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房產證上寫的樓層數與實際樓層數不符有木有問題
這個要找你市房產局,最好是更正,若多年後你需要賣房或是房屋拆遷,也許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這點。找發證機關更改這是天經地義的,他們會給你修改的。
『貳』 房產證上寫房屋總層數是7層,所在層數是1一6,怎麼不一樣
《不動產登記證》上的數據,來自《房產測繪報告》。房產測繪這是一項專業性比較強專的工作,由屬測繪公司的專業人員依據技術標准完成的。
計算層數的大致是:地下室算一層;架空層(車棚層)高度大於2.2米,就算一層;閣樓算一層;如果一樓特別高,達5.5m以上,算層………
所以,跟你數出來的就不一樣了
『叄』 房產證上面的樓層數和實際的不對怎麼辦
不是以小區最高的樓層來算,就應該是以本棟樓的樓層數來算的。有兩內種可能,第一容總樓層是按成排的大樓中的最高樓層算的,是12層的樓棟和16層的樓棟是連成一排的,那麼就是按照16層為最高樓層;第二則可能是房產局測繪的時候有誤,這種情況下,為了防止未來產權認定出行問題,最好盡快持房產證到房產局要求更改。
『肆』 樓房總層數為什麼和房產證上的層數不符
不影響房產證。房產證是對特定房屋所有權歸屬的書面證明,並可記載特專定房屋共有狀況屬以及是否設定擔保物權等狀況。
基於一物一權主義,房產證以一房屋一房產證為原則,即一個具有獨立建築結構與使用功能的房屋(包括區分所有的房屋)只有一個所有權,在不動產登記上只能有一項所有權登記,並且據此只能發放一個房產證。
(4)房產證上總樓層數怎麼多了一層擴展閱讀:
計算標准:
1、統一房屋層數的概念。房屋層數是指房屋自然層數,是房屋室外地坪±0以上按樓板、地板結構分層的樓層數。
2、計算房屋層數的標准:一般按房屋室外地坪±0以上計算;採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內層2.2m以上(不含2.2m)的,計算自然層數。
房屋總層數為房屋自然層數與地下層數之和。假層、附層(夾層)、插層、閣樓(暗樓)、裝飾性塔樓,以及突出屋面的樓梯間、水箱間不計房屋層數。
3、統一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概念。地下室是指房屋全部或部分在室外地坪以下的部分,房間地面低於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2者。半地下室是指房間地面低於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3,且不超過1/2者。
『伍』 房產證 樓層數與實際不符
你住在7層
但是國家一般要求多層只能蓋6層
所以多層小區在規劃申報,產權辦理登記時的總層數都是6層
有很多小區都把6-7層合並,寫成"頂層復式"
另外你可以看一下你房產證後面的附圖,看看尺寸布局是否和你住的一樣
『陸』 房產證上的總樓層計算問題(與實際樓層不符)
具體哪個文件我不清楚,但是房產證上的樓層數是按照建築計算的,而一個專建築並不是指的是你的這屬一個單元,而是一個建築整體,比如有很多個單元組成一棟樓,只要有部分連在一起就算一個建築。當然各個樓棟之間有伸縮縫還是算同一個建築。
『柒』 房產證樓層與實際樓層不一致
一棟樓的總層數是按整體算的,不按某個單元計算,比如說一棟樓有3個單元,樓層內分別為10層,8層,15層,那在房產容局那的資料中也是體現"樓高15層",而不是"某單元8層,某單元10層--",所以房產證上的標明是對的,只要你的房號沒錯就沒關系的.放心,我很專業,相信我,哈哈
『捌』 房產證上的層數與實際不符,會不會影響房產證
不影響房產證。房產證是對特定房屋所有權歸屬的書面證明,並可記載特定房屋版共有狀況以權及是否設定擔保物權等狀況。
基於一物一權主義,房產證以一房屋一房產證為原則,即一個具有獨立建築結構與使用功能的房屋(包括區分所有的房屋)只有一個所有權,在不動產登記上只能有一項所有權登記,並且據此只能發放一個房產證。
在房屋買賣時,房產證的交付並不產生房屋所有權移轉的效果,房產證受讓人並不能以取得出賣人的房產證為由,主張其已經取得房屋所有權。
房產證遺失後,房屋所有權人並不因此失去房屋所有權,權利人可根據登記簿的記載主張和行使權利,並可要求機關根據登記簿上的記載補發房產證。可見,房產證不能脫離登記簿的記載而發揮其證明作用。
『玖』 房產證上的樓層是怎麼計算的
房產證上的樓層及房號是根據你房屋的行政樓號寫的,看看你的門牌號就知道了
不過也不排除極小的幾率是工作人員失誤,這個房號可以和物業核實確定
『拾』 房產證實際樓層數錯了,我住的樓層數是4樓沒錯,但是總層數寫錯了,實際總層數是6樓,可寫成5樓了
可能還有地下室!那個有的也要算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