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層樓房最好是幾層
您好抄,高層選房一般都要看光線,噪音,灰塵這些因素,再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一個適合的樓層,沒有好壞之分。
1.光線。樓層自然不適宜於太低,低層的陽光會被周圍的建築物遮擋。
2.噪音。在城市裡,噪音源很多,吸收的噪音比較多的就是低樓層了。但要是低層周圍有樹木、隔音板之類吸收聲波的物體,就會好一些。
3.灰塵。10層以上的基本不會受到灰塵的困擾。
4.視野。樓層越高視野越好。但太陽直射樓頂,夏天會很熱。
至於高層樓層怎麼選最好,都是因人而異的,一般情況下次頂層是比較好的選擇。結合了這些因素,一般還要看個人最看重的是什麼。重視舒適度的就從通風光照安靜程度等方面考慮。
㈡ 高層建築是指幾層及以上的樓房
一、低層住宅
指1至3層高的住宅,主要指(一戶)獨立式住宅、(二戶)聯立式住宅和(多戶)聯排式(Townhouse)住宅。與多層和高層住宅相比,低層住宅最具與自然的親和性,適合兒童或老人的生活環境,住戶間干擾少,有宜人的居住氛圍。雖然其為居民所喜愛,但受到土地價格與利用效率、市政及配套設施、規模位置等客觀條件的制約,在供應總量上有限。
二、多層住宅
指4至6層高的住宅,藉助公共樓梯解決垂直交通,是一種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用地較低層住宅節省,性能價格比高,公共空間與氛圍較好,公攤面積少。物業費較低,是廣泛建造的一種住宅類型。一般來說,這種住宅,存在共用部分不足、外觀單調、需要爬樓梯而舒適性較差的缺點。
三、小高層住宅
一般而言,主要是指9至11層高的集合住宅。從尺度上說具有多層住宅同樣的氛圍,而又是較低的高層住宅,故稱為小高層。這種住宅是在考慮建築防火規范和城市土地使用效率與經濟的同時,由於設置了電梯,舒適性較好,兼顧了多層與高層住宅的特徵。有單元式、外廊式和點(塔)式等多種類型。這種住宅在歐洲傳統街區中採用較多。
四、高層住宅
一般指總高12層以上的住宅。它是作為解決城市用地緊張的一種高密度居住手段,在反映城市建設經濟原則的同時,也滿足了居民在城市中心區「職住相近」的居住便利性和城市生活豐富性的需求。但是這種市中心的高層住宅往往也存在著(與其他區域相比)居住生活費用高和住宅性能價格比低等問題。高層住宅的主要優點是,土地利用效率高,有較大的室外公共空間和設施,眺望性好,建在城區且具有良好的生活便利性等。一般來說有公攤面積較多且造價高、外觀缺乏宜人的尺度感等不足之處。
㈢ 高層樓房最好住第幾層(共19層)各層的說法
在買高層樓房時,中間的樓層更適合居住,因為這類樓層既不像低樓層那樣嘈雜,也不像高樓層那樣風大。
一、“黃金”樓層如果上述所有樓層均無法購買,那麼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擇樓層,可結合家庭成員的年齡構成、健康狀況、生活便利等因素綜合考慮。
家裡若有老人和孩子,可選擇3-6樓不僅上下更方便,還可增加老人和孩子的戶外活動機會。
家裡若只是年輕人或者新婚夫婦,那麼可以選擇20-23層,這種樓層不但採光更好,而且空氣流動更快,也比較宜居,最重要的是20-23層由於層高比較高的原因,普遍沒有底層各種噪音的困擾。
㈣ 30層的高層樓房住幾層最好
樓房底層有蚊蟲,頂層熱,那選擇樓層時可根據最佳樓層計算公式或者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1、最佳樓層計算公式在購買房屋的時候常常會聽到9-11層是揚灰層的說法,這其實是一種偽科學,揚灰層的說法這與大氣物理學常識不符。
因為9-11層距離地面有三四十米高,塵土並不會停下來,而且在大氣平流層離地面10公里到52公里的地方,塵埃都不會停止。所以一般普通高層建築並沒有所謂的揚灰層。
㈤ 高層樓房住幾層最好
購房者購買高層住宅的時候最糾結的莫過於選擇多少樓層了?其實這個問題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有的購房者喜歡採光就選擇高樓層、有購房者的恐高就選擇低樓層了,每個購房者只能根據自己的喜好才能選擇最滿意的樓層。今天,主要分享一下選擇樓層的四大標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選擇適合的樓層。
一、採光時長:隨著樓層越高日照越長、採光越好,盡量選擇三分之一以上的樓層。雖然開發商建設的每個戶型都符合國家日照采游標准,但很多戶型的日照標准只是按照最低標准設計(一天滿足1-2小時日照),完全不能滿足購房者日常的日照需求,特別是在陽光如此稀缺的今天,採光充足已經是一個優質房子的標配。
但是購房者根本沒辦法算清自己購買戶型的日照時長,因為計算每個戶型的日照時長是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其中涉及到樓間距、樓層高度、太陽角度等各種因素,開發商都需要依靠專業的計算軟體完成,購房者想計算清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不過購房者可以採用最簡單的挑選方式,因為日照時長是根據樓層遞增的,也就是樓層越高日照越長,大概每棟高樓的三分之一以上的樓層都能保證充足的日照時長,如果購房者對採光十分看中,盡量選擇三分之一以上高的樓層,也就是說33層高樓選擇11層以上樓層、18層選擇6層以上樓層、11層選擇4層以上樓層。
這樣就算購房者無法算清戶型的日照時長,也能保證房子日照採光充足。
二、噪音污染:噪音污染隨著樓層增高而遞增,盡量選擇低樓層房子規避噪音。購房者普遍認為樓層越高距離噪音源頭越遠,噪音污染應該是越低的,但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根據噪音的傳播原理,只有房子和噪音污染源超過一倍的距離,才會發生噪音衰減的情況。但實際情況下,雖然高樓層和低樓層的垂直距離很遠,但兩者距離噪音源的直線距離根本不可能超過一倍,所以不太可能出現噪音衰減的情況發展。
1、樓層越高噪音污染越大,只有噪音污染源較近、26層以上樓層噪音才會發生衰減。現在住宅區的供水已經摒棄了水箱供水的方式,基本上採用水務公司直供水的模式,這就導致高層住宅的供水是依靠二次加壓供水,但二次加壓在各個地方並不穩定,經常出現用水高峰期時候,高層的供水出現不足的情況。
1、從採光角度看,盡量購房三分之一高以上的樓層
2、從噪音角度看:盡量購買低樓層的住宅
3、從空氣污染角度看:在高樓林立的區域,不要購買9-11層住宅。
4、從日常便利角度看:盡量購買低樓層的住宅。
㈥ 小高層是多少層
小高層一般指7層-11層。
隨著社會的發展目前很多城市廣義上把18層及以下的住宅也稱為小高層住宅。市場價格樓層越高越貴(頂樓除外)。在建設部有關規定中,沒有小高層這個概念,它是人們的通俗叫法。具體幾層叫小高層沒有約定俗成的概念。
一般情況下,根據樓盤的用途不同可分民用和商用,根據樓房的高度不同又分為多層、小高層和高層。在現實生活中,通常人們把普通住宅中建築高度不超過19米的6層及以下稱為多層,大於等於19米,小於36米的7—11層的樓房稱為小高層。
(6)高層樓盤一般有多少層擴展閱讀:
一般而言,小高層住宅主要指7層~11層(廣義特指7—18層)高的集合住宅。從高度上說具有多層住宅的氛圍,但又是較低的高層住宅,故稱為小高層。對於市場推出的這種小高層,似乎是走一條多層與高層的中間之道。這種小高層較之多層住宅有它自己的特點:
1、建築容積率高於多層住宅,節約土地,房地產開發商的投資成本較多層住宅有所降低。
2、這種小高層住宅的建築結構大多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從建築結構的平面布置角度來看,則大多採用板式結構,在戶型方面有較大的設計空間。
3、由於設計了電梯,樓層又不是很高,增加了居住的舒適感。但由於容積率的限制,與高層相比,小高層的價格一般比同區位的高層住宅高,這就要求開發商在提高品質方面花更大的心思
㈦ 高層建築是指幾層以上的樓房
一般房子1~7層就是多層可以不帶電梯的,8~12層為小高層,13層以上則為高層,建內築高度容超過24m2為超過100m的為高層辦公建築,建築高度超過100m就是超高層辦公建築了,也就是說13層以上就是屬於高層建築物的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