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需要房产税 房产税改革什么时候到来
明年都不会实行
什么是房产税?房产税何时开征?
Ⅱ 2018房产税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一、2018年房产税改革内容
1、房产税改革内容范围扩大了。改革后,纳税人将被扩展到外国企业和专外国企业。属
2、税收范围扩大。改革后将把财产税扩展到农村地区。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拥有财产权利的单位和个人。
3、税基改变了。改革后的财产税作为税收的基础,通过了财产的估价。
4、税率调整了。改革后的房产税将采用幅度比例税率,税负与以前大体持平。
5、地方的权力扩大了。改革后将把房产税税率的具体确定权、实施细则的制定权和解释权下放给地方,便于调动地方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
二、房产税改革内容具体征收办法
(一)从价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房产原值*(1一减除比率)*1.2%
(二)从租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 房产租金收入*12%
上面这些就是房产税改革内容的具体情况。
Ⅲ 请教下房地产改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 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版权等观点。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权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售房试点。1...
Ⅳ 2018房产税改革内容是什么
出台房产税改革方案,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如下:
1、纳税人的范围扩大。现行房产税只对国内企业征收,改革后,纳税人将扩大到外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2、征税范围扩大。现行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仅限于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为了体现公平税负,平等竞争的原则,改革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将扩大到农村。纳税人为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
3、改变了计税依据。现行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是房产的价值和房租收入,采用租金为计税依据的,税负明显高于按房屋价值计算的税负,而且我国现行营业税已有对租金征税的规定,再按租金征税有可能造成重复征。因此,改革后的房产税采用了房产的评估价值为计税依据。
4、调整了税率。改革后的房产税将采用幅度比例税率,税负与以前大体持平。实行幅度税率可以便于地方根据本地实际灵活确定适用税率。
5、扩大了地方的权力。房产税是一个地方税种,改革后将把房产税税率的具体确定权、实施细则的制定权和解释权下放给地方,便于调动地方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
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研究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研究开征环境税的方案。
(4)房产改革什么时候实施扩展阅读
房产税不是新开征的税种,只不过,由于对个人所有非营业用房产一直采取税收免除的优惠政策,因此过去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
而今,房产税之所以备受舆论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这项改革与广大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论是“存量版”的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还是“增量版”的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我们都已经成为房产税的潜在纳税义务人。
特别是同与个人密切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相比,房产税在对居民收入调节产生直接影响之外,还会对房产售卖行为及预期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对广大居民的投资结构及融资结构产生间接影响。
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释放改革红利已经成为众望所归的形势下,一旦房产税改革取得了较大程度的成功,那么税制改革所承载的经济社会改革突破口这一使命就很有可能实至名归。
房产税制衍生出的“房市风向标”就有可能给予房产刚需者信心和力量,给我们呈现更接地气的“调高扩中提低”税收样本。
Ⅳ 中国房产改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从住房分配到商品房改革
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
国发〔1994〕43号
http://www.tsinghua.e.cn/docsn/fcc/fgzcjzzgl/关于深化城镇住专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属.htm
Ⅵ 改革开放后至今,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时期并给予简要说明。
第一节我国房地产制度改革与市场发展的历程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一是初步形成时期(1978~1991年),二是房地产过热时期(1992~1993年),三是市场调整时期(1994~1997年),四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时期(1998~2002年),五是宏观调控时期(2003~2007年)。
一、初步形成时期(1978~1991年)
二、房地产过热时期(1992~1993年)
三、市场调整时期(1994~1997年)
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时期(1998~2002年)五、宏观调控时期(2003~2007年)
摘自《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你可以打开这个链接看一下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8108609.html
Ⅶ 房地产发展的历史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
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 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
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售房试点。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1987至199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招标出让住房用地。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199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市的房改总体方案。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1993年“安居工程”开始启动。1992年后,房地产业急剧快速增长,月投资最高增幅曾高达146.9%。房地产市场在局部地区一度呈现混乱局面,在个别地区出现较为明显的房地产泡沫。
1993年底宏观经济调控后,房地产业投资增长率普遍大幅回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
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5至2002年)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1998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四阶段:价格持续上扬,多项调控措施出台的新阶段(2003年以来)
2003年以来,房屋价格持续上扬,大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明显。随之而来出台了多项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
最早是1978年,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历史。
(7)房产改革什么时候实施扩展阅读:
2012中国500强房企的库存已达到4.9945万亿元(超过2011年中国GDP的10%)?存货均值同比增加50.34%?增幅较2010年进一步攀升6.47个百分点?平均每家500强房企的存货已达到99.89亿元?创历史新高。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曾对媒体表示?据测算?2012年开发商因房屋库存需要支付的资金成本约为3450亿元?而2011年房地产全行业赢利也丌过5000亿元左右。2013房价走势分析如果2012年销售额再下降?则房地产行业整体上将接近盈亏平衡的边缘。
据此估计2013年房地产走势?房地产企业撑丌了多长时间。如果房地产商能熬过2012?则房价走势2013中国必然拉开大崩溃的序幕。
据中国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房价走势分析?2012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431亿元?同比增长27.8%?其中住宅投资3713亿元?增长23.2%?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949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97605万平方米?增长32.8%。
Ⅷ 为何要加快房地产市场制度的改革
据报道,国家统计局、商务部14日分别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负版责人表示,权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7.2%,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改革仍要进行。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要加快房地产市场制度的改革,加快推进长效机制的建设,特别是要从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综合施策,更快更好地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样一个定位。
希望房地产改革可以持续进行下去!
Ⅸ 国家房产改革到底规定每人应拥有多少平方米
由建设部主办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暨住房保障政策高层论坛”上。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了该中心最新的研究报告,第一次对我国居民2020年居住目标作出定性定量的分析预测。
在此次论坛会上,国家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博士就“关于房价的若干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对国内目前房价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阐述。建设部总经济师、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冷宏志,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也作了专题报告。
执笔该报告的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住宅与房地产处副处长文林峰介绍了这份《2020年中国居民居住目标预测研究报告》的具体产生经过。
《报告》将“户均一套、人均一间”的总体目标细分为5大类16项指标,包括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镇住宅居住品质(定性)、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年住房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等细节指标。《报告》提出,2020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预计达35平方米,每套住宅平均面积达到120平方米。相应的,厨房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卫生间不低于4平方米、主卧室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这才算小康之家的房子。
“推窗见绿”是我们追求的居住环境。《报告》对此提出具体量化指标:小康时代的居住环境,人均绿地面积要达到8平方米,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11.2%都应该是绿地。这将比我国2002年人均5.36平方米绿地的水平提高一大截。
《报告》提出的最后一项指标是居住消费支出比率25%。也就是说,老百姓挣的钱将有1/4用于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