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学区房:是一个房地产现象,还是是一个教育话题
解读教育部“大招”:学区房白买了吗?
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很多家庭在小孩还未出生时就四处寻觅学区房,学区房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然而,你的学区房,可能白买了……
教育部官网挂出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这是教育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实施多校划片。
被教育部“钦点”的24个城市所有县市区100%的公办小学、90%的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这24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
解读一:“多校划片”和“就近入学”
根据《通知》要求,多校划片会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多校划片将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
解读二:你的学区房,真的白买了吗?
如果全面实行“多校划片”政策,家长最担心的就是:是否能“买房入名校”将成了未知数,掷重金买下的“学区房”白买了吗?但是,如果是在名校林立的学区,学位房并不会白买。
专家:多校划片不能“包治百病”
客观而言,这项政策的目的很直接,作用也同样很直接,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说,既然我花了大价钱购买了这个小区的学区房,但是最终孩子却未必能够顺利入读该学区内的名校,那还要不要买房子,就得谨慎考虑一下了。而之前一些地方教育部门推行的试点也表明,在多校划片政策之下,有些地区的学区房价格确实应声而落,也说明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这应该也是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所在。
不过,多校划片不但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区房”仍旧是社会“刚需”,仍旧是众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的“心头好”,国家出台某项引导和抑制性政策,家长很快就会想出应对的办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些局部地区,学区内全都是重点中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不管你所在的小区对应的是哪所学校,孩子最终都能入读名校,那么这样的学区房不但不会因为多校划片政策的出台而价格回落,反而会出现房价大涨的局面,择校热仍旧解决不了。再比如,能够通过购买学区房择校的,往往都是家庭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那么新政策出台以后,为了保险起见,有些家长可能会在不同的学区购买不止一套学区房,以提高“中标”的概率,反正这样的房子以后也不愁卖,就当房地产投资了,这客观上也会推高学区房的价格。
教育部通过这一政策释放出的善意,所表达的解决问题的决心,也恰恰说明当下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严重性。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得从推动教育资源的合理公平分配,从追求教育均衡发展入手。
小升初家长购买学区房的注意事项
一、谨慎全面看待“就近入学”。“就近入学”是指在距离居住地一定范围内的学校就读。市教委解释说,“就近”指的是相对就近概念,而非绝对地理位置的远近。不是指某个学生的家庭住址距离某一所中学最近就能就近入学,也不是指某一所小学距离某一所中学最近就能就近入学。有些楼盘或小区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号称“学区房”,对此一定要多加小心。
二、尽早落户是要害。在二手房交易中,产权过户与户口迁移并不是同时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先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必须是原有户口全部迁出之后,才能办理新户口的迁入手续。否则,即使房屋产权属于自己,有可能面临由于房中仍有户口未能及时迁出而无法办理迁入手续的尴尬局面。有时卖方会推迟户口迁出时间。对于此类情况,买方应在合同中书面约定户口迁移的时间及违约责任。
三、谨防“山寨版”学区房。不少房产中介在卖房时,都会很肯定地告诉你买这套房可以上某某学校。值得注重的是,各区(县)今年的小学和初中招生计划尚未正式公布,各学校对口的楼盘和小区可能会随着招生计划数与地段生源数的变化而存在变数,往年的招生计划只能供参考。谨防有些房产中介人员对学区招生情况一知半解,还有些为了拉生意知道了实情也不向购房者说明。
四、好学校并非全部好师资。有些知名中小学有重点班和地段班的区别,重点班配备的是最好的老师,班里的学生要么是考进来的,要么就是“条子生”;地段班的老师有时还不如普通学校的老师水平好。所以,在买房前一定要多加了解。
小升初学区房购买误区:名校不一定能就近入学
如果说住名宅是成就了这一代人的居住梦想,那么上名校无疑是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的太多愿景。但有时候,孩子能否如愿以偿的进入名校,却远比拿到开发商手中的钥匙要困难的多。
但是不是在名校边买房,孩子就能就近入学?在此提醒打算为教育置业的消费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买学区房要趁早。买房后,尚未办理产权证的,需提供购房合同、交费发票原件和复印件。而这些东西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完的。况且,在如今限购情况下,办理难度更大,因此,建议入学前早做打算。但也没必要过早。有些新婚夫妇买婚房时就考虑学区房,考虑过早反而容易生变。但学区房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增值功能,出售出租时也比较抢手。
2、临近名校并不代表能就近入学。不少楼盘尽管距离名校很近,但并不属于该校片区内的生源。根据每年新生的摸底情况,一些小学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会有所调整。因此,购房者千万别只听开发商的一面忽悠之词,在买房前,一定先到当地教育局咨询当年学区的划分政策,以挑选到较有保障的楼盘。
3、小心名校演变为“贵族学校”。当有关部门将办学成本转移到开发商身上后,业主在没有享受到优质教育配套时,买房的时候就已经为其承受高额的费用,而引进的名校首先成为了高收费的“贵族学校”。因此消费者在购房之前,一定要明确学校的收费相关事宜,在自己经济范围内做出合理选择。
4、小心政策变化。购房者在考察房源之前,一定别忘了前往教育部门了解清楚,是否会出现学区重新划分的情形。特别是买“插花地带”附近的房子要当心,因为教育部门经常会对学区划分做一些细微的调整,从名校学区调整到另外一个普通学区,这会导致产生花高价买房而孩子无法上名校的尴尬情况。
5、小心配套学校产权不清。个别开发商投资超过国家标准,学校财产既有国有资产部分,也有私有财产部分,产权不清。而学校的教育设施及入住到哪个小区又是由教委决定的,但教委的选择并不保证与开发商的目的相一致。所以,购房者在选择楼盘之前要做好深入的了解。
6、不要做不切实际的太高期望。一些家长把“起跑线”看作是知识技能,这对孩子的发展不太有利,实际上,每个阶段孩子都有自己的“起跑线”,胎教时,有胎教“起跑线”;孩子出生后,有上学“起跑线”。教育要适应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而不是把我们成人关注的知识、技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塞给他们。
7、二手房不是入学“敲门砖”。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就近入学而买二手房,须知,许多地方二手房并不在教委规定的就近入学之列。所以家长们当心了。
Ⅱ 房地产商说学区房不等于划片房的说法,是否可信
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现在有很多家长拼命购买学区房,为的就是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让孩子走在教育前沿,哪怕他们承受过大的压力也无怨无悔。很多家长朋友都觉得买了学区房之后,对孩子的学习肯定会有帮助,而且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距离学校近,这样早晨能多睡一会儿,晚上便可多做几道题目,的确这么想也无可厚非。
所以最终也只能按照片区划分,来帮助这些学生一一入学。
Ⅲ 房地产 学区房 案名
学府华庭 状元府 书香福邸
Ⅳ 如何淡化学区房的概念,进一步的促进学区房的降温
我认为学区房的天价背后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的,所以如何均衡的分配教育资源,让孩子在当地就能享受同等的教育,就能减少学区房抢购热潮。北京一套70年前的“老破小”5.6平方米,价格在127.55万元,面积确只有5.6平方米,这在我们五六线的小城市来说的确是不可想象的。
其实,学区房的背后反映的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和焦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走自己原来的老路,成为了家长一生奋斗的目标。为了逐渐缓解了学区房的热潮。现在专家建议以“多校划片”代替“单校划片”,不要集中招生,增大师资力量,让教育均衡发展,减少城乡差距再者是我们也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模式,逐步提高蓝领人员的地位与待遇,因材施教,让孩子成为精英人士不再是唯一一种可能。
Ⅳ 房地产+教育,就意味着遍地都是学区房了吗
炒作+教育资源不均学区房任性的天价了!
有这样一类房子,即使它的价格贵上天,还是有很多人争相为它买单。而且还是为了孩子而去购买,那就是学区房。就是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我依然坚挺的存在。学区房就是这么任性。
为炒作学区房“降温”
提及学区房,人们的印象多是价格高、增值快等,属于房地产市场的一种衍生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多数父母不惜花费重金购买对口好学校的学区房。可这一心理却被不少炒卖学区房的投机者所利用,使得学区房价格不断飙涨。
事实上,相关政府部门早已注意到此类情况,施政时,对于学区房价格飙涨的抑制也从未停止。以上海为例,今年实施了“3·25”楼市新政,出台了多条房价调控举措,包括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及购房者缴纳社保年限增加等,将不少热衷于学区房的投资客挡在了门外。
其次,2014年上半年上海静安区出台了最严入学新政,本区内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政府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抑制学区房炒作,极力使教育资源配置更均衡,“如果只有买得起学区房的人才能读上好学校,何来公平可言”,有家长表示。
业内人士建议,住建部门在项目规划和审批的时候,必须对此类学校资源进行系统把握,在项目预售前就应该有各类明确的学区教育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分配的机制,这样也可以规范学区房的市场。
教育资源不均是根源
学区房的概念并非中国独有,只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使得中国的学区房炒作更甚。
身在上海的张军(化名)女儿已经5岁,到时候考虑择校的问题了,但当和其他购房者被卷进购买学区房的漩涡以后,他发现买房已经身不由己。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如张先生这样的家长,他们为了子女的将来,砸锅卖铁的去争抢学区房。
有限的教育资源,是学区房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纵然上海有超过100所社会认同的“好小学”,但是对于有近2500万人口的大都市而言,依然杯水车薪。
复旦大学2015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将“重点小学”的学区楼盘价格进行了统计,按照市区和郊区归类,并对比其区域内学区房和所有楼盘的价格中位数,可以看出这些学区房单价比全部房屋单价均高出每平方米6000元左右。
为了让适龄儿童更公平地获得优质教育,从国家到地方的教育部门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歇。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2015年底曾表示,教育部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也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所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
多校划片是指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多校划片会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shqianyy
Ⅵ 没有学区房,但是想在这个学区内上学应该怎么办
现在孩子上学是一件大事,孩子上学是需要有户口以及房子属于学区房才能上学的,所以很多家庭在孩子上学之前就购买了学区房,当然购买学区房的用户还没有交房的话应该怎么办呢,未交房的房子怎么上学呢,具体的方法你了解吗。学区房是什么意思呢,这些内容大家可以多了解和参考一下,对于了解学区房有很好的帮助。
未交房的房子怎么上学呢,如果没有交房的话是不能上学的,没房产本就没有户口,所以这是孩子上学最基本的条件,这点还是很重要的。学区房是什么意思,是房地产市场的一种衍生品,当然也是相对教育质量比较好的学校周边的房子,大家可以对学区房以及相关的规定有所了解,为了是让自己的孩子上好学。
Ⅶ 为什么那么多学区房房地产商为什么热衷于盖学校,盖幼儿园
为了卖房子呗。不过这招现在收到很多限制,不是那么好搞了。现在盖创业园的很多,什么大学生创业园,双创园,中小微创业园,现在又有了跨境电商创业园。近年来海淘代购才那么火,德国经济促进局也感觉到了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热潮,在中国设立中德跨境电商联合创业服务中心,帮助德国中小企业和中国跨境电商直接的联系和交流。他们正在各地三四线中小城市找合作商,利用技术换市场。现在跨境电商这个概念也方兴未艾,跨境电商创业园也到处生根发芽,房地产商不如拿出一些房子和资金,也搞一个创业园,用小资金撬动大资金,和盖个学校,搞学区房的道理是一样的。搞个创业园比盖个学校容易多了。
Ⅷ 自媒体为何会变成房地产炒作重灾区
开发商营销方案囊括自媒体
近年来,与房地产行业有关的一些自媒体在推高房价方面可谓“功不可没”。
“有些自媒体炒作是为了卖房。我个人觉得自媒体不能误导他人,不能助长人们不理性的房产消费需求、无限制地鼓吹买房。自媒体炒房是值得监管者认真研究的一个新动向。市场失灵,监管者不该失灵,应当与时俱进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方案,把这种不理性的自媒体炒房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这就需要多个部门形成监管合力,提升监管效能,避免非理性的自媒体炒房现象蔓延开来误导公众,助推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自媒体也要爱惜自己的羽毛,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之心,这样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信任。”刘俊海说。
Ⅸ 如何炒房地产
和开发商、销售代理公司培养人脉,争取做到交小钱压下好房子,升值了直接改三联单。看准开发商,只要开发商可靠、房价不高于同类房产,开盘就下手,中小户型、学区房适合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