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自己买一套套房,房产证是我的名字,用的也都是我的钱,以后跟我爱人离婚,这套房子要不要算入财产分化
如果房产是在来婚前自购买 且登记与你个人名下,那么属于你的个人财产
如果房产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那么在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过程之中,
房地产住宅局 会要求你出具结婚证 并且在办理登记的时候 你爱人必须到场
如果你向窗口人员表达了要登记为个人单独所有的意思,那么窗口人员必定要求你爱人签字声明同意登记为你个人所有,放弃主张登记为共同共有的权利
那么此种情形下,即便是婚内购买,你爱人在签字的同时,已经表达了你们之间就该房产登记为你个人所有的约定
所以将来离婚 该房产属于你个人所有!
并非没有明确约定,在房地产住宅局登记的时候 你爱人签字放弃登记共同共有或者按份共有之后,就代表有约定!
而是很多人不会发现或者不会注意这个细节而已!!!!!!
这就是现在房地产住宅局产权登记的细致 与合理合法性!
⑵ 中国房地产业未来将现三大分化请问大神们是什么意思呢
房地产市场未来可能会呈现出“增速放缓、区域分化、有涨有跌”的三大变化。
增速内放缓就是新建新批项目少了容,在建项目也可能放慢建设速度;
区域分化就是人口多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可能影响少一点,二三线就可能出现价格下跌而且出现无人问津的状况;四线城市和地区“鬼城”连片;
有涨有跌就是价格变化,包括土地价格的变化。
⑶ 知识|2016楼市预测:政策很乐观 市场很动荡
每年年尾看年头,这段时间关于2016年市场的预测总是特别多。究竟有哪些值得相信呢?本文为您梳理了目前有关专家的几大共识,可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2016已来,年头朝前看,市场上关于今年的大势研判与猜想,小编梳理了众家观点,为您呈现他们达成的8点共识,它们将是今年的大概率事件:
共识一:2016年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分化
预计2016年楼市供应整体偏紧, 在市场和政策利好刺激下,一线城市地高量稳,房企偏爱一线不变将继续促使一线量价继续向上;但是对于缺乏产业支撑、人口流入吸引力不强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乏力,甚至面临高库存、较大销售压力时,存在降价走量,以期减少库存、回笼资金的可能,各线城市之间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剧。
共识二:2016年楼市政策走向预测乐观积极
从楼市政策基调来看,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消除高库存压力,2016年可能会出台更多的刺激性政策。例如,限购有条件松绑、首付款降低、减少交易环节税费、公积金贷款政策进一步放松、降息降准……无论是组合拳还是单独重拳,2016年都有成为新的购房机会年的可能。
共识三:2016年全国土地成交总量徘徊不前仍是大概率事件
去库存主基调下,土地供应量收紧,城市热度分化加剧,热点城市地价继续上升,开发商多采取联合拿地策略。且全国城市商品房库存一直处于供远大于求的失衡状态,一线城市进入存量房时代、三四线城市存在较大的去化压力下,房企普遍遵循谨慎的拿地策略,以致全国土地市场成交量连续两年低位徘徊,这一现象在2016年这一状况也不会有太大改观。
共识四:2016年房地产市场波动较大
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宏观背景叫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楼市主基调要着力去库存;货币政策宽松,楼市需求将大量透支,楼市在四季度疯狂后或将逐步步入调整期;房市向上,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却向下;地价大涨,土地成交量却急缩……变数太多,杂糅在一起,预计给2016年房地产市场带来的波动也比较大。
共识五:2016年市场的需求结构改变
2016年政策着力推动“鼓励农民购房”,释放更多的刚性需求。虽然三四城市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但从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态度来看,2016年政府会再接再厉通过新型城镇化等各项政策助力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增强楼市信心。基于此,2016年国内商品住宅市场将向小户型偏移。
共识六:2016年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不太可能放开限购、限贷
如果一线城市放开限购、限贷,会迅速吸引大量资金流入,对于二线、三线、四线城市来说,这是一场灾难。或许3、5年之后一线城市具备条件放开限购、限贷,但不是2016年,也不是2017年。
共识七:2016年一线城市房价以二手房价格为风向标迹象更加凸显
进入存量房时代,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定价权发生了明显变化。2016年,土地供应量收紧,土地成交量减少,新房供应量短缺,存量房成交面积逐年上升,处于定价权掌握在卖方市场的存量房时代,一线城市房价以二手房价格为风向标迹象将更加凸显。
共识八:2016年房企多维度经营变革的时代到来
房地产市场由“产品导向型”发展为“客户导向型”,“互联网+”冲击,去库存压力增大,中央适当降价提议,转型进入深水区……2016年房企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强者生存,房企多维度经营变革在即。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1-1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⑷ 蓝筹股是什么
你好,蓝筹股是来业绩经营较好,具有自稳定且较高的现金股利支付、在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的大公司的股票。蓝筹一词源于西方赌场,蓝红白筹码三种颜色中,蓝色为最值钱。
蓝筹股一般可分为一下四大类:
一线蓝筹股:一般是指业绩稳定,流股盘和总股本较大,也就是权重较大的个股。代表个股有:工商银行、中国石油、农业银行、贵州茅台、中国石化等。
二线蓝筹股:是相对一线蓝筹而言,在市值、行业地位上以及知名度上略逊于以上所指的一线蓝筹公司。代表个股有:格力电器、美的电器、青岛海尔、海螺水泥、云南白药、中兴通讯等。
绩优蓝筹股:是以往业内已经公认业绩优良、红利优厚、保持稳定增长的公司股票,而绩优是从业绩表现排行的角度,优中选优的个股。
大盘蓝筹股:股本和市值较大的上市公司,业绩稳定、在行业内居于龙头地位对市场行情的走势起很大作用的个股。代表个股有:工商银行,中国石化。
⑸ 谁有《城市房地产投资价值研究--分化市场中的价值探寻》完整版报告
分化不仅仅出现在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也不仅仅是住宅与商业的分化。世联行(行情,问诊)和上海同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联合做出的一份《城市房地产投资价值研究——分化市场中的价值探寻》(以下简称《研究》),专家们给出了上百个中国内地城市,包括住宅、商业、写字楼这些物业的投资价值指数,作为分化市场中的决策参考。
在这份报告中,一些开发商普遍进入的城市被列为风险型城市,如温州、三亚;而一些省会城市如哈尔滨,以及当前开发商仍然看好的城市如湖南岳阳、安徽芜湖等,则被列为脆弱型城市,一不小心就会沦为风险型城市。
房地产“闭着眼睛都能挣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下的市场,无论买地还是买房,无论是开发住宅还是商业、写字楼,无论开发商还是购房者,其投资行为面临的风险都在加大。
城市的价值投资等级
2013年,内地房地产市场触底回暖,下半年更是一路高歌猛进。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增速均超过20%。但与此同时,显著的分化现象也在三线城市出现,洛阳、北海、晋江等城市较去年同期市场规模增长在50%以上,而惠州、常州等近几年投资过热的城市则仅与前年基本持平,更有甚者如温州出现商品住宅价格连续29个月同比下降。
“市场的迅速分化,使寻找具有更高房地产投资价值的城市变得比以往更具意义。”上述《研究》的主要参与者、世联行首席分析师吴志辉指出,一方面,支撑房价上涨、市场规模扩大的基础,是城市人口与产业经济两大因素;另一方面,当房地产供给与人口、经济发展产生的市场需求相协调时,才能形成房价合理上涨、市场规模有效扩大、具有投资价值的房地产市场。
报告选取了120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样本,覆盖了东中西部逾20个城市群,主要从城市人口、产业经济和市场特征三方面入手构建城市房地产投资价值指数的指标体系。最终的评价结果显示,百强城市中,房地产投资价值领跑型城市2个、领先型13个、潜力型30个、脆弱型41个、风险型14个。
其中,北京、上海分列指数排行榜前2位,且其指数大幅超越第3名的重庆,被视为领跑型城市。领跑型城市通常应为经济高度发达、人口高度集聚的超大型都市,这些城市已经形成与其人口规模、消费能力相匹配的房地产市场,但有限的供给始终难以与旺盛的需求相协调(即便出现短期过剩也能快速去化),因此能保持更高的市场利润率和溢价水平。
从区域视角来看,百强城市中,东部城市52个,15个领先型城市(含领跑型)中有10个来自东部,30个潜力型城市中21个来自东部,东部沿海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对人口的吸附集聚能力是其高房地产投资价值的有力支撑。
越脆弱越危险的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结果显示,上百城市中,脆弱型和风险型占到了一半以上。
脆弱型城市是人口经济基本面较差,市场增长潜力较小,投资价值指数得分偏低的城市。主要包括哈尔滨等个别省会城市和嘉兴、襄樊、包头等三四线城市。脆弱型城市的典型特征在于城市人口、产业经济和房地产市场间的不相协调,其与风险型城市的关联度极高,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而失去投资价值或陷入风险型城市。其中,不乏当前市场表现非常繁荣的城市,如湘潭、连云港(行情,问诊)、岳阳等。
从区域来看,中西部城市在脆弱型城市中占比超过一半,而在14个风险型城市中占据11席,可见中西部地区的房地产投资价值仍然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而海口、三亚、温州等东部二三线城市则由于市场供需不协调、市场规模缩减、房价下跌等原因而进入风险型城市的行列。
风险型城市则是具有一定投资价值但市场风险较大的城市。主要包括鄂尔多斯(行情,问诊)、三亚、榆林、北海、黄石等三四线城市和个别东部二线城市,如温州。风险型城市的典型特征在于其房地产市场出现严重的供需矛盾或供给过剩从而导致的市场疲弱。这些风险型城市中一部分来自西部落后地区,另一部分来自资源型城市,如黄石、鄂尔多斯等,经济繁荣的背后是经济结构失调、城市经济空心化、贫富差距过大等严峻问题。
风险型城市中接近70%来自形成型城市群,如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呼和浩特、榆林、鄂尔多斯均在其中,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与城市人口、经济发展健康水平的背离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上述脆弱及风险型城市不乏大型房企进入,如温州、岳阳、芜湖等,包括万科、保利等大型龙头房企均已进入。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房企开发部人士说,进入这些城市后房子去化很慢,又占用了很多资金,不得已之下从前年开始公司高层毅然重返一二线城市投资。
城市主导物业亦在分化
黄晓媛最近很纠结,要不要帮爸妈在山西太原买套房,一半为住,一半为投资。而根据上述《研究》,山西太原目前住宅投资高潮已过,正在进入商业、写字楼主导阶段。
据介绍,通过深入分析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投资价值与三类物业投资价值的关系,世联发现城市房地产投资价值的主导物业也正在产生分化现象,已有大量大中城市的房地产投资价值开始由住宅主导向商业、写字楼或混合型物业主导转变,实现城市房地产投资价值的转型升级。
在35个有相关商业、写字楼数据可查的大中城市中,呼和浩特、银川、西宁、兰州等西部城市还处于以住宅主导城市房地产投资价值的发展阶段,太原、南宁则正在向商业、写字楼主导型迈进;合肥、长沙、长春处于住宅与商业混合型主导投资价值的发展阶段。
而重庆、成都等城市处于住宅、商业和写字楼均衡发展、共同主导城市房地产投资价值的发展阶段;乌鲁木齐、昆明等城市虽然属于商业和写字楼混合主导型,但其仍极为靠近住宅主导,表明这些城市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价值转型升级。
相较之下,北京、西安、广州、济南等城市向商业和写字楼混合主导投资价值的转型升级则更为成熟;上海和天津是单一的商业主导型城市,杭州和深圳则是写字楼主导型城市。
吴志辉等研究人士指出,某类物业对城市房地产投资价值的主导作用是个相对概念,并不能等同于其他物业就不具备投资价值,不同物业投资价值的相互协调对于城市房地产投资价值的提升也尤为重要,两者表现出正相关的特征。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各异的城市,其市场潜力、增长速度和发展空间将会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剧烈分化。”吴志辉认为,未来城市房地产投资机遇和风险的并存已成为不争事实,在进入上述不同类型的城市中时应更为慎重,脆弱型、风险型城市应避免大规模进入。
⑹ 辽宁阜新56平米住房仅售2万,以后房价会不会两级分化
辽宁阜新56平米住房仅售2万,以后房价会不会两极分化?
也有网友认为不会有两极分化,毕竟,我们国家的重中之重就是稳定,只有稳定了,才能促进和谐发展,只有稳定了,才能促进城市繁荣。要是动荡,那肯定不利于经济的平稳过渡。所以,国家会采取措施,控制房价的上涨,或者是上涨过快。
国家的政策是为了社会上的整体稳定,而不是某个地区,国家考量的是整体,各个地方就需要多花心思,搞活经济,才能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家觉得呢?
⑺ 七日内三城楼市政策收紧,专家预计房地产市场持续分化
7月份仅过去一周时间,包括杭州、东莞、宁波在内的三个热点城市就先后迎来楼市调控政策收紧。而从这三个城市上半年的房价表现来看,涨幅均较为明显。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房价指数显示,今年5月份,杭州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5.1%。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2.7%;宁波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4%,同比上涨6.1%。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1%,同比上涨8.2%。
由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中并未包括东莞,故结合克而瑞研究中心监测的数据来看,自2020年4月份以来,宁波涉宅用地的成交建筑面积和成交楼面价均呈攀升态势,特别是在6月份其成交楼面价更是攀升至11542元/平方米,创下2018年以来新高。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夏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上看,随着疫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购房需求回暖,上述城市在二季度的楼市整体修复过程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冒尖”态势,并且其交易量的回升已反映到房价的较快增长上,这明显与当前的“房住不炒”定位以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楼市调控总基调不相符。所以,这也是近期各地政策及时作出针对性反应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看,7月2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杭州进一步明确商品住房公证摇号公开销售有关要求》,明确高层次人才家庭在杭州只能享受一次优先购房资格,并且自房屋网签之日起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除此之外,还进一步明确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公证摇号公开销售新建商品住房,应对“无房家庭”给予倾斜,提供一定比例的房源保障;同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住房预(销)售管理的通知》指出,针对近期区域商品住房供需矛盾突出、房价涨幅较大等实际问题,分别从加快在建商品住房入市销售,加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指导,加强商品住房项目销售监管,尤其是加大力度打击捂盘惜售行为、严格规范商品住房认购行为等方面作出详细规范。
随后,宁波也于7月6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持和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并从保持土地市场平稳、调整限购区域范围、强化金融政策监管、保障自住住房需求以及强化市场销售管理等方面提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十条”新政。
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比此前杭州、东莞的加码新政,此次宁波出台的调控政策范围覆盖最广,不仅涵盖楼市,还涉及土地市场,且政策加码力度也相对较大,包括限购升级、严控地价等诸多方面。
比如针对房企投资,宁波表示会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强化精准供地,保证住宅用地市场平稳有序。同时,从严核定新出让地块商品住宅销售价格,调整住宅用地出让竞价规则,严格控制楼面地价;而针对购房者,则“有收有放”,呈现出打击炒房投机、保障刚需自住的特征。即一方面调整限购区域范围,另一方面又兼顾了自住购房的需求。
在杨科伟看来,宁波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态度与其说是“打压”,不如说是规范来的更合理,因为其本质上还是贯彻了“房住不炒”定位,牢牢抓住“稳”字当头这一总基调不放松,从增加供应(包括土地、楼盘)、保障刚需、抑制炒房(投机投资行为)、稳定预期等方面,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整体上看,房地产市场持续分化,在部分二三线城市成交同比跌幅依旧较大的客观情况下,预计后续地方楼市政策大概率仍为适度宽松态势,对于一些楼市过热的城市来说,不排除会继续迎来政策上的收紧,但预计不会出现大面积收紧的情况。
(原题:《七日内三城楼市政策收紧 专家预计房地产市场持续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