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司依法清算注銷後,公司名下的房產及土地使用權只有轉到股東名下,這屬於是過戶嗎需要交納交易稅嗎
1、屬於過戶,需要繳納相應的稅費,不過稅金方面好像有優惠,建議咨詢當地的地稅局。
2、如果注銷清算後,有所得額,那麼這些房產,土地使用權將視同股利分配,股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3、每個地區都有細微差別,可以咨詢當地地稅局。
(1)企業注銷後拍賣的房產如何交企業所得稅擴展閱讀:
注銷步驟
清算
公司到登記機關辦理公司注銷程序之前一定要依法進行公司清算,包括終止生產經營銷售活動、了結公司事務、了結民事訴訟、清理債權和債務和分配剩餘財產等。
公司不論是何性質的清算,均應依下列步驟展開:
1、成立清算組。
2、展開清算工作。
清算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公司,開展以下業務: 接管公司財產、了結公司未了業務、收取債權、清理債務、分配剩餘財產、注銷公司法人資格並吊銷營業執照。
3、通知債權人申報債權。
4、提出清算方案。
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後,擬定提出清算方案,報股東會討論通過或者主管機關確認。 清算方案的主要內容有:清算費用、應支付的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應繳納的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分配剩餘財產、終結清算工作。
在清算進行完以後,才能進行注銷。
登記
公司注銷過程需要分別去以下7個部門或機構辦理相應賬戶注銷:
1、社保局:核查是否有未繳清社保費用,然後注銷公司社保賬號。
2、稅務局:核查是否有未繳清稅款或費用,然後注銷公司的國、地稅。
3、報紙媒體:公司需自行登報公示,宣告公司即將注銷。
4、工商局:辦理公司注銷備案,注銷營業執照。
5、開戶行:注銷公司開戶許可證和銀行基本戶等其他賬戶。
❷ 法院拍賣企業房產怎麼交稅
1、過戶契稅:主要佔1.5%到3%左右;土地轉讓費:主要佔1%;交易登記版費:80元;交易手續費:每平米權6元左右;2、印花稅:佔0.1%;個人所得稅:佔1%;拍賣手續費:佔3%。3、這些費用中,有的是拍賣方負責承擔,有的是買方負責承擔,具體情況可參照房產稅說明和規定。4、從現實中看到,拍賣手續費和營業稅由賣方負責,法院在拍賣房屋之前,已經將這些稅費加入到起拍價中,於是,不會單獨列出。
❸ 企業清算結束後,股東分得的剩餘資產如何進行所得稅處理
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清算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0號)的規定:
被清算企業的股東分得的剩餘資產的金額,其中相當於被清算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中按該股東所佔股份比例計算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剩餘資產減除股息所得後的余額,超過或低於股東投資成本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東的投資轉讓所得或損失。
被清算企業的股東從被清算企業分得的資產應按可變現價值或實際交易價格確定計稅基礎。
二、企業不再持續經營,發生結束自身業務、處置資產、償還債務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剩餘財產等經濟行為時,對清算所得清算所得稅、股息分配等事項的處理。
公司注銷清算所得稅的處理包括兩個方面,企業層面,是從事實體生產經營的公司(清算的公司)應進行企業所得稅的清算;股東層面,是企業投資者的投資行為而取得的所得進行企業(個人)所得稅清算。
(3)企業注銷後拍賣的房產如何交企業所得稅擴展閱讀:
公司到登記機關辦理公司注銷程序之前一定要依法進行公司清算,包括終止生產經營銷售活動、了結公司事務、了結民事訴訟、清理債權和債務和分配剩餘財產等。
公司不論是何性質的清算,均應依下列步驟展開:
1、成立清算組。
2、展開清算工作。
清算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公司,開展以下業務: 接管公司財產、了結公司未了業務、收取債權、清理債務、分配剩餘財產、注銷公司法人資格並吊銷營業執照。
3、通知債權人申報債權。
4、提出清算方案。
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後,擬定提出清算方案,報股東會討論通過或者主管機關確認。 清算方案的主要內容有:清算費用、應支付的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應繳納的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分配剩餘財產、終結清算工作。
在清算進行完以後,才能進行注銷。
❹ 企業注銷後再賣地,如何征企業所得稅
在公司復注銷後,公司的財制產權益應歸股東所享有,股東可對外主張原公司的債權或財產權益,並有權進行處分。
但是,公司在未足額清償債務的情況下注銷,股東又在公司注銷後獲得公司債權或財產權益,債權人有權要求獲益股東在所獲財產利益的范圍內清償公司債務。
❺ 企業房產被強制拍賣該怎麼繳納企業所得稅
拍賣收入扣除拍賣費用、稅金及房屋成本後的損益(營業外收入或支出)並入年度所得,計繳企業所得稅
❻ 企業破產後注銷資產如何納稅
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組織股東、有關機關及有關專業人員成立清算組,對公司進行破產清算。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散: 1.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時。 2.股東會決議解散。 3.因公司合並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企業破產法》規定,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申請。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對債務人進行重整或者破產清算的申請。企業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畢,資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依法負有清算責任的人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 企業注銷資產的處置 根據《公司法》規定,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後,應當制訂清算方案,並報股東會或者有關主管機關確認。公司財產能夠清償公司債務的,分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公司財產按規定清償後的剩餘財產,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公司清算結束後,清算組應當製作清算報告,報股東會或者有關主管機關確認,並報送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公告公司終止。不申請注銷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吊銷其公司營業執照,並予以公告。 根據《企業破產法》規定,除重整與和解外,管理人應當及時擬訂破產財產變價方案,提交債權人會議討論。變價出售破產財產應當通過拍賣進行。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依照下列順序清償:1.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2.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3.普通破產債權。 注銷資產的所得稅處理 在企業所得稅處理方面,企業注銷時,企業的全部資產應按可變現價(或交易價)繳納企業所得稅。《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清算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60號)規定,企業清算的所得稅處理,是指企業不再持續經營,發生結束自身業務、處置資產、償還債務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剩餘財產等經濟行為時,對清算所得、清算所得稅、股息分配等事項的處理。下列企業應進行清算所得稅處理:1.按《公司法》、《企業破產法》等規定需要進行清算的企業。2.企業重組中需要按清算處理的企業。 企業清算的所得稅處理包括以下內容:1.全部資產均應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2.確認債權清理、債務清償的所得或損失。3.改變持續經營核算原則,對預提或待攤性質的費用進行處理。 4.依法彌補虧損,確定清算所得。 5.計算並繳納清算所得稅。 6.確定可向股東分配的剩餘財產、應付股息等。 企業注銷清算清償稅費和所有債務後,剩餘資產歸股東所有。《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一條規定,投資方企業從被清算企業分得的剩餘資產,其中相當於從被清算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中應當分得的部分,應當確認為股息所得。剩餘資產減除上述股息所得後的余額,超過或者低於投資成本的部分,應當確認為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或者損失。 注銷資產的其他稅務處理 企業注銷時,由於注銷後企業法人資格不存在,其相應資產應處置轉讓,根據現行稅收政策規定,處置土地使用權和不動產的,應按資產的實際處置價(一般為資產的公允價值)繳納營業稅和土地增值稅,同時開具發票給接收方(包括企業股東)。受讓接收資產方,應按規定繳納契稅。但如果是債權人接收抵債資產的,可以不繳納契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改制重組若干契稅政策的通知》(財稅175號)第六條規定,企業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注銷、破產後,債權人(包括注銷、破產企業職工)承受注銷、破產企業土地、房屋權屬以抵償債務的,免徵契稅。對非債權人承受注銷、破產企業土地、房屋權屬,凡按照《勞動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妥善安置原企業全部職工,其中與原企業30%以上職工簽訂服務年限不少於3年的勞動用工合同的,對其承受所購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減半徵收契稅。
❼ 企業破產:注銷資產如何納稅
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由人民法院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組織股東、有關機關及有關專業人員成立清算組,對公司進行破產清算。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散:1.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時。2.股東會決議解散。3.因公司合並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企業破產法》規定,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申請。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對債務人進行重整或者破產清算的申請。企業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畢,資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依法負有清算責任的人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
企業注銷資產的處置
根據《公司法》規定,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後,應當制訂清算方案,並報股東會或者有關主管機關確認。公司財產能夠清償公司債務的,分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公司財產按規定清償後的剩餘財產,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公司清算結束後,清算組應當製作清算報告,報股東會或者有關主管機關確認,並報送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公告公司終止。不申請注銷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吊銷其公司營業執照,並予以公告。
根據《企業破產法》規定,除重整與和解外,管理人應當及時擬訂破產財產變價方案,提交債權人會議討論。變價出售破產財產應當通過拍賣進行。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依照下列順序清償:1.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2.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3.普通破產債權。
注銷資產的所得稅處理
在企業所得稅處理方面,企業注銷時,企業的全部資產應按可變現價(或交易價)繳納企業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清算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0號)規定,企業清算的所得稅處理,是指企業不再持續經營,發生結束自身業務、處置資產、償還債務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剩餘財產等經濟行為時,對清算所得、清算所得稅、股息分配等事項的處理。下列企業應進行清算所得稅處理:1.按《公司法》、《企業破產法》等規定需要進行清算的企業。2.企業重組中需要按清算處理的企業。
企業清算的所得稅處理包括以下內容:1.全部資產均應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2.確認債權清理、債務清償的所得或損失。3.改變持續經營核算原則,對預提或待攤性質的費用進行處理。4.依法彌補虧損,確定清算所得。5.計算並繳納清算所得稅。6.確定可向股東分配的剩餘財產、應付股息等。
例如,某房地產企業注銷,注銷之日的資產負債表記載:現有資產的賬面價值3000萬元(資產的計稅基礎相同)、資產的可變現凈值4230萬元,負債3700萬元、最終清償額3590萬元,企業清算期內支付清算費用70萬元,支付職工安置費、法定補償金100萬元,清算過程中發生的相關稅費為20萬元,以前年度可以彌補的虧損100萬元。該企業為個人股東,股東投資成本500萬元。企業所得稅清算結果為,清算所得=4230-3000-70-100-20+(3700-3590)-100=1050(萬元),清算應繳納企業所得稅=1050×25%=262.5(萬元),剩餘資產=4230-3590-70-100-20-262.5=187.5(萬元)。
企業注銷清算清償稅費和所有債務後,剩餘資產歸股東所有。《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十一條規定,投資方企業從被清算企業分得的剩餘資產,其中相當於從被清算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中應當分得的部分,應當確認為股息所得。剩餘資產減除上述股息所得後的余額,超過或者低於投資成本的部分,應當確認為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或者損失。
注銷資產的其他稅務處理
企業注銷時,由於注銷後企業法人資格不存在,其相應資產應處置轉讓,根據現行稅收政策規定,處置土地使用權和不動產的,應按資產的實際處置價(一般為資產的公允價值)繳納營業稅和土地增值稅,同時開具發票給接收方(包括企業股東)。受讓接收資產方,應按規定繳納契稅。但如果是債權人接收抵債資產的,可以不繳納契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改制重組若干契稅政策的通知
》(財稅[2008]175號)第六條規定,企業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注銷、破產後,債權人(包括注銷、破產企業職工)承受注銷、破產企業土地、房屋權屬以抵償債務的,免徵契稅。
❽ 被法院強制拍賣不動產的企業交企業所得稅嗎
企業所得稅對企業的利潤征稅的,如果企業沒有利潤,就不需要交納企業所得稅。
❾ 購買企業名下拍賣房產,買賣稅費都我付。企業的所得稅也需要我繳納嗎如果要需要繳納多少怎麼計算
lz.你好,這個需不需要你繳納,就要看回你和企業所簽署的三方合同了,在回合同上面是不管答你們是企業還是個人,只分為甲方,乙方,丙方。如果合同上面寫著由你這方繳納稅費,那麼就需要你繳納這些稅費了。合同前面有一條條件是專門針對繳納稅費這個方面的,你可以詳細看看,上面寫著怎樣就應該按照合同怎樣執行。
我給不了你很完整的回答,因為我沒看過你們的合同。
如果你們沒有簽署三方合同,那麼,就是你們自行協商的了。
至於需要繳納多少稅費,每個地方的政策不一樣,所繳納的稅費也有不同,特別是你這種從企業名下購買的拍賣房,所以這個涉及到的稅點也不一樣,這個你可以到房產當地的稅局了解了。
ps :lz.沒有找中介方嗎?如果有,中介方會給你們算你們需要繳納的費用(當然,稅局是最正確的,所以我才叫你去稅局了解),如果你沒有找中介方,你跟企業買拍賣房,除非你了解流程還有你了解所需要支付的費用,要不你很吃虧的。
❿ 請問企業注銷時要交所得稅嗎清算時的所得稅是怎樣計算的
清算期間作為一個完整的納稅期間,繳納所得稅。企業的全部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資產的計稅基礎、清算費用、相關稅費,加上債務清償損益等後的余額,為清算所得。
納稅人的生產經營一般要經歷開業、發展、注銷等階段。因此新稅法也相應規定,納稅人的所得分為正常持續經營所得和清算所得。前者按所得稅法規定繳稅,實行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這也是稅務機關所得稅管理的日常工作。
後者是企業因故注銷而進行企業清算,在清算終了後對形成的清算所得按稅法規定申報繳納所得稅。兩者都屬於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但後者屬於企業清算期間形成的所得,因清算期間不同於企業的正常經營期間,已不具備持續經營的前提,所以,清算所得的確認也與正常經營所得的確認不同。
(10)企業注銷後拍賣的房產如何交企業所得稅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第一:通常以純所得為征稅對象。
第二:通常以經過計算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為計稅依據。
第三:納稅人和實際負擔人通常是一致的,因而可以直接調節納稅人的收入。特別是在採用累進稅率的情況下,所得稅在調節個人收入差距方面具有較明顯的作用。對企業徵收所得稅,還可以發揮貫徹國家特定政策,調節經濟的杠桿作用。
第四:應納稅稅額的計算涉及納稅人的成本、費用的各個方面,有利於加強稅務監督,促使納稅人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和改善經營管理。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所得稅收入在中國稅收收入中的比重很小,所得稅的作用微乎其微,這種狀況直到改革開放。
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營企業"利改稅"和工商稅制改革以後才得以改變。中國現行稅制中的所得稅稅類稅收包括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3個稅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