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资性房地产和固定资产的区别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也就是说这个房子不是你公司自己生产经营要用的
固定资产是你为了自己的生产经营用的,购买或者自建的
2. 投资性房地产是固定资产吗
投资性房地产并不属于固定资产,它应该多带带计量及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多带带计量和出售。
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
(一)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包括自行开发完成后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企业计划用于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土地使用权,不属于此类。
已出租的投资性房地产租赁期届满,因暂时空置但继续用于出租的,仍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以经营方式租入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再转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也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母公司以经营租赁的方式向子公司租出房地产的,该项房地产应确认为母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
(二)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取得的、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不属于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三)已出租的建筑物
已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企业拥有产权的、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包括自行建造或开发活动完成后用于出租的建筑物。企业在判断和确认已出租的建筑物时,应当把握以下要点:
1.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企业拥有产权的建筑物。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再转租的建筑物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2.已出租的建筑物是企业已经与其他方签订了租赁协议,约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一般应自租赁协议规定的租赁期开始日起,经营租出的建筑物才属于已出租的建筑物。通常情况下,对企业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如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租出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即使尚未签定租赁协议,也应视为投资性房地产。
3.企业将建筑物出租,按租赁协议向承租人提供的相关辅助服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大的,应当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关注环球网校投资性房地产是固定资产吗
3. 中级财务会计简答题。固定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的区别
一、持有来目的不同。
投资性房自地产的持有目的是为了投资,如出租的土地使用权;长期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企业拥有并已出租的建筑物。
固定资产的持有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不含投资性房地产)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二、物质形态范围不同。
投资性房地产仅包括房地产;
固定资产既包括生产经营办公用房地产,又包括其余如机器设备等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的资产。
三、核算方法不同。
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核算;
固定资产只能采用成本模式核算。
4. 投资性房地产是不是固定资产的一种
投资性房地产”不属于 “固定资产”,应分别适用不同的企业会计准则。
如果以购进、投资转入或以物抵债等方式取得的不动产,如果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会计上按照准则规定计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不计入“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其进项税额可以一次性全额抵扣。如此大额资产的进项税额可能会造成增值税长期留抵。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
(4)怎么区分投资性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扩展阅读:
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
下列各项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
1、自用房地产,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属于正常经常性活动,形成的租金收入或转让增值收益确认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但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是与经营性活动相关的其他经营活动。
5. 投资性房地产与固定资产的折旧比较
只有成本模式计量下,才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
你说的对,应该区分类型
分别计入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
6. 投资性房地产与固定资产、库存商品的区别
1、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产品就是准备出售的商品房,它构成企业的存货。
2、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这些商品房对于开发商来说,不是他们的固定资产,而是存货即库存商品。因为,这些待售商品房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产品,是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所以是属于库存商品。如果企业把其中的商品房作为办公之用,那就是企业的固定资产了。
特此回答!
7. 投资性房地产与固定资产的区别
一、持有目的不来同。
投资性源房地产的持有目的是为了投资,如出租的土地使用权;长期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企业拥有并已出租的建筑物。
固定资产的持有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不含投资性房地产)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二、物质形态范围不同。
投资性房地产仅包括房地产;
固定资产既包括生产经营办公用房地产,又包括其余如机器设备等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的资产。
三、核算方法不同。
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核算;
固定资产只能采用成本模式核算。
8. 出租的固定资产与出租的投资性房地产有必要区分开吗
以前投资性房地产是归于固定资产的,后来因为房地产这块在中国的影响力超出以往,成为了一个所谓支柱性产业,所以就有必要专门区分开了。
以下是转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投资性房地产与固定资产异同探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已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出台,使得具有投资或增值目的的房地产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科目中分离出来,单独归类为“投资性房地产”,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而更好的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那么,如何准确地理解这个准则并将其运用于实际工作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投资性房地产与固定资产异同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加深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正确理解,确保这个准则将其准确的运用于实际工作。
一、投资性房地产与固定资产的差异
(一)本质特征不同。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具体准则中指出固定资产是同时满足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一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特有的;二是使用寿命超过一会计年度。从固定资产的定义来看,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不以投资和销售为目的。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不是用于出售和投资的产品;2、可供企业长期使用。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随着使用和磨损,通过计提折旧方式逐渐减少帐面价值;3、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具有实物特征,有一个实体存在。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投资性房地产》具体准则中规定,投资性房地,是指为了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之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出租的土地使用权;长期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企业拥有并已出租的建筑物。从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来看,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投资性房地产是一种经营活动而非投资活动。投资性房地产的主要形式是出租建筑物、出租土地使用权,这实质上是一种让渡资产使用权行为;2、投资性房地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市场价值会超过其账面价值;3、投资性房地产一般投资金额大、周期长、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差。
(二)持有目的不同。
虽然投资性房地产与自用房地产在物质形态上是相同的,但企业持有它们的主要目的不同。
固定资产的持有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不含投资性房地产)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工具或手段,是服务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
投资性房地产的持有目的是为了为了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活动。投资性房地的主要形式是出租建筑物、出租土地使用权,这实质上属于一种让渡资产使用权行为。房地产租金就是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使用费收入,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营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投资性房地产的另一种形式是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尽管其增值收益通常与市场供求、经济发展等因素有关,但目的是为了增值后转让以赚取增值收益,也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营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根据税法规定,企业房地产出租、国有土地使用权增值后转让均属于一种经营活动,其取得的房地产租金收入或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收益应当缴纳营业税。
(三)核算范围不同。
在会计实务中,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需要,可对固定资产进行综合分类,将固定将资产分为生产经营用、非生产经营用、未使用、不需用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等。
根据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限定为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及已出租的建筑物三类。
可见,固定资产范围包括投资性房地产范围。固定资产只有专门用作整体出租且为建筑物或者是出租并准备增值后的土地使用权才可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四)科目设置不同。
固定资产核算使用的会计帐户主要有“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三个帐户,用来核算固定资产帐面价值的变动情况。
投资性房地产核算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情况下,除了一级帐户设置“投资性房地产”帐户外,还要设置“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等帐户。当然,投资性房地产若为土地使用权则通过“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帐户核算摊销额。特别是投资性房地产核算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情况下,则要在一级帐户“投资性房地产”帐户下设“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两个明细科目,用来核算投资性房地产价值的变动情况,并计入当期损益。
(五)核算方法不同。
固定资产只能采用成本模式核算。在对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后,企业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应在后续支出资本化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范围内,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可以有两种选择即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核算;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多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但是,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即同时满足条件: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并且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估计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并且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