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磚砌築要注意什麼問題
一、 施工准備
(一) 作業條件
1、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裝好溝蓋板,或完成樓板結構施工。
2、辦完地基、基礎工程隱蔽驗收手續。
3、按標高抹好水泥砂漿防潮層。
4、彈好軸線、牆身線及檢查線,根據進場磚的實際規格尺寸,彈出門窗洞口位置線,經驗線符合設計要求,辦完驗收手續。
5、按設計標高要求立好皮數桿,皮數桿的間距15~20m,或每道牆的兩端。
6、有砂漿配合比通知單,准備好砂漿試模(6塊為一組)。
(二) 材料要求
1、磚:品種、規格、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並有產品合格證書,產品性能檢測報告。承重結構必須做取樣復試。要求磚必須有一個條面和丁面邊角整齊。
2、水泥:品種及強度等級應根據砌體的部位及所處的環境條件選擇。水泥必須有產品合格證、出廠檢測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
3、砂:用中砂,使用前用5mm孔徑的篩子過篩。
4、摻合料:白灰熟化時間不少於7d,或採用粉煤灰等。
5、其他材料:牆體拉結筋、預埋件、已做防腐處理的木磚等。
(三)施工機具
應備有大鏟、刨錛、托線板、線墜、小白線、捲尺、水平尺、皮數桿、小水捅、灰槽、磚夾子、掃帚等。
二、 質量要求
磚砌體工程質量要求符合《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的規定。
項 序 檢查項目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主控項目
1 磚強度等級 按設計要求MU
2 砂漿強度等級 按設計要求M
3 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 ≥80%
4 斜搓留置 第5.2.3條
5 直搓拉結鋼筋及接搓處理 第5.2.4條
6 軸線位移 ≤10mm
7 垂直度(每層) ≤5mm
一般項目
1 組砌方法 第5.3.1條
2 水平灰縫厚度 8~12mm
3 基礎頂面、樓面標高 ±15mm
4 表面平整度 清水:5mm 混水:8mm
5 門窗洞口高、寬 ±5mm
6 外牆上下窗口偏移 20mm
7 水平灰縫平面度 清水:7mm 混水:10mm
8 清水牆游丁走縫 20mm
三、 工藝流程
作業准備→磚澆水→砂漿攪拌→砌磚牆→驗收
四、 操作工藝
(一) 磚澆水
砌體用磚必須在砌築前一天澆水濕潤,一般以水浸入磚四邊1.5cm為宜,含水率為10%~15%,常溫施工不得用干磚上牆;雨期不得使用含水率達飽和狀態的磚砌牆;冬期拎不得澆水,可適當增大砂漿稠度。
(二) 砂漿攪拌
砂漿配合比採用重量比,計量精度水泥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內,機械攪拌時,攪拌時間不得少於2min;加入粉煤灰或外加劑,攪拌不少於3min;摻用有機塑化劑的砂漿攪拌3~5min。
(三) 砌磚牆
1、 組砌方法:砌體一般採用一順一丁砌法。磚柱不得採用先砌四周後填心的包心砌法。
2、 排磚撂底:一般外牆第一層磚撂底時,兩山牆排丁磚,前後檐縱牆排條磚。根據彈好的門窗口位置線及構造柱的尺寸,認真核對窗間牆、垛尺寸,其長度是否符合排磚模數,如不符合模數時,可將門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動。若留破活,七分頭或丁磚排在窗口中間、附牆垛或其他不明顯的部位。移動門窗口位置時,應注意暖衛立管及門窗開啟時不受影響。另外,在排磚時還要考慮在門窗口上邊的磚牆合攏時也不出現破活。所以排磚時必須全盤考慮。前後檐牆排第一皮磚時,要考慮甩窗日後砌條磚,窗角上必須是七分頭才是好活。
3、 選磚:外牆磚要稜角整齊,無彎曲、裂紋,顏色均勻,規格基本一致。敲擊時聲音響亮、焙燒過火變色、變形的磚可用在基礎或不影響外觀的內牆上。
4、 盤角:砌磚前應先盤好角,每次盤角不要超過五層,新盤的大角,及時進行吊、靠。如有偏差及時修整。盤角時要仔細對照皮數桿的磚層和標高,控制好灰縫大小,使水平縫均勻一致。大角盤好後再復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後,再掛線砌牆。
5、 掛線:砌築37牆必須掛雙線,如果長牆幾個人共使用一根通線,中間應設幾個支點,小線要拉緊,每層磚都要穿線看平,使水平縫均勻一致,平直通順;砌24 牆時,可採用掛外手單線(視磚外觀質量要求情況,如果質量好要求高也可掛雙線,提高砌磚質量。)可照顧磚牆兩面平整,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礎。
6、 砌磚:砌磚採用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的「三一」砌磚法。砌磚時磚要放平。裏手高,牆面就要張;裏手低,牆面就要背。砌磚一定要跟線,「上跟線,下跟棱,左右相鄰要對平」,砌築砂漿要隨攪拌隨使用,一般水泥砂漿必須在3h內使完,混合砂漿必須在4h內用完。
7、 留搓:磚混結構施工縫一般留在構造柱處。一般情況下,磚牆上不留直搓。如果不能留斜搓時,可留直磋,但必須砌成凸磋,並應加設拉結筋。拉結筋的數量為每 120mm牆厚設一根ф6的鋼筋,間距沿牆高不得超過500mm。其埋入長度從牆的留磋處算起,一般每邊均不小於500mm,末端加90°彎鉤。
8、 預埋木磚和牆體拉結筋:木磚預埋時應小頭在外,大頭在內,數量按洞口高度決定。洞口高在1.2m以內,每邊放2塊;高1.2~2m,每邊放3塊;高 2~3m,每邊放4塊,預埋木磚的部位一般在洞日上邊或下邊四皮磚,中間均勻分布。木磚要提前做好防腐處理,防腐材料一般用瀝青油。預埋木磚的另一種方法:按照磚的大小尺寸製作砂漿塊,製作時將木磚預埋好,達到強度後,按部位要求砌在洞口。牆體拉結筋的位置、規格、數量、間距均按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留置,不得錯放、漏放。
9、 安裝過梁、梁墊:安裝過梁、梁墊時,其標高、位置及型號必須准確,坐灰飽滿。如坐灰厚度超過2cm時,要用豆石混凝土鋪墊,邊梁安裝時,兩端支座長度必須一致。
10、 構造柱做法:在構造柱連接處必須砌成馬牙磋。每一個馬牙搓高度方向為五皮磚,並且是先退後進。拉結筋按設計要求放置,設計無要求按構造要求放置。
11、 每層承重牆最上一皮磚,在梁或梁墊下面。挑檐應是整磚丁砌層。
五、 成品保護
1、 牆體拉結筋,抗震構造柱鋼筋,及各種預埋件、暖衛、電氣管線等,均應注意保護,不得任意拆改或損壞。
2、 砂漿稠度應適宜,砌牆時應防止砂漿濺臟牆面。
3、 搭設腳手架或操作平台時,要認真操作,防止碰撞剛砌好的磚牆。
4、 尚未安裝樓板或面層板的牆和柱,當可能遇到大風時,應採取臨時支撐等措施,保證施工中牆體的穩定性。
六、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 舌頭灰未刮盡,半頭磚集中使用造成通縫;一磚牆非掛線面;磚牆錯層造成螺絲牆。半頭磚要分散在較大的牆體上,首層或樓層的第一皮磚要查對皮數桿的標高及層高,防止到頂砌成螺絲牆。
2、 構造柱砌築不符合要求;構造柱磚牆應砌成大馬牙搓,設置好拉結筋從柱腳開始兩側都必須是先退後進
㈡ 最基本的房地產知識有哪些我應該注意什麼
房地產基礎知識
一、房地產:房產和地產的總稱,也叫「不動產」。
房地產的形態:1、單純的土地;2、單純的房屋;3、土地和房屋的綜合體。
房產是房屋及其權利的總稱,地產是土地及其權利的總稱;
房地產是土地附在土地上不可分割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不可分離的物質及其權利構成的財產。(構築物是指不能進入的建築,如:煙筒、樹、路等)
房地產按類型分為:1、住宅用(70年);2、生產用(50年);3、經營用(門頭等,50年);4、行政用(市政府、法院等,50年);5、其他用(學校,博物館等)。
二、房地產業:從事房地產經營管理服務性企業的總稱。
房地產產業的主要內容:
1、 土地的開發和再開發;
2、 房屋的開發和建設;
3、 地產的經營(包括土地權的出讓、轉讓、租賃、抵押等);
4、 房地產經營(包括房屋的買賣、租賃、抵押);
5、 房地產中介服務(包括信息、測量、律師、經紀、公證等);
6、 房地產物業管理;
7、 房地產金融(包括信息、保險、金融投資等)。
三、房地產的特性
1、房地產位置的固定性:土地是自然生成物,位置不可移動,房屋是建築在土地上的,因此決定房屋不可移動、固定性,使房地產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2、地域差別性:每一個地區或者同一地區不同位置的房地產價值也不相同;
3、房地產的高質耐久性;
4、房地產具有保值、增值性,前提是國家的政局穩定,由土地性質決定,土地有限、不可再生,但人們對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大、增加,物以稀為貴,房地產作為龍頭產業,稅收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0%。
※ 房地產的前景
1、城市化水平走勢穩步提高,形成對房屋越來越高的需求。2010年城市人口達6.1億,每年需新建住宅3.27億㎡;
2、人口流動增加形成對住宅的需求;
3、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
4、城市的舊城改造,增加居民對住宅的要求;
5、深化改革與市場發展的促進對住宅的需求。
政府改革深化內需
1、 取消福利分房,實行住宅貨幣化;
2、 開發二手房市場;
3、 下調存款利率,吸引大批投資性客戶;
4、 下調稅費,出台法律法規,激勵住房需求。
五證兩書
一、《建築用地規劃許可證》
建設單位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徵用劃撥土地前,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認,該項目位置范圍符合城市規劃的法律憑證。
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有關建設工程符合城市規劃需求的法律憑證。
三、《國有土地使用證》
經土地使用者申請,經城市各級人民政府頒布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該證主要載明土地使用者名稱、土地座落、用途、土地使用面積、使用年限、和「四至」范圍。
四、《建設工程開工證》
建設單位進行工程施工的法律憑證,也是房屋權屬登記的主要依據之一,沒有開工證的建築屬違章建築,不受法律保護。
五、《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
市、縣人民政府房地產管理部門允許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商品房的批准性文件
六、「兩書」
《商品房質量保證書》、《商品房使用說明書》
名詞解釋
一、基本參數
※ 復式:區別於躍層,受躍層啟發,經濟型躍層結構(上下不一樣高);
※ 錯層:戶內樓板面高度不一樣,錯開出有樓梯連接,但未分成兩層,適合大面積住宅;
※ 進深:一幢建築物(房子)從前牆皮到後牆皮的距離(長度);
※ 開間:住宅的寬度,一間房屋內一面牆皮到另一面牆皮的長度(3m~3.9m較舒適);
※ 層高:房屋一層的高度,指下層樓板面到上層樓板面的高度(2.9m);
※ 靜高:一間房屋內樓板面與屋頂的高度(2.7m);
※ 戶型:根據家庭人口組成情況和國家規定的居住面積定額所確定的每戶居室;
※ 建築系數:「建築佔地系數」的簡稱,指建築用地范圍內所有建築物佔地的面積與用地總面積之比,以百分率計。用以說明建築物分布的疏密程度、衛生條件及土地利用率。合理的建築系數應在節約用地的原則下,盡可能滿足建築物的通風、採光和防火、防爆等方面的空間要求,並保證足夠的道路、綠化和戶外活動場地。
※ 三通一平:通常指施工現場達到:路通、電通、水通,土地平整。
※ 七通一平:大的開發區域需要的施工現場要求:路通、上水通、雨污水通、電力通、通訊通、熱力通、煤氣通,場地平整。
二、與產權有關的概念
※ 房屋產權:泛指所有者對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並排除他人干涉的全能,是物權的一種,房屋產權指房產所有者按照國家法律規定所有的權利。
※ 房屋權屬登記:指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代表政府對房屋所有權以及上述權利產生的抵押權等房屋他項權利進行登記,並依法確認房屋產權歸屬關系的行為。房屋產權登記應遵循房屋的所有權和該房屋佔有范圍的土地使用權權利主題一致的原則。
※ 房地產權登記:通常稱「產權登記」(包括房屋所有權登記和房屋他項權利登記)城鎮房屋所有權登記是人民政府為了健全法制,加強城鎮房屋的管理,依法確認房屋所有權的法定手續,在規定登記范圍內的房屋所在地產權管理部門申請所有權登記,經審查確認產權後,由房屋管理機關發給房屋所有權證。房屋所有權登記是房屋產權管理的主要行政手段,只有通過房屋所有權登記,才能對各類房屋產權實施有效的管理。
※ 共有產權:指一家房地產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權利主體,即共有人,在實踐中又有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之分。前者是指共有人分別按自己所擁有的份額的大小,對共有房地產享有一定的利益,並承擔相應的義務;後者是指兩個以上權利人對全部共有的房地產享受同等的權利,並承擔相等的義務。
※ 房屋抵押:產權所有人以房契作為抵押,取得借款按期付息。房屋產權仍由產權所有者自行管理,債權人只按期取息,而無使用管理房屋的權利,待借款還清,產權人收回房契抵押即告終結。
※ 過戶:即更換房屋承租人姓名。
三、與面積有關的概念
※ 建築面積:建築物各層面積總和,每層建築面積按建築物勒角以上截面計算,包括使用、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
※ 公攤面積:
1、 公共門廳、過道、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房等為整座樓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
2、 各單元與樓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以及外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50%
※ 商品房銷售面積 = 套內建築面積 + 分攤公用面積
※ 套內建築面積 = 套內使用面積 + 套內牆體面積 + 陽台建築面積
※ 使用面積: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生活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
※ 使用面積系數:用百分率表示,等於總套內使用面積之和除以總建築面積。
※ 輔助面積:建築物各層平面樓梯、走道、所佔凈面積的總和。
※ 結構建築面積:建築物各層中,外牆、內牆、垃圾道、通風道、煙囪(均為投影面積)等所佔面積的總和。
※ 使用率:使用面積與建築面積之比,用百分數表示。板樓:80%;塔樓75%;寫字樓70%;商場65%。使用率與人流量密切相關,人流量大的地方,使用率低。
※ 實用率:套內建築面積和住宅面積之比。
※ 商品房銷售面積 = 套內使用面積 + 分攤的功用建築面積
※ 套內建築面積 = 套內使用面積 + 套內牆體面積 + 陽檯面積
※ 套內牆體面積:公用牆為水平投影面積一半計入非公用牆為水平投影面積計入套內使用面積為室內各居室面積,如壁櫥等,以及不包含在結構面積中的煙囪、通風道、管道井。
※ 公攤的公用建築面積 = 套內面積 × 公用建築面積分攤系數
※ 公用建築面積分攤系數 = 公用建築面積 ÷ 套內建築面積總和
※ 公用建築面積 = 整棟樓的建築面積 – 套內建築面積 – 不應分攤的建築面積
※ 容積率:總建築面積與所用建築用地面積(總佔地面積)之比。
※ 建築覆蓋率:又稱「建築密度」,是指建築物基底佔地面積與規劃用地之比。
※ 綠化率:指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地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
※ 綠地率:指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蔭面積(包括綠地面積)與規劃用地面積之比。
四、與銀行貸款有關概念
※ 按揭:是指按揭人將房產產權轉讓按揭,受益人做為還款保證按揭人在換清貸款後,受益人立即將所涉及的房屋產權轉讓按揭人,過程中按揭人享有使用權。
※ 按揭所用材料:
1、 身份證復印件;
2、 戶口本復印件;
3、 結婚證復印件;
4、 學歷證復印件;
5、 收入證明;
6、 購房合同復印件;
7、 營業執照復印件;
8、 三個月的連續稅單;
9、 固定資產的發票;
10、 借款申請表。
※ 契稅:指房屋所有權發布轉移時,就當事人所定契約按房價一定比例向新的房屋產權人所徵收的一次性稅費。它是針對房地產產權變動的專門稅種,也是購房過程中購房所承受的最大稅額的一次稅費,約為房價的1.5%
五、與住宅相關的概念
※ 公寓式住宅:相對於獨門獨院別墅,大多數為高層,每層有若干個可以單獨使用的套房,裡面一應俱全。
※ 花園式住宅:一般帶有花園、草坪、車庫樣式為二、三層,特點:建築密度低,內部居住功能相當完備,裝修華麗、富有變化。
※ 雙拼:連拼,疊拼。
※ 商住住房(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是住宅觀念的延伸,屬於住宅。但同時又融入了寫字樓的諸多硬體設施,尤其是網路功能發達,能使居住的同時從事商業活動的居住形式。事業一些小公司,以及依賴網路進行社會活動的人群。
※ 經濟適用房: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商品住宅,它具有經濟性和適用性。經濟性:是指住房價格相對市場價格而言即比市場商品房價格低,能夠適應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適用性指住房的設計和建築標准上強調使用效果,而不是降低標准。
六、經濟適用房
我國在1998年房改的同時就實行了經濟適用房政策。
※ 經濟適用房享受哪些優惠政策
免徵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和商業網點建設費以及契稅,減半徵收水電增客費等各種稅費。建設用地採取行政劃撥方式供應,優先給予辦理有關手續。另外,經濟適用房建設管理費只限於1%~3%,市場利潤被限在3%以下。
※ 經濟適用房價格構成
•住房建設的征地和拆遷補償安置費;
•審查設計和前期工程費;
•住宅小區基礎設施建設費;
•建設工程費;
以上4項之和為基礎的1%~3%的管理費。貸款利息、稅金3%以下利潤。商品房除以上8項外,還有行政事業性收費(如小區營業性配套公建費,人防建設費等),土地出讓金其利潤不受限制,由市場決定。
※ 經濟適用房與商品房有什麼不同
•獲得土地的方式不同,經濟適用房建設用地實行行政劃撥,免交土地出讓金;商品房採用出讓方式須交納土地出讓金;
•成本結構不同;
•租售政策不同,經濟適用房只售不租,商品房不受限制;購買條件和對象不同,經濟適用房享受政府優惠,其購買對象是特定的,只供給城鎮中低收入家庭,因而要實行申請審批制度,商品房購買對象和條件不受限制;
•價格政策不同,經濟適用房出售實行政府指導價,不得擅自提價出售。商品房出售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
※ 經濟適用房是什麼產權?與商品房有什麼不同?
居民個人購買的經濟適用房產權歸個人;
房屋的產權分四部分:使用權、佔有權、處置權和收益權,與商品房相比經濟適用房的產權只在收益權上與它們不同。商品房上市出售後,收益全部歸個人所有。
銷售技巧
一、購房客戶的類型、特徵,如何應付
1、理智穩健型(40歲左右)
特徵:考慮問題深思熟慮、冷靜、穩健,不易被推銷員言辭打動,認為疑點的地方一定要搞清楚
措施:加強產品品質,公司性質、實力。獨特優點,出奇制勝。有理有據,虛心解決問題。
2、熱情沖動型(年輕男性較多)
特徵:天性愛激動,易受外界慫恿和刺激。
措施:趁熱打鐵狂轟炸。成交量不到50%
3、沉默寡言型
特徵:出言謹慎,外表反應冷漠。
措施:靜、引導。親切誠懇態度拉近感情。
4、憂柔寡斷型
特徵:猶豫不決,反反復復。
措施:從我的角度堅決的給他自信,讓客戶慢慢產生依賴於幫他的決定,分析清楚。
5、喋喋不休型
特徵:過分小心,想用言語說服你
措施:取得信任,加強產品信心、不會跑 適當引導,適當快刀斬亂麻,交定金一定要快,無後悔餘地。
6、盛氣凌人型
特徵:趾高氣昂、嚇唬、態度拒人於千里之外,外強中干。
措施:不卑不亢,保持原樣,尋找弱點,不抵怵。
7、求神問卜型
特徵:做決定之前找風水先生,決定權取決於此(別人手中)
措施:不要否定他的世界觀,以現代觀點配合其風水觀。適時提醒他一下,可接觸些了解些談得來 先肯定在否定,否定時強調任的價值。
8、畏首畏尾型
特徵:前怕狼後怕虎,一個問題反復憂慮,缺乏經驗,考慮太多。
措施:有力的業績品質和保證,強調肯定,不必產生其他想法。
9、神經過敏型
特徵:悲觀、什麽事都能刺激他。
措施:慎言 少說話、少說多聽,重點嚴肅說服
10、斤斤計較型(似5)
特徵:心思細膩,什麽都想要,想佔便宜。
措施:要用氣氛逼他,盡快做決定,馬上調價,強調已經有優惠
11、借故拖延
特徵:個性遲疑,推三推四。
措施:追查客戶不做決定的真正原因,路過閑人、市調,
㈢ 建築工程砌築工程定額需要注意什麼
(1)本項目中標准磚尺寸為240mm×115mm×53mm。
(2)本項目中多孔磚、空心磚、砌塊按常用規格編制
㈣ 建築牆體底部砌築主要注意什麼
建築工程里在磚砌體方面要注意的事項:(1)基礎牆與上部牆錯台:基礎磚摞底正確,收退大放角兩邊要相等,退到牆身之前要檢查軸線和邊線是否正確,如偏差較小可在基礎部位糾正,不得在防潮層以上退台或出沿。(2)清水牆游丁走縫:排磚時必須把立縫排勻,砌完一步架高度,每隔2米間距在丁磚立楞處用托線板吊直彈線,二步架往上繼續吊直彈粉線,由底往上所有七分頭的長度應保持一致,上層分窗口位置時必用下窗口保持垂直。(3)灰縫大小不勻:立皮數桿要保證標高一致,盤角時灰縫要掌握均勻,砌磚時小線要拉緊,防止一層線松,一層線緊。(4)窗口商埠立縫變活:清水牆排磚時,為了使窗間牆、垛排成好活,把破活排在中間或不明顯位置,在砌過樑上第一行磚時,不得隨意變活。(5)磚牆鼓脹:外磚內模牆體砌築時,在窗間牆上、抗震柱兩邊分上、中、下留出6㎝×12㎝通孔,在抗震柱外牆面上墊木模板,用花藍螺栓與大模板連接牢固。混凝土要分層澆築,振搗棒不可直接觸及外牆。樓層圈樑外三皮12㎝磚牆也應認真加固。如在振搗時發現磚牆已鼓脹,則應及時拆掉重砌。(6)混水牆粗糙:舌頭灰未刮盡,半頭磚集中使用,造成通縫;一磚厚牆背面偏差較大;磚牆錯層造成螺絲牆。半頭磚應分散使用在牆體較大的面上。首層或樓層的第一皮磚要查對皮數桿的標高及層高,防止到頂砌成螺絲牆。一磚厚牆應外手掛線。(7)構造柱處砌築不符合要求:構造柱牆應砌成大馬牙槎,設置好拉結筋,從柱腳開始兩側都應先退後進,當鑿深12㎝時,宜上口一皮進6㎝,再上一皮進12㎝,以保證混凝土澆築時上角密實構造柱內的落地灰、磚渣雜物必須清理干凈,防止混凝土內夾渣。
㈤ 砌築基礎的第一層砌塊時,需要注意什麼
砌築前檢查軸線引測是否有誤,然後磚濕潤,地面找平。
㈥ 砌磚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橫平豎直,砂漿飽滿,厚薄均勻,上下錯縫,內外搭砌,接槎牢固。磚砌體組砌方法應正確,上下
錯縫,內外搭砌,磚柱不得採用包心砌法。磚砌體的灰縫應橫平豎直,厚薄均勻。磚砌體尺寸和位
置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規定。
㈦ 砌築工程應注意什麼
基本事項:
磚的品種,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並應規格一致。砌築磚砌體時,磚應提前1~2d澆水濕潤。一般要求磚處於半干濕狀態(將水浸入磚10mm左右),含水率為10%~15%。 砌築前,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組織垂直和水平運輸機械,砂漿攪拌機進場,安裝,調試等工作。同時,還應准備腳手架,砌築工具(如皮數桿,托線板)等。 砌築砂漿使用的水泥品種及標號,應根據砌體部位和所處環境來選擇。水泥進場使用前,應分批對其強度,安定性進行復驗。檢驗批應以同一生產廠家,同一編號為一批。 砂漿用砂的含泥量應滿足下列要求:對水泥砂漿和強度等級不小於M5的水泥混合砂漿,不應超過5%;對強度等級小於M5的水泥混合砂漿,不應超過10%;人工砂,山砂及特細砂,應經試配能滿足砌築砂漿技術條件要求。具體細節:抄平
砌牆前應在基礎防潮層或樓面上定出各層標高,並用細石混凝土找平,使各段磚牆底部標高符合設計要求。放線
根據龍門板上給定的軸線及圖紙上標注的牆體尺寸,在基礎頂面上用墨線彈出牆的軸線和牆的寬度線,並定出門洞口位置線。擺磚
擺磚是指在放線的基面上按選定的組砌方式用干磚試擺。擺磚的目的是為了核對所放的墨線在門窗洞口,附牆垛等處是否符合磚的模數,以盡可能減少砍磚。立皮數桿
皮數桿是指在其上畫有每皮磚和磚縫厚度以及門窗洞口,過梁,樓板,梁底,預埋件等標高位置的一種木製標桿。掛線
為保證砌體垂直平整,砌築時必須掛線,一般二四牆可單面掛線,三七牆及以上的牆則應雙面掛線。砌磚
砌磚的操作方法很多,常用的是"三一"砌磚法和擠漿法。砌磚時,先掛上通線,按所排的干磚位置把第一皮磚砌好,然後盤角。盤角又稱立頭角,指在砌牆時先砌牆角,然後從牆角處拉准線,再按准線砌中間的牆。砌築過程中應三皮一弔,五皮一靠,保證牆面垂直平整。勾縫,清理
清水牆砌完後,要進行牆面修正及勾縫。牆面勾縫應橫平豎直,深淺一致,搭接平整,不得有丟縫,開裂和粘結不牢等現象。磚牆勾縫宜採用凹縫或平縫,凹縫深度一般為4~5mm。勾縫完畢後,應進行牆面,柱面和落地灰的清理。基本質量要求
質量要求是:橫平豎直,砂漿飽滿,厚薄均勻,上下錯縫,內外搭砌,接槎牢固。
磚砌體組砌方法應正確,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磚柱不得採用包心砌法。
磚砌體的灰縫應橫平豎直,厚薄均勻。
磚砌體尺寸和位置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規定。
主要事項: 砌築操作前必須檢查操作環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暢通,機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品是否齊全,經檢查符合要求後方可施工。砌基礎時,應檢查和經常注意基槽(坑)土質的變化情況。不準站在牆頂上做畫線,刮縫及清掃牆面或檢查大角垂直等工作。砍磚時應面向牆體,避免碎磚飛出傷人。不準在超過胸部的牆上進行砌築,以免將牆體碰撞倒塌造成安全事故。不準在牆頂或架子上整修石材,以免振動牆體影響質量或石片掉下傷人。不準起吊有部分破裂和脫落危險的砌塊。(1)砂漿強度不穩定
現象:砂漿強度低於設計強度標准值,有時砂漿強度波動較大,勻質性差。 主要原因:材料計量不準確;砂漿中塑化材料或微沫劑摻量過多;砂漿攪拌不均;砂漿使用時間超過規定;水泥分布不均勻等。預防措施:
建立材料的計量制度和計量工具校驗,維修,保管制度;減少計量誤差,對塑化材料(石灰膏等)宜調成標准稠度(120mm)進行稱量,再折算成標准容積;砂漿盡量採用機械攪拌,分兩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拌勻後再投入其餘的砂子和全部水泥進行攪拌),保證攪拌均勻;砂漿應按需要攪拌,宜在當班用完。(2)磚牆牆面游丁走縫 現象:磚牆面上下磚層之間豎縫產生錯位,丁磚豎縫歪斜,寬窄不勻,丁不壓中。清水牆窗檯部位與窗間牆部位的上下豎縫錯位。 主要原因:磚的規格不統一,每塊磚長,寬尺寸誤差大;操作中未掌握控制磚縫的標准,開始砌牆擺磚時,沒有考慮窗口位置對磚豎縫的影響,當砌至窗檯處分窗口尺寸時,窗的邊線不在豎縫位置上。預防措施:
砌牆時用同一規格的磚,如規格不一,則應弄清現場用磚情況,統一擺磚確定組砌方法,調整豎縫寬度;提高操作人員技術水平,強調丁壓中即丁磚的中線與下層條磚的中線重合;擺磚時應將窗口位置引出,使窗的豎縫盡量與窗口邊線相齊,如果窗口寬度不符合磚的模數,砌磚時要打好七分頭,排勻立縫,保持窗間牆處上下豎縫不錯位。(3)清水牆面水平縫不直,牆面凹凸不平
現象:同一條水平縫寬度不一致,個別磚層冒線砌築;水平縫下垂;牆體中部(兩步腳手架交接處)凹凸不平。 主要原因:磚的兩個條面大小不等,使灰縫的寬度不一致,個別磚大條面偏大較多,不易將灰縫砂漿壓薄,從而出現冒線砌築;所砌牆體長度超過20m,掛線不緊,掛線產生下垂,灰縫就出現下垂現象;由於第一步架牆體出現垂直偏差,接砌第二步架時進行了調整,兩步架交接處出現凹凸不平。預防措施:
砌磚應採取小面跟線;掛線長度超過15~20m時,應加墊線;牆面砌至腳手架排木搭設部位時,預留腳手眼,並繼續砌至高出腳手架板面一層磚;掛立線應由下面一步架牆面引伸,以立線延至下部牆面至少500mm,掛立線吊直後,拉緊平線,用線錘吊平線和立線,當線錘與平線,立線相重,則可認為立線正確無誤。(4)"螺絲"牆
現象:砌完一個層高的牆體時,同一磚層的標高差一皮磚的厚度而不能咬圈。 主要原因:砌築時沒有按皮數桿控制磚的層數;每當砌至基礎面和預制混凝土樓板上接砌磚牆時,由於標高偏差大,皮數桿往往不能與磚層吻合,需要在砌築中用灰縫厚度逐步調整;如果砌同一層磚時,誤將負偏差當作正偏差,砌磚時反而壓薄灰縫,在砌至層高趕上皮數時,與相鄰位置正好差一皮磚。預防措施:
砌築前應先測定所砌部位基面標高誤差,通過調整灰縫厚度來調整牆體標高;標高誤差宜分配在一步架的各層磚縫中,逐層調整;操作時掛線兩端應相互呼應,並經常檢查與皮數桿的砌層號是否相符。
㈧ 料石砌體砌築時應注意些什麼和什麼樣的標准
砌築料石砌體時,砂漿鋪設厚度應略高於規定灰縫厚度,細料石、半內細料石宜高出3~容5mm;粗料石、毛料石宜高出6~8mm。料石砌體的灰縫厚度,應按料石的種類確定,細料石砌體、半細料石砌體、粗料石和毛料石砌體分別不宜大於5、10、20mm。
砌築時,料石應放置平穩。料石基礎砌體的第一皮應用丁砌坐漿砌築。階梯形料石基礎,上級階梯至少應壓砌下級階梯料石的1/3。料石砌體應上下錯縫搭砌。當砌體厚度等於或大於兩塊料石寬度時,若同皮內全部採用順砌,則每砌兩皮後,應砌一皮丁砌層;若同皮內採用丁順組砌,則丁砌石應交錯均勻設置,其中距不應大於2m。
在砌料石和毛石或磚的組合牆時,料石砌體和毛石砌體或磚砌體應同時砌築,並且每隔2~3皮料石用丁砌層與毛石砌體或磚砌體拉結砌合。丁砌料石的長度應與組合牆厚度相同。用整塊料石作窗檯板時,兩端至少應伸人牆身10cm。在窗檯板與其下部牆體之間(支座部分除外)應設置空隙,並用瀝青麻刀等材料嵌塞,以免因兩端下沉而折斷石塊。
㈨ 在建築工地砌築是應該注意什麼安全
1、在操作之前必須檢查操作環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暢通,機具是否完好牢固。
2、煙囪新建砌基礎時,應檢查和經常注意基坑土質變化情況,有無崩裂現象,堆放磚塊材料應離開坑邊1m以上,當深基坑裝設擋板支撐時,操作人員應設梯子上下,不得攀跳,運料不得碰撞支撐,也不得踩踏砌體和支撐上下。
3、牆身砌體高度超過地坪1.2m以上時,應搭設腳手架,在一層以上或高度超過4 m時,採用里腳手架必須支搭安全網,採用外腳手架應設護身欄桿和擋腳板後方可砌築。
4、腳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過規定荷載,堆放高度不得超過3皮側磚,同一塊腳手板上的操作人員不應超過2人。
5、在樓層(特別是預制板面)施工時,堆放機械、磚塊等物品不得超過使用荷載,如超過荷載時,必須經過驗算採取有效加固措施後方可進行堆放和施工。
6、不準站在牆頂上做劃線、刮縫和清掃牆面或檢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7、不準用不穩固的工具或物體在腳手板面墊高操作,更不準在未經過加固的情況下,在一層腳手架上隨意再疊加一層,腳手板不允許有空頭現象,不準用2×4″木料或鋼模板作立人板。
8、砍磚時應面向內打,注意碎磚跳出傷人。
9、使用於垂直運輸的吊籠、繩索具等,必須滿足負荷要求,牢固無損,吊運時不得超載,並須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修理。
10、用起重機吊磚要用磚籠,吊砂漿的料斗不能裝得太滿,吊件迥轉范圍內不得有人停留。
11、磚料運輸車輛兩車前後距離平道上不少於2米,坡道上不小於10米,裝磚時要先取高處後取低處,防止倒塌傷人。
12、砌好的山牆,應臨時系聯系桿(如擅條等)放置各跨山牆上,使其聯系穩定,或採取其它有效的加固措施。
13、冬季施工時,腳手板上有冰霜、積雪,應先清除後才能上架子進行操作。
14、如遇雨天及每天下班時,要做好防雨措施,以防雨水沖走砂漿,使得砌體倒塌。
15、在同一垂直面上下交叉作業時,必須設置安全隔板,下方操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
16、人工垂直向上或往下(深坑)傳遞磚塊,架子上的站人板寬度應不小於6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