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樓盤買房需要問及什麼
一、買房目標的確定
理性和有規劃的消費——購房的前提。根據自己的收入、支出等實際情況來確定適合自己的樓盤。不要一買房就是要買三室兩廳,做到一步到位;而是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好好規劃一下,其實能滿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就好,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額外負擔,而培養有梯度的消費觀很重要。
二、買房首付款的積累
買房首付款的積累——購房的關鍵。
首先初定一個目標,比如畢業後5年內支付一個首付款,那麼就為了實現自己這個目標,合理的分配一下你的收入。每月固定的留出一部分資金出來,制定出一個定期定額的計劃。因為如果開通了定期定額的強制儲蓄計劃,那麼每個月必須得固定提出一筆資金,從而意味著可用資金必定減少,那麼消費一定可以更加理性。點點滴滴的積累就是一筆財富。此外,建議也可先向父母借首付款,日後陸續返還,縮短積累時間和降低潛在的漲價成本。
三、買房常識的學習
學習一些地產基礎知識——購房的必需。房屋因為涉及的金額巨大,購買它是一個比較專業的行為。而在一些發達國家,有著成熟和專業的房屋經紀人可以為個人購房者提供專業的咨詢和服務,法律法規和操作程序也比較規范,個人買房已經有了一套比較成熟的模式,過程也比較輕松。但是,目前國內的房地產市場還沒有培養出這種專業的針對個人購房者的房屋經紀人。因此,買房前學習一些房地產基礎知識是必需的。
四、買房范圍的篩選
選擇適合自己的樓盤——購房量力而行。 面積小、首付少、總價底的樓盤適合年輕人。建議可購買市中心的二手小房子或是新開盤的小戶型。二手小房子的優勢是交通便利、配套方面成熟、價格相對優惠;此外,由於年輕人的工作流動性還相當大,所以考慮一個交通合適的地方,即使工作變換而搬遷,出行還能依舊方便。新開盤的小戶型的優勢是戶型更合理、居住舒適性較高、未來投資回報率相對較高。
五、出行時間成本的節省
購房前還應考慮出行的時間成本。因為我們不難發現,穿越城市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正變得越來越昂貴。如果每天花費2小時在交通上,那麼1月=60小時=2.5天,1年=730小時=30天,50年=36500小時=1520天=4年。
開車或乘公交車的上班族,若平均一天有兩個小時花在交通上,一年就有約一個月的時間待在車里。如果把這每天花掉的兩個小時集中起來,連續不斷地坐一個月車,或不眠不休地開一個月車,就能體會其時間數量的可觀了。反之,如果把這些時間花在工作上或其他方面,則能創造更多的效益。如果再將時限放大到50年,時間成本的價值就顯得驚人了。
確定5公里生活圈
提醒要買房的朋友,把握5公里生活圈,是衡量購房效益和購房質量的一個有效參數,支出的成本越小,表明所購房屋的性價比越高。這樣一來,買房後額外付出的錢也會越來越少。
六、購房費用的了解
在確定了買房的目標和范圍之後,一些購房的基本費用是一定要提前計算的,雖然這些費用表面看起來似乎不多,還有些是固定值,但是與以後的房屋總價結合起來計算的話,它們的費用還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買房時注意掌握八大策略:
策略1 向售房者提出「一個要求」
購房者可以向售房者提出能否將售樓廣告的確切內容寫進購房合同?以此可見該廣告內容虛實。
策略2 預售許可證審查掌握「兩個要點」
查看預售項目是否與銷售樓
盤名稱相符?
查看所購房屋是否在預售范圍內?
策略3 進售樓處要能經過「三道關卡」
「逼訂」關:售樓人員以所購房屋緊俏來「逼」你盡快下單。
「封殺」關:出於「捂銷」「惜售」目的,售樓人員會很自然地告知你最看中的那套房屋已售,讓你放棄第一需求。
「以情動人」關:售樓人員「熱情洋溢、百般周到」的貼身服務,讓你感到不好意思不下單。
策略4 下定金做到「四個明確」
明確所構房屋的具體位置、面積、價格。
明確簽正式買賣合同時間。
明確定金數額和交付時間。
明確定金返還形式。
策略5 考慮實際購買房屋的「五個差異」
環境、布局的差異。
傢具擺設的差異。
裝修材質的差異。
做工粗細的差異。
設計細節的差異。
策略6 參與內部認購把握「六個關鍵」
審查開發商除預售許可證以外是否具備「四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開工許可證》)。
審查工程施工合同,看清交房期限。
審查工程現場,了解實際施工狀況。
審查該樓盤是否有法定查封或其他權利受限情況。
審查是否有預售證,如尚無預售證,簽訂的訂購協議應當只涉及定金,以免被認為是預售合同而被撤銷。
由於內部認購有風險,「訂購」協議應加重開發商的違約責任。
策略7 簽訂購房合同抓住「七個約定」
約定所購房屋標的物狀況:如毛坯房還是全裝修房?土地來源?房屋基本情況?包括套內、建築、公攤面積、高度等約定。
約定付款方式是否與工程進度掛鉤?按揭辦不下來時的處理方式等。
約定對雙方公平的違約責任及合同解除條件。
約定面積誤差處理辦法。
約定包括所有材料、品牌的房屋裝修菜單、房屋交付質量標准以及保修責任的承擔。
約定屋外小區環境布局,房屋位置圖必須入約。
約定小產證辦妥時間。
策略8 房屋交付驗收「八個步驟」
要求開發商提供合同約定的交房資料。
根據合同約定的房屋裝修標准逐項驗收房屋。
購房者在房屋驗收中如發現問題即提出書面異議和解決方案,交賣方認可。
如驗收過程中不存在可約定退房或拒絕交接的問題,辦理交接房手續。
按合同約定付清房款,多退少補。
房屋存在裝修質量問題的,購房者在接到開發商第二次通知後,對房屋裝修質量按約定標准再次驗收。
問題解決後辦理入住手續。
入住後發現質量問題,在保修期內應及時報修
② 買房看樓盤的時候,具體應該關注哪些方面的問題
看明廳的明室或暗室:對於明廳的明室,普通人稱之為「五明」和「六明」,這意味著除了小儲藏室之外,客廳、卧室、廚房、餐廳、衛生間、書房和其他人們經常搬家的空間都採用直接照明。看看房間布局是否合理:客廳是家庭活動的中心,也是招待朋友和客人的地方。開門和進入大廳是禮儀要求。卧室是私人的,所以把卧室放在門口,把客廳放在裡面是不合理的。因此,設計師經常使用過渡空間來間接連接客廳和其他房間。
多看看空房子的模式:買房子比看空房子好。因為空房子沒有被傢具、家用電器和其他物體覆蓋,所以整個房子的圖案可以清晰地看到。理想的模式是打開門,從陽台進入客廳,然後是餐廳、廚房和卧室。如果客廳的門直接面對卧室,隱私相對較差。看看樓梯和消防通道是否通暢,大多數新建商品房都有電梯。電梯的功能當然很重要,樓梯也不可忽視。看看家裡是否有存款,消防通道是否暢通無阻。
③ 一般打電話去樓盤問什麼的
如果你踩盤抄的話,術語太過於專業,別人會把你當成是同行,然後不會認真的回答!
所以,你應該把自己當成是購房者,然後,大概就是問幾個信息點
先大概說,從什麼途徑了解到的樓盤信息,所以打電話過去問問情況,如果可以的話就抽時間過去看看住房
我不知道你是哪一個城市,大多賣的是期房還是現房
一般來說,問問項目的規模,佔地面積,建築面積,容積率,綠化率,產權年限(住房大多是70年,這個你可以在網路,繼續了解年限的問題),物業費,車庫信息(地下還是地上,或者說有的是人車分流)
分幾期開發,大多有幾棟住房,大多是哪些戶型
是否已經開盤,如果未開盤,什麼時候開盤
預售的是哪棟住房
小區有哪一些配套設施
周邊的交通,購物,醫療等等的信息如何之後
④ 看房時需要問哪些問題
看房時需要問的問題有:
問題一、房子的均價多少?目前有無優惠措施?
問題二、房子公版攤多少?
問題三、何權時能交房?
問題四、小區的規模有多大?
問題五、小區的環境與配套如何?
開盤是指項目對外集中公開發售,特別是首次大賣。通過有效整合公司內外資源,對目標客戶進行針對性的有效價值信息傳遞,實現客戶積累,並根據積累情況採取適當的價格和方式對外集中銷售。
在樓市中,開盤是指樓盤建設中取得了"銷售許可證"可以合法對外宣傳預銷售了,為正式推向市場所進行的一個盛大的活動,就像某酒店開張營業了一樣。
⑤ 新手買房 去售樓處都要問哪些問題
對很多人說,買房時一輩子的事情,所以買房前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我閨蜜是做售樓的,在平時交談的時候她會和我們透漏一些房產的潛規則,多虧有她,不然我買到的房子會被坑死。下面盤點一些買房最容易被坑的6個雷區。
6、謹慎認識贈送的附加值
為了消除消費者對公攤過大的顧慮,開發商可能免公攤銷售,為了消除人們對電梯維護費的顧慮,開發商可能為了促銷免除幾年的電梯維護費用,為了消除人們對物業過高收費的顧慮,也可能贈送幾年的物業管理費,這些都是短期行為的刺激銷售政策,沒有什麼重大意義。
比如買屋送裝修,買房送傢具,送電器等,事實上銷售前計價稍微提升一點,就足以將這些支出打進房價,因此買房不要追求面子工程,即追求額外優惠,或者將這些贈送附加部分進行剝離,單純就房價與相關房型進行性價比的對比。
⑥ 去看樓盤買房子怎麼要問些什麼,怎麼咨詢
在售樓處要看什麼?
一、營業執照
正規的房地產企業都會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您購房前務必查詢該企業營業執照是否合法。
二、企業資質
建設部將開發企業的資質分為三級,一級最好。主要是根據開發企業的實力劃分。企業資質代表著開發企業的信譽和市場業績,查詢銷售機構信用檔案。
在售樓處該問些什麼?
購房者在選擇房子的時候,不能全信銷售人員的一面之詞,銷售員的答復、承諾不能作為今後發生糾紛時的法律依據,一切以購房合同及補充協議為准,相關問題您可參考購房全攻略之合同簽訂篇。
一、銷售方式
您應當要求銷售員明確答復是按照建築面積銷售還是套內建築面積銷售(二者主要差別在於:建築面積包含公攤面積,而套內建築面積不包含)。同時,按照房地產要求,凡是在2003年11月1日後取得銷售(預售)許可證的項目必須按套內面積銷售。
二、具體價格
您在樓書上往往看到樓盤「均價」這個詞,顧名思義均價當然是這個項目的平均價格,但您會發現往往想買的房子與打出的「均價」會有很大差距,一般來說,多層的樓盤接近均價的戶型位於4層或5層;高層塔樓在6層-8層,戶型位置多為東、西向;一層二戶的多層樓盤單位面積最高價與均價相差5%-8%,塔樓是在15%-20%之間。
三、入住時間
是否能按時入住,入住時是否能取得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取得商品房面積實測技術報告書、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
四、入住條件
入住時水、電、電話、閉路監控系統是否能夠正常使用,是否能保證煤氣、有線電視、寬頻網路入戶的正常使用,以及小區內清潔、保潔、綠化、排污、照明、信報箱等私用或公用設施正常是否能正常使用。
五、車位
小區總車位數,車位為地上還是地下,是否能保證每戶一個車位。車位收費標准,是否可售。
⑦ 買房子,去看房子的時候應該怎麼看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在買房時一定要看好房子的質量,買房子時看房子的質量方法如下:
1、房子的質量好壞就要看牆體,當我們去買房時都要去看牆體質量上是否過關,如果牆體不好的話你會看到磚是否密實,如果在磚上都不密實,那麼這套房子你就不用考慮了,同時你也要看牆體水泥是否把房子給黏住了,如果沒有,那麼就是沙子多。
4、然而也有重要的一部分檢查室內是否有平整度,在房頂上用細繩栓上一重物,貼牆放下至牆腳,從四周檢查其傾斜程度。要目測是否地平。
(7)去看樓盤要問什麼擴展閱讀:
看房子的注意事項:
1、白天不看晚上看:晚上看房可以了解入夜後房屋附近的噪音、照明、安全情況等。夜晚獨有的環境則會把這些弊端都顯現出來。比如,晚上可以觀察一下居住環境夜晚是否有噪音,會不會影響日後的正常休息;同時還要體驗一下小區的照明設施(比如樓道燈、路燈等)以及其他設施是否完備且能夠正常使用;還可以注意下是否有保安巡邏、門衛是否認真負責,樓盤有無治安盲點等問題。
2、晴天不看雨天看:看房最好在雨天看,因為這是了解房屋承受能力的最好時機。一方面降水時房屋隱藏的漏雨、滲水等問題可以一覽無余。牆與牆的縫隙之間是否滲水、牆面上是否出現霉點等,都是我們雨天看房時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另一方面,雨天往往比較悶熱,房屋的通風問題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南北不通透、樓與樓之間的距離小,雨天的屋內會比屋外更加悶熱。而如果房屋設計合理,則會形成自然風,使屋內通透陰涼。
3、不看建材看格局:在看房的時候,千萬不要被漂亮的建材迷惑,房屋優勢是否有效發揮,其實主要是要看格局設計得是否周全。好的房子不在於面積多大,設計得多麼好看,重要的是房屋布局是否合理,各個房間是否協調,居住起來是否舒適。
如果房子的客廳特別大,但是卧室特別小,以至於放了床之後想要去陽台都要從床上爬過去,那麼這個格局設計就是不合適的、不人性化的。而且現在相對來講每個家庭人口都比較少,過年訪友也不再像以前那麼多人,所以客廳相對來講就不需要特別大。
4、不看窗簾看窗外:有的商品房給住房配好了漂亮的窗簾,這時住戶要特別小心,因為這很有可能是在掩蓋通風和採光上的缺陷。因此在看房的時候要拉開窗簾看看房間的採光如何,順便可以看看窗外的風景。
5、不看電器看插座:有的開發商偷工減料,連電線和插座也不放過。因此購買住房前要仔細進行檢查,否則的話將來會很麻煩。
6、不問屋主問警衛:任何房屋在屋主的眼裡都可能是最好的,而管理員或警衛,既是非常了解房屋環境和治安上的,也是非常客觀的,所以通過他們了解房屋的真實面貌是再好不過的了。
⑧ 售樓部看房 你可知道該問些啥
面對形形色色的沙盤,該看些什麼?想要了解樓盤、房屋信息,最需要問些啥?由於缺乏經驗,購房者在看房時對於樓盤信息的關注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再加上置業顧問都經過專業培訓,對於一些問題的回答也總會避重就輕。咨詢了解過程看似簡單,實則門道很深,因此購房者在看房時最好還是多留個心眼。
面對形形色色的沙盤,該看些什麼?想要了解樓盤、房屋信息,最需要問些啥?由於缺乏經驗,購房者在看房時對於樓盤信息的關注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再加上置業顧問都經過專業培訓,對於一些問題的回答也總會避重就輕。咨詢了解過程看似簡單,實則門道很深,因此購房者在看房時最好還是多留個心眼。
提問題越詳細越好
通常情況下,購房者在售樓部都會通過置業顧問的介紹,了解到樓盤位置、整體規劃、開發商名稱、是否五證齊全、期房還是現房、何時能入住以及房價、優惠、首付、供暖方式、房型結構、公攤、容積率、綠化率等相關的基本信息。「我所能想到的問題大概也就是這些,要說其他問題,我也不知道再應該問些什麼。」近期有置業打算的楊女士表示,她先後看了將近10個樓盤,可每次提問無非都是這些基本問題。
對此,曾從事過幾年置業顧問的小李表示,看房咨詢看似簡單,但實際會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一般情況下,除了要了解相關基本信息之外,購房者最好再順著置業顧問的話多思考一下。「例如房價,新余很多樓盤執行『一房一價』,但置業顧問通常報的都是均價,因此這個價格只能做參考。購房者最好針對自己中意的幾個樓層、戶型朝向,了解相對具體的價格。類似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但基本原則就是應該提問越詳細越好,越具體越好,而不是只停留在能看到的表面。」她說。
不能完全迷信樣板間
樣板間是一個能給購房者帶來無限遐想的空間,並且通過參觀樣板間,購房者能夠對房屋的面積、戶型結構有更直觀的認識。
但豪華、漂亮的樣板間同樣會讓購房者因此而忽視掉一些問題。「例如,樣板間是否是實景樣板間;樣板間所呈現出的房間面積、比例是否與實際房屋一致;門窗以及相關配套設施是否一致等。」小李表示,樣板間可以作為購房者選房的參考,但不能夠完全迷信。如果條件允許,盡量要求去看未經修飾的毛坯房,這樣房間的戶型、面積、朝向、採光等問題才會最直觀,而不至於被裝修效果所影響。
「緊鄰」二字奧秘多
「緊鄰商業中心」、「距離火車站10分鍾車程」……很多樓盤都會在宣傳時打出這樣的口號。但面對這樣的宣傳,購房者千萬不要以為撿到了寶。因為通常開發商所宣傳的「緊鄰」,並不像購房者想像的那麼近。
因此,在看房過程中就可以針對這個問題仔細向置業顧問進行求證,問清楚他們所謂的「緊鄰」是幾百米或者幾公里。「目前就新余市的狀況而言,城市並不是很大,再加上多數售樓部距離樓盤位置都很近,因此最好的方法還是自己實地考察一番,這樣得出的答案也會最直觀。」小李說。
問清配套商業何時建成
如今,很多樓盤的開發都會配有一定比例的商業項目,而這對於一些購房者來說,無論是自住還是投資,也都是一個增值點。
但是,商業項目從建設到發展成型需要有一個過程。這點對於市民常先生來說就深有體會,他表示當初在市中心買房,不僅是看中了房子的區位優勢,更因為當初在這個小區的沙盤上看到了他們規劃的一片商業區。「可現在住進去都3年了,卻連個商業區的影子都沒見到。」對此,小李也建議購房者在看房時,對於自己關注的商業部分也要多留個心。「可以詳細問問商業項目如何規劃、大致定位、何時動工、何時能夠建成,做到心中有數,才不至於影響自己的生活。」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1-1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⑨ 去售樓處看房,一般都看什麼問一些什麼樣的問題
一般去售樓處看,就看這些問題: 一、開發商的營業執照:正規的房地產企業都會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您購房前務必查詢該企業營業執照是否合法。 二、企業資質:建設部將開發企業的資質分為三級,一級最好。主要是根據開發企業的實力劃分。企業資質代表著開發企業的信譽和市場業績。點擊查詢銷售機構信用檔案。 三、入住時間:是否能按時入住,入住時是否能取得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取得商品房面積實測技術報告書、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 四、入住條件:入住時水、電、電話、閉路監控系統是否能夠正常使用,是否能保證煤氣、有線電視、寬頻網路入戶的正常使用,以及小區內清潔、保潔、綠化、排污、照明、信報箱等私用或公用設施正常是否能正常使用。 五、車位:小區總車位數,車位為地上還是地下,是否能保證每戶一個車位。車位收費標准,是否可售。 問以下問題:一、樓盤的銷售方式;二、具體價格價格,一般來說, 多層的樓盤接近均價的戶型位於4層或5層;高層塔樓在6層~8層,戶型位置多為東、西向;一層二戶的多層樓盤單位面積最高價與均價相差5%~8%,塔樓是在15%~20%之間。 三、入住時間:是否能按時入住,入住時是否能取得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取得商品房面積實測技術報告書、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 四、入住條件:入住時水、電、電話、閉路監控系統是否能夠正常使用,是否能保證煤氣、有線電視、寬頻網路入戶的正常使用,以及小區內清潔、保潔、綠化、排污、照明、信報箱等私用或公用設施正常是否能正常使用。 五、車位:小區總車位數,車位為地上還是地下,是否能保證每戶一個車位。車位收費標准,是否可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