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为什么要交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是因为该公司拥有的房产和土地使用权而交纳的.
房产税是以内房屋为征容税对象.按照房屋的记税余值和租金收入为记税依据,向房产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而土地使用税则是指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的一种税赋.
2. 国家为什么不收房产税
这是要根据国情来的。房产税比较关系到国民和国家长久生存发展的大计,不版会轻易的收受。税收是国家的权一个财政收入,房产税触摸的角和面比较广,也是调节房产的重要杠杆。所以不到一定需要的时候不会收。但今后一定会逐步的收受。
3. 什么情况下要叫房产税,为什么要交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价或出租租金收入征收的一种税。专又称房屋税。属
1.房产税属于财产税中的个别财产税,其征税对象只是房屋;
2.征收范围限于城镇的经营性房屋;
3.区别房屋的经营使用方式规定征税办法,对于自用的按房产计税余值征收,对于出租房屋按租金收入征税。
注意房屋出典不同于出租,出典人收取的典价也不同于租金。因此,不应将其确定为出租行为从租计征,而应按房产余值计算缴纳。为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8号)明确规定,产权出典的房产,由承典人依照房产余值缴纳房产税,税率为1.2%。
房产税征收范围
称房产税“课税范围”,具体指开征房产税的地区。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房产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的具体征税范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4. 为什么说房产税是一定会收的
近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G20会上表示,受制于信息征集能力弱及利益调整阻碍,目前房地产税制改革尚未推出正式方案,但下一步将“义无反顾”推进改革。自2003年提出物业税以来,房地产税的探讨已历经13年。人们为房地产税征与不征、税率如何、免税设计、冲击楼市、与土地出让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无数讨论。房产税是一定会收的。
之所以这样讲主要是因为房地产税符合政府执政需求。第一,开征房地产税能为地方政府提供源源不断的税收收入,政府有足够的动力开发新税源。现在,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收入,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培育地方税主体税种成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西方国家的房地产税占了地方政府支出的超过一半,美国的房产税几乎是基层教育经费的来源。房地产税是基于不动产价值征收、税收额相对稳定并可长期持续的税种,可以解决“土地财政”的问题。
第二,开征房地产税能有效限制房产的投资性需求,遏制房价快速上涨。用税收杠杆把投机炒作限制住,让住房市场真正成为消费市场。只要用税收政策把住房的赚钱功能去除,房价上涨就会得到遏制。这是解决房价疯狂最重要最简单的办法。
第三,在基尼系数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开征房地产税有利于收入再分配。全球调节收入的四大税种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资本利得税,我国目前只有个人所得税“一根独木”,显然不利于调节收入分配。可以说,在财富聚拢与传承、保值增值上,没有哪一项资产能匹敌房产。房地产税属于财产税,拥有大量房地产的富人将承担更多税负,能弥补能促进公平分配的税收机制目前的短板。
所以,从执政需求来说,房地产税真的会来。但是,又不会马上就来,因为推行房地产税也有利益阻力。当前我国经济信用都以不动产为基础,为保证资产价格不大幅下跌,中央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地价也炒得火热,以期用地价撑住房价。房地产税出台,房产的投资价值将大幅萎缩,影响政府和企业信用,保资产价格这件事将充满变数。
另外,房地产税的立法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其影响遍及政府、开发商和每一个民众。不仅仅是新设的一个税,而是要对房地产领域的税费体系进行重新设置,甚至可以讲,这是一项推倒重来的工程。这么重大的工程,估计没有几年时间是拿不下来的。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7-3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领取看房红包,百元现金直接领
5. 究竟为什么要开征房产税
你好。
对于持有(拥有、保有)的不动产征收物业税,是税制改革的一个方向。所谓的物业税,就是对持有(拥有、保有)的不动产,征收一定的税款,拥有不动产越多,其负担的税款也就越多。对不动产投资客而言,该税种的开征将明显增加其投资期间的持有成本。然而,因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该税种迟迟没有出台。
在当前针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作为调控手段之一的税收,寄希望予物业税的即可出台,是不现实的。怎么办?那就只能在现有的税法框架下进行,它就是房产税。
可见,其中所提到的“开征房产税”的争论,其实是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即:由对物业税的讨论,演变为对房产税的讨论。由此,讨论由物业税的开征,演变为了房产税的开征。这种演变,媒体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然,犹如题中所言,房产税是现行实际征收的一个税种。所以,“房产税的开征”的说法,是个误会。
另一方面,根据现行税法的有关规定,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
一般情况下,个人对房产的使用可大致分为四种情况:1、自用自住;2、自用营业;3、对外出租;4、空关闲置。
这四种情况中:第一种情况免税;第二、三种情况,依法征税,但大多是与营业税等税种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税率计征的,因此,纳税人不一定了解其纳税额中包含有房产税;第四种情况,目前政策下是免税的。
由此可见,由于上述现实情况,个人并不一定了解、感受到房产税的存在。在讨论利用税收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时,自然而然地从字面上变成的“房产税的开征”。
所以,这场讨论演变到现在,应当是“房产税的修订”。 当然,最终税制改革的方案,是开征物业税(当然,物业税的开征,应当是会整合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还是暂时修订房产税,还需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
6. 为什么很多人要支持收房产税
1、由于个人出租房产,属于房产用于出租经营,所以按我国房产税法规规内定要交房产税容。
2、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3、征收税率
(1)按房产余值计征的,年税率为1.2%;
(2)按房产出租的租金收入计征的,税率为12%。从2001年1月1日起,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可暂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7. 买房为什么要交房产税
买房交税这是国家规定,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国家通过收税专,再将这笔钱用来国家属基础建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人民享受更多的福利和好处。如果都不收税,国家财政收入从哪来,政府机关怎么运做,国家基础项目和国防开支从哪里来,所以国家规定,买卖商业行为都要强制收税。
因为房子也是商品,用来买卖,而任何商品买卖都要交税,商品买卖交税是天经地义的事,只因为买房交的房产税比较高,比较多,我们买才比较在意,认为买房交那么多税钱不公平,谁也不愿意掏出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就会产生一种情绪,买房为什么要交房产税。
从本质上说买房就是一个商业行为,商业行为,买卖交税就是天经地义之事,我们要这样想,国家将收上来的税收再投入到公路桥梁建没,公共场合环境建设,及一切与民相关的生活基础建设中,让我们社会环境更好,社会福利更高,促进和谐社会,造福人类。所以也就坦然,买卖要交税,买房为什么要交房产税了。买房交房产税也是每个人为国家做贡献,这样想就明白了买房为什么要交房产税。
8. 为什么要收房产税
房产税收是为了增加zf收入。而且目前基本是发达国家在征收,这些国家房回价平稳、交易低迷,通过答房产持有阶段收税增加税收。而我国房价飞涨、交易量巨大,zf获得的出让金、税收、房产税已经占房价的70以上。房产税只会增加持有房子的成本,最终是要被买房的人承担。现在却被专家解读为降房价的灵丹妙药,真是匪夷所思啊。房价跌了是个冷笑话。真实的案例:2017年八月买的四线城市56万,现在挂牌的都是80万。新闻媒体天天报道房价跌,不知数据从哪里来的???长期看假新闻你会三观尽毁,价值观崩溃,智商被侮辱……
9. 为什么要交房产税
一、上海房产税征收对象
上海房产税征收对象分为两类:
1、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包括新购的二手存量住房和新建商品住房);
2、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的住房。
从此征收对象中可以看出对本地居民有首套免征优势,也有限购规定。要多买可以,但是得缴纳房产税!
二、上海房产税计算依据
1、计税依据:住房市场交易价格的70%。
2、税率:实行0.4%~0.6%差别化税率。适用税率暂定为0.6%,但对应税住房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本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2倍(含2倍)的,税率可暂减为0.4%;
3、征税面积:对本市居民家庭给予人均60平方米的免税住房面积(指住房建筑面积)扣除。合并计算的家庭全部住房面积为居民家庭新购住房面积和其他住房面积的总和。
因而,上海房产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面积*新购房单价*70%*税率
纳 税人可到住房所在区县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税务窗口申报缴纳个人住房房产税。还可以到住房所在区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的申报纳税专窗,就近的上海银行、上海农村 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营)在本市办理个人业务的营业网点,或登录付费通网站按网上流程缴税。
三、上海房产税减免条件
注意:房产税是每年都要交的,在年底的时候交付当年的税费。如果这套房子是首套房,上海户籍首套房免征,非本市户籍则需要交纳。不过非本市户籍居住证满三年后,那么交的这些税费还是可以退还的。
房产税是取得房产证以后就要交的,如果是12月取得房产证,那今年是可以不用交的,往后推算一个月。
凡逾期纳税的,应到住房所在区县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税务窗口缴纳,其他征收点不再受理。税务机关将按规定对滞纳税款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对经催报催缴仍拒不纳税的,税务机关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本市试点办法有关规定处理。同时,根据《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将未纳税信息纳入联合征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