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產證使用面積和實際使用面積的區別是什麼
您好!《房屋所有權證》上登記的是建築面積,不是使用面積。使用面積是內實際測量各自然間容的長和寬,然後相乘,把各自然間的實測面積相加之後得到的和。建築面積,是地產名詞,與使用面積及使用率計算有直接關系。因國家地區不同,其定義和量度標准未必一致。建築面積一般大於使用面積。建築面積是建設工程領域一個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指標之一。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外牆勒腳以上的結構外圍水平面積,是以平方米反映房屋建築建設規模的實物量指標。建築面積總比使用面積大。仔細算起來比較復雜,通常簡單的演算法是:使用面積=建築面積x70% 假定您的《房屋所有權證》上登記的建築面積是100平方米,那麼,使用面積就是70 平方米。謝謝閱讀!
2. 就沒個法律法規明確房產證上的自用面積這一概念么求解釋!!!
1、房產證上的建築面積包含了公攤面積的。自己使用的面積就是套內面積,簡單的說就是自己實際真正所佔用的面積
3. 房產證上的土地自用面積是怎樣做出來的
土地自用面積就是該房屋的總佔地面積…
4. 什麼是房子的使用面積和產權面積
住宅的使用面積,是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之和。使用面積=建築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也就是說是建築面積減去房屋混凝土、磚砌體結構等結構構件所佔面積,再減去廚房、衛生間等輔助用房所佔凈面積所剩下的面積。
房屋的產權面積系指產權主依法擁有房屋所有權的房屋建築面積。產權面積,也就是房產證上的面積。實際就是最終的實際的建築面積。建築面積亦稱建築展開面積,它是指住宅建築外牆外圍線測定的各層平面面積之和。
(4)房產證上的自用面積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產權面積計算方式
就是實際使用面積,住宅的使用面積,指住宅各層平面中直接供住戶生活使用的凈面積之和。計算住宅使用面積,可以比較直觀地反應住宅的使用狀況,但在住宅買賣中一般不採用使用面積來計算價格。
計算使用面積時有一些特殊規定:躍層式住宅中的戶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不包含在結構面積內的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內牆面裝修厚度計入使用面積。計算住宅租金,都是按使用面積計算。
一般計算公式:建築面積/1.33(板樓)或1.44(塔樓)=使用面積!
(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的,據實結算房價款;
(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買受人有權退房。買受人退房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買受人提出退房之日起30日內將買受人已付房價款退還給買受人,同時支付已付房價款利息。買受人不退房的,產權登記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房價款由買受人補足;
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擔,產權歸買受人。產權登記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返還買受人;絕對值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雙倍返還買受人。
5. 房產證商鋪中的自用面積是怎麼回事
房產證商鋪的自用面積是指商鋪的實際使用面積(不包括公攤部分)
6. 關於房產證上的自用面積
房產證上登記的面積是建築面積。
建築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套內使用面積。
(1)建築面積:
指建築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它由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
(2)使用面積:
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
(3)輔助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為輔助生產或生活活動所佔的凈面積的總和,例如居住建築中的樓梯、走道、廁所、廚房等。
(4)結構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的牆、柱等結構所佔面積的總和。
歡迎咨詢菁英地產,謝謝
7. 房產證裡面的建築面積加自用面積=我房子的面積嗎
房產證上的面積就是套內(自用)面積+公攤面積組成的,在交易過程中,以房產證上實際面積為准。一般套內面積是房產證面積的70%-75%左右,老的小區套內面積能達到80%以上。請採納。
8. 房產證上建築面積和自用面積的含義
建築面積是指可以用來建建築的的面積,自用面積是指可以自己支配用途,版但是不允許用來權建房子,例如房產證上建築面積是100平方米,自用面積是20平方米,那麼那一百平方可以用作建房子,那二十平方只能用來作花園或者車庫之類的,
9. 房產證的套內面積跟自用面積什麼意思
就是你的建築面積 和使用面積 樓梯裡面都有你自己的公攤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