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的到來也不會出現房價暴跌等現象,房產稅的本質是為了規范房地產市場,讓房產市場平穩健康的發展,讓房子回歸居住的本質屬性.所以想買房子的朋友還是要好好的工作,不要寄希望於房價暴跌,所以努力掙錢吧!
Ⅱ 房產稅開始真正徵收以後,房價會不會大幅度下降
從短期來看來,徵收房產稅,不自可避免的將增加房屋的持有成本,促使炒房客、投資客拋售手中的房產變現,從而增加房源供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房價上漲。但是,這些炒房客、投資客手中的房子畢竟有限,拋售殆盡後,房子將再次成為稀缺品,房價上漲將不可避免。另外,所謂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房產稅大概率將是一個普遍稅,而對於交稅的業主來說,不管是將房屋出租,又或是出售變現,所繳納的房產稅都將成為購房成本而加入到房租/房價中,從而轉嫁給租客/購房者。而且從全球范圍內來說,任何一個已經開征房產稅的城市(紐約、香港、首爾、台灣等),都沒有出現過因為房產稅而導致房價大幅下跌的。那些希望靠房產稅降低房價的人群,或許又將再次失望。
Ⅲ 房產稅的出台並不是降房價,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房產稅概念: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房產稅可以為籌集地方財政收入做出重要貢獻,並有利於加強房產管理。
房產稅是有利於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房價居高不下,重要的原因便是炒房問題嚴重。對於「炒房者」而言,徵收房產稅,將大大降低他們的房產收入,甚至在稅負加重的情況下會出現虧損危險,迫使他們放棄房地產市場,不僅大大減少了市場對住房的需求,而且會拋售多餘的房產,有效增加住房市場的供應,從而房價會合理回歸。
其次,有利於遏制房地產開發商操控市場行為。多年來,房地產開發商喜歡對已經竣工的商品房「捂盤惜售」,目的是追求房價上漲帶來的暴利,這不僅嚴重地干擾了市場,而且帶來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如果通過對那些在一定期限內沒有出售的閑置住房徵收房產稅,必然會增加開發商的持房成本,自然會加快房屋的銷售,從而遏制地產開發商操控市場行為。
最後,有利於促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通過徵收房產稅,可以有效引導購房者理性消費,有利於促進開發商調整建房策略,少建面積大的住房,多建面積小的住房,有效節約土地資源,不再過度追求高房價帶來的利潤,更加重視經濟適用房建設。
總的來說,房產稅會對房價上漲起到一定的抑製作用,也會相應減少炒房現象的發生。
Ⅳ 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如何
如今很多朋友都有買房的打算,但是由於我國房價過高,人們不得不選擇貸款的方式來買房,但貸款就意味著需要多支付一筆利息費用,另外相比大家都知道,買房是需要繳納稅費的,現在有部分城市已經開始考慮徵收房產稅了,那麼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有多大?
早在幾年前,國家相關部分就提出了徵收房產稅的建議,但目前房產稅還並沒有實施下來,我國上海、重慶兩個城市是實行房產稅徵收的試點城市,相信有了這兩個城市的經驗後,全國普遍徵收房產稅的日子就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關於房產稅徵收,很多朋友都擔心會對房價造成影響,不同人對房價影響有不同看法。
有朋友認為房產稅開始徵收後,我國的房價至少會下降30%,因為目前我國房價和人民的收入比是世界上最高的,也是房產泡沫最大的,現在我國本來就有大量的過剩房地產,但各地產公司還在拚命的蓋房。之前我國有很多投資者投資房產,這使得我國房價快速上漲,炒房讓我國房價在十幾年漲了十到二十倍。
如果一旦開始徵收房產稅,那麼這些手裡有多套房產的炒房者就需要支付房產稅,為了避免高額稅費,會有很多炒房者開始出售自己手中的房產,當房產供給高於市場需求時,我國房價就會大跌。
但實際上,房產稅在上海、重慶試點後,這兩個城市的房價不僅沒有下跌,反而上漲,可見其房價並沒有受到房產稅的影響,對此,有專家認為,房產稅的推出契機非常重要,如果是在房價上漲的時候推出,那麼在短時間內可能對房價會起到推助作用,但是如果是處於現階段對樓市的調整趨勢中,那麼可能會加速房價下跌。
關於我國房價走勢,還需要看國家出台的相關政策,這些政策可能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Ⅳ 如果房產稅不能降房價 會怎麼樣
首先,如果房產稅抄不能降房價襲,那還研究個屁啊,顯然房產稅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就是一個明顯的增量稅,既然不降房價,也就不會影響樓市的熱度,不影響熱度,也就不影響地方政府賣地,不影響他賣地,他還能再順道收很多稅,他應該笑的合不攏嘴才對,怎麼還會有人反對呢?跟個稅和其他交易環節征稅不同,收其他的稅,基本上是全民反對,而房產稅至少有一多半人擁護,這么好的政策,沒道理討論十幾年都沒結果。往自己兜里裝錢的事,怎麼會如此費勁?科學嗎?當年連自行車稅咱們都努力的收過,而且很快就執行了,不可能這么大的肥肉視而不見。
Ⅵ 假如房產稅不能降房價 會怎麼樣
2011年在全國率先進行房產稅試點的上海和重慶市就被外界當作未來房地產稅推行的參考標本。外界對兩地試點效果褒貶不一,不過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修文給出了12字評價,「細致扎實、運行平穩、成效明顯」。
前幾天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關於這個話題,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周天勇做出了點評。
周天勇:要把房價降下來,除了開征房產稅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了。但開征房產稅一定要有幾個比較重大的配套改革。
一是保持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所有權不變,但土地使用權,要確權到法人和自然人。
二是土地財產權一定要具備交易、入股、出租、繼承、抵押等商品屬性。
三是要廢除延期制,就是50年、60年、70年期限的規定。現在,中央也提出「有恆產才能有恆心」。另外,征房產稅實際上是征財產稅。但規定了50年、60年、70年的使用期限,征稅就沒有法理上的合理性。要以產權換征稅權,房子永久是產權人的,但產權人要交稅。
另外,一定要廢除現行的行政寡頭壟斷賣地,實際上,現在房價被推高,主要是由於行政寡頭壟斷賣地以及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所有自然人、法人的土地都交由市場掛牌、平等入市,集體土地也平等入市,不需經過徵用來評議地價、評議房價。但要以合理的房價為基礎征稅,不能對泡沫征稅,現在房價太高,以這種價格征稅,納稅人難以承受。比如按照北京市6年收入或者5年收入能買得起一套房子的合理價格征稅。100平米的房子,按照市價征稅可能要征10萬塊錢,但以合理房價征稅可能就7000塊錢,這有一定的可接受性,對100平米一次征10萬塊錢的房產稅,我估計基本不可能。
此外,要分清消費性居住住宅和投資性住宅。消費性住宅一定要按照合理的房價征稅,投資性住宅可以按照市價征稅,但不宜累計征稅。比如有三套、四套房子,累計征稅可能一年要徵收一百萬塊錢,租金都沒這么多。即使三、四套中有北京的學區房,按市價征稅的負擔也很重。
房產稅怎麼開征,方方面面的配套改革要細致設計。比如對一些退休的、低收入的群體,還有對最高價時購入房產、按揭壓力比較大的群體,要退稅或是減免稅收,讓房產稅的徵收能穩步開展,一定會撲滅房價過高的火。
經濟之聲:如果開征房產稅,廢除了地方政府賣地的收入,地方政府收入基本上會瞬間短缺,地方財政本來就緊張,在財權、事權還沒有理順的情況下,或者分稅制改革還沒有調順的情況下,地方財政收入的缺口怎麼辦?
周天勇:其實現在一些三線、四線城市土地財政收入基本上已經斷檔了,一是房屋過剩,二是地也賣不出去了,能賣出去地的主要是一線城市,像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實際上,財政困難的不是這些大城市,而是三線、四線城市。其次,地方政府可以通過房產稅來替換土地出讓金,我計算了一下,城鎮大概有350億平米房子,即使按均價7000塊錢計算,也有250多萬億資產。按照1%稅率征稅也有25000億的財政收入,減免完後也有20000億,再加上二手房、土地交易稅,一定能把土地出讓金抵回來,而且能均衡分配。
經濟之聲:稅基、稅率、徵收方式,可能每一條都是挺復雜的系統工程,落實不容易。但從民眾角度來講,實際上又給民眾加稅了,在現有的稅負條件下,民眾會不會稅負過大過重?
周天勇:這是一種再分配,現在城鎮居民住房財富的持有是不一樣的,根據我大概前三年統計、抽樣調研,13%的人沒有房子,是租房子住的,66%的人有一套房,21%的人有多套房,擁有多套房的平均起來大概人均有五、六套房。實際上,開征房產稅,產權人為原來積累的財富交稅,實際上是財富再分配的過程,對66%的這些居民而言負擔不大,交房產稅的實際上是這21%擁有多套房的人,這些人已經從土地增值過程中積累了大量財富,交點錢也是應當的。
經濟之聲:這一套房是在一線城市一套房,還是在全國一套房。有很多人從二線、三線來到北京或者其他一線城市,新購置房屋,這個統計是在全國范圍還是在一個城市來統計的?
周天勇:是對有戶籍的城鎮居民的統計,不包括務工農民。
經濟之聲:如果房價真的下跌,金融系統所受到的沖擊大不大?
周天勇:第一,確實要對這個風險進行評估。第二,我們面臨的兩個問題,一是泡沫繼續積累會發生什麼問題,二是房價這么高會不會把實業擠出去。實際上,我們現在是兩害相權取其輕,沒有一個改革全好或者全壞,取其危害輕的,取其長遠會變好的。因此,即使到時候金融體系可能會受到一些沖擊,我們也得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