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怎么算
总用地面积,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这几个是最基本的
出简单的方案有这几个指标应该差不多了
如果是住宅,可能还有户数,停车数量等指标。
2. 如何计算“建筑经济指标”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常见词汇整理与计算方法
(1)容积率:即规划地块内各类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计算公式为: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土地面积容积率可根据需要制定上限与下限.
容积率的下限是保证地块开发的效益,防止无效益或低效益开发造成土地的浪费。容积率上限防
止过渡开发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
容积率还可以根据建筑用途的不同,分为全部建筑容积率,公共建筑容积率,住宅建筑容积率等
(2)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建筑密度
=建筑基底占地面积/地块面积
(3)绿化率,亦称绿地率:指的是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计算公式: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
绿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4)建筑物占地面积:以外墙(底层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构筑物占地面积以占地轮廓计算,但不包括铁路、道路,围墙及管线。
(5)总建筑面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
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3. 技术经济指标怎么计算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一)住宅设计应计算下列技术经济指标:
1.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m2)
2.套内使用面积(m2/套)
3.住宅标准层总使用面积(m2)
4.住宅标准层总建筑面积(m2)
5,住宅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
6.套型建筑面积(m2/套)
7.套型阳台面积(m2/套)
(二)住宅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等于各功能使用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2.套内使用面积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
3.住宅标准层总使用面积等于本层各套内使用面积之和。
4.住宅标准层建筑面积,按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沿或相邻界墙轴线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当外墙设外保温层时,按保温层外表面计算。
5.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等于标准层使用面积除以标准层建筑面积。
6.套型建筑面积等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
7.套型阳台面积等于套内务阳台结构底板投影净面积之和。
(三)套内使用面积计算应按下列规定;
1.套内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餐厅、过道、前室、贮藏室、壁柜等使用面积的总和。
2.使用面积按结构墙体表面尺寸计算,有复合保温层时,将复合保温层视为结构墙体厚度扣除后计算。
3.烟囱、通风道、管井等均不计入使用面积。
4.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5.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顶板下表面与楼面间净高低于1.2m的空间不计算使用面积;净高在1.2-2.1m的空间按1/2计算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m的空间全部计入使用面积。 6.坡屋顶内的使用面积应单独计算,不得列入标准层使用面积和标准层建筑面积中,须计算建筑总面积时,利吊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反求。
(四)阳台面积应按结构底板投影净面积单独计算,不计人每套使用面积或建筑面积内。
4. 房地产,做成本测算时,计算经济指标
要先有设计方案,才能针对方案做经济概算。举例:
因为32000平米的建版筑,既可以建权成一层平房,占地32000平米,也可以建320层的占地100平米的高层。而两者的建筑密度相差了100倍。通俗地讲,一团面团放进锅里摊饼,可以厚些小点,可以薄点大些。由此,面饼占锅的面积不通,即密度不一。
5. 建筑经济指标如何计算
计算方式如下:
1、容积率:即规划地块内各类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计算公式为回:容积率=总建答筑面积/土地面积容积率可根据需要制定上限与下限。
2、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基底占地面积/地块面积。
3、绿化率,亦称绿地率:指的是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
6.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包含哪些内容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名称:指
标
计量单位
说
明规划用地面积
m2
总建筑面积
m2
△住宅总建筑面积
m2
△公建面积
m2
△建筑密度
%
△容积率
%
△绿地率
%
钢材总用量
吨
钢材用量
Kg/m2
钢筋:
T型钢:
T水泥总用量
吨
设计值
实测值
废水
木材总用量
m2
废气
总造价
万元
废渣
单位造价
元/
m2
用电kW.h/t
结构体系
用水m3/t
抗震设防烈度
场地类别注:1.上述指标计量以竣工决算为依据。2.△者,住宅设计项目必须填写。
7. 如何做好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领域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方面,也涉及生产和建设的各个阶段。主要内容包括:①从全国范围看,有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效果、结构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最佳关系问题;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合理转移问题;投资方向、项目选择问题;能源的开源与节流、生产与供应、开发与运输的最优选择问题;技术引进方案的论证问题;外资的利用与偿还、引进前的可行性研究与引进后的经济效果评价问题;技术政策的论证、物资流通方式与渠道的选择问题;等等。②从部门和企业范围看,有厂址选择的论证,企业规模的分析,产品方向的确定,技术设备的选择、使用与更新的分析,原材料路线的选择,新技术、新工艺的经济效果分析,新产品开发的论证与评价,等等。③从生产与建设的各个阶段看,有试验研究、勘测考察、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生产运行等各个阶段的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综合发展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与评价,等等。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①系统综合。指采用系统分析、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经济学思维方法,对技术的研制、应用与发展进行估计。②方案论证。是技术经济普遍采用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一套经济效果指标体系对完成同一目标的不同技术方案的计算、分析、比较。③效果分析是通过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对比分析,效益与费用的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原则是效果最大原则。技术经济分析、论证、评价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①决定型分析评价法。它以直观判断为基础,用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使综合评价定量化,并以得分高低判断其优劣。常用的决定型评价法有评分法、图形表示法、检查表法、实数法、效用评价法等。②经济型分析评价法。它是以经济观点评价技术方案的优劣,以经济效果最大化为准则进行选优。常用的经济型评价法有效果分析法、效益费用比率法、效益费用现值比较法、内部收益率法、投资回收期法等。③不确定型分析评价法。它主要采用盈亏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等方法,确定可行的技术方案。④比较型分析评价法。它通过对实现同一目标、满足同一技术要求的各种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计算、分析比较、论证评价,选出最优方案。⑤系统分析法。它是把研究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中进行分析与综合,找出各种可行方案,供决策者选择。分析时应考虑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结合、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⑥价值分析法。通过对产品功能成本的分析,在保证产品达到必要功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⑦可行性分析法。它是对投资决策前进行的预先分析与估计,通过研究比较工程建设项目的不同方案,确定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界限。
8. 项目申报书中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何写项目是高新研究与发展项目
高新研究于发展项目,考核的重点是项目的创新性
经济指标不像产业化专项目,要求的属这么高
但是一定要突出高新技术产品的利税率
我的建议是,项目的创新点要着重推敲
经济指标,量力而行,不要光图申报时候的爽,验收的时候你会哭
技术指标,要看你是什么类型的项目和创新了
如果是系统集成创新或者引用创新,那么技术指标只是一个考量你项目产品的参数,按照实际能实现的来写就行
如果项目本身的创新点就是在指标上的突破(比如说速度达到多少,精度达到多少,处理能力达到多少等),那一定要考虑到最终验收的时候能不能实现,因为需要第三方机构来做评测
总的来说,在保证申报成功的同事,也要考虑验收时候能不能完成。
你可以先弄出一个初稿,给你们的老总和技术负责人看,他们如果点头,那报上去,就算验收的时候有问题,那也不是你的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