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額多少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今年內前6月,全國房地容產開發投資5553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7%,增速比1-5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38990億元,增長13.6%,增速回落0.6個百分點。
另一項銷售數據,商品房銷售額66945億元,增長13.2%,增速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4.8%。累計數據來看,2018年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高達7.7億平米,銷售額高達6.69萬億,均刷新了歷史同期記錄。
2. 2020年上半年房企銷售業績如何銷售過百億的房企有多少家
根據中指研究院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TOP100》顯示,2020年上半年,房企逐版步修復權因疫情影響的業績,TOP10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512.1億元,同比下降1.45%;其中銷售額破千億房企13家,較去年同期(12家)增加1家;百億房企107家,較去年同期(121)減少14家。TOP100房企權益銷售額共計3.7萬億元,市場份額為57.5%,上升4.5個百分點。單月來看,6月TOP100房企銷售額同比上升29.3%,環比上升45.6%,銷售業績保持穩步增長。
3. 房產銷售做了6年了,平均下來都是5000每個月,我還有必要堅持下去嗎
這要看你除了生活費還有多少剩餘
如果需要結婚,買房等
如果錢太少,影響家庭生活門就不能繼續
如果生活挺好的就可以繼續做下去
但是房產銷售前途不太好,發展空間有限
需要慎重
4. 吳宇森電影赤壁總票房收入多少
赤壁(上)Red Cliff: Part I (2008)
內地票房:3.14億元(年度第1,影史第2,合$46,698,967美元)
香港票房:24,262,237港元(年度十大賣座華語片第2名,合$3,107,595美元)
馬來西亞票房:MYR1,981,478馬幣(合$645,025美元)
新加坡票房:SGD2,545,523新元(合$1,914,725美元)
韓國票房:$9,950,130美元(全韓國約160萬人次)
台灣票房:TWD151,889,372新台幣 (合$5,522,646美元)(年度第4)
泰國票房:THB31,450,706泰銖(合$940,927美元)
日本票房:$54,138,163美元(美元計年度第3,最賣座華語片歷史第一)
越南票房:不詳
拉脫維亞:$10,110美元(為《赤壁(國際版)》票房)
丹麥票房:$91,016美元(為《赤壁(國際版)》票房)
比利時票房:$198,461美元(為《赤壁(國際版)》票房)
法國票房:$2,793,872美元(截止4.5,為《赤壁(國際版)》票房)
總票房:$126,517,708美元(截止4.5)(含《赤壁(國際版)》)
赤壁(下)Red Cliff: Part II (2009)
內地票房:2.6億元(年度第1,影史第6,合$38,043,199美元)
香港票房:23,698,414港元(合$3,057,966美元)
馬來西亞票房:$920,257美元
新加坡票房:$2,091,413美元
韓國票房:179億4123萬5500韓元(截止3.1)(首爾74萬5721人次,全韓國累計超過273萬5433人次,最賣座華語片歷史第一)(合$12,932,223美元)
台灣票房:$4,511,880美元
泰國票房:$1,177,713美元
越南票房:不詳
印度尼西亞票房:不詳
日本票房:55.5億(449萬人次,合約$58,574,881美元,最賣座華語片歷史第一)
總票房:$122,570,187美元
5. 一個300萬人口的城市怎麼判斷一年的房地產銷售量
300萬人口的城市,應該有公開的房地產資料。
如新開工面積、已竣工面積等,存量房等,建設局會有這方面的數據,可以去咨詢。
6. 赤壁房產華景.中央公園銷售狀況
這個是內部消息了 一般都是捂盤 賣了多少 情況怎麼樣都不清楚
7. 信陽市一年房地產銷售多少平方
信陽市一年房地產銷售1000平方
8. 赤壁的全球總票房
赤壁(上)Red Cliff: Part I (2008) 內地票房:3.14億元(年度第1,影史第2,合$46,698,967美元) 香港票房:24,262,237港元(年度十大賣座華語片第2名,合$3,107,595美元) 馬來西亞票房:MYR1,981,478馬幣(合$645,025美元) 新加坡票房:SGD2,545,523新元(合$1,914,725美元) 韓國票房:$9,950,130美元(全韓國約160萬人次) 台灣票房:TWD151,889,372新台幣 (合$5,522,646美元)(年度第4) 泰國票房:THB31,450,706泰銖(合$940,927美元) 日本票房:$54,138,163美元(美元計年度第3,最賣座華語片歷史第一) 越南票房:不詳 拉脫維亞:$10,110美元(為《赤壁(國際版)》票房) 丹麥票房:$91,016美元(為《赤壁(國際版)》票房) 比利時票房:$198,461美元(為《赤壁(國際版)》票房) 法國票房:$2,793,872美元(截止4.5,為《赤壁(國際版)》票房) 總票房:$126,517,708美元(截止4.5)(含《赤壁(國際版)》) 赤壁(下)Red Cliff: Part II (2009) 內地票房:2.6億元(年度第1,影史第6,合$38,043,199美元) 香港票房:23,698,414港元(合$3,057,966美元) 馬來西亞票房:$920,257美元 新加坡票房:$2,091,413美元 韓國票房:179億4123萬5500韓元(截止3.1)(首爾74萬5721人次,全韓國累計超過273萬5433人次,最賣座華語片歷史第一)(合$12,932,223美元) 台灣票房:$4,511,880美元 泰國票房:$1,177,713美元 越南票房:不詳 日本票房:4月10號即將上映 總票房:$62,797,915美元(截止4.5)
參考資料: http://www.mtime.com/my/john87421/blog/1690279/
9. 電影《赤壁》一共投入了多少資金上集上映後反響怎麼樣票房收入是多少
根據部分影迷的分析,赤壁不一定有如此高的投資,分析如下:
主要演員片酬:其中梁、金片酬變化不大,都在100萬美元左右。張豐毅,趙薇,胡軍,候勇,劉志玲,宋佳,董大為等主要演員的片酬加起來不會超過1500萬。而且很多演員是客串。全部主演員的片酬加起來不會超過3000萬元。
群眾演員片酬:戰爭戲,群眾演員按2000人算,每天為20元工資+25元伙食費。大戰爭場面戲會拍3個月約100天,群演片酬為100*45*2000=9000萬
主創人員片酬:主創人員大約800人,其中一些主要人物如導、編、攝取、美、武可能會拿大錢,不過總計不會超過1500萬元。而其它750號人,按半年進程,每人最終拿酬勞5萬算。也就是2750萬。總計片酬為4250萬。
人力成本方面,資金為164250萬元。差不多有2200萬美元。
廠租,道具,搭景,的成本都不會太高,5000萬算是極高的了。
前期製片成本約為3000萬美元。
後期製作就是4500萬美元。所說錢現在只投入了億元,劇主人員的工資還是按照拍一半拿一半的方式來取得。後期製作都交給可以先打欠條的公司來做。
吳宇森回歸華語影壇的力作《赤壁》自七月上映以來,全亞洲票房(中國內地、台灣、香港、韓國、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已經超過5.3億人民幣,其中台灣票房超過4千萬人民幣,內地票房則突破3億人民幣佔66%,泰國票房達800萬元,韓國票房也累積到6千萬元。
電影公司表示《赤壁》在內地上映一個月,票房突破3億人民幣,打破之前華語片票房冠軍《滿城盡帶黃金甲》的2.86億人民幣紀錄,也讓吳宇森成為首位票房突破3億人民幣的華語導演。
10. 2017年商品房銷售量價多不多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2017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顯示,年商品房銷售量價刷新中國樓市記錄。
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百強房企的業績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祥生地產以超過200%的業績增長率「加冕」增速最快的開發商。「2017年祥生總銷售金額達619.6億元,僅用3年就將銷售額從100億元大幅提高到600多億元。」祥生控股集團總裁趙紅衛說。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在「相信2018:丁祖昱評樓市年度發布會」上分析稱,「2017年三線及以下城市樓市成交量在全國銷售總量中佔比超過60%。因此,掘金三四線樓市是百強房企2017年的重要議題,多數開發商重點布局的是一線城市需求外溢的三四線城市,以及有特色小鎮概念支撐的三四線城市。三四線樓市成交火爆成就了標桿房企的靚麗業績。」
「不少開發商認為三四線城市風險大,趁著一輪行情『割韭菜』,這是對城鎮化的片面理解;還有些開發商認為庫存高的城市沒活力,地價貴於房價就認為未來房價還會漲,仍對住宅產品的迭代存在惰性。」祥生集團副總裁陳弘倪認為,開發商應從「造好房子」轉型為「造好生活」。
丁祖昱表示,2017年在各地調控持續加碼的政策環境下,行業份額集中度更強,向大型品牌房企靠攏,中小房企生存空間日益逼仄。克而瑞數據顯示,百強房企已佔據房地產市場的「半壁江山」:前100強房企的市場集中度高達55.5%,比2016年同期增加10.7個百分點。其中,前10強的市場集中度達24.1%,較2016年提升5個百分點。
「銷售金額突破千億元是一個里程碑。」丁祖昱認為,「未來標桿房企的數量將越來越少,但是房企的規模會越來越大。」為了能夠繼續「留在牌桌上」,目前未躋身千億軍團的前50強企業均提出將在2018年沖擊千億大關。在「千億計劃」的刺激下,標桿房企正積極增加土地儲備規模。
鉅派投資集團董事長兼CEO倪建達在「易居沃頓第六期研修班」上表示,在房地產行業,很多企業都是用現有和未來的資本購買資產,然後把這些資產在未來出售形成利潤。未來百強房企之間發生收並購的概率將不斷增大。中小房地產商若不想被大企業收購,出路要麼是聯合體量相近的企業做整合,要麼是依靠金融企業,這樣雖然可能失去對公司的控股權,但不會失去行業話語權。
中國人多,房子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