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美國買房子都需要支付哪些費用
在美國買房,除要抄交一筆首付外,還要交多種手續費和服務費。在買房前期就讓你的經紀人或者銀行估算各項費用,包括成交手續費、地契保險費、律師費、房屋檢驗費、公寓管理費、房屋保險費,地產稅等,這些費用在最後房子成交前都有要交齊。在美國買房需要交的稅費有1、房產稅。2、房屋保險費。3、物業費。4、面積計算總體費用。
B. 什麼是房產稅,國外是如何收房產稅的
1,1986年9月15日,國務院正式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回例》(以下簡稱《房產稅暫行條例》),從當年答10月1日開始施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根據條例規定製定了實施細則。至此,房產稅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徵收。根據《房產稅暫行條例》規定,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以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房屋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2,現行《房產稅暫行條例》規定對個人所有非營業用房(即未出租的個人住宅)暫免徵收房產稅。所以目前熱門的房地產稅改革,最主要的就是通過立法,將個人所有非營業用房納入征稅范圍。
3,目前我國自用的房產,房產稅按房產余值計算稅款,房產余值取決於房產原值,即房產取得的歷史成本,所以在房產取得後價值上漲部分不需要納稅。而國外房產稅將個人所有非營業用房納入征稅范圍,而且一般按房產現行的評估價值征稅,所以在房產取得後價值上漲部分也需要納稅。這是目前中外房產稅的最主要區別。
C. 美國住房費用需要繳納哪些
美國各個州的法律不盡相同,需要完稅的項目不完全一樣。簡單地說內,買房需要幾容千美元的各種費用,並不多。
最主要的稅是房地產稅,那不是「買房」需要交的,而是「每年」都要交的,當然也包括「買房」的時候。美國各地的房地產稅是每年物業估價的1%到3%多一點,各個地方不同。比如你在加州有一個五十萬美元的房子,一年需要交房地產稅大約五千美元;如果在德州有一個五十萬美元的房子,一年需要交房地產稅大約一萬多美元。
D. 國外是怎麼交房產稅的
美國是稅收制度相對比較完備的國家,紛繁復雜的稅收支撐起龐大的公共回財政支出,房產稅即是其中重答要的一項。美國的房產稅在評估中力求反映市場價值,在徵收過程中強調靈活原則,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房地產投機行為起到了遏製作用。
雖然美國各州和縣的房產稅率不盡相同, 但房產稅的計價方式是由房產評估總額乘以房產稅率而得,大抵都在1%上下,而且一般都是在年初時徵收。由於房產稅率相對固定,房產評估價值就成為決定房產稅多少的關鍵。
美國的房產稅每年都會進行評估,以力求充分反映房產在市場中的應有價值。一方面,評估值是以同等地段和類型房屋的成交價格為參考,只有成交的價格才能真正反映房屋的市場價值,而評估值也不會高出參考房屋的成交價格。
另一方面,評估值是以一年的房產市場行情為基準,但並非簡單地取成交價格的平均值,而是更多以接近房產稅徵收時段的交易情況作參考。譬如,阿靈頓縣2009年度房產稅的計稅時間為2008年7月1日到2009年6月30日,房主在2010年1月15日收到的稅單,主要是以2009年房產交易的情況評估而定。
E. 在泰國持有房產後,還需要繳納什麼費用嗎
在泰國持有房產時來,每年需求交納的自費用有以下幾個:
1、物業費(Maintenance Fee)
用於樓盤和您所用設備(例如水、電)的維修保養,一般依據公寓面積按月或季度負擔費用。不同的項目物業費也會不同,一般40~100泰銖/平/月。交房時一般需求預繳1年的物業費。
2、租金收入個人所得稅
假如房子由業主個人自己打理並租借,個人所得稅不是強制要求交納的費用。假如房子是給到開發商一致管理運營,構成商業性質,需求一致交納租金收入的個人所得稅,大約在租金收入的5%左右。
房子出售時需求交納的稅費
持有房產5年之內出售,需求交納上述說到的,過戶費2%,印花稅1%,特種商業稅3.3%,由買賣雙方一起承當,假如持有房產5年以上則可免掉特種商業稅。除此之外還需求交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會依據持有人為個人或公司而有所不同。若持有人是公司,那麼個人所得稅就固定為1%的掛號價格或評價價值(擇其高者)。若持有人是個人,那麼個人所得稅依據房產評價價值用遞進率核算。
F. 在美國買房後每年還得交什麼錢
首先要交地產稅,一般是房屋價值的百分之一點多(加州就是這樣)
然後是房屋內的保險
這兩大部分你是必須容交的,尤其是第一項,不交,房屋就被政府收走了
剩下的就是水電,煤氣,垃圾,除草,修繕之類的費用
也是一筆可觀的費用,而且很操心的
在美國,你買了房是要打理的,不是像中國一樣扔在那裡等著升值。。。
至於物業費,那是你買了town house之後的管理費
買獨立屋single house是沒有那項開支的
G. 有誰可以說一下國外房產稅怎麼收
美國房產稅是每年徵收的。徵收的稅率一般是1~3%。 假如100萬買的房,每年交3%的稅內率的話,也容就是每年上繳3.33萬給政府。相當於,33年重新把房子買一遍。 如果停止繳稅了,房子所有權就屬於美國政府的,美國政府是可以收回的。 稅率也是跟著房產價值變化的,如果房產價值上漲,每年的稅費也會上漲。 打個比方:現在是房產價值100萬,需每年繳納3萬。如果明年房子漲了,市價200萬,每年就得繳納6萬
H. 國外房產稅是怎麼徵收的
美國是稅收制度相對比較完備的國家,紛繁復雜的稅收支撐起龐大的公共財政支出,房產稅即是其中重要的一項。美國的房產稅在評估中力求反映市場價值,在徵收過程中強調靈活原則,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房地產投機行為起到了遏製作用。
雖然美國各州和縣的房產稅率不盡相同, 但房產稅的計價方式是由房產評估總額乘以房產稅率而得,大抵都在1%上下,而且一般都是在年初時徵收。由於房產稅率相對固定,房產評估價值就成為決定房產稅多少的關鍵。
美國的房產稅每年都會進行評估,以力求充分反映房產在市場中的應有價值。一方面,評估值是以同等地段和類型房屋的成交價格為參考,只有成交的價格才能真正反映房屋的市場價值,而評估值也不會高出參考房屋的成交價格。
另一方面,評估值是以一年的房產市場行情為基準,但並非簡單地取成交價格的平均值,而是更多以接近房產稅徵收時段的交易情況作參考。譬如,阿靈頓縣2009年度房產稅的計稅時間為2008年7月1日到2009年6月30日,房主在2010年1月15日收到的稅單,主要是以2009年房產交易的情況評估而定。
I. 國外房產稅如何徵收的你知道嗎
1、美國:單稅種寬稅基
美國的房產稅種類比較單一,不出售的情況下只有財產稅一種,大部分房產都需要繳納。在美國房產稅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徵收的,是其主要收入來源,聯邦政府一般不徵收房產稅。
在稅率上,美國的房產稅沒有統一標准,而是由每個州政府自行規定,每座城市的稅率也會有一定的差別,通常經濟發達地區的稅率較低,而欠發達地區則較高,一般為0.8%至3%。
因此,房產稅稅率主要是州稅率、縣或市稅率、學區稅率之和。這三種稅率主要是由各級政府根據自己的預算需要來確定的,一般來說,州稅率是比較低的,而其他兩級稅率一般在1%到3%之間。
2、英國:房屋分級浮動納稅
英國的房產稅屬於地方稅,徵收採取累進稅率與定額稅率相結合的方式。
首先,不同的地區按照本區域的情況將房屋按價值分為A到H共8級;
然後,地方政府根據本年度的財政預算確定基準稅率,用稅率乘以房屋價值算出D類房屋需要繳納的稅金,作為基準;
最後,其他級別的房屋按照D類房屋金額的一定比例納稅,比例由A類向H類逐級增加,比如在英格蘭A類房屋繳納的金額是D類的2/3,H類是D類的2倍。
另外,對於空置住宅,地方政府可以徵收最高50%的額外房產稅。
3、德國:多稅種打擊炒房
德國以嚴厲的稅收政策抑制房地產投機,對土地與房地產實行浮動稅率,這使得德國房價長期保持穩定。自住自用的住房只繳納土地稅。而非自住房則需要繳納房產稅,3.5%的統一稅率再乘以地方稅率。有些地區,不管自用與否還要徵收第二套房稅。
在流轉環節,德國設置了多個稅種,主要針對房屋投機,而不是針對個人自住房的買賣,其中土地交易稅的稅率為3.5%到5%,獲得收益15%的差價盈利稅,購買10年之內出售獲利還要收25%的資本利得稅。
4、日本房產稅:實現獲取、保有和轉讓不動產的全過程覆蓋
不動產保有稅是日本最主要的房產稅種,包括固定資產稅、城市規劃稅等。其中,固定資產稅主要對土地、房屋等征稅,納稅人是法律意義上的土地、房屋產權所有者,由地方稅務機關徵收管理。每年1月1日,產權所有者要向所在的市町村納稅,標准稅率為1.4%。
日本政府規定,保有5年以上的房地產轉讓收益所得稅稅率為15%,居民稅稅率為5%;保有5年以下的房地產轉讓收益所得稅稅率則為30%,居民稅稅率為9%。
保有10年以上的住宅在轉讓時,收益金額在6000萬日元以內的部分,所得稅和居民稅分別按10%和4%的稅率徵收;收益金額超過6000萬日元的部分,所得稅和居民稅分別按15%和5%的稅率徵收。
此外,對出售第二套以上房產的賣主分別徵收50%至60%的個人收益稅和居民稅。通過實行差別稅收政策,可以區分正常房產需求與投機性房產需求,從而保護合理需求。
5、韓國:多級累進富人多繳
韓國的房產稅是以財產稅的形式徵收的。財產稅有六檔稅率,對於普通的住房,稅率為0.3%,而別墅等高檔住宅的稅率則為5%。對於擁有房產數量超過6億韓元的家庭還要徵收綜合不動產稅,稅率在0.75%到2%之間,稅率也是隨著房屋價值的提升而提升。
(9)國外房產都收什麼費用擴展閱讀
全球有140多個國家或地區在徵收房產稅,總體上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將房產稅功能定位為籌措財政收入的手段,
另一種除了籌措公共資金這一功能外,還將其作為房價調控的政策工具。具體來看,各國在徵收形式、課稅對象、稅率設計等方面不盡相同。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國外如何徵收房產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房產稅
J. 在美國買房,買賣雙方各需要承擔哪些費用
在美國買房,買賣雙方各有需要支付的費用,這里特指除卻房款、定金外房產交易過程中產生的所有費用,不包括日後的持有費用。房產稅、過戶公證費是買賣雙方都需要支付的費用,此外買家還要交房屋檢查費、房屋登記費及第一年的火災保險,賣家需要交消費稅、經紀人傭金以及截止到過戶日的水電等雜費。本文僅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實際費用為例,作以說明。
<img_src="http://image2.ljcdn.com/keimg/test1469005797phpE94bjJ.png"src="http://image2.ljcdn.com/keimg/test1469005797phpE94bjJ.png">圖為社區管理費收費的去向,用於綠化、安保等等,不是美國所有的房子都有屋主協會(HOA)
3.產權保險費
在過戶時,通常由產權公司負責檢查產權。如果購買產權保險,那麼在產權出現問題時可由保險公司賠付。這對買家是很好的保障,可由買賣雙方共同支付這筆費用。由於產權保險不是強制購買,所以很多人會考慮是不是可以不買,因為算起來100萬美元的房子就需要2000-3000美元的產權保險費。部分賣家也會提出由買家全部支付的要求。
4.過戶公證費
過戶公證費通常由買賣雙方各付一半,實際操作中可以協商支付比例。
本文為加利福尼亞州交易過程中的全部費用詳解,其他各州略有差異,比如在美國東海岸買房是需要律師參與的,所以律師費也是買家必須要支付的費用。其他具體交費項目及金額需要咨詢當地房產專業人士。
資料來源:第一美國FirstAmerica(美國第一大的產權公司)
鏈家海外經紀人劉震、王依萌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