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的自然特性有哪些
水的化学成分如果按质量百分比看,含有11.11%的氢和88.89%的氧。如果按体积来看,则有两份氢一份氧。单独存在的水分子叫作单水分子,水分子发生缔合可构成双水分子、三水分子等。水的特性包括沸点高、蒸发热大、热容高、反常膨胀、良好溶剂、能不断发生缔合等。
水同其它物质一样,受热时体积增大,密度减小。纯水在摄氏零度时密度为999.87千克/立方米,在沸点时水的密度为958.38千克/立方米,密度减小4%。
在正常大气压下,水结冰时,体积突然增大11%左右。冰融化时体积又突然减小。据科学家观测,在封闭空间中,水在冻结时,变水为冰,体积增加所产生的压力可达2500个大气压力。这一特性对自然界和工业有重要意义。岩石裂隙在反复融冻时裂隙逐渐增大就是这个道理。地埋输水塑料管为防冻坏,一般要求一定的埋深(大于冻土层深度)。
水的冻结温度随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30个大气压,水的冻结温度降低1摄氏度。水的这种特性使大洋深的水不会冻结。
水的沸点与压力成直线变化关系。沸点随压力的增加而升高。
水的热容量除了比氢和铝的热容量小之外,比其它物质的热容量都高。水的传热性则比其它液体小。由于这一特性,天然水体封冻时冰体会级慢地增厚,即使在水面长其封冻时,河流深处可能仍然中液体,水的这种特性对水下生命有重要意义。水的这一特性对指导灌溉也有意义,如进行冬灌能提高地温,防止越冬作物受低温冻害。
参考资料:http://wyzx.es.e21.cn/2005qiu/czpd/kczy/05-06shang/kx/2/02/kzzl.htm
B. 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是什么关系
您好 土地的自然特性决定经济特性 经济特性对自然特性有一定影响
C. 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特性
1、气候多变,季风影响显著 。
2、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系统)。
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和互相联系的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除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种最重要的常态地貌类型以外,我国还有类型繁多的特殊地貌分布,如冰缘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
其中冰缘地貌,仅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北段,类型就有45种以上,比前苏联和美国多一倍,成为世界上冰缘地貌类型最多的国家。如此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为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多元化和中华文化的多样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我国地处地球的北温带,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气候宜人,众多的江河湖泊,使广阔的土地可垦可耕,供人们衣食。
因此,与世界上各古老文化相比,中华文化产生和延续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同埃及文化囿于尼罗河流域,巴比伦文化囿于两河流域相异,中华文化滋生地不是依托一个江河流域,而是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大的区段。
D. 土地有哪些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
1、土地的自然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量的有限性(不可再生)。(2)位置内的不可容移动性。(3)效用持久性。(4)效用的差异性 2、土地的人文特性(1)用途的广泛性(2)供给的稀缺性(3)社会经济位置的可变性(4)可垄断性
E. 房地产的自然特征主要有哪些
自然特征
房地产属于人类适应自然,改变自然能力的一种体现,即人类劳动力,自身的一种不断变更、进化、增强的代表。
从结构上说,从最早的山洞(借助天然形成的居所)、树栖、至后来的人力改造过的草木结构房,到后来,科技发展形成的砖术、砖混、钢混、钢结构等,都是反应出人类在适应大自然过程中进步。
F.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环境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整体性、区域性、变动性。
1、整体性――指版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权素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环境的区域性――在于各个不同层次或不同空间的地域,其结构方式、组成程序、能量物质流动规模和途径、稳定程度等都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从而显示出区域的特征。
3、环境的变动性――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4、开放性——指环境是一个开放系统,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
5、有限性——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的资源都不是用之不竭的;环境对污染的容纳量野不是无限的。
6、综合性——自然环境已不是纯粹的天然环境,而是综合了一定的社会因素。
7、可调节性——自然环境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当人类作用引起的环境结构与状态改变部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系统的调节功能可以使这些改变逐渐消失,使其结构和功能恢复原貌。
G. 自然经济的特征有哪些
然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①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②它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③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新课标教材对“小农经济”表述为:它“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小农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①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由上述对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概念与特征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是一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二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足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农业经营规模狭小,随着社会属性的变化,和商品经济联系加深.
科学地讲,小农经济是指以个体家庭为主要单位,农业经营规模不大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最本质特征是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中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普及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之后.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H. 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有哪些
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内
3、土地质量容的差异性。
4、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土地的经济特征:
1.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2.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3.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
4.土地增值性。
5.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6.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
7.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I. 自然经济的特征有哪些
(1)其基本特征是抄: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基本自给自足。
(2)与其他经济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由于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因而具有分散性;
由于基本自给自足,很少与市场联系,所以具有封闭性;
由于其生产规模小,不可能有太多的积累,遇到天灾人祸,很容易破产,因而具有脆弱性;
由于其分工简单,规模小,很难扩大再生产,也没有改进技术的愿望,因而具有保守性;
但是,正因为此,它也有着顽强的再生性。
(9)房地产自然特性有哪些扩展阅读:
生产工具的进步,特别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使用;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
耕作方式
1.原始农业采用“刀耕火种”方式。
2.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中国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3.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技术。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4.春秋时期,铁器农具、牛耕出现,战国时期推广,此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江东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J. 信息资源具有哪些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自然特性:抄
1,非物质性袭 2,易流动性 3,可再生性和数量的无限性 4,易转换性(其记 录介质和表达方式都容易转换)5,易分享性 6,质量差异性 7,意义多样性(同 样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或组织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经济特性:
1.信息资源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2.信息资源的稀缺性。3.累积性与再生性。4共享性。5信息商品的“柠檬市场效应”。6智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