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地产为何这么火
年年有人预测房价将在调控中下跌,房价年年在看跌中见涨。显然,回2007年仍然没能摁下房市的牛头:最答近,各地房价上涨的消息接踵而至。据称,北京五环外的新房售价都已在8000元之上,上海房价在历经近一年的低迷后近日再度发力上拉。而更为登峰造极的是,深圳宝安区的房价从去年9月至今已从7000元涨到14000多元,不到半年时间就翻了一番,这种速度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吧?
2.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会火热多少年
可以肯定,现在是房地产泡沫最严重时期,按归经济周期发展规律,中国房地产版业受实体经济下滑及国际权贸易影响,泡沫破裂趋势已经形成,今年较为明显,明年将会比今年表现突出,不过房地产泡沫破裂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可能是十年,可能更长。更多了解可平时多多关注新闻及经济专家的博客。
3. 房地产的火热时期是什么时候
不知道楼主说的火热时期是只什么?销售的火热时期?大致人们有“金九银十”的说法,就是说每年的9、10月是火热时期。
4. 请问大家,中国房地产会火到什么时候
楼市还有可能涨“一代”人的时间。文章来自本人博客,请指正:
<楼世:这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世代>
这个想法藏在心里好久了。
一家网站针对北京、南京、天津、成都四个城市做的一项调查:“你看到的现在年轻人用父母或家人的钱买房的现象普遍吗?”北京的被访者有84.85%回答“普遍”,南京的这一数字是86.00%,成都是74.16%,天津是87.71%。
事实上,从我自己感觉来说,现在出来工作后的80后,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付首付、还月供(现在还在还的也算)买下一套房子的,那是“牛人”!
靠父母付首付,自己付月供的,已经很了不起了。
“空前”
说到这,还是不得不将98年住房改革提出来再说一次。我们都说当年被分上房子的那一波是“最后一波幸运儿”,因为他们已较低的价格或者以“福利”的名义接手了公司、单位的集体房。
这波人应该是出生在70年代以前,最多是1975年以前,应该来说都是比较能吃苦的一代,这批人自己苦过了,希望子女们能过上好日子,在收入很低的时代从牙缝里积攒下来的,用这些钱把子女培养成人。还好,赶上单位给分了房,于是还有一部分闲钱用语现在接着替孩子们供房。
在1998年以前收入都比较低,真正积攒了些钱是在98年以后,但问题来了,这波好日子还没发展到足够长的时间,房价涨上来了,不得以,父辈只好用这近10年大发展“赚到”起的钱加上98年之前“积攒”下的钱给子女供上一套房。
但这一供,也把自己给“空”了。站在我们80后的角度上讲,我们说买房让我们“空前”了。
“绝后”
98年以前分上房子的父辈空了自己给子女腾出了一笔房钱,已经无能为力。现在来看看子辈做什么,他们的子辈也就是“80后”、“90后”。对80后、90后,我在展开前先插入这么一个段子:
——领导说:“今天加班”!70后一声不吭的加了;80后说:“上班可以。加班?不行。”;90后说:“我不上班”。——
笑话当然是笑话,回到买房上来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80后的人觉得靠自己的能力可以“买房”(供起月供),不是在想着“房奴啊”“累啊”,就是觉得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供了月供还想有所节余?很难。加上现在这年头KTV、迪吧酒吧各种吧横行,精神生活较之父辈
那可以说是丰富得多了,这些都是烧钱的地儿,更难有节余。
话说到这里也就算了,关键是,80后、90后也是要成为父辈的,而他们的房子基本都是依靠着20年、30年期的按揭来实现的,等80后、90后从结婚、生子、子女上学的压力中过了20年、30年,子女已经长成人,再回过头来一看:呀,自己都老了,退休了,房贷才还完啊——压根就没有给自己的子女储备到什么。
“父辈给了我他们作为父辈的礼物——首付,而我踏上父辈时却没办法给出相同的礼物。”智商挺高,熟读顾城的80后说。
这就是“绝后”——原谅我用这么“绝”的词。但似乎真的不能怪80后。能说什么呢?忍受初踏入社会的艰难心理磨和,在供房压力之余支持一下大力发展的娱乐文化事业,在没有兄弟姐妹相处经验的“经验”中养育子女,又在女子初长成后,才恍然找回当初的自己。
后话
当然,说这些,都是在说,房价过高了些。还完月供就疲惫不堪,这就是一个信号。还完月供还应有些供下代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合理的。可以非常肯定的说,最迟再过个20年左右吧(80后的孩子成为下一代的买房人),楼市肯定出大变革,因为这一辈买房主力(80后)还有前辈“空前”支持,而到了这一辈的下一辈,如果还是现在这个房价收入比水平,那么80后无法提供出相应的支持,那届时——20年后——购买力自然下降。
5. 每年房地产市场什么时候最火爆
金九银十抄年跟跟,往袭年是这样,但是最近两年不行。九十月是房产交易的黄金期,靠近年底的时候成交量也会增加。
因为目前整个地产市场的低迷,整年的交易量都不行。没有特别火爆的时期,比较萧条吧,好多人都在转行。
不过学区房依旧很贵的。
6. 房地产是那年开始红火的那年最好哪几年开始下滑
05年开始量价来齐升,06年-07年11月是一次高源峰期,07年底出台调控政策,市场开始趋于平稳,直至08年10月,房地产市场开始快速反弹。09年3.4月到达高峰期,再出重拳调控,延续到今年4月前,一直都在稳中有降。然后从四月开始量价齐升。继续回暖。
7. 房地产还能火多久
最近一两年,在房地产市场向好的大环境带动下,东莞的楼市也是加足了马力不断再创新高。那么,中国的房地产还能火多久?楼价什么时候才会回落?这两个问题成为地产商、投资者以及普通百姓关注的焦点。尽管话题非常敏感,但是在本届高峰论坛上,中华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还是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特别是珠三角房地产市场的这些焦点问题作了一番解析。聂梅生认为,中国房地产的发展问题基本上取决于四方面的因素:一是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可以支持相当长的时间去影响房地产的发展,尤其在我们国家;二是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的背景到底在多长时间,是什么样;三是社会环境,因为房地产尤其是住房这一块它不光是和经济有关系,更重要的是和社会发展有关系;四是房地产资源环境,我国这一届政府非常强调它的环境、资源方面的支撑力度。土地政策尚需完善聂梅生提醒,今后房价是继续涨还是大落?有两个政策非常重要:一个是土地政策,土地出让制度的深化改革还要继续。今年年初《物权法》出台以后引起了房地产一些法律法规的变化,首先修改了房地产法当中和物权法不一致的地方,其次是修改了物业管理法中和物权法不一致的地方。同时,关于土地出让制度下一步的深化改革和稳定土地供应量和平抑地价这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个关于土地产权的问题,现在很多媒体非常关注广东的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当中统一地权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物权法》的制定当中反反复复在讨论,修改了6次,最后还是留了一个口子,业内把它叫做“小产权”。它实际上是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当然是指非农用的那一部分,在不影响耕地面积的前提之下,怎么样释放属于集体所有制中的宅基地和集体用地中的建设用地等。所以,有一种提法就是在土地问题上统一地权,目前地权、地价出让等问题在做一些试点和研究,这是下一步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土地问题非常关键的一条。后调控时期来临聂梅生指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后调控时期”。政策环境为什么这么重要?从大的环境来讲,改革就是一种体制性的问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珠三角的繁荣,也不会有深圳、珠海这样的一些特区,更不会有在中国启动房改、启动商品房最早的广东省。目前,有五方面的政策是需要继续深入的,这个力度是非常大的,将直接影响到“后调控时期”,也是起码今后五年之内的政策导向。前一段媒体、市场的呼声都是这样的,房价太高,买不起房子,开发商应该负责。结果开发商这样那样的说了一堆,什么穷人不买房富人买房等。但是这个板块已经很清楚了,政策性的住房应该由政府解决,还有一些通过拍卖和挂牌出让等方式来解决。商品房应该更健康地发展,通过市场机制来发展。聂梅生认为这个机制是最重要的,所以将其叫做“房改的房改”。金融资本方面的改革引起了聂梅生的关注。她认为,住户开通了直接融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经过很多年的努力,央行逐步开通了关于企业上市的政策,这实际上也慢慢地开通了对房地产融资的渠道。不过这个融资也有其危险性。因为还差两步:一是本土没有对全球的抵押贷款,二是抵押贷款没有证券化。讨论房价不如讨论经济走向高峰论坛上,有与会者请聂梅生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房价走向。她表示,楼市、股市、汇市这三个是紧密相连的,不要光是讨论房价,不如讨论中国的经济走向更好一些。我们必须考虑物价指数,它决定了政府出台什么样的经济政策。现在政府非常重视什么呢?是流动性的问题。形成流动性的因素很多,它是和东莞、顺德这些地方的外贸顺差有关系,和银行的存贷差有关系,和人民币升值有关系,和银行要贷款有关系。固定资产投资会加大,房地产就热了,宏观调控就调固定资产。如果物价指数这么上涨,肯定还要加息。而加息肯定影响房地产。目前在珠三角地区的房价上涨,主要的原因还是投资性的购房。未来十年房地产开发建设不会减少众所周知,房子具有实用和投资两种功能。今后十年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尤其是珠三角早期开始城镇化的已经进入成熟期了,未来还有1.3亿人口要进城,这是不可阻挡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得盖房子,这就是实用功能。从这个角度来讲,房地产的开发、房地产建设的总量不会减少。这就出现了统一地权的问题、“小产权”的问题,它们都是今后房地产发展的社会问题。目前,80后这一代人已经开始参加工作了,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再过10年,我们国家的人口红利年代就过去了,人口增长进入一个稳定的阶段,那时候不像现在的出生高峰期,20岁、30岁、40岁的都在买房,50多岁的在换房。人口高峰数字过后,就平抑了一部分的住房需求。所以从住房的社会环境来说,起码10年之内房子的实用功能不会下降,这对房价是一个有力的支撑。低端房须占两成以上供求结构才会平衡会议期间有人提出,目前的住房困难问题根本上来讲是由于供应结构严重失衡,别墅、大户型豪宅这些房子占了大量的地,但是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用地严重缺乏,那么,什么时候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结构才能够平衡?针对该问题,聂梅生表示,现在宏观调控的标准就是为了调整房地产的市场结构,即面向中低收入、低收入人群的结构偏小,面向中高收入人群的商品房较多,因为这一块的利润空间要大一些。调整市场结构的重点在于将低端垫起来,到什么时候可以呢?根据她的经验,达到20%,属于中等收入人群以下的这块房价就会降下来。她举例说,香港的公屋这部分占到20%多,所以香港的房价在相当一段时间是比较平衡的。所以说,低端一定要占到20%以上,这才是保障性住宅和政策性住宅。房价收入比过高可致崩盘聂梅生还就百姓最为关注的炒房问题作出了分析。房地产市场太热,炒房会不会崩盘?她表示,从长期来讲,房价肯定会上升。经济总量在上升,个人收入水平在上升,当然房价在上升了,绝对值比绝对值没有意义。现在的房价比二三十年前上涨了多少?这个意义不大,关键是跟可支配收入比。中国这个问题是畸形的,但是回归到房价是否合理还是在于房价收入比。目前在中国,可支配收入以及房价收入比还没有回归到理性的程度,但是总有一天会回归理性。回归理性的时候崩不崩盘?如果房价收入比过高,即房屋的价格严重地背离本身的价值,虚高的时候就产生危险,这还是应该根据不同城市去具体分析。如果是翻了50%,那肯定是虚高的,而泡沫总会破裂的。
8. 中国房地产市场从何时火爆起来
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从2000年以来进入本世纪,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改革在新的一波房地产投资热潮的推动下迅速升温。
1、2001年房地产投资6245亿元,占全社会总投资36898亿元的16.9%,到2004年房地产投资升高到14480.75亿元,占社会总投资58620.28亿元的24.7%。
2、与此同时,政府也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以期望房地产业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
使用的方法包括:退还个人所得税,降低交易契税,放宽银行贷款条件,加大房地产业扶持力度等等。
3、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开始迅速窜升,这波房价波动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8)房地产是什么时候火的扩展阅读
1、2000年的上海的房屋每平方米均价为3326元,到2004年时均价已上升至6385元,涨幅达到92%。
2、2001年,上海只有4%的住宅售价超过8000元/平方米,2003年这一数字达到16%。
3、到2005年第一季度,有40%的住宅成交价格超过8000元/平方米, 而市中心的房价更大多已经突破16000元每平方。
4、而中国大陆其他城市的房价也几乎以同样的增速不断向上:杭州的房价早于上海开始其向上突进的趋势,但也比上海更早遭遇到市场的反击。
5、北京的房价涨幅也相当惊人,其中国大陆最高房价城市的地位至2003年初才被上海超出,房价的涨幅不但集中于中心城市,同时也蔓延到了一些二级城市。
6、所有这些问题的核心之一在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即地方政府依靠高额的土地出让金来补充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
7、开发商赚取高额的利润而政府收取开发商高额的出让金。
8、高地价,高利润,就有了超出当地平均居民家庭年收入10倍20倍的房价,在这一利益链条的捆绑下中国大陆的高房价才持续升高。
9. 房地产还能火多久
一二线城市肯定是要跌了,三四线城市恐怕还有上涨空间
10. 中国房地产市场还能火多久
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大致的结论是,10-15年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需求将显著放缓回。以未来即将购房答人群来看,1975-1984年的出生人口约有1.94亿,
1985-1994年的出生人口有2.3亿,
而1995-2004年的出生人口只有1.82亿。
可以看出,1985-1994年出生的人口最多,
这部分人口更向往城市生活,他们
将在2010年开始进入婚龄。
这个更庞大的潜在住房需求将在未来10-15年内释放。
但到2025年以后,由于1995-2004年的出生人口骤减,导致进入婚龄的人口骤减(减少了约5000万),再加上人数众多的50后、60后可能开始面临死亡的威胁并导致住房闲置增多,这样供求两方面都决定了房地产市场可能风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