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房地产企业将开发成本转入存货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借:库存商品
贷:开发成本
B. 您好,请问房地产企业将开发成本转入存货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竣工验收后按实际成本分录
借:开发产品-房屋或实际发生明细
贷: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 或实际发生明细
C. 我是房地产公司会计,月末账务应该怎样处理啊月末结转成本怎么转,如果不转,放到报表存货里可以吗
期间费用按月结转,开发产品未完工成本不用结转,反映在报表存货里。年底按工程量预估结转收入和成本
D. 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与收入的结转是在什么时候进行会计分录怎么做
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办妥移交手续前,不论是否签订正式购销合同,所收到的均为预售房地产款,一律不确认收入,其款项暂记入“预收帐款”科目
收到房款时帐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帐款—按房号及客户名称进行明细核算2、开发项目完工经验收合格、竣工决算后,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购销合同规定将合格的房地产产品移交给购买方,办妥移交手续后可以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借:预收帐款、应收帐款等科目
贷:营业收入
同时结转经营成本
借:经营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开发产品—相关明细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土地增值税等
(4)房地产企业存货如何结转扩展阅读:
在预收款项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以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的贷方,不单独设置本科目,在使用本科目时,要注意与“应收账款”科目的关系,预收账款与应收账款的共同点是:
两者都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物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不同点预收账款是收款在先,出货或提供劳务在后,而应收账款是出货或提供劳务在先,收款在后,预收账款是负债性质,应收账款是债权类资产性质。
预收帐款会计科目或是与之相关的会计科目在进行设立时,应该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以及规定向购货人来进行收取相应的款项,通常可以向购货人收取预收帐款,同时可以按预收帐款来进行财务核算,可以把会计帐户的设立写在购货合同上面。
E. 请教高手:房地产企业存货盘点的具体步骤和要领
一、了解被审单位存货构成
一般房地产企业存货有三类:1、土地;2、在建项目;内3、已完工待售房产容。
二、现场查看。
三、索取产权证书,如:土地成交确认书、房地产证等。并加以核对。
核对如下信息:地块面积、成交价格、产权归属。
四、去国土资源局查询上述产权资料的真实性。
五、关注成本归集、核算、结转的真实性
F. 房开存货如何处理的最新相关信息
房地产企业的商品房在结转房屋成本的时候应该对应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发生时做: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开发产品:xx楼盘
G. 房地产开发什么时候结转开发成本
菁英地产回答: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结转成本是其最重要的步骤。只有结转了成本,才能知道房地产项目实现了多少收入,取得了多少利润。利润该怎样分配。而房地产成本的结转,因为涉及到房地产销售合同、认购协议、销售清单、施工合同、结算单等一系列的资料,和工程部、预算部、销售部、财务部等部门,工程量浩大。结算成本的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准备好了,才能按照步骤一步步的进行结算。
结算第一步:整理销售资料,确认销售收入
就是把销售清单跟账面上的收款金额进行核对,看看销售清单的金额是否跟账面金额“预收账款”金额一致。销售清单应该包括房屋面积、房屋位置、销售单价、销售总价、已经收款、欠款金额等要素。核对一致后,确认一下销售收入和已经销售面积,算出平均单价。按照.确认的销售收入做凭证: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结算第二步:整理工程施工合同清单和结算单。
这个步骤比较麻烦,因为施工合同比较多,结算单有的合同可能有,有的可能没有。一般应该把合同按照成本类别分别进行整理。也就是按照土地征用费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等类别,列出清单。清单的要素一般有合同编号、合同名称、合同金额、增加减少金额、结算数。整理出来之后,分别算出各个类别合同的结算数。
结算第三步:整理好的合同清单跟账面金额进行核对。
各个类别的合同金额与账面同类别的科目余额进行核对,找出它们的差异原因,一般有以下原因造成合同金额与账面金额不一致。
1. 款项已经支付,但是施工单位发票没有开具,由于在预付账款挂着,造成账面金额比合同金额要少。这样的话,督促施工单位在结算之前,把发票开具过来。
2. 施工单位还没有结算,发票也没有开具,造成账面金额比合同金额少。这样的话,可以按照国税发2008年41号文进行不超过10%的预提,进入到成本。
3. 施工单位质保金发票没有开具。这个可以督促施工单位把质保金发票开过来。
4. 施工单位因为疏忽,多开了发票,但是企业没有付款,这样的情况下,一般要把成本冲回。
5. 有一部分成本,由于金额较小,既没有签合同,也没有做结算。但是实际上已经发生。把这一部分成本按照类别,添加到合同清单里面。
最后,合同清单金额和预提之后的账面金额完全一致。
预提时候:
借:开发成本
贷:应付账款-预提
按照这个金额结转到开发产品。
借:开发产品
贷:开发成本
结算第四步:计算出开发产品成本单价,结转开发产品到产品销售成本。
这一步最重要的一点是确定结转产品面积,这个面积应该等于可销售面积+车库面积+开发商可以办理房产证的公共配套面积。开发产品单价=开发产品/结转产品面积
根据第一步算出来的销售金额,计算出来产品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成本=开发产品单价*已经销售面积
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开发产品
这里面一定要注意,开发产品和主营业务成本是有区别的,开发产品归集的是全部成本对象,也就是说,开发产品是发生的全部的成本。而主营业务成本仅仅归集的是已经销售的产品的成本。只有在全部物业已经售馨,并且开发商没有自留物业的时候,两者才相等。
结算第五步:把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结转到本年利润
H. 请教: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成本结转问题
您说“开发间接费用”在资产负债表报表中,计入存货。这个说法有点模内糊因为开发间接费容用在月末要结转至开发成本,本科目年末无余额开发成本在工程完工时结转至开发产品,这时的开发产品相当于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结转成本时借记经营成本,贷记开发产品;当开发企业出售开发产品时贷记营业收入
I. 在成本模式下,存货与投资性房地产相互转换,为什么不像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那样结转
可以理解为把“存货”卖掉了,扣除相应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入账价值。这和固定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是有区别的。因为原有的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和折旧,作为成本模式计量属性时的投资型房地产都有对应的科目。
存货的跌价准备是可以在跌价消失后转回的。而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持有期间不得转回,而且你看存货跌价准备根本没有在“资产减值准则”中规范合算,或者说教材上没有把它并入到这里。综上所述,把一个可以转回的跌价准备和一个不得转回的减值损失一一对应,这显然不合适。
小标题:固定资产是厂房,那么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需要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实际上工程物资如果提及有进项税的话,也得转出。如果是建造生产用的生产线,那么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 第十五条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该项存货在转换日的账面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原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
所以,首先这是准则规定;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均不可转回,故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不能转存货跌价准备。
所以,不能对应结转,能转过来的只是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购入原材料自用,应做进项税转出,将其进项税转入成本。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J. 你好,房地产开发存货最后怎么结转
你好!
房地产的各项前期费用可以归属为开发成本,待完工后转为库存商版品,应该是你权说的存货,存货的价值是以可售面积来计量的,最后卖掉房子的同时结转成本,就是存货。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之了课堂为您解答,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