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約定來按約定辦理,沒有約自定參考如下法條辦理。
《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第十二條
預售的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內,承購人應當依法到房地產管理部門和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辦理權屬登記手續。
由於開發企業的原因,承購人未能在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內取得房屋權屬證書的,除開發企業和承購人有特殊約定外,開發企業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1)什麼買樓盤資料擴展閱讀:
辦理房產證上加名字所需費用:110 元手續費,明細如下:80 元工本費、25 元地籍圖費、5 元貼花費,如順利 20 天後可拿到新的 房產證。
第二種情況:有房有貸
辦理流程及費用:
1、先去銀行辦理*押變更手續(具體事宜請咨詢各銀行)。
2、辦理房產證上加名字所需費用:除支付上述 110 元手續費外, 如貸款是純公積金的,還需另外支付 100 元;如貸款是組合形式的(公積金+商業貸款),還需另外支付 200 元。
3、其他步驟同「有房無貸」。
2. 樓盤買房需要問及什麼
一、買房目標的確定
理性和有規劃的消費——購房的前提。根據自己的收入、支出等實際情況來確定適合自己的樓盤。不要一買房就是要買三室兩廳,做到一步到位;而是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好好規劃一下,其實能滿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就好,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額外負擔,而培養有梯度的消費觀很重要。
二、買房首付款的積累
買房首付款的積累——購房的關鍵。
首先初定一個目標,比如畢業後5年內支付一個首付款,那麼就為了實現自己這個目標,合理的分配一下你的收入。每月固定的留出一部分資金出來,制定出一個定期定額的計劃。因為如果開通了定期定額的強制儲蓄計劃,那麼每個月必須得固定提出一筆資金,從而意味著可用資金必定減少,那麼消費一定可以更加理性。點點滴滴的積累就是一筆財富。此外,建議也可先向父母借首付款,日後陸續返還,縮短積累時間和降低潛在的漲價成本。
三、買房常識的學習
學習一些地產基礎知識——購房的必需。房屋因為涉及的金額巨大,購買它是一個比較專業的行為。而在一些發達國家,有著成熟和專業的房屋經紀人可以為個人購房者提供專業的咨詢和服務,法律法規和操作程序也比較規范,個人買房已經有了一套比較成熟的模式,過程也比較輕松。但是,目前國內的房地產市場還沒有培養出這種專業的針對個人購房者的房屋經紀人。因此,買房前學習一些房地產基礎知識是必需的。
四、買房范圍的篩選
選擇適合自己的樓盤——購房量力而行。 面積小、首付少、總價底的樓盤適合年輕人。建議可購買市中心的二手小房子或是新開盤的小戶型。二手小房子的優勢是交通便利、配套方面成熟、價格相對優惠;此外,由於年輕人的工作流動性還相當大,所以考慮一個交通合適的地方,即使工作變換而搬遷,出行還能依舊方便。新開盤的小戶型的優勢是戶型更合理、居住舒適性較高、未來投資回報率相對較高。
五、出行時間成本的節省
購房前還應考慮出行的時間成本。因為我們不難發現,穿越城市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正變得越來越昂貴。如果每天花費2小時在交通上,那麼1月=60小時=2.5天,1年=730小時=30天,50年=36500小時=1520天=4年。
開車或乘公交車的上班族,若平均一天有兩個小時花在交通上,一年就有約一個月的時間待在車里。如果把這每天花掉的兩個小時集中起來,連續不斷地坐一個月車,或不眠不休地開一個月車,就能體會其時間數量的可觀了。反之,如果把這些時間花在工作上或其他方面,則能創造更多的效益。如果再將時限放大到50年,時間成本的價值就顯得驚人了。
確定5公里生活圈
提醒要買房的朋友,把握5公里生活圈,是衡量購房效益和購房質量的一個有效參數,支出的成本越小,表明所購房屋的性價比越高。這樣一來,買房後額外付出的錢也會越來越少。
六、購房費用的了解
在確定了買房的目標和范圍之後,一些購房的基本費用是一定要提前計算的,雖然這些費用表面看起來似乎不多,還有些是固定值,但是與以後的房屋總價結合起來計算的話,它們的費用還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買房時注意掌握八大策略:
策略1 向售房者提出「一個要求」
購房者可以向售房者提出能否將售樓廣告的確切內容寫進購房合同?以此可見該廣告內容虛實。
策略2 預售許可證審查掌握「兩個要點」
查看預售項目是否與銷售樓
盤名稱相符?
查看所購房屋是否在預售范圍內?
策略3 進售樓處要能經過「三道關卡」
「逼訂」關:售樓人員以所購房屋緊俏來「逼」你盡快下單。
「封殺」關:出於「捂銷」「惜售」目的,售樓人員會很自然地告知你最看中的那套房屋已售,讓你放棄第一需求。
「以情動人」關:售樓人員「熱情洋溢、百般周到」的貼身服務,讓你感到不好意思不下單。
策略4 下定金做到「四個明確」
明確所構房屋的具體位置、面積、價格。
明確簽正式買賣合同時間。
明確定金數額和交付時間。
明確定金返還形式。
策略5 考慮實際購買房屋的「五個差異」
環境、布局的差異。
傢具擺設的差異。
裝修材質的差異。
做工粗細的差異。
設計細節的差異。
策略6 參與內部認購把握「六個關鍵」
審查開發商除預售許可證以外是否具備「四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開工許可證》)。
審查工程施工合同,看清交房期限。
審查工程現場,了解實際施工狀況。
審查該樓盤是否有法定查封或其他權利受限情況。
審查是否有預售證,如尚無預售證,簽訂的訂購協議應當只涉及定金,以免被認為是預售合同而被撤銷。
由於內部認購有風險,「訂購」協議應加重開發商的違約責任。
策略7 簽訂購房合同抓住「七個約定」
約定所購房屋標的物狀況:如毛坯房還是全裝修房?土地來源?房屋基本情況?包括套內、建築、公攤面積、高度等約定。
約定付款方式是否與工程進度掛鉤?按揭辦不下來時的處理方式等。
約定對雙方公平的違約責任及合同解除條件。
約定面積誤差處理辦法。
約定包括所有材料、品牌的房屋裝修菜單、房屋交付質量標准以及保修責任的承擔。
約定屋外小區環境布局,房屋位置圖必須入約。
約定小產證辦妥時間。
策略8 房屋交付驗收「八個步驟」
要求開發商提供合同約定的交房資料。
根據合同約定的房屋裝修標准逐項驗收房屋。
購房者在房屋驗收中如發現問題即提出書面異議和解決方案,交賣方認可。
如驗收過程中不存在可約定退房或拒絕交接的問題,辦理交接房手續。
按合同約定付清房款,多退少補。
房屋存在裝修質量問題的,購房者在接到開發商第二次通知後,對房屋裝修質量按約定標准再次驗收。
問題解決後辦理入住手續。
入住後發現質量問題,在保修期內應及時報修
3. 大家都喜歡買什麼樣的樓盤
樓盤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好。
太小的,物業公司的管理成本太高,今後會造成沒有物業公司願意入駐。
太大了,會有各種利益糾紛,各種無下限手段,七個人八個主意,整個小區亂哄哄的。
4. 樓盤開盤購買者要做些什麼
樓盤開盤購買者要做這些:
1、帶好身份證,個人徵信報告等相關材料和證件。
2、之前有認籌的客戶還需要帶上認籌單及收據。
3、帶上定金。
4.、提前聯系置業顧問,早點入場排號選房。
5. 買房 樓盤 開盤 加推是什麼意思
開發商建房子拿到預售許可後就可以賣房子了。
買房:開發商把手上的房源賣出去,買進的人就是買房人;
樓盤:樓盤就是一棟樓的名字就是樓盤;
開盤:開盤就是開發商預售許可拿下來後准備進行賣房的那天就叫開盤,也是開盤後就能進行買房手續了;
加推:加推就是比如開發商有5棟房子,開盤當天只賣一棟,結果太火爆馬上就賣完了,開發商會根據情況把其他4棟的房子拿出一部分在賣就是加推。
居住區中的環境設計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會有許多視覺上、使用上的興奮點,而這些點必須有一個內在的秩序將它們統一組織起來,形成既獨立存在又集中有序的畫面,否則就是一盤散沙,而這一切的最終目的是為居民服務,而非設計師表現個人色彩的場所。
(5)什麼買樓盤資料擴展閱讀:
房屋驗收條件
房屋必須有質檢站核發的房屋質量合格證明。按照有關規定,房屋交付使用前,必須要經區級房屋質檢站驗收合格,才能允許住戶居住。在查驗此合格證件後,住戶自己也要對房屋進行質量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
凡竣工的工程,一般須做到「五通一平」即煤氣、上水、電熱、污水、路通,一平即樓前6米、樓後3米場地要平整,不準堆積建材或雜物,以確保進出安全。
要做到煤氣表、電表(單元表)、水表三表到戶。室內清掃干凈,水池、水盆、糞桶、垃圾道、門窗、玻璃、管道清理干凈,無污物,達到窗明地凈,地漏、雨水等處無堵塞雜物。
高層住宅樓生活供水系統,必須具有衛生防疫部門核發的用水合格證。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地區的水質嚴重超標,有些小區生活用水全部是靠自己打井取水,為了保險起見。
6. 買房子主要看什麼(新樓盤)
1、房子的朝向;2、房子的格局;3、地理位置;4、周邊環境;5、周邊的基礎設施;6、性價比;7、是否有升值空間;
7. 買新樓盤要注意什麼
買房注意事項(購買階段)
一:了解開發商背景和資質。選擇有實力的開發商很重要,正規的開發商在房屋質量,合同簽署,產權辦理等方面均有保障。
二:社區周邊的大環境和配套。市政的發展方向直接影響樓盤的升值。
三:社區內部規劃。1.供暖轉換站,垃圾處理房,車庫出入口,配電間等位置對所選房屋是否有影響。 2.樓宇的部署,有沒有再建的可能,樓間距及採光的影響。
四:投資業主要分析社區內及周邊居室數量比例,自住業主看個人需要。
五:其他的例如面積誤差,層高凈高,產權辦理時間等正規的商品房預售合同中都已經有明確規定。檢查房子要檢查內牆、地、頂、門、窗以及防水處理、外牆、樓道、房屋面積、公攤面積等是否與合同一致。面積漲縮不能超出3%。超3%以內買方按買房時單價據實補付給開發商;縮3%以內開發商按買房時單價的雙倍賠付給買方;面積誤差不管漲縮買方都可以要求退房,3%以內按銀行同期活期利息退款。
1.交錢時要注意收據上每筆金額的用途(如購房款、大修基金、各項稅費、水電氣閉路電話等的初裝費等)要一一寫明。
溫馨提醒:若買期房,首先要看下「五證」:房地產商在預售商品房時應具備《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 程開工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簡稱「五證」。其中前兩個證由市規劃 委員會核發,《開工證》由市建委核發,《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由市國土資源 和房屋管理局核發。
8. 想買新房,去哪兒查樓盤資料比較靠譜啊
LZ可以去愛房網上看看,這是國內首家專業新房導購信息平台,我很多朋友買內房子都是去這個網站查各容個樓盤的消息的,信息的准確度絕對是有保證的。
如果LZ看中了哪個樓盤,在愛房網上能很容易的找到相關的信息,連新房的房源信息都能精準查到,在這個網站上甚至可以了解到每一套在售房源的樓號、戶型、朝向等各種細致入微的信息,而且上面的價格也非常透明,同平方同戶型的總價是一樣的,不像有的網站也是均價,所以看到合適的再去看房子也就可以了啊,也省的我們滿大街的跑了,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呢!
9. 去看新樓盤要注意什麼.怎麼才買到自己喜歡的房``
1.考察開發商資質
購房者決定到某個樓盤看房前應先到房地產相關部門調查該樓盤開發商資質相關情況,檢查該開發商「五證兩書」是否齊全。
同時,購房者還可以通過對該開發商已經開發的樓盤進行比較參考,詳細了解該開發商信用情況等相關信息。
2.考察交通便利程度
交通情況決定了今後生活在該小區出行的便利程度,購房者可根據每個家庭成員生活、學習、工作的實際需要選擇使每個家庭成員都方便的地段。
考察交通情況應應重點考察小區與公交車站距離、公交線路數量,小區出入口位置。一般來說,小區與公交車站距離在200至300米相對比較理想,周邊公交線路不能過於單一,小區出入口應位於交通主幹線路邊,有車族還應看附近有沒有加油站、機動車修理店等。
除當前交通情況外,購房者還應了解今後一段時間所選區域周邊交通規劃,為未來出行及房屋升值做長遠打算。對於大連市民來說,可查閱地鐵線路、軌道交通規劃圖,結合未來新火車站修建位置選擇合適的地段。
3.考察小區配套設施
小區配套情況是衡量住宅價值的重要指標,它直接影響購房者日後生活的舒適、便利程度。因此,購房者應首先考察小區配情況。
小區配套設施包括市政基礎配套(供水、排污、電力、電信、燃氣及供熱、道路)、公共設施配套、安全保護設施幾方面。
購房者應重點從基礎設施、樓宇環境、商業網點設施的配套、教育配套、醫療配套幾方面進行考察,看周圍是否有超市、菜市場、公園、銀行、醫院、幼兒園、學校以及休閑、文化、娛樂等設施。
4.考察建築質量
對於房屋的建築質量,普通購房者很難深入了解,但可以通過以下渠道進行了解。
查:查詢建築、施工單位資質,一般來說,設計、施工單位的資質越高,建築的質量越能得到保障。
看:觀察了解施工中建築材料的使用情況,如鋼筋、水泥品牌等,這些都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建築質量情況。另外,可以觀察牆體是否存在裂縫、勾縫是否平整,細節能反映出建築的整體質量水平,如果細節上處理得十分到位,整體質量自然讓人放心。
問:在看房子的過程中,向售樓人員詳細咨詢房屋質量情況,也可以向已經購買該樓盤的購房者或在施工現場向工地建築工人詢問。
5.考察小區環境
小區環境包括周邊地理環境和社區內環境,周邊地理環境可以從自身需求、升值潛力、自然環境幾個方面綜合考察。
考察小區內環境應重點關注「三率」,即容積率、綠化率、房屋使用率。
對於住戶來說,容積率、綠化率都直接涉及居住的舒適度,綠化率越高,容積率越低,住戶就越舒服,一般來說,30%~40%的綠化率可以保證小區的環境品質;對於房屋使用率,國家現行政策規定要求高層建築使用率不低於70%,多層建築使用率不得低於75%。專業人士認為70%至80%的使用率都是合理的。
購房者可以過開發商提供的容積率、綠化率、樓間距,居住密度幾方面結合自身觀察進行綜合判斷。
6.考察物業管理情況
購房者在實地看房時還應注意考察物業管理水平和質量,因為購房後要長期生活在該小區,物業公司提供的服務好,以後的生活就會方便、安心很多。
對於物業公司的考察,應該從物業公司的品牌信譽、服務標准、收費標准幾方面進行。品牌信譽較好的物業公司在人員素質、服務水平、社會信譽方面都相對更好些。購房者應了解物業管理公司今後將提供哪些服務,服務標準是什麼。另外,還應問清物業收費標准,物業管理的收費關繫到每月支出費用,服務項目越多,費用也相應增加,購房者可以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進行選擇。
7.公攤面積問題
商品房應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包括
1、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為整幢建築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2、套(單元)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不應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包括
1、從屬於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2、供出租或出售的固定車位或專用車庫。
3、幢外的用做公共休憩的設施或架空層。
共有建築面積分攤原則為:產權雙方有合法權屬分割文件或協議的,按其文件或協議計算分攤;無權屬分割文件或協議的,可按建築面積比例進行計算分攤。
共有建築面積的分攤方法
1、多層商品住宅樓,須先求出整幢房屋和共有建築面積分攤系數,再按幢內的各套內建築面積比例分攤。
2、多功能綜合樓,須先求出整幢房屋和幢內不同功能區的共有建築面積分攤系數,再按幢內各功能區內建築面積比例分攤。
共有建築面積分攤計算的內容如有變化,應以建設部現行的有關文件規定為准。
一般來講分攤面積是整棟樓的公用面積,當然房屋樓體的牆壁也在裡面,帶電梯的房子公攤相對大點
購房者買房時,一定要注意公攤面積是否合理,一般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較少,高層住宅由於公共交通面積大,公攤面積較多。高層一般在18%~26%之間,而多層則在11%~16%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