷盗和其他犯罪提供作案条件;高层住宅还应注意防火,因为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扑救;在高层生活的家庭有一种孤独和封闭感,老人和孩子因上下不便,双职工要日日上班,很难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和邻里关系;多幢点式高层住宅建在一起,会产生不规则的高空风,影响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3-05-15,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的新房信息
㈩ 高层住宅一般为多少层
低层建筑是指高度小于或等于10米的建筑,低层居住建筑为一层至三层。多层建筑是指高度大于10米,小于24米的建筑,多层居住建筑为四层至九层(其高度大于10米,小于28米)。高层建筑是指高度大于或等于24米,高层居住建筑为九层以上(不含九层,其高度大于或等于28米,小于100米)。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大于或等于100米的建筑。1。《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1999(2003年版)》
1.0.3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2。《办 公 建 筑 设 计 规 范 JGJ 67-89》
第1.0.3条 办公建筑按高度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建筑高度24m以下为低层或多层办公建筑;
二、建筑高度超过24m而未超过100m为高层办公建筑;
三、建筑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办公建筑。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 37-87》
第1.0.5条 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
一、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二、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三、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3层~8层为多层;9层以上为高层。
5。 一般认为建筑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建筑。小高层,人们一般把8层至12层的建筑称为“小高层”(各地概念有别)。小高层住宅一般一个单元一部电梯。
多层、高层、小高层、超高层。。。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没有真正意义上统一规定。各个时代规定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