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投资性房地产在合并报表中要做抵销分录吗
是。
内部交易是要形成合并分录的。
抵销分录为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投专资性房地产
因为有重属复的部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母公司的资产+子公司的资产=母公司的负债+子公司的负债+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将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影响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影响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进行抵消。
(1)母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为什么编制合并报表时作为自用地产扩展阅读:
1、与该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包括用于出租的房地产的租金收入,或者用于资本增值的房地产的增值收益。企业确定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进行职业判断,判断时需要考虑相关市场因素的变化。
2、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取得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实际成本进行计量。成本不能可靠计量,就无法予以确认。
Ⅱ 2011年注会的考题,投资性房地产出租的收入在合并报表里面怎么抵消
这个管理费用是针对丁公司来说的。丁公司付出租金的时候,丁公司会借记85的管理费用,而我公司会贷记85的其他业务收入,反向就是最后一个分录了。
Ⅲ 合并报表为啥少数股东不考虑商誉啊
合并报表为啥少数股东不考虑商誉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1、将子公司与母专公司看做一个整体,这部分商属誉就是虚的不存在的了。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此时该商誉只在合并报表上体现,而不会体现在任何个别报表上,所以子公司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是不应该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
2、合并财务报表,这是母公司的成果显示,即使涉及子公司,也是体现其中属于母公司的财富。而别人的商誉那是别人(少数股东)的资产,不适合放到母公司的合并报表里。
Ⅳ 上市公司合并会计报表中投资性房地产为什么比母公司少
因为在合并角度来看,母子公司因内部交易在个别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性房地产要抵消,按转换日资产类别持续计量
Ⅳ 合并财务报表中,借方资产处置收益为啥不减少之前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已经计提
已实现的内部损益不需要再冲减了
Ⅵ 合并报表为啥要考虑递延所得税合并层面还要缴税吗不缴计算这个做什么
您好,我的理解是如果抄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为是集团内部合并所以没有产生实质性的交易,在个别报表中各项资产都是按照账面计算,但是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需要将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至公允价值。因为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不一致所以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是负债。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果有不对之处,还请诸位看官海涵。
Ⅶ 母子公司之间出租办公楼的抵消分录,由自有办公楼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这是报表合并的内容,合并就是将企业集团内所有子公司并入,当做一个内会计主体来看。容所以你说的这笔业务,母子公司的租赁业务,报表合并后就不存在了。先前各法律主体中确认的会计要素要还原。
1、首先还原资产,将投资性房地产冲销,确认为固定资产;
2、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公允价值变动确认的损益冲销;
3、视同固定资产一直存在,需要计提折旧,确认累计折旧;
4、第四步的借方应该是本年利润,前面的折旧影响损益,转入本年利润;
5、按照债务法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供参考!
Ⅷ 母公司租给子公司的建筑物属于投资性房地产为什么在合并报表中确认为固定资产
因为投资性房地产在报表中不单独设项,而是归在固定资产中。在固定资产附注中,再对投资性房地产等进行说明。
Ⅸ 请问母公司给子公司租房,把固定资产记为投资性房地产,合并报表应该抵消投资性房地产,抵消母公司确认,
从税收角度出发抄,价格要公允;会计上也有要求,只是合并报表抵消两者的交易,对于合并报表没有影响。
对于一般企业来说,租金是其他业务收入;对于以物业租赁等为主业的公司,就是主营收入。如果属于以前年度的,要调整以前年度利润。没有开具发票的,可以不开具了,但收入,要补做,即使补开了发票,母公司所得税也不可能调整不了,具体需要根据公司情况,与主管税务部门沟通。
Ⅹ 合并报表里的递延所得税固定资产卖给子公司改为投资性房地产怎么理解
因为乙公司复对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制价值计量,不计提折旧,但税法是要求按年计提折旧的,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以乙公司会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合并报表已计提折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消失,所以要冲回递延所得税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