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層樓盤一層多少戶為優
看有幾部電梯了,一般的話1梯兩戶,2梯三戶四戶都不錯。2梯三戶更好一些。
⑵ 買房子樓盤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樓盤的大小是不能決定商品房品質的,並不是說樓盤規模越大,房子的質量就會越好的。在夠買房子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因素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說需要考慮房子周邊的配套設施、考慮房子的樓層、朝向等等。
當然了,在買房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周邊的一些配套設施,比如我們要看一下周邊是否有醫院,是否有學校,是否有大型的商場等等。最後我們在買房的時候,同樣也要考慮到周邊的交通問題,比如說上下班的高峰期,路上是否會有堵車的現象,因素我們肯定都是要考慮在內的,在買房的時候一定要多比一比,不能沖動買房。
⑶ 樓盤戶型各種多,要如何選擇好戶型
看一個戶型的布局,主要指面積配比是否恰當、各功能區組合是否合理及朝向回是否良好。
一般情況下,客廳答、卧室、衛生間、廚房、餐廳是構成住宅布局的五個基本要素,有這樣一組參考數字,說的是這五個要素的最低面積標准:客廳及餐廳14.7平方米、主卧雙人卧15平方米、次卧或單人卧9平方米、廚房5平方米、衛生間4平方米。
功能區組合要切忌廚廁扎堆或廚房深藏不露。不少蹩腳的戶型設計,廚房和衛生間緊連在一起,或者相對或者並列,對這樣的戶型盡量避免選擇;廚房在使用中會產生油煙、抽油煙機會有噪音,若設計在房子的深處,會影響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及休息。還要注意廚房、衛生間帶水、帶臟的空間與客廳、卧室怕水、怕臟的空間分開。
⑷ 高層容積率一般為多少高層住宅的容積率多少合適
容積率是指在城市規劃區的某一宗地內,房屋的總建築面積與宗地面積的比值,分為實際容積率和規劃容積率兩種。通常所說的容積率是指規劃容積率,即宗地內規劃允許總建築面積與宗地面積的比值。
容積率怎麼算
容積率計算準則
1、當住宅建築標准層層高大於4.9米(2.7米+2.2米)時,不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築面積的計算值按該層水平投影面積的2倍計算;當住宅建築層高大於7.6米(2.7米×2+2.2米)時,不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築面積的計算值按該層水平投影面積的3倍計算。
2、當辦公建築標准層層高大於5.5米(3.3米+2.2米)時,不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築面積的計算值按該層水平投影面積的2倍計算;當辦公建築層高大於8.8米(3.3米×2+2.2米)時,不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築面積的計算值按該層水平投影面積的3倍計算。
3、當普通商業建築標准層層高大於6.1米(3.9米+2.2米)時,不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築面積的計算值按該層水平投影面積的2倍計算;當普通商業建築層高大於10米(3.9米×2+2.2米)時,不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築面積的計算值按該層水平投影面積的3倍計算。
容積率計算公式
容積率=地上總建築面積÷規劃用地面積
上面這個公式的出處有: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關於發布《容積率指標計算規則》的通知(市規發〔2006〕851號,2006年7月10日)
容積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強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也反映了地價水平的差異。因此,容積率是城市區劃管理中所採用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從微觀上影響地價最重要的因素。
那麼大家在買房的時候,是容積率大好還是小好呢?
對於發展商來說,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對於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容積率較小,建築密度一般也就較低,發展商可用於回收資金的面積就越少,而住戶就越舒服。通常來講,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2,綠地率應不低於30%。
容積率高的住宅項目意味著小區內房子建得密雜,而這類的住宅必定會帶來高密度的居住人口,最終導致小區內居住者的生活舒適度下降。另外,高密度的居住人口還會對小區內的健身場所、兒童活動區域、會所中心以及樓宇內的電梯、消防通道形成比較大的壓力。頻繁地使用會加速這些設施的老化率,所以在購買高密度小區時應該對此保留一定的要求。
住宅容積率一般在土地拍賣時已確定,只有什麼產品適合什麼容積率的問題了。從理論上講,對同一小區而言,容積率較小,則房價較高;容積率較大,則房價較低。對於一個樓盤的容積率大好還是小好,業界普遍認為,容積率越高的小區,居住舒適度越低。
總結:
肯定是小好。容積率的概念是建築面積除以用地面積的比值。例如一塊用地佔地1000平方,若是做了3000平方的房子,則容積率為3,容積率越高建築面積越大相應的綠化越小,建築面積越大住戶越多則車位越緊張。
開發商公關規劃局的目的就在於調高容積率,例如容積率由3調到4則可以多做約10%的房子。幾乎所有犯錯誤的規劃局長都是因為容積率這個數字
⑸ 多少住戶才叫大樓盤多少住戶才叫小樓盤
樓盤規模的大小的界定:
超小型:20萬平及以下
小型:30萬-50萬平
中型:50萬-100萬平
大型:100萬-200萬平
超大型:200萬以上平
望採納
⑹ 怎麼知道一個小區共有多少戶
1、一般來說,房企銷售時候都是按套出售,因此,可以查詢小區銷售時候的資料版。
2、針對老小區,則可以通過權物業管理處、業主大會、供電公司、供水公司等地方了解。
3、直接問物業是最簡單的辦法。
4、可以進行一些個人計算,小區共幾棟幾個單元,再剩以樓層和幾梯幾戶及可。
(6)樓盤多少戶合適擴展閱讀
選擇小區注意事項:
1、看戶型
買什麼樣的戶型,是每個購房者都需要重點考慮的。在選擇的時候,一是要考慮是否全明,二是要考慮是否南北通透,如果能夠做到以上兩點,就說明這個戶型不錯。
2、看開間和進深
戶型之後,就是房子具體的開間和進深,影響了房子的採光。開間和進深比例不合適,那麼屋內就可能比較暗。
3、看凈高
房子的凈高影響了居住的舒適度。凈高不易過高,也不宜過低,過高的話,房子內顯得過於空曠,過低的話就會覺得非常壓抑。
4、看公攤面積
5、看贈送面積
6、看取暖
7、有沒有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是否完善
8、居住群體
9、房貸
在房貸上,一般而言,在能力允許的條件下,首付越少越好,期限越長越好。因為房貸利率在所有貸款中處於最低的一檔,而且有的時候還能夠獲得利率折扣。
⑺ 高層樓房一體幾戶好
在不考慮個人因素的情況下,住宅樓在總層數的1/3以上、頂樓以下為較好層次,那麼建築專屬10層--20層位置最佳。當然,也有很多購房者不喜歡13層、14層/18層這樣的層數,那麼這些樓層層數也是可以跳過的。
高層住宅幾層最理想需要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樓層。從一樓到三樓,人們通常生活在樹冠下,離地面很近,常常能傾聽到樹枝敲打窗戶的聲音——要說心理上舒適,這是最好的。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空氣循環減緩,空氣換氣受阻,陰影和濕度增大,污染也比較嚴重。中間樓層也如上所說,並非像開發商宣傳的理想。
如果是年齡相對較大的居住者,可選擇4—6層的樓層,自然景色優美,樹和水都是極好的過濾器,不讓塵土通過。如果是年輕人則提倡選高不選低,選擇15層以上的樓層,空氣相對清新、景色也很優美。
一般來說,層次越高,遮擋越少,採光越好,且能避開低層次樓內外嘈雜環境及臨街的交通雜訊和粉塵污染,特別適合於在家生活時間較短的中青年人居住;層次低,上下樓比較方便,適宜於老年人居住,可增加其戶外活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