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李嘉誠王健林相繼退出地產,背後原因是什麼
在中國房地產的舞台上,李嘉誠和王健林應該是第一個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他們都在這個行業做了一些事情。他們兩人都曾是中國最富有的人,也都是富豪榜上的永久人物,他們創辦的企業在中國很有名,他們的許多做法在房地產行業也非常有爭議。畢竟,這些大佬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經驗豐富。
王健林為何要拋售房地產。
首先,隨著國內電子商務的日益激烈和同質化,商業地產圈並沒有很好地融合。即使在商業地產項目完成後,企業也應該考慮招商引資的問題。如今,招商越來越難,商業地產消耗了萬達大量的資金。王健林和萬達已經到了轉型的階段。
再者說,經過近幾年萬達的瘋狂擴張,王健林開始意識到萬達沉重的資產運營負擔過於沉重。顯然,對於今天的萬達來說,輕資產運營更為合適。如何減輕集團債務是萬達首先考慮的問題。然後,只有手頭上的酒店物業才會出售。萬達未來的主要方向是盡快撤出資金,轉向輕資產。
㈡ 拋售房產是什麼意思
跟拋售股票一樣的性質。炒房者的脫身之術
㈢ 李嘉誠再拋售內地房產,他不斷拋售地產,是否說明房地產市場不好了
不是。他拋售地產說明他找到了一些短期內可以獲得大量利潤的項目,比較起來比囤積地產更劃算,急需套現進行投資。
㈣ 李嘉誠為什麼要不停拋售香港和內地資產
李嘉誠有一個投資理念被人廣為所知,那就是吃魚不要吃全魚。每一項投資不可能總在最低點買入、在最高點賣出。只要認為自己的利潤已經可以滿足,就要毫不猶豫地賣出,還有點利潤要讓給接盤者賺。如果沒有給接盤者賺取利潤的空間,誰給你接盤?
李嘉誠投資向來以穩健著稱,從來不冒險,寧可少賺也不會做賠錢的買賣,所以他每一次的商業決策都會與有專業人士進行分析,參謀。他曾經說過,沒有律師的認可他不會簽合同、沒有行業專家的建議他不會投資。所以說,他退出中國內地樓市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戰略轉移,而這其中90%資產轉移到歐洲尤其是英國的公共事業行業,這就是他減少內地資產投資的主要原因。
㈤ 為什麼要炒房
我為什麼要買房,來因為我生了一源個兒子,是個賠錢貨。我怕我現在不買,等兒子以後長大結婚要房子的時候,我就買不起了。那時候我們也老了,貸款年限也少了,身體還不知道怎麼樣,活著不活著還兩說。不買我兒子怎麼辦?這個社會,太多的沒有保障,太多的不安全因素,讓我們頂著巨大的壓力活著。不敢消費不敢享受,點點滴滴的存錢,存錢還是不安全,要貶值。所以,只好買房。作為一個房奴外加一個孩奴,我們活得真累!樓主說得對,其實要是自己住,隨便什麼房子都無所謂。
㈥ 60年代中期為什麼香港的富人都把土地、房產低價拋售
當人們還在抄把他看作一個珠襲寶商的時候,鄭裕彤已經不動聲色地殺進了房地產業。
1952年,鄭裕彤第一次投資房地產,在跑馬場建造藍壙別墅,此後又在香港鬧市區的銅鑼灣建造了香港大廈。60年代中期,香港發生動亂,許多恐慌不已的富人紛紛將土地、房產低價拋售,當時具有眼光和魄力乘機收購的人,後來都成了超級富豪——李嘉誠是這樣,鄭裕彤也是這樣。
㈦ 黎智英拋售上億房產,這背後有什麼原因
亂港分子黎智英因觸犯國家安全法被警局逮捕,隨後被家人高價保釋,從黎智英低價拋售拋售上億房產,試圖帶著家人離港赴美,但遭到香港官方的拒絕和監管。
無論如何,香港警方和中國。都不會縱容李志英這個賣國賊逃離香港奔赴美國,繼續發表賣國言論,繼續鼓動盲目的青年分子反對統一。等待黎智英的只有法律的嚴懲。
㈧ 李嘉誠為什麼拋售內地房產
房地復產進入拐點中國在轉型,由制於央行對人民幣匯率的操縱和通貨膨脹,外加中國大量買入美國國債,導致中國在未來10年人民經濟困難,買的起房子的都買了,現在不拋售的話未來會暴跌的,過了這10年中國再也不需要房地產做經濟支撐,房地產將進入寒冬時期。人口老齡化,計劃生育導致人口死亡比例遠高於出生比例,大量房屋空置,房子將會變成和手機汽車飛機票等一樣,從奢侈品過渡到平常用品。 現在的房價為什麼漲的那麼厲害,首要因素是國家支柱產業,各地政府靠賣地發展,國家靠房子征稅,正個國家可以說是靠房子收入運轉的,次要原因人口多,需大於供,我們可以算一下,我爺爺那一代每家起碼6到8個小孩,我爸爸那代3到4個,我表哥那代開始1到2個,現在只能1個,如果我爺爺和爸爸那代人都過去了,中國將減小一大半人,以後就是供大於需,剩餘的和空置的多了,那地就不值錢了,而且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房地產真的撐不了多久。
㈨ 大型央企或國企為什麼頻頻拋售房地產資產
什麼信號?大型央企或國企頻頻拋售房地產資產!
今年以來,房企股權轉讓頻現,涉及項目大多處於虧損或高負債狀態。據觀察,在11月出售的15個地產項目中,有10個處於高負債或虧損狀態。如華僑城轉讓的豐台地王項目,截至10月末,項目公司資產總計95.56億元,負債則高達98.32億元;首創置業出售100%股權的四川首創遠大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6560萬元,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總資產5.77億元,總負債則為5.79億元。
克而瑞房地產研究中心分析師表示,隨著房地產領域宏觀調控的不斷深入,市場成交持續降溫,房企回款難度加大。加之融資政策一直從緊,使得房企的資金來源受到影響,房企減負減壓需求大增,大部分主流房地產企業開始主動降低負債率,股權融資需求明顯增加。年底沖刺業績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此外,從企業戰略層面來看,房企出售一些不符合企業戰略發展或不在企業戰略覆蓋城市的資產,可以達到調整業務結構及布局的目的。
㈩ 怎樣看待富豪拋售房產
富豪拋售房產,只是一種資產重置而已;
2017年,亞洲首富李嘉誠拋售內地及中國香港的資產而引回起了不小的轟答動,其實說到底是李嘉誠只是在重置自己的資產,而且他也曾說過哪裡有錢,他就會在哪裡投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中資產也越來越多,所以配置自己的手中資產,不至於因通貨膨脹而貶值,這是當下大眾富豪們十分注意的問題。
海外房產非常火熱,很多投資者的眼光都放在了海外新興國家,比如泰國等地,這里距離中國近,總價低,處於價值窪地,未來發展潛力大,值得抓住機會。希望能採納,謝謝。