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樓盤的容積率的定義是什麼
在買房過程中,通常所說的 「容積率」,是指一個小區建設用地內的總建築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其中地下車庫、架空開發的建築底層等建築面積可以不算入總建築面積之內,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不包括住區外圍的城市道路、公共綠地、城市停車場等。
以一總建築面積是2萬平方米的小區為例,小區的用地面積如果是1萬平方米的話,那麼該小區的容積率就是2。
一般來說,國土部門在對土地使用權進行公開掛牌出讓時,除了說明地塊的面積、價格等之外,也同時標明了地塊開發的容積率要求。對於發展商來說,知道了容積率,就可以粗略估算出地價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容積率越高,那麼開發商單位土地上用於回收資金的建築面積就越多,對應的地價成本在房價中所佔的比例就越低,反之則越高。
而對於購房者來說,容積率就直接關繫到了小區居住的舒適程度。容積率越低,人口密度越低,則小區的居住環境越好,反之容積率越高,人口密度越大,則小區的居住環境越差。
很顯然,容積率的大小和商品房的類別關系很大。
一般來說,別墅大多低於1.0,其中Townhouse普遍在0.6-0.8之間,獨棟別墅在0.3-0.5之間。如檀溪灣、印象劍橋的容積率都在0.2左右;
多層容積率多在1.0-1.2之間,小高層、高層在2.0-3.0之間,目前市場相對出現的多為多層、高層混合型樓盤,容積率一般在2左右,如加州洋房、順馳理想城市的容積率在1.5左右;高層塔樓在5以上,如摩天360.
專業人士表示,一般來說,就小區居住環境而言,多層住宅應不超過3,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但由於受地段、土地成本等的限制,並不是所有項目都能做得到。
通過以上對容積率的了解,我們已經大致清楚,如果開發商採用超容積率、擴大建築面積多獲利的話,不僅損害了土地出讓的公正性,最重要的是直接影響了住宅小區的建築密度、公建配套、綠地面積、採光等一系列與樓盤品質密切相關的因素。
業內人人士告訴記者,在以前商品房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超容積率無疑是開發商牟取暴利的一條捷徑;但現在,市場已經供大於求,超容積率損害樓盤品質、最終只會得不償失。
容積率小貼示:
一、別墅、多層、高層等混合型樓盤需要具體考查局部區域的容積率。
二、分期開發的樓盤需要分期考查。
三、收房時主要觀察小區是否增加新的樓盤,樓盤是否加層、是否增加單元數;
四、索要建築竣工圖、小區平面圖找專業人員測算容積率。
五、發現容積率與合同不附,請有資質評估單位評估你的房產進行貶值評估。
㈡ 一般的樓盤容積率是多少
最常見:容積率
你能否住的舒適,首先要看容積率。容積率越低,舒適度就越高內。一容般情況下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3。
最相關:得房率和公攤面積
一般商品房多層得房率在80%以上,高層由於電梯間和消防通道面積大,一般在70%左右。得房率越高越好,但公攤如果太小,生活舒適度會降低,電梯空間狹小,樓道也會黑暗狹窄。一般來說,高層樓房的公攤系數要大於多層的公攤系數。高層公攤系數一般在0.18~0.26之間,而多層的公攤系數則在0.11~0.16之間。shqianyy
㈢ 為什麼大多數樓盤容積率遠遠超過國家規定標准
我想你理解的不完復全制對!
首先,樓盤的容積率一般都不會超過國家標准,這可能導致樓盤通不過驗收,拿不到銷售許可證,無法取得產權。
其次,樓盤一般都有規劃,在土地出讓時,容積率是由規劃規定死的,但是在建設過程中,有的開發商可以通過私下作規劃部門的工作,將規劃的容積率提高,建更多的房子,以便能賣給多的錢。
第三,就算是改規劃,提高的容積率也是有限的,一不可能超過國家標准,二也不是「遠遠超過」!
㈣ 什麼叫 樓盤的容積率 樓盤的密度
容積率(Plot Ratio/Volume Fraction):項目用地范圍內總建築面積與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值。
計算版公式:
容積權率=總建築面積÷總用地面積
當建築物層高超過8米,在計算容積率時該層建築面積加倍計算。
容積率越低,居民的舒適度越高,反之則舒適度越低。
建築密度跟這個差不多的。你想想就知道密度越低越好。
㈤ 樓盤說的容積率是什麽意思
容積率專業解答網上有的是, 看樓上的連接
通俗點講就是
比如你家有塊內100平的土地
你蓋了一個建築面容積50平的平房(一層)
那容積率就是 100/(50*1)= 2
若是你又往上加蓋了9層,共十層的話
那容積率就是 100/(50*10)= 0.2
價錢相等的情況下, 買容積率低的小區劃算
因為居住人口密度較小,人平均綠化面積較大
...
㈥ 為什麼那麼多百米樓盤的容積率那麼嚇人
1、容積率一般是由政府規定的。現行城市規劃法規體系下編制的各類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版,一般權而言,容積率分為:
獨立別墅為0.2~0.5;
聯排別墅為0.4~0.7;
6層以下多層住宅為0.8~1.2;
11層小高層住宅為1.5~2.0;
18層高層住宅為1.8~2.5;
19層以上住宅為2.4~4.5;
住宅小區容積率小於1.0的,為非普通住宅。
並根據不同城市的特點有所差別。
2、建築容積率是指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全部建築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附屬建築物也計算在內,但應註明不計算面積的附屬建築物除外。 建築容積率(簡稱容積率),系指建築總樓板面積與建築基地面積的比值。容積率=地上總建築面積÷可建設用地面積。
3、容積率越高,居民的舒適度越低,反之則舒適度越高。
㈦ 樓盤的容積率:1.79 是什麼意思
樓盤的容積來率就是整個樓盤的總建築自面積除以樓盤的總用地面積,即容積率=總建築面積÷總用地面積,總建築面積就是整個樓盤的所有建築面積總和,總用地面積就是樓盤的佔地面積。容積率越小,居住舒適度越高,一般多層建築不超過2,高層不超過5,如果象你說的1.79,這個樓盤還是不錯的。
㈧ 容積率代表一個小區的建築密度,高容積率對房子有哪些影響嗎
一,容積率是多少?
根據《建設用地容積率管理辦法》,容積率是指某一地塊總建築面積與建設用地面積之比。例如,面積100平方米的地塊,每層建築面積100平方米,建兩層,總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容積率2;共三層,總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容積率3。簡言之,在某一地塊上,建的房子越多,層數越高,整個項目的容積率就越高。
3,安全問題
由於人口密度大,進出社區人數多,外來人口進入社區的難度也相應降低。這對高容積率住宅的保障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綜上所述,容積率直接關繫到小區的綠地面積、建築間距、內部道路等,影響到小區的居住舒適度。因此,在購房過程中,購房者不應忽視容積率問題,以保證未來居住的舒適性。
㈨ 樓盤容積率是什麼意思 到底容積率大好還是小好
容積率(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Volume Fraction)是指一個抄小區的地上總建築面積與凈用地面積的比率。又稱建築面積毛密度。
對於開發商來說,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對於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在建築層數相同的情況下,容積率越小,居住密度越小,相對舒服。容積率越大則相反。
房地產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全部建築面積(或者說總建築面積,包括計算面積的附屬建築物)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總的用地面積)之比,計算公式為:總建築面積÷總用地面積×100%
例如:總用地面積10000平米,總建築面積18000平米,則建築容積率就是1.8 。
一般來說,高層住宅容積率不應該超過5,多層住宅不應該超過3,但是有些項目因為成本原因做不到。當建築物層高超過8米,在計算容積率時該層建築面積加倍計算。
(9)樓盤容積率高怎麼解釋擴展閱讀:
容積率一般是由政府規定的。
現行城市規劃法規體系下編制的各類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一般而言,容積率分為:
獨立別墅為0.2~0.5。
聯排別墅為0.4~0.7。
6層以下多層住宅為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